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蔚县》风景篇

风景

风景介绍

Scenic spot

自唐尧以来的悠久历史,为蔚县留下了大量令人惊叹不已的人文景观;而绮丽的自然风景同样引人入胜。

蔚县是河北省“综合改革试验县”之一,张家口市四个“窗口县之一”,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蔚县的人文景观令人惊叹,绮丽的自然风景同样引人入胜。特别是雄奇险峻、气势磅礴的恒山余脉。

一、蔚州古城

蔚州历史悠久,壶流河谷地就发现有百万年的旧石器遗址和众多的新石器遗址。尧舜之时属冀州,商周时为代国。秦、汉、三国、西晋时,均称代郡。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改称“蔚州”,历代沿用,迄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

由于蔚州飞狐古道南通华北平原,北达千里大漠交通要道,因此,蔚州人口增加,物资流通,商业发达,文化和教育也空前繁荣。明洪武五年在原城址基础上,辟土修筑城墙,洪武十年重砖石,形成了一座“雄壮甲于诸边的铁城”。

蔚州古城位于壶流河南岸平台地上。据《蔚州志》记载,蔚州古城周七里十三步,城墙高三丈五尺,城门楼三座,角楼四座,三级敌楼二十四座,垛口一千一百余。东门为安定门,楼为景阳楼,南门为景仙门,楼为万山楼,西门为清远门,楼为广运楼。三门外均建有高大雄壮的瓮城。隔护城河吊桥与内城相连,城外为三丈余深,七丈余宽的护城河,蔚州城为不规则形,南面宽阔,北面狭小,东、西两面多弯不平直。城内只建东、西、南三门,没有北门,而在北城垣上修筑玉皇阁。城内以东西南北四大街为主干线,形成以文昌阁鼓楼)与南门(万山楼)对称,南北大街为中轴的建筑格局。

目前蔚州古城的南、东城墙已全部拆毁。剩余保存较好的是北城墙和西城墙的北段,约长1600米。东、西城门已毁,仅存南门。万山楼和城内文昌阁为97年恢复重建。护城河东、西、南三面基本存在,三门外的石桥仍存。

由于历史原因,蔚州古城遭受了一定破坏,但古城风貌基本没有改变,加之古城内衙署、寺庙、楼阁、民居众多,仍有明、清古城遗风。

蔚州历史上是以汉民族文化为主流,可在古城形制上却一反汉民族传统“礼制”严格讲求:方正端庄、经纬分明、中轴对称的规划而建设,是蔚州古城最大特色。

二、暖泉古镇

唐宋时期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争夺之地。元朝建镇,明清时发展为“三堡、六巷、十八庄”,从此暖泉成为蔚县西部的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1958年成立暖泉人民公社,1984年恢复镇建制至今

八角形,故称八角井

“水过凉亭八角井”是蔚县“八大胜景”之一。

暖泉镇内文化遗存丰富。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古堡华严寺,县级保护重点文物有暖泉书院、北官堡、汉墓群和古瓷窑4处。镇保重点文物有朝阳楼关圣庙、苍竹轩古院、“九连环”套院、古花厅和古当铺门店等6处。

镇内保存较好并有独特风格的古寺庙、古民居、古店铺、古城堡、古戏楼等有200余处,其中古居民宅院180余处。历史文化遗存包括花灯节、打“树花”、民间剪纸、纸雕艺术和各类社火表演等。2003年8月暖泉被河北省文联、省民协授予“古居民俗之乡”。古镇名人才子层出不穷,最著名的有元朝工部尚书王敏、明朝兵部侍朗张邦齐和民国年间的古镇文人苏大迷等。1953年前苏联领袖斯大林逝世,苏大迷先生精心撰写了一幅挽联:“雄心盖瀛寰。

被誉为“河北民俗文化第一村”的西古堡是蔚县乃至河北省的典型古堡,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集“古城堡、古寺庙、古戏楼、古民居”四大文化景观于一体,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民俗研究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西古堡、中小堡、北官堡,与现保存较为完好的老君观、凉亭书院、明洪武32年的华严寺以及镇域内的壶流河水库等诸多景点,构成了蔚县城西一日游的基本格局。

