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蔚州乡村美食系列之八:百变“山药”

22:40文员,本地资讯创作者,美食领域爱好者

闲话蔚州乡村美食系列之八

百变“山药

文/谈笑一白丁(苏正南)

今冬的天气别样,十月初一寒衣节异常暖和、干燥,老辈都说,“十一天气好,冬天人不耐实”。接着竟然连下了两夜一天的雨,记忆中这个时令还没有过,著名诗人、县作协常务副主席奇伟先生突然英年逝去,县内乃至全国文界一片悲声……小雪过后,连下两场雪,气温骤降。家乡有“小雪卧羊”的习俗,而今年平常百姓的钱异常难赚,甭说羊肉,猪肉都贵的吃不起,吃一斤买半斤已经不错了,谁家还能“卧”的起羊啊?往年这个时候,各个小区门口便陆续有压粉条的了,可今年还没见,按说也不至于粉条也吃不起,或许是压粉条的手艺人都外出谋生活了吧。多年来一直十分敬佩压粉条的手艺人,还有在严冬的水中挖藕、捞鱼的农人兄弟,他们的辛苦不亚于风雪中的清洁工人。

到城里居民区压粉条挣生活,至少要提前两小时起床,将老式汽油桶改做的灶子、大锅、大盆、水桶、水瓢、电瓶、电线、吹风机、装满水的数个大水壶、饸饹床子、笊篱、筛子一应家什及整袋的块煤、山药粉面(土豆淀粉)、杆秤一样样搬上三轮车,落下一样今天就可能前功尽弃做不下去,比搬家只差一床被褥了;烧一大锅热水加到水箱里,甩开膀臂用尽全力将三轮车摇着,带着一家老小的希望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出发。来到城里天色才刚刚泛亮,立摊前要仔细观察地形和“敌情”,前几天小区门口有没有同行来过,物业、城管让不让摆摊,小区的大小、空置率高低……这都决定当天的财运,干这行当绝不能半途而废,半道搬家。压粉条不能提前和面,更不能提前压出来,因为大街上卖现成粉条的多了去,人家就怕你掺假,就要看着你压,若用你

的粉面是也要讲价、看秤的,还有一半人是自己带粉面的,或许这样吃着更放心,就如天津卫吃煎饼果子是要自己带鸡蛋的。压粉条都是现秤面,现和面,现压。如果初出茅庐,和面失败,压出的粉条不劲道容易断,那便算你的了,这还是小事,后面便再没人用你压了,在这儿的生意便彻底结束了。当然绝大多数压粉条的手艺人都驾轻就熟,不会失手的,压出的粉条又白又长晶莹剔透,看着就有食欲。在呼啸的寒风中,穿一棉坎肩,半截胳膊露在外面,冻得通红,秤面、和面、压、捞、盘、添火、加水……全程都是一个人,有条不紊,忙而不乱,直到天黑之后,再没了顾客,开始收拾摊子,将火灭掉,将用过的水倒掉,将满地的家什一样样抱上三轮车。生意忙的时候,他们顾不上吃饭,生意不忙的时候,他们舍不得吃饭,随便买个大饼对付一口,生怕耽误了生意,要不是家里有在外求学的孩子,病床上的老人……谁又愿意在数九寒天、冰天雪地里讨生活。

冷归冷,辛苦归辛苦,如今压粉条都是电动、半自动饸饹床子,省力多了。记忆中,在家乡的农村,秋天户户都要磨山药、晒粉面,晾的院子里、房顶上到处都是,白花花一片,如大雪过后一般。进入冬闲季节,家家都要压粉条,或到村里的加工点压,或几个家庭串联一起压,粉条压好压不好,关键在和面,一般人没把握是不敢伸手的,和面的灵魂是打芡,视这盆面的多少,取一两碗粉面用开水调成糊状,之后用打好的芡再和面,看着容易,说着简单,做好极难,和好面就该压了,巨大的木制的饸饹床子,木头塞子,那个年代不缺壮男,几个男劳力一起咯咯吱吱压到底,粉条如沐浴的仙女齐刷刷坠入沸腾的锅里。粉条是最好熟的,水开之后,粉条便熟了,半瓢凉水点下去,便开始用大号的柳条编的笊篱捞到大盆里,晶莹剔透,接着再捞到第二个盆里过凉,水不热了,就可以捞到自家的桶里担回家了,此时还不能捞出来盘团的,粉条太劲道吃的时候特难煮,要让粉条在水里“生长”,“生”的软硬适中才能一团团摆到高粱杆串的拍子上,天黑后端到院子里去冻……

各种面粉压制的面食,扁的是面条,圆的叫饸饹,约定俗成,而唯独山药粉面(土豆淀粉)压制的叫粉条。家乡人喜吃粉条,一日三餐都离不开,早点饸饹店里都备有粉条,有单吃粉条的,也有吃“两样的”,荞面饸饹、粉条各半,饸饹、粉条均爱,鱼和熊掌兼得;午饭无论是泡糕菜,还是吃米饭馒头的熬菜也都喜放粉条;晚餐的下酒菜,火锅、砂锅、大烩菜更是无粉条不欢,曾经有位领导问大师傅“是不是啥菜里面都能放粉条?”家乡的大街上随处都有卖粉条的,美中不足的是,到如今家乡的粉条还仅有现的和冻的两种,现粉条不易远销及储存,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附记:

家乡称土豆为山药,主菜、配菜能做数十种,除此而外,家乡人还能用山药和粉面做出多种小吃美味可口,而且你看不到半点山药的影子。

一、纯手工山药粉。相比寒冬腊月压粉条的冷,做手工山药粉则会热得大汗淋漓。北坡的村民现在还有不少人家保留这个手艺,山药煮熟,乘热剥皮后,甩掉上衣,用特制的小榔头不停的擦碾锅中的山药,如做的稍微多一点需要几个人替换着,如南方人敲打糍粑样费力,直到擦的黏稠劲道,摊抹在器物里晾凉,丝毫看不出半点山药的痕迹。据说,做手工山药粉只有“里外黄”才能做成。吃手工山药粉长大的永远忘不了儿时那个味。手工山药粉费时费力,是家庭小吃,近些年有多人 试图将山药粉推向市场,然因销量不行大都夭折了。许多传统工艺急需保护传承,否则多年后都会失传。

在家乡还有一种山药粉。其实并不是纯粹的山药,而是用山药粉面和豌豆面等杂粮面一起做的凉粉,与真正的山药粉的味道截然不同,这种山药粉做起来相对简单,易于批量生产,在县内凉粉店、小吃店、小卖部批发零售均有。

二、旋粉。在家乡有一个叫白铁匠的手工行业,现存为数不多的几家,匠人们常制作一种叫“旋子”的工具,是专门用来制作旋粉的。将山药粉面调成稀糊,盛到旋子里,在开水锅里烫熟,便是旋粉,三伏天喝一碗用家乡特有风味汤汁调制的旋粉,清爽无比,回味无穷。

Hash:136f665a2359e9a07fcca0bc0b255e9e430a00ec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