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历史文化厚重,这里有多少帝陵呢?

导读: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历史文化厚重,这里有多少帝陵呢? 历史文化遗产有哪些?

洛阳一地就埋了105个皇帝,秒杀所谓帝乡的陕西全省。河南还埋葬了三皇五帝,十七个商王,二十多个周天子,无数的诸侯国君,王公贵族。还有后来历朝历代的帝王。中国历史上400个帝王,绝大多数在河南生活,工作,并埋葬。可以说,河南的皇天厚土之下埋着一部中国史。

草头皇帝好像不少,大一统帝王的几乎没有。

历史文化遗产有哪些?

1、京剧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等,中国国粹之一,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

京剧流播全国,影响甚广,有“国剧”之称。以梅兰芳命名的京剧表演体系被视为东方戏剧表演体系的代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

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中的多种艺术元素被用作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

2、白蛇传传说

白蛇传传说,江苏镇江市、浙江杭州市地方传统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白蛇传传说是白蛇白娘子的故事,白蛇传又名白娘子传奇、雷峰塔传奇等,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它讲述了修行千年的白蛇化为白娘子(白素贞),携青蛇小青来到杭州西湖,与药店伙计许仙(宣)相遇相恋结姻,复遭和尚法海横加干涉等一系列悲欢离合的故事。

白蛇传传说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既反映了人们对婚姻自由和爱情生活的向往,也表现了人们对人性解放的追求。白蛇传传说中,保留了大量的传统习俗和风土人情,集中地展示了民族文化精神。

3、秧歌

秧歌是中国(主要在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汉族民间舞蹈的类称,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和风格样式。

在民间,对秧歌的称谓分为两种:踩跷表演的称为“高跷秧歌”,不踩跷表演的称为“地秧歌”。

近代所称的“秧歌”大多指“地秧歌”。

秧歌历史悠久,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介绍的民间舞队中就有“村田乐”的记载,清代吴锡麟的《新年杂咏抄》中明文记载了现存秧歌与宋代“村田乐”的源流关系。

1、北京人遗址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周口龙骨山。因本世纪二十年代出土了较为完整的北京猿人化石而闻名于世,尤其是1929年发现了第一具北京人头盖骨,从而为北京人的存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古人类研究史上的里程碑。

2、甘肃敦煌莫高窟

甘肃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崖壁上,上下五层,南北长约1600米。始凿于366年,后经十六国至元十几个朝代的开凿,形成一座内容丰富、规模宏大的石窟群。

3、长城

中国的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它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中国之后联成万里长城。汉、明两代又曾大规模修筑。

其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伟,堪称世界奇迹。岁月流逝,物是人非,如今当您登上昔日长城的遗址,不仅能目睹逶迤于群山峻岭之中的长城雄姿,还能领略到中华民族创造历史的大智大勇。

4、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位于陕西临潼城东5公里,距西安36公里,是秦始皇嬴政的皇陵。 陵区分陵园区和从葬区两部分。陵园占地近8平方公里,建外、内城两重,封土呈四方锥形,顶部略平,高55米,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皇帝陵,也是最大的皇帝陵。

5、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又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市区中心,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有24位皇帝相继在此登基执政。始建于1406年,至今已近600年。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 最完整的古代木构建筑群,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

Hash:a9806f47489176e2f1c313bbbd0691c3da2d6053

声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