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石鼓山景点 宝鸡石鼓园景区在哪里

导读:宝鸡石鼓山景点 宝鸡石鼓园景区在哪里 1. 宝鸡石鼓园景区在哪里 2. 宝鸡石鼓公园介绍 3. 宝鸡石鼓山公园简介 4. 宝鸡石鼓山景区 5. 宝鸡市中华石鼓园旅游 6. 宝鸡人民公园离石鼓园多远 7. 宝鸡石鼓园景区在哪里呀 8. 宝鸡石鼓园开放时间 9. 宝鸡石鼓园景区电话

1. 宝鸡石鼓园景区在哪里

固川位于宝鸡市西十余公里处,属于宝鸡县西部浅山区,小陇山余脉。固川—卒落—坊塘穿越是宝鸡市户外驴友四月里非常喜欢的一条线路,理由有三:

第一离市区近,十来公里,公交车三元,火车两元便可抵达,第二风景佳,既有层层梯田入云的秀丽,又有高峡出平湖的诗情画境,更有群峰林立的壮美。加上山间人家疏落,桃李飘香,菜花铺黄。真是步移景换,令人心神俱醉。

第三是这里有许多 美丽的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置身其中,面对一处处佳景,一个个相关的故事与之对照,除过心旷神 怡,又平添不少赏景寻觅的乐趣。

2. 宝鸡石鼓公园介绍

1,法门寺

法门寺(Famen Temple),又名“真身宝塔”,位于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宝鸡市,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第九大奇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传始建于东汉明帝十一年(公元68年),约有1700多年历史,素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周魏以前称作“阿育王寺”,隋文帝时改称“成实道场”,唐高祖时改名“法门寺”。

2,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China Bronze Ware Museum)原为宝鸡历史文物陈列室,始建于1956年。位于宝鸡市滨河南路石鼓山上的中华石鼓园内的新馆2010年落成,为中国最大的青铜器博物馆。

3,金台观

金台观位于中国宝鸡市金台区北坡森林公园半坡处,创建于元朝末年,为明代道士张三丰修道处。观分中院和东、西偏院三部分,主要道教古迹与建筑有山门、玉皇阁、吕祖殿、圣母殿、张爷殿、三清殿、慈航殿、八卦亭、圣母洞、三丰洞、药王洞、朝阳洞等。

4,中华石鼓园

中华石鼓园(Shi-ku Garden in China),坐落在被康有为誉为“中华第一古物”石鼓出土地的宝鸡市石鼓山上。东临茵香河,南靠秦岭主峰鸡峰山,西望市区,北瞰渭河。

5,中华礼乐城

中华礼乐城是一个以周文化为核心元素的主题公园,总规划面积2.9平方公里,又名“周城”。葱郁的自然景观、精的园林规划、淳朴的人文风情、精彩的艺术演绎结合多彩的科技展示,将再现礼乐文明光耀华夏的神奇魅力。

3. 宝鸡石鼓山公园简介

2021届石鼓园菊花展不要门票。本届菊展以“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为主题,集观赏性、文化性、艺术性于一体。主展区设在中华石鼓园景区内,分展区设在市行政中心南广场、火车站广场、陈仓园市民广场、新福园广场、宝鸡大剧院南侧渭河公园、炎帝园、植物园广场。

本届菊展将展示30多个绿雕造型,400多个品种,共50多万盆菊花,与往年相比,规模更大、品种更多、造型更丰富,活动期间还将举办一系列特色活动:“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暨宝鸡百年城市建设”图片展、“奋进新时代群众文艺展演”、“丝路特色美食体验节”、“宝鸡特色优质农产品、文旅产品展销活动”、“花卉盆景展销活动”、“菊花回家”等活动,全面展示我市地域特色风貌和国际魅力,全方位展现我市崇德尚礼、和谐包容、闻鸡起舞、开放创新的城市精神风貌。

4. 宝鸡石鼓山景区

1、法门寺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北十公里的法门镇。始建于东汉末年,发迹于北魏,起兴于隋,鼎盛于唐,被誉为“皇家寺庙”,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为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

2、嘉陵江源头,区位于宝鸡市南郊、川陕公路三十三公里处的秦岭之巅,属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四大风景区之一,总面积三千六百公顷,著名的嘉陵江发源于景区 海拔二千八百多米的嘉陵谷中。景区内亦有大量的人文古迹。有汉高祖刘邦入关时的煎茶坪,诸葛亮北上伐魏时的点将台,宋朝吴介兄弟抗击金兵的和尚愿古战场,代王岭等。

