石头旅游景区 石头风景区

导读:石头旅游景区 石头风景区 1. 石头风景区 2. 石头旅游景点 3. 石头山风景区 4. 大石头风景区 5. 新会石涧公园大石头风景区 6. 石头城风景区 7. 比较有名的石头风景区 8. 石头风景区在哪 9. 石头村风景区 10. 石涧公园大石头风景区

1. 石头风景区

1、《东坡肉形石》

现收藏在台北故宫,如鸡蛋大小,其矿物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此东坡肉形石,是一块天然的石头,色泽纹理全是天然形成,看上去完全是一块栩栩如生的五花肉块,“肉”的肥瘦层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肌理也相当逼真,现它与翠玉白菜、毛公鼎并称台北故宫的“镇馆三宝”。

2、《岁月》

这块奇石约为成人拳头大小,酷似一位西洋老妇人头像,鼻子、嘴巴、额头上的皱纹、头发宛如真人。该奇石发现于两亿年前的火山喷发地区,经岁月沧桑,由三色玛瑙形成面容,黑色玛瑙形成五官,慈善安详与现代老妪形象巧合天成。这块命名《岁月》的奇石,有专家评价,此石是国际石坛的天然力作,是举世无双的国宝。

3:《鸡雏出壳》 仿佛蛋壳破裂,一只色泽淡黄的毛茸茸小鸡伸头欲出,石质滋润、神态逼真。

4、《中华神鹰》

黄龙玉石种,出自广东紫金南母寺。这是一块神话传说中天然形成的奇石,弯弯的鹰嘴,犀利的眼神,完美的线条形神兼似,配上金黄色的玉质,大小又与真鹰比例一样,让人不得不感叹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

5、《中国版图》

北京一家都市报详细介绍了《中国版图》奇石:“一块中国版图形状的葡萄玛瑙被估价9600万元,这是中国地质大学及中国文物学会玉器研究学会等单位主办的“中华奇石——葡萄玛瑙‘中国版图’珍品鉴赏评估会”上评出的价格;这块葡萄玛瑙紫色与白色相间,葡萄球状结晶十分完美,而且整体形状与中国版图极其相似。

6:《人之初》

这块奇石高15厘米,宽13厘米,厚度为8厘米,石质细腻,通体四周是黑白相间的条纹框,框内画面是一个惟妙惟肖的还处于早期胚胎阶段的胎儿形象,眼睛已经发育,其它器官以及四肢尚不明显。整个形象犹如静静蜷坐在母腹中熟睡的婴儿。这块奇石坚硬但表面非常光洁平滑,却完全出于天然,没有经过任何人工打磨抛光,而是长期被水流冲刷的结果。

7:《血胆金鲢》

内包血色水胆。专家估价1.65亿港币。

8、《族魂》

2008年10月14日,在北京花乡花卉市场第四届奇石展上,一块名为族魂的戈壁玛瑙石,以其生动逼真的少数民族头像造型,引了不少专家及爱好者的关注。为期10天的第四届奇石展,汇集了来自全国20多个省区市300多个参展商的30余万件赏石,是北京石文化交流的一大盛会。

9.《巾帼英雄》

这块打磨成46*37*17mm的天然水晶由内部黄胶花完美构成一古代女英雄画像,五官俱全,英姿飒爽,惟妙惟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问世以后迅速震惊奇石界。

10.《雪猿》

产自南京雨花石,布局合理,比例均匀,黑白鲜明。虽表面有纹裂,但瑕 不掩瑜,上天之作,非俗人所能拥有。

2. 石头旅游景点

1、纳赤台清泉(昆仑泉)

高寒地区昆仑山中第一个不冻泉,被人们誊为“冰山甘露”。

昆仑神泉位于昆仑山深部的一个山腰处,泉眼已被当地人用山石筑成了八角形的一个亭子,亭子下是一眼泉井。

神泉虽处在海拔3540米高寒地区,但一年四季从不会封冻,为昆仑山中第一个不冻泉。泉水量大而稳定,水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常喝多喝据说能生津治胃病,还能够美容养颜。