近年来,暖泉原汁原味的明清文化吸引来姜文、陈强、刘蓓、何冰等影视名人,先后有《鬼子来了》、《不觉流水年长》、《敌后武工队》、《母亲是条河》等10多部电影、电视剧来此取景拍摄。全国政协常委、民俗专家冯骥才先生,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及省市文物主管领导和专家曾多次来暖泉,对古镇的文物价值给予了充分肯定。

三、小五台山·金河景区

五台山·金河风景区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东北部、河北省第一高峰小五台山北麓的峡谷内,整个小五台东西长60公里,南北宽28公里,总面积达21883公顷,有“京门屏障”之称,其中最高峰为2882米,被誉为“河北屋脊”。因山顶五峰突兀,高耸挺拔,犹如五根擎天柱,直冲苍穹,所以称其“小五台”。

小五台不仅山势巍峨,峰峦起伏,景区内更是奇峰怪石,清泉溪流,林海松涛,具有古、野、幽、雅、奇、雄、秀、险八大特点。古老的原始森林、各种动植物,是小五台山山岳大川天然森林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趣景观30多处,如:东坡遗址、风动石、七彩石滩、一线天、塔林、金河寺等等。“鸟瞰京西小五台,壶流如带飘中间。蜂蝶纷飞美如画,百鸟归巢夕阳浓”,这里是用色、香、声、趣、险、古共同谱写的大自然交响曲。

小五台还是一座佛教名山,随着历代帝王重建,高僧懿行,形成了小五台山灿烂的佛教文化,遗留了大量的古遗址、古寺庙、古摩崖、古石窟、古塔、古碑等,是历代佛教兴衰的见证。

小五台金河景区坐落于小五台山脚下,距蔚县金河景区旅游有限公司所在地一公里。金河景区全长八公里,肚大口小,形状奇特,景区口是一线天,其为一夫挡关,万人莫进之势,更有山穷水尽疑无路之感,观沟两侧,东面凹陷,西面凸出,凹凸一致,恰似山从此处裂开。

寺院许愿挺准的、算命什么的。

四、蔚县北空中草原

在河北省境内两个空中草原。一个是涞源县内的南空中草原,一个是蔚县境内的北空中草原,北空中草原位于蔚县县城南13公里处,涞源县城西北约35公里,地处涞源、蔚县两县及晋冀两省交界地带的恒山山脉,有一块巨大的山顶,海拔2158米。四周是陡峭的山坡,山顶却是平平坦坦足可以建一座城市,这里就叫甸子梁,现在被称为“空中草原”面积36平方公里,以高山草甸、森林、草原风光而著称。

景区内群峰叠翠,沟壑纵横;山坡上,沟谷中生长着茂盛的天然次生林及灌木、草本植物,为十几种野生动物提供了繁衍生息的场所。在海拔两千多米的高山上形成许多高山草甸,“空中草原”是其中最大的一个,面积约36平方公里。空中草原分南北两块,中间有一道山梁相连。游客登上空中草原,可以步行或骑马游览,赏花、野餐、摄影。盛夏时节,有兴趣的游客,可以带上厚棉被和帐蓬夜宿大草原,点上簧火,边歌边舞,或观赏夜景,尽情游玩。

在北草原东南角有个“万年冰洞”,洞凹入地下十几米,又水平进深十几米,盛夏仍寒气袭人,洞里积冰长年不化。在这样的纬度和海拔高度出现冰洞,一般来说不可能,至今还是个迷。万年冰洞还有一大奇观:乌龙腾空。夏季如果洞中冒出黑气,如乌龙直冲云天,接着就会下冰雹,发洪水,使周围庄稼减产或颗粒不收。

