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就在家门口!通川的“美丽庭院”藏不住啦

端午节前夕,四川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现场会在凉山州、攀枝花市举行。与会代表分4条线路前往凉山、攀枝花考察多个点位。四川的多家主流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报道。在考察中,攀枝花市盐边县红格镇昔格达村、米易县撒莲镇禹王宫村等地别致的民居院落打造给与会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农耕文化元素巧妙融入民居打造中,呈现出悠悠乡愁幸福田园的美丽图景,这不禁让小通想到了自己的家乡······

近年来,通川区把“美丽庭院”作为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抓手,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推动农村“宜居宜业”。

走进磐石盐井坝村吴家院子,家家户户房前花草林木葱茏蓬勃,墙上的彩绘妙趣横生,颇具风韵,各种由乡土材料改造而来的微景观古色古香、清新别致,一幅和谐静美的乡村水墨画卷徐徐展开。通川区在“美丽庭院”建设中,在规范整治农村庭院环境的基础上,创新提出了“不搞大拆大建、不搞风貌塑造”两不原则,坚持“原真性保护、原住式开发、原特色利用”的三原要求,推行“四旧四新”模式,加强传统院落保护,完善庭院沟、渠、路和文体等基础配套,充分因地制宜,巧妙运用砖、瓦、竹、石、木等本地元素,通过“旧材新用、废物利用",就地取材,就景造势,通过一树一草展示景,一砖一瓦尽显美,呈现出淡妆浓抹总相宜,美有相同韵不同的艺术效果。目前,已成功创建“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107个,幸福美丽新村46个,最美庭院126个。形成了“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带一风光”的大美格局。磐石谭家沟、盐井坝村吴家院子,罗江金凤村,青宁化马等一批乡韵十足、乡意可觅、文化可寻的“美丽庭院”成为远近游客的网红打卡地,美丽乡村建设多次被央视点赞。

如果说微景观为“美丽庭院”披上了靓丽的外衣,那么将乡村地域文化传承、民俗风情厚植于庭院改造,就是为“美丽庭院”铸“魂”。在“美丽庭院”建设中,通川将人居环境“五大行动”与庭院改造相融,让“美丽庭院” 仅外“美”,同时内“秀”。罗江镇金凤村将儒家文化与通川有礼结合,随处可见的“礼”元素、“礼”文化浸润人心,形成了文明共治,金凤有礼的良好氛围;通川碑庙镇石笋村农户房屋上以文字、图画和诗歌等形式打造的孝善文化墙,将孝善文化较好融入。通川在“美丽庭院”打造中,注重传承乡村文化、传统文化,将文化元素融入到“美丽庭院”打造中,实现了“一村一景”、“一院一魂”的独特韵味,磐石吴家院子巴渠童谣,青宁罐子坪农耕传承,罗江金凤袁家坪礼仪传承,北山店子梁的米仓古道、诗歌渊源,安云卢家湾大院的农村丰收祭礼等主题院落,各具韵味、竞放新姿。文化的厚植增加了“美丽庭院”的底蕴,提升了“美丽庭院”品质品位。

美丽乡村不仅生态宜居,更要宜业。通川区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以 “美丽庭院”建设成果助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效果丰富“美丽庭院”建设外延。罗江镇金凤村作为“美丽庭院”的典范,每到2、3月份,近3千亩李花竞相开放,游客纷至沓来,曾经默默无闻的“脏乱差”村华丽蜕变成“美如画”“火爆”的网红打卡地,曾经以传统农耕为主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饭”,赏李花、摘李果、卖土产、开民宿,“美丽庭院”的建设,为美丽乡村注入了活力,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发展的红利,通川区一大批高颜值、底蕴深的美丽新村,“美丽庭院”受到游客青睐,青脆李、草莓蓝莓农产品成为了助农增收的“俏”果子,农家小院游客盈门,房前屋后瓜果飘香的产业兴旺态势已然形成。

乡村振兴大幕已经开启,争创首批“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使命在肩,通川区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作为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根本途径,着力深化“美丽庭院”建设,相信在全区上下砥砺奋进,接续发力下,“美丽庭院”将会更具韵味、更具特色,更有吸引力,“美丽庭院”也将成为记住乡愁、留住游客、幸福百姓的一张闪亮名片

作者/来源:达州同城会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ash:cc5e4898d49caa5f2f036a35fa3628e381d4f932

声明:此文由 西部文明播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