2、西大滩

徒步途中的休息站,登山爱好者的天堂。

西大滩乡位于天祝藏族自治县北部毛毛山北麓,东邻东大滩乡,西连朵什乡,南与华藏寺镇毗邻,北与古浪县接壤,面积187平方千米。

3、玉珠峰登山大本营

玉珠峰又称可可赛极门峰,海拔6178米,位于青海格尔木南160公里的昆仑山口以东10公里,是昆仑山东段最高峰,南缓北陡,南坡冰川末端海拔约5100米;北坡冰川延伸至4400米。

山峰顶部常年被冰雪所覆盖,无岩石表露。冰雪坡较平缓。粒雪盆以下冰川,由于每年气温高,融化快,降水少,消融大于累积,属消退型大陆冰川。

4、三岔河特大桥

地处海拔3800多米的高山峡谷中,是青藏铁路第一高桥

三岔河特大桥地处海拔3800多米的高山峡谷中,桥面距谷底54.1米,是青藏铁路第一高桥。整个大桥气势磅礴,两岸风光壮美。为保护藏羚羊,还特意做了方便藏羚羊迁徙的设计。

5、玉珠峰铁塔

玉珠峰顶,地形平坦,标识物为一铁塔,下撤时一定要向右侧沿原路下撤。

3. 石头山风景

南宁贺州距离约600多公里,贺州距离南宁较远,贺州市所在位置是八步镇,哪里山地陡、山多地少,并且石头山所在比例多,但旅游景点较多,比如黄姚古镇里边的特色美食是豆豉、茶叶、豆干等很有名

4. 大石头风景区

石涧郊野公园新会区政府投资的开放式免费公园。公园位于圭峰山风景区的西南部,规划总用地面积约7.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47公顷。

公园规划建设入口广场区、大石头景区、动 园景区、茶溪谷景区、蝴蝶谷景区、百花谷景区、紫云观景区和国防教育园区八个景区。

5. 新会石涧公园大石头风景区

小石潭

抒发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他喜欢清脆悦耳的水声,因而“心乐之”,观鱼时他觉得鱼似与游者相乐,心情是愉悦的;但这种快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小石潭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凄凉的心境便会自然流露出来,这从“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以看出.

第一段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第二段变换成动静结合的写法.第三段作者面对这种原始的悄怆之景,感到难受,或许激起作者凄凉的联想.强调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溪居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纯用白描,不做作,不涂饰,朴素自然,平淡疏野,真可谓洗尽铅华,得天然之趣,因而诗味浓郁,意境悠远.诗人给我们展现出一幅素淡的水乡风景画:临水的村庄,掩着的柴门,疏疏落落的篱笆,碧波粼粼的溪水,飘荡的小船,奔走的儿童……静中寓动,动中见静,一切都很和谐而富有诗意,使人感受到水乡宁静、优美的景色,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而透过这一切,我们还隐约可见一位翘首拈须、悠然自得的诗人形象,领略到他那积极乐观的生活情趣和闲适舒坦的心情

6. 石头城风景区

没有的,古灵山(古灵山风景区)位于县城西北8公里处,是国家AAAA级景区,《封神榜》故事发生地,女娲修真处。景区可游览面积为25平方公里,由主景区、朝阳寺、清凉庵、灵湖、铜顶、凉水泉清代古民居石头城六大版块组成。现有景点130多处。古灵山景区悠久的历史文化与优美的山水景观交织一起,成为休闲度假、登山探险、祭祖朝拜的游览胜地。

7. 比较有名的石头风景区

盘石头旅游景区风光秀丽,景色迷人,山水相映,别有情趣,值得一玩。

盘石头旅游景区位于淇滨区,主要有塔湾,盘石头水库正在修建中,建成后,水库水位高度262米,库容6?79亿立方米,聚水面积13平方公里,成为风光秀丽的河中大湖泊,是规划中的鹤壁市重点旅游风景区。

主要景点

塔湾位于鹤壁市双塔寺山岩下淇河转弯处。塔湾因山上双塔寺而得名。双塔寺上依悬崖峭壁,下临淇水碧波,隔岸远眺鸡冠山、杨家寨,山水相映,别有情趣。有人在双塔寺前拟一对联:玲珑塔塔顶尖尖如笔笔写五湖四海,潭中月月常圆圆似镜镜照万国九州。这里是鹤壁旅游胜地之一。