要到“空中草原”游览,须经飞狐峪。飞狐峪,这条铁壁峡谷,是著名的“太行八径”之一,素有“扼晋冀咽喉,树燕赵屏藩”之称,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关隘和商道,留下了无数动人的故事和传说。峡谷蜿蜒40余里,山势险峻,奇峰陡起,壁立千仞,怪石凌空。

五、飞狐峪

飞狐峪地处恒山山脉与太行山脉的交汇处,平均海拔高度在1500—2500米之间,历史上的多期造山运动形成了其山姿百态、峰奇景秀的自然风光。当地流传的一首歌谣这样唱道:“说蔚州,道蔚州,蔚州就是不一般。……南面有座翠屏山,翠屏山,飞狐峪,飞狐峪内有箭眼。一柱香,八仙洞,阎王鼻子鬼门关……”

藏深山,初露峥嵘。飞狐峪以险、奇著称,险在山陡,奇在石怪。当地百姓说:“四十里飞狐七十二道弯,弯弯有洞天,处处含胜景”。飞狐峪远离尘嚣,少有车流人潮,只有绿野、清风,蓝天、白云,浑然天成,神韵独具。飞狐峡谷谷幽峰奇,蜿蜒险峻;马蹄梁沟壑纵横,雄浑壮美;空中草原高峻辽阔,恍若天堂。峡谷、高山、草原共同构成奇美的北国风光,令人目不暇接,留恋忘返。

有着空中草原生态景区的飞狐古道,曾被河北省委书记白克明称为“河北省的旅游胜地”。飞狐峪,俗称四十里黑风洞,为著名的太行八陉之一。这条被现代人称为京西绿色大峡谷的飞狐古道,曾是南往华北平原,北通塞外大漠的商贸要路。同时,又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自古就是两军厮杀的战场。春秋时期,赵襄子取道飞狐峪征服代国;东汉光武帝刘秀东征冀州,一举控制了飞狐峪这一险关要隘,统兵把守;三国时,曹操派其子曹彰在此大战乌桓;魏晋南北朝期间,飞狐古道战事不断,晋朝刘琨、后燕的慕容重、北魏的拓跋圭,都曾争战飞狐峪;宋朝杨家将与耶律斜珍曾血战飞狐;明朝三次北京保卫战之一就是因为飞狐口失守而导致的;抗战时期“明铺战役”,大大打击了日寇的气焰,致使日军未敢再踏入飞狐峪半步……如今,那-、摇旗呐喊的战争场景在飞狐峪中已成历史,留下来的是惊心动魄的故事和无数奇妙的传说,以及蕴涵着传奇色彩的处处胜景。二郎神眼、一柱香、一线天、六郎箭眼、天桥宝镜、葫芦峪、八仙洞、黑石岭……处处胜景鬼斧神工,如诗如画,神奇无比,给人无限遐思。

飞狐天下险。明朝大学士、兵部尚书杨嗣昌的《飞狐口记》,形容飞狐口的山势:“如千夫拔剑,露立星攒”。飞狐峪最高最险之处是黑石岭。明朝巡抚-途经此地,作《秋雨宿黑石岭》以抒怀:“险岭藤迷路,山高石作城。片云何处雨,孤客此时情。茅屋几家在,秋风半夜生。旅魂愁已绝,况听鼓鼙声”。黑石岭上不光险峻,还有峪内最壮美的风景,那就是被誉为“蔚州八景”之一的“石岭秋云”。站在海拔2000多米的黑石岭上,极目四望,但见天高云冷,如梦似幻,给人一种天在头顶悬,云在身边依、山在脚下立、人在画中游的美妙感觉,不禁让人心生遐思,浮想联翩。每到秋季,尤其是在重阳佳节前后,秋高气爽,色彩斑斓,登高望远,景物宜人。观山上红叶热烈,层林尽染,秋风拥吻,翩翩起舞;看坡头山棘浸红,密密匝匝,轻摘入口,酸甜沁脾;望岭间黑石嶙峋,白云缭绕,岭云相接,幽静清凉;掬谷中雾霭含雨,轻飘柔荡,心旷神怡,如置仙境

