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拍好风光摄影

导读:如何拍好风光摄影 一、如何拍好风光摄影 二、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拍摄风光照片却不拍天空呢? 三、如何用摄影作品呈现出漂亮的风光?

一、如何拍好风光摄影

选景构图置身于广阔的天地间,茫茫的大草原上,谁不是满怀激动想把周围一些美丽的景色都记录下来。但是一个优秀的摄影师和普通游客之间差别第一步就在于摄影师知道有所取舍。作为一个置身于大自然中的你,景色给你的感受是全方位的。而作为一幅摄影作品,你给观者传达的信息却仅限于作品的边边框框之中。也许很多人文类的作品还包含了图片外的故事,但是我比较反对风光图片也要用拍摄者的旁白或者图片外的注释来让观众“恍然大悟”。你所传达的一切信息应该就在作品中,甚至绝大多数情况下作品的名称都是无足轻重的,或者仅仅是作品的一个记号而已。因此作为拍摄者的你就不得不仔细考虑,你兴奋得像拍摄下来的内容,是否能通过这小小的底片传达给观者。最常见的就是,大家为自然界的广阔壮美所感动,殊不知这个“壮美”最难于拍摄下来。你感觉到被群山环抱,但是照片上却只能看到一两个山头。所以说学习拍风光摄影,第一步要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当然这并不是说缺少了切身的体验,风光图片所传达的信息一定比不上身临其境。恰恰相反,由于经过了拍摄者的精心筛选,摒弃了画面以外的干扰因素,再通过摄影技法上的加工,夸张,好的摄影作品甚至超过原本的自然景观。因此对风光摄影最简单的评判标准就是看其是否比原始景物更让你感受到美感。大师级的摄影家甚至能够在图片中加入很多主观的情绪或者意境,这就更加难得了。看多了风光图片,觉得其中的选材不外乎两种类型:一种是以单一的主体的美作为画面主题,比如一山一水,一花一草。不论是什么,总之是这个一个主体的美或者奇异打动了你。这类照片有时不能算作纯粹的风光摄影,算作小品更加合适。此时你的全部注意力应该集中在如何表现这一主体的美上。所拍摄下来的绝大部分只是这个主体,甚至只是主体的局部。千万不要小看了局部,有的时候打动你的只是一个局部,不经过仔细思考,拍了一张整体的照片就会失败了。我手头的经典图片中不乏这样的例子,比如一道小河弯角,一棵古树的树干。就是这些,但已经足够了,不要再多,适当的辅以环境背景(一定要能够使主体醒目的背景),一张好照片的构成就足够了。首先,我想特别强调一下在这样的照片中景色应该有层次结构。远景,中景,近景,一定都要是你考虑得因素。人的视觉容易集中在一点上,但是图片中,却是处处实在的,这也正是初学者最容易犯的毛病――拍摄的时候死盯在一处觉得好漂亮啊,洗出照片不是周围的东西淹没了这点“美景”,就是出现了不和谐的元素。因此拍摄的时候,就要有意识的由近及远观察画面,仔细细考,每一个层次是否都安排了和谐的元素。这些元素之间,是否构成了一幅统一的画面,是否有哪些是没有意义的,哪些是应该加强的。如果这远中近景色之间还能有一些有节奏的变化,那将更加完美。试着培养这种全面观察取景器的习惯,因为凤光片不想其他类型的摄影,主体完美度可以很大程度上决定一张照片的成功,风光片一定要做到处处完美。这里有两点比较实在且需要注意的因素。第一是天地比例。去看 那些游客拍摄的“到此一游”,和大师拍摄的风光作品。最容易找到也最用以纠正的问题就是天地比例。新手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对风景的平视,当然出来的就是半天半地了。这个时候问问你自己,真的需要那么多天么?或者真的需要拍摄地面么?我相信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否定的。暂且不说天地各半的比例让你的曝光十分困难,也不说一比一的比例是多么的缺乏生趣。就是思考一下到底吸引你拍摄的原因,也不难发现天空与地面的景致并不是可缺的。虽然我们饱受城市里面空气污染的困扰,羡慕自然界纯净的蓝天白云,但看久了其实这是最平淡无奇的景致,除了感叹一声以外,不会有更多的收获了。所以要敢于压缩天或者地的比例,甚至大胆的裁掉他们。你不拍出天,没有人不知道地上面有天,你不拍出地,也不会有人怀疑你是站在太空还是哪里。只有当两者真的互相依存的时候,才需要相互兼顾,而且多数情况下也是1:2的比例,这样显出更加生动。记住这一点,风光摄影没有必要既有天又有地。第二点需要注意的就是,在拍摄这类多主体较广阔的场景的时候,需要有一个“神”,也就是画龙点睛之笔。有很多照片构成也合适了,曝光也准确了,画面也都清晰了,但就是让人看了缺少点什么。少的就是这个“神”。这个神可是一个人,一辆车,一匹马,一片草丛,甚至是一个虚影,但是一定要这么一个让观者最终把目光定格在其上的元素。这样一幅照片才会活起来。再明确一下,这个神,不一定是一个点元素,指的是虽然处在画面中,却又有别于其他(比如受光上,形态上)能够让观者对你这副作品总揽全局之后注意力还能回到这里的元素。罗嗦了这么久,一张图片差不多也就构成了。其实正是这些构成图片的元素决定了风光摄影的构图,什么对角线也好,平行布局也好。都是在强调如何安排这些元素。绝大部分情况下,构图没有教条的规律,只是一个人艺术修养的体现,你看着舒服就好,至于别人看着是否舒服,就看你的艺术造诣了。一个非常有效且简单的检验构图的标准就是,这个画面是否可以再被剪裁,完美的构图应该是不可能再作删减的。最后再说一点,对一个景色,要尽可能尝试从不同角度选取拍摄,每一个角度都有不同的效果。在前几期的《摄影世界》中就有一个大师,对同样一个景色(瀑布,花丛,石块)拍摄了七八张不同角度的作品,的的确确各有千秋。这样的拍摄才能让你绝不后悔。