3、通天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宝鸡八鱼镇境内。山峰海拔1776.9米,孤独奇峰,壁立千仞,形似蒸甑,峰顶有一平台,屹立云雾之间,故名“云台山”。平台上建有玉皇庙,有小玉皇顶之称。玉皇顶酷似龙床。遍山碧绿、溪水皆清、沟壑鸟鸣,乔灌丛生,鲜花异石,彩蝶飞舞、奇松四圊,庙宇林立,峰下古建群龙王洞八尊石像为保护文物,圣母宫、观音楼等庙宇十余座,周秦文化内涵深远。登上峰顶宝鸡市区秀美山川尽收眼底。

4、青铜器博物院,目前国内唯一的以青铜器命名的综合性博物馆,被列为中国青铜器收藏史上的一个里程碑。2010年9月28日,全新的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在宝鸡石鼓山隆重开馆。新馆气势恢宏,依山伴水,处高望远,与石鼓阁顾盼相依,成为宝鸡的新地标。

5、关山草原旅游风景区是陕西旅游集团公司与陇县人民政府合作开发建设的自然景区,是中国西北内陆地区唯一的以高山草甸为主体的具有欧式风情的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荟翠山峦、槽谷、森林、草原、天象和气候等多种自然景观,春秋相联,长冬无夏,是人们饱览草原风光,骑马射箭,避暑度假,修闲健身,旅游观光的绝胜佳地。

5. 宝鸡市中华石鼓园旅游

石鼓阁——不但是渭滨区,也是整个宝鸡市地标性建筑。

石鼓阁是中华石鼓园的两大标志性建筑之一,高56.9米,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仿秦汉建筑风格,采用外五内九的层级设置,喻示着周秦文明在中华民族史上的尊崇地位,主要展示石鼓文化和历代优秀书法作品,并供游人鸟瞰市貌,是宝鸡市地标性建筑。石鼓阁建成后,对弘扬石鼓文化,完善宝鸡周秦文化体系,突出城市文化特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6. 宝鸡人民公园离石鼓园多远

宝鸡看花,植物园肯定首选,花卉多,养护好,环境优美,也可以到人民公园,石鼓园,金台观等地方,都很不错。

7. 宝鸡石鼓园景区在哪里呀

秦文公的史实与石鼓文的内容处处相合、丝丝入扣。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肯定地说,石鼓文的制作者,非秦文公莫属。其制作的时间,当在文公十九年(前747年)以后。因为在这段时间里,他获得了陈宝,要建祀奉陈宝之祠。

也正是在这期间,他在茵香河畔发现了制作石鼓的石料(李仲操考证,石鼓所用石料来自石鼓山旁之茵香河畔)。所以他才能决定制作石鼓。

因之,石鼓文的制作年代当在文公十九年至四十五年之间,即公元前747年至公元前721年之间。

8. 宝鸡石鼓园开放时间

菊花展不需要购票的,免费开放。

中华石鼓园坐落在“中华第一古物”石鼓出土地的宝鸡市石鼓山上。濒临渭河,东临茵香河,南靠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是融“遗址保护、青铜器展览、石鼓文化展示、园林观光、考古研究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文化生态公园。

9. 宝鸡石鼓园景区电话

以我的纪录片《航拍宝鸡》解说词给你回答一下。有兴趣可以在头条看我的纪录片。

宝鸡是陕西第二大城市,境内南有大秦岭的最高点--太白山拔仙台,北有陇山、北山。中间的周原、凤翔平原,孕育出了周、秦两个伟大的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千年前,华夏大地进入了部落融合的时代。其中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是后来中华民族公认的祖先。史记记载: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 里的姜水,就是宝鸡市的清姜河。宝鸡也因此被誉为“炎帝故里”。今天宝鸡南郊秦岭的常羊山上,有一个炎帝陵。表达了中华儿女对这位始祖的深切缅怀。

炎帝以后,在宝鸡这片土地上,先后孕育出了两个伟大的王朝:周、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那么,为什么这两个王朝都发源于此呢?

