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公园之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简介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划定的园区是我国东北虎、东北豹种群数量最多、活动最频繁、最重要的定居和繁育区域,也是重要的野生动植物分布区和北半球温带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设立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将有效保护和恢复东北虎豹野生种群,实现其在我国境内稳定繁衍生息;有效解决东北虎豹保护与人的发展之间矛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效推动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创新,实现统一规范高效管理。

  中文名称: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外文名称:Northeast Tiger Leopard National Park 

  地理位置:吉林省和黑龙江

  气候类型:大陆湿润性季风气候

  占地面积:1.46万平方公里

  景点级别:国家公园

  选址范围:

  选址于吉、黑两省交界的老爷岭南部区域,东起吉林省珲春林业青龙台林场,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接壤,西至吉林省汪清县林业局南沟林场,南自吉林省珲春林业局敬信林场,北到黑龙江东京城林业局奋斗林场,总面积1.4612万平方公里。其中,吉林省片区占69.41%,黑龙江片区占30.59%。

  历史

  在中国东北地区,野生东北虎和东北豹在历史上曾经达到了“众山皆有之”的盛况。然而,由于人为活动的增加,森林消失和退化,野生东北虎豹种群和栖息地急速萎缩。在1998年-1999年的一次中俄三国专家联合调查中,仅发现少量东北虎豹的痕迹,判断当时中国境内东北虎仅存12只-16只、东北豹7只-12只。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自然保护区建立,特别是吉林、黑龙江两省上世纪90年代中期实施全面禁猎,东北虎豹栖息地生态环境逐步改善,野生种群得到恢复。北京师范大学虎豹研究团队在国家林业局、吉林省林业厅、黑龙江森工总局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长达10年的定位监测,并建立了中国野生虎豹观测网络。通过10年的红外相机监测数据发现:2012年-2014年期间,中国境内的东北虎已达到27只,东北豹42只。中国野生东北虎豹面临着种群恢复和保护的重要机遇。

  2015年6月,东北虎豹的命运迎来了历史性契机。基于北京师范大学虎豹研究团队10年科研成果而编写的《关于实施“中国野生东北虎和东北豹恢复和保护重大生态工程”的建议》通过民盟中央提交中央,建议将东北虎豹保护列入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一建 做出重要批示,推动建立“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2016年4月8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会议,部署以吉林省为主、黑龙江省配合开展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5月4日和5月15日,召开了两次“东北虎国家公园规划方案协调会”。16日,中国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通过专家论证。

  2016年12月5日下午,《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获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据新华社报道,12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小组第三十次会议时强调,总结谋划好改革工作,对做好明年和今后改革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要总结经验,完善思路,突出重点,提高改革整体效能扩大改革受益面。此次会议还审议通过了包括《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在内的多个改革方案。

  景观:

  北半球温带的原始天然林区现今保存非常有限,仅分布在北美东北部地区、欧洲东部地区和亚洲东北部地区3个范围内。其中,亚洲东北部的温带针阔混交林生物多样性最高,比北美和欧洲的高出数倍。亚洲温带针阔混交林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长期演化所形成的,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与该区域环境极为适应、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尤其在更新世冰期的影响下,中国东北温带针阔混交林成为大量物种的避难所,成为世界少有的“物种基因库”和“天然博物馆”。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正处于亚洲温带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的中心地带,区域内的自然景观壮丽而秀美。老爷岭群峰竞秀,林海氤氲。高大的红松矗立林海,千年的东北红豆杉藏身林间。这里的四季是五彩的。每年积雪尚未消融,款冬、顶冰花等早春植物就已钻出地表。春风拂来,五颜六色的野花次第绽放,在森林地表铺就一层,形成林下花海。夏季,绿涛阵阵,山涧潺潺。秋风送爽时节,国家公园内又是一场视觉的盛宴,万山层林尽染。冬季的林海雪原,一望千里,气势磅礴。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保存着极为丰富的温带森林植物物种。据不完全统计,高等植物达到数千种,包括大量的药用类、野菜类、野果类、香料类、蜜源类、观赏类、木材类等植物资源。其中不乏一些珍稀濒危、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名录的物种。比如人们耳熟能详的人参,也被誉为“仙草”,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另外,刺人参、岩高兰、对开蕨、山楂海棠、瓶尔小草、草丛蓉平贝母、天麻、牛皮杜鹃、杓兰、红松、钻天柳、东北红豆杉、西伯利亚刺柏等,也都在国家保护名录之列。更为神奇的是,在如此高纬度的地区却存在着起源和分布于亚热带和热带的芸香科、木兰科植物,如黄檗五味子等。在历史漫长的进化演变中,这些物种随着地球的变迁,最终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崇山峻岭中孑遗。

  富饶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养育和庇护着完整的野生动物群系。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保存了东北温带森林最为完整、最为典型的野生动物种群。目前,在国家公园范围内就生活着中国境内极为罕见、由大型到中小型兽类构成的完整食物链,食肉动物群系包括大型的东北虎、东北豹、棕熊、黑熊,中型的猞猁、青鼬、欧亚水獭,小型的豹猫、紫貂、黄鼬、伶鼬等。食草动物群系包括大型的马鹿梅花鹿,中型的野猪、西伯利亚狍、原麝、斑羚等。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茫茫的林海亦成为鸟类生存繁衍的天堂。每年春天,各种鹀类、鸫类、鹟类等林栖鸟类开始从南方返回,为当年的繁殖做好准备。位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旁的图们江口湿地被国际列为亚洲重点鸟区,每年春去秋来,壮观的雁鸭类迁徙大军便在此停息补充能量,然后沿着国家公园内南北走向的山脉继续南下北往。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肥沃的森林环境,也为棕黑锦蛇、红点锦蛇、白条锦蛇、虎斑游蛇、东亚腹链蛇、乌苏里蝮蛇、黑眉蝮等爬行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濒临日本海,在海洋气候的影响下,这里环境湿润,水系发达。著名的跨国河流绥芬河发源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珲春河等图们江重要支流横穿国家公园,充沛的水源也为两栖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基础。每年4月中下旬,中国林蛙东方铃蟾、粗皮蛙、花背蟾蜍、极北小鲵等开始从蛰伏中苏醒,来到静水洼或池塘产卵,产完卵后,成蛙开始进入山林。待蝌蚪孵化变态为成蛙后,也会进入山林生活。进入秋天,它们又开始纷纷从山林中走出,跳进河流、湿地蛰伏避冬。

  发达的水系同样养育了丰富的鱼类资源,比如大麻哈鱼、雅罗鱼、哲罗鱼。值得一提的是,在图们江、鸭绿江和绥芬河水系上游支流的山涧溪流中,生长着一种中小型冷水稀有鱼类——花羔红点鲑,这是世界上最著名的5种鲑鱼之一,仅生存在图们江、绥芬河、鸭绿江流域上游两岸森林茂密,且水流湍急、清澈的区域。

Hash:a1fc2dc3374bbcd542ba92a9e5e42cb7a5c432e3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