站在飞狐峪远眺,山坡绿色的地毯上有一团白色在缓缓地移动,那是峪中人正在放牧的悠闲羊群。漫漫飞狐古道边,袅袅炊烟的升腾中,世代居住在此,每天守着身边如画风景的农人们,呼吸着巍巍青山清新气息,顶着狭长的有白云飘动的蓝蓝的天空日出而作,枕着满山淡淡的恬适的月华日落而眠,经久不变。

六、蔚县玉皇阁

玉皇阁又“称靖边楼”,位于蔚县城北城垣上。玉皇阁建造至今已数百年,历经风雨剥蚀,战乱兵灾,虽几经修建重建,依然完整地矗立于高高的城垣之上,现存仍为明代建筑风格,表现出了古代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和智慧,是研究明初建筑艺术的重要实例。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玉皇阁造型独特,规模宏伟,结构严谨,对称平衡,亭台楼阁,工艺精细,高楼气势宏大,小阁玲珑剔透,主体突出,陪衬有致,互为竞相媲美,楼阁出檐深远,檐角翘首指苍穹,似雄鹰展翅欲飞,风铃清脆悦耳,所有楼阁尽为雕梁画栋,刀笔冼练,功底深厚。迈进大殿使人肃然起敬,登临高阁可凭栏远眺,上扶白云,下履轻风,大有飘飘欲仙之感,巍巍贺兰山,滔滔黄河水,平罗县城全景尽收眼底。

玉皇阁高峻而雄伟,整个楼阁分前后两院,前院由天王殿和15间禅房组成。后院正面为玉皇阁大殿,殿内正面为玉皇大帝塑像,两侧墙壁上为洞神壁画,大殿用柱36根,柱上有精美的斗拱。玉皇阁为重檐歇山琉璃瓦顶,外观三层,实为两层。

玉皇阁大殿前左有钟楼,右有鼓楼。玉皇阁始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历代屡次修整,现存重修碑7块。玉皇阁名为敬奉玉皇大帝,实则为防备外来之敌。蔚州城始建于南北朝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城周七里十三步,城高四丈,东为安定门,南为景仙门,西为清远门,惟北城墙未开城门,而建有玉皇阁一座。蔚州城不设北门铺路。这与明初防御元朝残余势力骚扰的大形势相适应。登临玉皇阁可凭槛眺望塞外大好风光,为历代文人墨客游览胜地。

七、蔚州署(蔚县剪纸博物馆)

蔚州署今位于河北省蔚县古城内西南侧,建于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前后,为明清两代蔚州州治处所。建国后作为县政府有所毁坏。公元2009年,县政府投资亿元重建,重建后虽非原貌但大致与原建筑符合。《蔚州州志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卷一集城图中标注了州署在城的位置,为城西南偶。州治图则标注了州署中的建筑布局。

复建的蔚州署按照《蔚州志》记载,坐北朝南,共分东、西、中三路。蔚州署复建项目占地面积46亩,建筑面积8千平方米,院落十八处,拥有房屋297间,蔚州署暨中国蔚县剪纸博物馆,主要用于展陈、研究、创作国内外剪纸及其它传统文化和民俗收藏展览。

该馆现有展厅18间,展览内容共分九个主题:

蔚州历史名人展:自古迄今历史悠久的蔚州都是人才辈出之地。从汉代做过楚相的冯唐,西晋著名学者鲁胜,北魏名臣燕风,古弼,唐朝名将侯仲庄,金代户部尚书程辉,元代工部尚书王敏,明代戍守边关的总兵马芳至清代被誉为“直臣之冠”的刑部尚书魏象枢,历代文臣武将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金元明清进士举人达355名,史书记载有著作的蔚州人达40余人。在清代被称为“著述如林”的“文献邦”。此展厅共介绍了27位蔚州历史名人。