一、岐山周原

在关中平原的北侧,和黄土高原的交界地带,有一条山脉,叫做关中北山。北山从宝鸡的凤翔、岐山开始,自西向东穿过咸阳、渭南,绵延几百公里。北山内是关中平原,适合农业耕种。最早的农神后稷,就活动在今天关中的杨凌、武功一带。而北山以外则是游牧民族活动范围。

周人的祖先是后稷,原本居住在关中平原。但是到了夏代末年,由于天下不太太平,周人为了躲避战乱,被迫翻过北山,居住在今天的旬邑、彬州一带,史称“公刘居豳”。到古公亶父时期,由于不堪西北戎狄的骚扰,周人决定迁回关中。

古公亶父选择了镜头中的这片土地。远处的山叫做岐山,是关中北山的一部分。岐山山脚下是一个大平原,叫做周原。它北依岐山,南临渭河,千河和漆水河分别从东西两侧流过。东西七十公里,南北二十多公里。

据史书记载,古公亶父及其后继者以德服人,四周的部落很快都归附了。到周文王的时候,周人已经统一了关中平原。此时商纣王无道,周人的德政逐渐得到了更多部落的拥护和支持。有一天,岐山传来了凤凰的鸣叫。人们认为这是祥瑞之兆,周部落将兴起,取代商纣王的统治,这就是传说中的“凤鸣岐山”。

周文王非常重视人才,他听说渭河有一个叫姜子牙的老者,隐居了很多年。于是前往拜访,最终请出了姜子牙辅佐。这一段故事,留下了“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典故。今天,宝鸡钓鱼台风景区,旅游者还能感受到3000多年前周文王的求贤若渴。

周文王把统治中心迁移到了关中的中部,也就是今天西安的沣河岸边,建立了沣京,周武王时期建立了镐京,史称丰镐。以丰镐为指挥中心,推翻了商纣王的统治。为了纪念周人在周原的那段历史,国号定名为“周”。

不久周武王去世,继位的周成王年幼,由武王的弟弟姬旦辅佐,留下了“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美谈。为了纪念周公旦的历史功绩,在今天岐山的周原,建造了周公庙,享受后人的香火。

3000多年过去了,曾经的周原成为遗址。近些年的考古发现,周原遗址核心区有大量西周时期的宫殿群基址。在今天扶风的召陈村,建设了周原国家考古基地,讲述了周部落的这段辉煌历史。

周原遗址曾经出土了大量的卜骨、卜甲,以及大量珍贵的国宝青铜器,素有“青铜器之乡”的美誉。有晚清四大国宝之称的大盂鼎、大丰簋、毛公鼎等都出土于这里。今天,宝鸡市区的石鼓园景区里,有一个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是中国唯一的青铜器专题博物馆。虽然大量珍宝流传在外,这里仍然有不少珍贵的青铜器,如目前发现最早的出现“中国”铭文的青铜器何尊,就珍藏在这座博物馆里。

二、陇山秦城

在陕西和甘肃交界处,有一个南北走向的山脉,叫做六盘山。六盘山是陕西、甘肃、宁夏的界山,其南端深入宝鸡市北部,叫做陇山,也称作关山。关山古道是沟通关中与甘肃的重要通道。

关山古道最高点是一片陕西境内非常罕见的大草原,叫做“关山草原”。这里海拔2300米以上,高寒气候使关山草原气温凉爽温润。“关山六月犹凝霜,野老三春不见花”。关山草原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天然牧场,养马、骑马是当地的传 。

3000多年前的周孝王时期,有一个叫非子的人,受命在这一带为王室饲养战马。因为养马受到了周孝王的赏识,赐封土地,在秦地建立城邑,并赐姓“赢”。秦邑,位于今天陇山清水县秦亭镇至张家川一带,从此秦人进入了陇山附近。

公元前770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周平王东迁洛阳,秦襄公派兵护送,因功被封为诸侯,赐封歧山以西之地。自此,秦国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进入了关中地区。

公元前677年,秦人定都于今天凤翔县城南部,称作雍城。此后的294年,共有19位秦公在这里苦心经营。在这里,秦人由诸侯瞧不起的养马人,变成了春秋五霸之一。雍城也成为秦国都城中延续时间最长、执政国君最多的一座都城,是秦走向帝国的重要里程碑。

三个世纪以后,秦人离开雍城,先迁栎阳,而后以咸阳为国都,经过144年的努力,统一了全国。而雍城,在1000年之后的唐代,有了一个新名字,叫做凤翔,直到今天。

宋代苏轼曾经任凤翔府通判。那时候的苏轼仅仅25岁,在凤翔府任职期间,苏轼主持修建了一个湖泊,称作东湖。十年后,随着仕途的升迁,苏轼去了杭州,又主持治理西湖,与西湖结下了不解之缘。千年以后,凤翔东湖虽然有所缩减,但主体犹在,门口的东坡雕塑,仿佛还能让人回忆起东坡先生一千年前在凤翔的岁月。