8. 石头风景区在哪

唐尧石。产于河北唐县境内的西北山区。这种石质地坚硬,造型千姿百态,颜色各异,独具神韵,且储量丰富,为北方罕见的奇石怪岩。 唐尧石神韵恢弘,一般卧于地下或半露于地面,是经酸性水长期蚀化而形成的。玲珑剔透,佝偻扭曲,集瘦、透、漏、皱于一身。“瘦”则石态窈窕,突兀嵌空,刚硬苗条,不肿不疲;“透”则洞豁贯穿、玲珑剔透,多孔多洞,灵动飞舞;“漏”则空穴委曲,上下贯穿;“皱”则皱毂叠浪、岩窦纵横,石肤若披麻,如斧劈千仞,似海浪层层。一石一景、一石一物,块块形神兼备。

模树石。又可以称松林石,是太行山上分布广泛的一个观赏石种。模树石的图案常出现于岩石层理面或节理裂隙面上。由于含有氧化锰、氧化铁等金属氧化物的地下水溶液或含有其它矿物元素的地表水溶液,沿着岩层裂隙渗透,并沉淀固结于岩石面,就呈现出树林状、松树枝状、小草状的图形。这些图形非常优美可爱,造型奇特生动,往往在白色的岩面上,映着丛丛灰黑色的层层松林,摇曳生姿的小草,婀娜多姿的沙地柏,枝影婆娑的小树枝,景象忽远忽近,忽虚忽实,透视合理,气韵生动,有如神笔描绘的一幅幅令人惊叹叫绝的风景画。模树石主要从山上岩石表面出露处采集,河流中也有发现,如邢台沙河中下游就有卵石状模树石。太行模树石主要产地有晋城阳城县邯郸武安邢台县保定易县焦作沁阳济源新乡辉县山区等地。

兴隆菊花石。产于河北省承德兴隆县。该石是一种特殊的流纹岩菊花石,外观与普通流纹岩无异,但岩石上有许多宛如菊花状的清晰花纹。其中菊花纹是长石与石英质的雏晶和一些含铁和镁的矿物集聚组成,加上岩浆流动而使雏晶形成悬滴,凝聚后则形成放射性花状。

雪浪石。产于河北省定州市曲阳县阜平雪浪谷等地。曲阳雪浪石,产于河北曲阳西部山区河谷中。该石是质地坚润的花岗岩,属水冲石,表面大都有相对平整,纹理线条流畅,石上黑白相间的色彩花纹显得肃穆古朴,凝重深沉,黑者若大地如悬崖峭壁,白者类雪花似雪练飞瀑。体型多在1至5米左右,重量从几吨到几十吨不等,也有1米以下的鹅卵石状者,重量在1吨左右。 曲阳雪浪石有一个以上的观赏面,较好的从任何角度均可观赏,特适宜点缀各种园林绿地

太行豹皮石。也称虎皮石,产于河北省石家庄西部太行山区。该石外表光洁滑润,有状似虎皮、豹皮一样的斑斓色彩,纹理、色泽亦都很美。

涞水云纹石。产于北京市房山区与河北省涞水县交界的燕山东麓,其中宋各庄水库周围为主产区,这里与著名的国家级地质公园十渡风景区仅一山之隔,喀斯特地貌造就了这里秀丽的湖光山色,虽然山路崎岖不通公路,仍有追求自然野趣的旅者不辞劳苦远道而至。云纹石属于奇石类别中的山石,与当地用作园林石的“千层石”相伴而生,水库周边山上山下都可能出现,每每隐于荆棘深草之间,或半埋于土中,或暴露于沟壑,因为风化原因,其中又以产自大山阴坡的石头为上品。

上谷战国红。产于河北宣化一带的红黄缟玛瑙,上谷战国红的兴起是收藏界的一匹黑马。它的色彩:黄与田黄、红与鸡血,质地细腻、润泽;让人有种莫名的喜欢,尤为形像画面最为突出,收藏潜力巨大,在未来的收藏界,定会独领风骚!“上谷战国红玛瑙”不是玛瑙分类的科学名称,不是战国时期流传下来的红玛瑙,也不是普通的红玛瑙,它是河北、宣化出产;加工的一种红缟玛瑙的一个新叫法,因其形同战国时期出土的红缟玛瑙,后被称为战国红玛瑙。

