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山东—食在聊城,这些极具地方特色小吃,真的是百吃不厌

聊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当然聊城的美食也他有悠久的历史。每一种小吃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今天就让小编带你细数聊城的特色小吃,边听故事,边品美味

首先要介绍的自然是小编的家乡美食“高唐老豆腐”了

山东早餐经常吃烧饼和老豆腐。其中山东聊城高唐县老豆腐最出名,故名高唐老豆腐高唐豆腐又称豆腐脑,吃起来滑嫩爽口,是远近驰名的高唐名吃。

高唐老豆腐用精选的上等黄豆制造。制作豆腐脑还是比较复杂的,先将黄豆去皮碾碎,放入水中浸泡,等碾碎的黄豆涨足后,用石磨磨成浆。经煞沫、过包(滤渣)后,入锅熬成豆汁,退温后装入桶或缸内,点入石膏,封口,20分钟即成豆腐。吃的时候,用平勺撇入碗内,加上卤子和老棉油等配料便可。

卤子和油的制造有独到的地方。卤用优良酱油和精盐加水入锅,入八角、花椒、茴喷喷鼻、丁喷喷鼻、桂皮、姜等10余种佐料熬制;油用优良棉籽油在文火上熬,边熬边去油沫和杂物。数小时以后,放入葱、甜酱、花椒、茴喷喷鼻等佐料。爱吃辣的人可以放入油炸的红辣椒,那叫一个香啊。

临清清真八大碗

说到“清真八大碗”,在临清可是家喻户晓。经过几代名厨的不断完善,临清清真饮食逐渐形成了独立于其他菜系的“临清八大碗、九大碗”。“八大碗”即烧肉、炖肉、松花羊肉、黄焖肉、肉杂拌、清汆丸子、圈巧阁、黄焖鸡,用于喜事;“九大碗”是在“八大碗”的基础上去掉一个“肉杂拌”,添加“羊尾烩海带”和“烩全羊”,用于白事。这些传统的清真菜品都是上笼蒸的,很少动炒勺,又因回民禁饮酒,严格的说这些就是饭菜。但吃起来清香满口,一汤八味,肥而不腻。

“清真八大碗”是一道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清真复式饭菜,它的形成源自抱碗菜,而抱碗菜的形成又与回回兵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回回兵军屯临清又与大运河有着必然的联系。军屯就是驻扎在某军事要地的屯田军队。当年,元明王朝在临清军屯的主要目的就是保护漕运,保护粮仓。据《明史兵志》记载,“初,洪武二十六年定天下都司卫所”,大明王朝为了保护临清漕运大码头,在临清设“临清卫”,其驻军级别等同于天津卫、威海卫。

寻根溯源,临清“清真八大碗”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临清穆斯林教徒勤劳、智慧的结晶。

寿张肉旋子

“寿张肉旋子”据听说迄今为止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最早源于寿张北街李家,到现在已经有好几代了。做工精细别致,与众不同,选用上等羊肉手工剁制成肉馅。和面时会随季节调制面团,将和好的面团揪成“剂子”,再擀成面片,首先先抹一层油,再抹上肉馅,两手从窄向宽处卷好再用两手朝相反方向拧压成旋扁形,再擀成直径七寸、厚三分的饼,这样做,层次多如旋状,故起名叫做“肉旋子”。把做好的旋子饼放鏊子上两面烙微黄,再放平底锅内炽烤,平底锅内放入枣大的砖球进行传热,烤至两面金黄凸起即可。其特点:黄中透红,外焦里嫩,香酥可口,别有风味。

琉璃丸子

琉璃丸子”这道菜,一般都会出现在阳谷民间喜庆宴席中。它的做法与众不同,而且经常会以这道菜菜来评价厨师技术的高低。此菜不加任何发泡剂,纯用淀粉的糊化原理加工而成,等丸子炸成金黄色,放入熬制好的糖液中颠翻均匀,冷凉后盛入盘中,犹如颗颗珍珠落玉盘,玲珑剔透,金光闪闪,入口酥脆香甜。

聊城铁公鸡

说到聊城“铁公鸡”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老舍先生在青岛与肖涤非教授下馆子小酌。肖教授带去一只聊城熏鸡,当下酒菜。老舍品尝后,称赞道:“别有风味,生平未曾尝过。”当得知这种聊城特产尚未命名时,老舍便说:“这鸡的皮色黑里泛紫,还有点铁骨铮铮的样子,不是挺像戏里那个铁面无私的黑包公吗?干脆就叫‘铁公鸡’。”此事传开后,聊城的熏鸡也就这样得了个“铁公鸡”的名儿。

抗战期间,这种熏鸡基本失传,解放后才逐步得到恢复,而今人们可以品尝到香而不腻、别有风味的铁公鸡了。

Hash:8faa7e4995571a56ba0ff6381bf5ed6daaf77fe8

声明:此文由 意中美食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