今天,除了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这一带已经看不到多少秦人的痕迹了。留给现代人参观的,是几个自然类景区。在这里,千河依然静静地流淌,形成了千湖湿地公园。

继关山草原以后,大水川、九龙山、灵宝峡等景区相继开业,成为游客感受陇山的旅游目的地。

三、秦岭之巅

我们眼前的这座山脉,叫做秦岭。这是一条长达1600公里的山脉,横亘在中国大陆中部。它西起甘肃、穿越陕西东至河南。把中国大陆分为南北两半,是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的分水岭。秦岭山脉由西往东夹断陕西,南侧是山水秀美的汉江盆地,北侧是土壤肥沃的关中平原,宝鸡有一半以上的区县和秦岭有关。它们包括渭滨区、陈仓区、凤县、岐山县、眉县、太白县。

其中太白县是陕西海拔最高的县城,达到了1543米,年均气温只有7.8摄氏度,是陕西著名的避暑圣地。青峰峡是太白县等级最高的旅游景区,连绵的高山幽谷寒气逼人,峡区内风景如画,气候凉爽,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构成了一幅风光旖旎的秀丽画卷。

位于太白县和眉县交界处的太白山,主峰拔仙台海拔达到了3771米,是陕西的最高点,也是千里大秦岭的最高峰。这里距离关中平原直线距离不过几十公里,但海拔超出渭河河谷3000多米,如鹤立鸡群之势冠列秦岭群峰之首。由于海拔高,这里有号称“太白积雪六月天”的说法。一年当中,适合普通人登山的,只有半年时间。在索道修通以前,要登顶太白主峰拔仙台,最少也要两天以上时间。所以在很长时间,太白山主要是户外爱好者的乐园,普通旅游者很难接近。

由于秦岭的存在,使得这一带的交通成为一个大难题。司马迁在史记里写下了七个字:秦岭,天下之大阻。李白也发出了“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的感叹。

今天,依靠现代科技,总共修通了十几条穿越秦岭到达南方的道路。但是在古时候,最早开通的两条都是位于宝鸡地区,这就是赫赫有名的陈仓古道和褒斜栈道。陈仓古道是古人找到的一个穿越秦岭的最优路径。从今天的宝鸡市区出去,往南沿着清姜河一路攀升,翻过垭口,找到嘉陵江,之后可以沿着千里嘉陵江,一直走进四川,到重庆朝天门结 束。

因为嘉陵江的存在,沿着嘉陵江开凿的陈仓古道,成为几千年来沟通巴蜀与关中地区的重要通道。它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扼守陈仓古道的关口,也自然成为一个重要的关隘,这就是关中四关之一的“大散关”。古往今来,这里发生过多少故事!战国时期,司马错伐蜀,走的是这条路;刘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走的是这条路;曹操远征张鲁走的是这条路;南宋吴玠、吴璘抵挡金人南下,也正是在这里。

另外一条翻越秦岭的道路叫做褒斜道。从今天宝鸡眉县进入斜峪,沿着石头河翻过秦岭,而后沿着褒河一路往南,出口是汉中的褒河河口。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走的就是这条路。但是诸葛亮没有成功,因为他遇到了强劲的对手—司马懿。诸葛亮把大本营放在五丈原,与司马懿隔渭河对峙。最终,54岁的诸葛亮病逝于秦岭山脚下的五丈原,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伤痛。

当历史进入到现代文明,曾经的天堑变成了通途。随着宝成公路、宝成铁路的开通,当年的雄关险隘,也就不再具有了天险的位置。

四、秦岭南坡

翻过秦岭,进入了宝鸡最南端的一个县城,凤县。凤县是嘉陵江流过的第一个县城,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今天距离凤县县城15公里的凤州镇,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凤州。古凤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在历经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对南北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凤县是典型的山区,森林覆盖率达到了80%以上。通天河森林公园可以说是凤县优越生态环境的突出代表,景区有四级瀑布潭溪连环相扣,万亩云杉林原始植被古木参天,千亩野生杜鹃争奇斗艳。公园内森林植物1800多种,特别是珍贵树种云杉,全世界共有42种,通天河就有27种之多。