捡石头要静下心来,我们只有静下心来才能发现一般人发现不到的美石。放松身心,体验捡石头的乐趣。石等有缘人,捡石头不能刻意去捡,更别想着捡石为生或捡石真能发财,户外旅游玩耍的时候,顺便捡一些自己喜欢的石头是种快乐也是一些小收获,有开心与小满足对身体也好。捡石关键是要随缘,宁缺毋滥。

9. 石头村风景区

不要。因为它不是一个景区,石壕村属于三门峡陕州观音堂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位于国道310国道观音堂镇西2公里处,义马矿务局观音堂煤矿就在该村,当年杜甫写石壕吏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当年杜甫夜投石壕吏的窑洞旧址保护好好,大家有空了可以免费去参观,附近还有杨连弟大桥纪念碑,崤函古道景区,还有民国河南省长张坊故居。

10. 石涧公园大石头风景区

九龙

“龙”舞深山石涧

  4月8日,一个朋友在闲聊中谈起了石棉县草科乡的九龙石,他惊叹着说,“那些石头太巴适了,你来了一趟石棉不去看看那块石头,简直要遗憾终身。”

  4月9日,记者与九龙石的发现者张国军一行来到龙盘山脚,寻找神秘的九龙石。龙盘山距石棉县城两小时车程,远看龙盘山,绿草翠竹与白花花的峭壁相映成趣。龙盘山不高,却格外秀丽。张国军将记者带到了龙盘山脚下的张应洪家,“他对九龙石最了解。”张应洪家几代人都住在龙盘山的山脚下。上山前,他的儿子张举国用树枝做了一根拐杖给记者,“山上的路不好走,用这个扶着要好点。”

  沿着一条被人踩出来的泥泞小路,记者同张家父子、张国军一同上山了。走到半山腰,一块独石让人立刻停下了脚步。只见一块孤石的石面上蜿蜒流畅地缠绕着多条飞扬腾挪的飞龙,这就是张国军和张应洪父子所说的九龙石。

  九龙石有一大半裸露在外,石块长约4米,宽约1.5米,高约1.3米,呈不规则的长方形状。石体遍布龙纹,格外打眼。

  张国军抚摸着九龙石回忆说,“2002年,中国著名地质旅游专家殷辉安教授一行对这些奇石进行过实地考察,他们一看这个石头就说‘这个石头真是太精彩了’,每个专家都跟这个石头合过影。以前我为这块石头取名为‘龙蛇狂舞’,可是殷辉安教授觉得石头上的图形与北京故宫里的九龙壁相似,他们数了一下,石头上面果然有九条龙。殷辉安教授最后评价九龙石是‘空前绝后,世界少有’。” 张国军越讲越激动,站在一旁的张家父子反而平静得多。“我们家几个(子女)小的时候就喜欢在山上耍,好早以前就发现这块石头,回家来说很好看。于是我也上山来看,发现它真的很有特色。专家过来发现这个石头奇特,于是我们才开始重视起来。”

  张应洪介绍说,离这里不远的龙宫山和小热水下游、田湾河对岸的河谷里也发现了这样群龙横生的奇石,“九龙石、龙宫山的群龙壁和这里的九龙石和万龙壁是两个奇石密布的地点。可能由于年代久远,河床低陷,这些(石头)才裸露出来。”

  从九龙石外山顶方向走,路越来越险。“注意点,这里满是荆棘。”熟悉路况的张举国用早已准备好的镰刀走在最前面为我们开路。一片荆棘被拨开之后,一块石龙壁出现在眼前。

  在苔藓密布的岩壁上镶嵌着成千上万条姿态万千,形状各异的大龙小龙。“你看,有巨龙出海,三龙播雨,五龙狂舞。”张国军指着崖壁上的石龙介绍着。在众多“浮雕”中,最大的是巨龙出海,一条龙从龙壁中钻出,尾部镶在岩中,其状好像是龙长吟一声之后,即将昂首脱海而出,活灵活现。