二、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拍摄风光照片却不拍天空呢?

拍摄风光片时不拍天空的情况很多,以我之见,一是由拍摄的内容而定,如拍飞流的瀑布,岩石,树林等;二是天气原因,天空阴沉沉的,或者光线十分强烈,对拍摄的照片没有加成作用;三是由拍摄的范围而定,如果是表现拍摄对象的局部,比如水中的倒影,水面的船只等等。

这样的美景可以不拍攝天空。

三、如何用摄影作品呈现出漂亮的风光?

风光摄影可分为城市风光、乡村风光和自然风光,如何用摄影作品呈现出漂亮的风光?根据本人拍摄实践,主要应把握好构图和用光两个方面。

构图技巧风光摄影的构图,既要突出主体,又要协调好主体、陪体、背景在整个画面中的关系,通过和谐并富有美感的画面,来达到描景抒情的目的。构图应掌握三个原则:

一是根据主体形象来确定拍摄方向,例如正面、侧面,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的方向主体形象完全不同;

二是根据画面所需要的景物透视关系来选择拍摄高度,例如仰拍、平拍、俯拍,不同的拍摄高度,画面的立体感、纵深感也不一样;

三是根据场景大小和主体在画面中的大小比例来确定拍摄距离,虽然变焦镜头为取景构图带来很大方便,但焦距的变化也会改变景物的透视关系,并不能完全代替拍摄距离的选择。

(摄影/夏雪)

用光技巧风光摄影最大的魅力,就是光线的照射赋予景物新的色彩和视觉感受。光线是摄影的灵魂,光的位置、方向和强弱,我们虽然无法控制,但可以选择和等待。

不同的光线,关系到画面景物的造型、色彩以及整个作品的影调、色调。例如,顺光下,画面照明均匀,色彩还原准确;侧光能产生较强的明暗反差,增强景物的立体感和纵深感,画面生动;逆光能让景物轮廓分明,但正面细节表现能力差;应根据不同的创作目的来确定用光。

(摄影/夏雪)

注意事项风光摄影宜采用f8.0-f16.0小光圈拍摄,以获得远近景物都清晰的大景深效果。

相机宜设置低ISO感光度、自动白平衡和RAW图像存储格式。

为了保证图像清晰锐利,应配合使用三脚架拍摄。(图文原创/夏雪)

(摄影/夏雪)

夏雪视觉,欢迎关注,感谢点赞分享!

Hash:4b1f17bddefee60e74181fb2ff39bc3280944c36

声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