图片来自凤县旅游部门。

凤县南段的紫柏山,是宝鸡与汉中的界山。紫柏山相传是汉初张良隐居之地,目前是陕西著名的山岳型景区。紫柏山特有的天坑及山顶上的草坦,被誉为亚洲第一天坦群落,素有“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紫柏归来不看草”之称。

凤县与甘肃交界处,有一个峡谷叫做灵官峡。这是千里嘉陵江流经的第一个峡谷,从这里,嘉陵江进入了甘肃。灵官峡的知名,在于当年修建宝成铁路时,作家杜鹏程曾经路过工地,记录下了铁路工人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夜走灵官峡》入选了语文课本,成为一代人的记忆。今天这段铁路已经废弃了,改造成了人们体验宝成铁路的旅游项目。

曾经的凤县,是一个工业小县城。为了保护秦岭生态环境,十年前,凤县决定大力发展旅游业。凤县在县城的凤凰湖营造了“亚洲第一喷泉”,加上周围山体的太阳能人造星星和月亮,成为一个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旅游小城。

凤县历史上曾经是羌族聚集地,为了挖掘羌族文化,凤县打造了“凤飞羌舞”演出,成为旅游者体验古羌文化的重要项目。

五、佛道圣地

位于扶风县的法门寺,始建于东汉末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法门寺因珍藏释迦摩尼佛骨舍利而闻名,在佛教界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受到世界各地佛教信徒的笃爱。唐代时,自唐太宗李世民命开启法门寺塔地宫迎奉舍利之后,便形成了法门寺地宫三十年一开的传统。唐朝共有八位皇帝六次迎奉舍利到皇宫供养,法门寺的独特地位可见一斑。

净慧寺,位于凤翔县城西15公里之灵鹫山,以先秦穆公狩猎于此见灵鹫鸟而得名,简称灵山。净慧寺始建于唐代,距今一千多年历史,在西北地区享有较高的知名 度,香火极旺。净慧寺同时也是观赏雍州自然风光的好地点,它坐落于灵山之巅,四周鸟瞰,秦岭群峰绵延不断,雍州城貌尽收眼底。

消灾寺位于凤县嘉陵江北岸的豆积山上,与凤州古城隔江相望,在豆积山的绝壁之上,既有道教上仙张果老隐居修炼的洞穴,又有唐玄宗祈福消灾的历史典故,更有孔子文庙与之遥相呼应,形成了“儒释道三教同聚一山”的独特人文景观。

宝鸡也是中国道教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位于宝鸡市区的金台观,是传说中太极张三丰修炼之处。龙门洞是道教龙门派祖庭,其创始人丘处机在师父王重阳仙逝以后,隐居在今天陕西和甘肃交界之处的龙门洞绝壁修炼七年,后来龙门洞被奉为道教龙门派祖庭。龙门洞以悬崖绝壁之上的建筑而知名,是中国五大悬空寺之一。

接下来我们来到眉县横渠镇,这里供奉着一位大儒。他就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张载先生。张载继承和发挥了孔子教育思想,创立了关学学派,对中国哲学史和关中思想文化史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名言,历代传颂不衰。

六、帝王离宫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位于宝鸡东北方向的麟游县。麟游在秦汉时期即设县制,但是真正得名,是在隋代初年。隋文帝在此设行宫内仁寿宫,境中出现白麒麟,四处祥游,更名为麟游,沿用至今。

距离今天麟游县城仅仅几公里的山顶上,有一个老城遗址,叫做童山老城。它始建于公元632年,直到1969年才因为新县城的建设而退出历史舞台。其间的一千三百多年,一直是麟游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岁月沧桑,如今,这座老城保留下来的遗存已经很少,只有一处城隍庙和断断续续的唐代、明清时期城墙以及两棵千年银杏树让人凭吊怀古。

隋文帝时期,在今天的麟游修建了离宫,取名“仁寿宫”,到唐代贞观年间修复扩建,更名为九成宫。一千多年以后,宫殿仅存遗址,但是有一块石碑保存了下来,成为见证九成宫风雨沧桑的证据。这块碑叫做《九成宫醴泉铭》碑,由唐朝宰相魏征撰写、大书法家欧阳询手书,是欧体字的代表作,在中国书法史上影响很大。

期待你来到宝鸡,登上大秦岭之巅,俯瞰这座曾经孕育出周、秦文明的伟大城市,感受中华文化之辉煌!

Hash:0c12fa3657523138d5fc5fc7b77612716baf7874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