  “当你置身于龙壁前,仔细观赏,会发现这些龙好像游弋在广袤无际的大自然中,富有中华民族龙文化恢弘飘逸的神韵。”张国军深有感触地说道。

  站在万龙壁前,俯瞰山下,青山绿水让人心旷神怡。

  在下山的途中,记者发现,在龙盘山上还有几块孤石也同样有龙形图案,只是完整度和美观度都远远比不上九龙石。张应洪说道,“我们之前推想下面那块九龙石可能都是从上面的这块岩壁下掉下去的,具体情况是怎么样,我们也不知道。只是九龙石不可能平白无故地成为一块孤石。其他有石龙图案的孤石可能也是从崖壁上掉下去的。”

  没想到幽幽山谷之中,竟然深藏如此奇特的石头,它们是怎么形成的?

地质运动造石

  看过九 龙石的人都觉得这些石头神奇而独特,石棉县摄影家协会会长王泽清曾多次上山拍摄奇石,对这些奇石的形成,他有自己的一些猜测。“第一次看到这些石头的时候,觉得他们非常有个性,非常独特。绝对不是人工雕刻而成的,我个人认为可能是火山熔岩造成的,所以说不能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玩摄影很多年了,也去过很多地方,这种纹路的石头还只有石棉草科才有。”

  陈晓琳曾任石棉广电局局长,1992年时,他是宣传股长,曾随林业局技术人员进入草科乡拍摄奇石,“那块石头确实很奇特,新闻拍出来反响不错,消息在石棉电视台播出之后送往雅安电视台播出,最后还被雅安电视台选送到中央电视台播出。”

  谈及石头的形成原因,陈晓琳不敢妄加判断。“我只是觉得石头上的龙蛇纹路很逼真,石头很奇特。至于形成的原因就没怎么考虑过。不过后来听一些搞地质的专家说,可能是因为石头的坚硬程度不一,所以造成了一些部分隆起,形成了弯弯曲曲的龙蛇状。”

  草科乡和坪村2组村民倪洪刚则有自己不同的观点。他认为这些奇怪的石头一定是恐龙化石,“九龙石、万龙壁上面的龙无论是长相还是身形都十分逼真,不是恐龙的化石是什么呢?”倪洪刚觉得只有动物的化石才能形成如此逼真的造型。

  由于奇石体型巨大,记者无法采集石头作为标本,只能拿着实地拍摄的奇石照片,让专家分析成因。

  4月4日,记者联系到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系郑子成博士,记者对奇石所在地的环境做了介绍。郑子成将记者带来的照片仔细查看后,否定了村民所说的“恐龙化石”的可能性。“第一,如果是化石,残留在石头上面的就不应该是凸起的蛇龙形状,而是动物的骨骼、牙齿等坚硬部分。第二,从石棉县这个地方的地形来看,不容易产生化石。”至于奇石到底是如何形成的,郑博士也不敢妄加判断。“由于没有实地考察,仅仅凭借照片的话,我只能预测形成这种龙蛇纹理的可能。”

  郑子成说:“这些石头里面可能含有两种不同的成分,外面凸出来的龙蛇形状,是抗风化效果强的,长时间都保存下来了,而另外一部分是抗风化弱的,时间长了就被风化掉了,所以石头才形成凸出和凹陷状。”

  记者随后来到雅安市国土资源局,本想咨询该局地质专家,问问他们对奇石的看法,却机缘巧合地得知了一个信息。该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四川省地质勘查局区调队副总工、教授级高工郭建强曾专门到石棉草科乡,实地考察过这些奇石。

  记者马上电话联系郭建强老师,电话那头的他兴奋地打开了话匣子。

  “这种奇石大约形成于6500万年前,形成这种龙蛇状的纹路是因为石头里的成分不一样,凸出来的是石英质,它的硬度比较大,抗风化能力强。而没凹进的部分是大理石,硬度相对比较小,抗风化弱,风化情况严重。”

  石块为什么会形成弯弯曲曲好似龙蛇一样的“浮雕”呢?

  郭 建强说:“(这些纹路)主要在高温作用下,造山运动中挤压形成的。”郭建强还谈到,“我们在其他地方做地质考察时,在高原地区有变质岩的地方也见到过这种形状结构的石头。不过造型和纹路都没有在草科发现的逼真。

Hash:1902d1f647ebd9914714fff058095d04a0e05e46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