蔚州文化主题展:蔚县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东方人类从这里走来,商周古代国的政治、文化留下烙印,仰韶文化、红山文化和河套文化的“中华文明三岔口”在这里交汇,是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军事文化的“三大传统文化交融地”,民间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三种特色文化”在此聚集。数千年的文明延续,多元文化的交流融汇,构成了中国北方独树一帜的地域特色文化。

蔚县剪纸博物馆剪纸展览:此展览共分四个展厅,第一展厅《故土新芽》,第二展厅《新苞初绽》,第三展厅《春华秋实》,第四展厅《独领群芳》。

蔚县革命历史展览馆:本展共分三个展厅,第一展厅《蔚县革命历史展》;第二展厅《张苏事迹展》;第三展厅《马宝玉事迹展》。

蔚州署民间收藏馆:本展馆位于兵器库,展品全部由民间收藏家提供,四个展厅有古旧家俱、钱币古陶、古代瓷器、文革物品、古籍书刊等。

八、金河寺悬空庵塔群

金河寺悬空庵塔群,年代为元、明。位于河北省蔚县小五台山金河口峪内,现存历世禅师之灵塔6座,均为砖仿木结构。建筑风格、形式及特点为辽代建筑。其中第4号塔是佛教教派“临济正宗廿四代传人资中政公灵塔”。当地群众俗称南、北塔林,据说原有明塔72座,暗塔72座。

北塔林位距金河寺约500米的一座小山上,现存5座塔。其建筑形式有两种,即窑檐式塔和-式塔。金河寺南、北塔林,虽历经几年风雨战乱,至今仍屹立于群峰边拱的高山之上。其建筑虽不甚宏伟,但其建筑地势之险峻,工艺高超,远料之艰难。惜金河寺被侵华日军焚毁。2013年5月,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蔚县关帝庙

位于河北省蔚县城南关外,为蔚县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座关帝庙。占地一千六百二十平方米,现存建筑均为明代风格。该庙座北朝南,现存前、中、后三座大殿,正南面为一倒座戏楼,原有的山门、钟鼓楼诸葛楼、厢房等建筑均已记毁,现存四座建筑分布在南北一条纵轴线上。

戏楼为一殿一卷式建筑,后台为硬山顶,前后三口,四檩卷棚顶,总面宽三间,进深二间,高四点五米,前檐额枋上浮雕花卉、三面台基为石材,鼓形石柱砖,三面檐柱6根,前台内顶部四角置抹角梁、壶花柱。前殿为悬山卷棚庑殿勾连搭式,面阔三间(十一米),进深四间(十0三米),高六米,悬山卷棚殿王檩中柱式,庑殿为五檩前出廊式,檐下置三踩斗栱。中殿面阔、进深均三间(十二点一米),歇山顶前抢卷棚厦,正脊砖雕花草,四周檐下置三踩斗栱,前厦东西山墙上绘关羽生平故事壁画,大部漫漶清。后殿为单檐歇山布瓦顶,面宽三间,进深二间,正五架梁,檐下四周置单翘单昂五踩斗栱,栱眼壁上绘各种不同形象的异兽,东西栱眼壁水墨金“梅、兰、竹、菊”四君子图案,屋顶脊兽毁坏,东北角地基下沉。

十、蔚县天齐庙

河北蔚县天齐庙位于蔚县城东关外胜利路14号,座北南南,现存供厅和正殿两座,占地559平方米,初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正殿是该建筑的主要建筑,面宽五间19.1米,进深四间11.8米,高7米,建筑面积为225.38平方米。

单檐庑殿黄琉璃瓦顶,琉琉花脊,中间有琉璃龙,牡丹图案,边脊有花纹,额、核均有和玺彩绘,在正殿外栱眼壁上饰琉璃黄龙绿地黄龙,浮雕苍劲古朴,使得整座建筑更加金碧辉煌,又有创建年代,是一座少见的明代珍贵建筑实例。供厅位于大殿前,面宽三间,6米,进深三间,8.7米,建筑面积为52.2平方米,单檐卷棚歇山布瓦顶,6架梁前出单步廊。

十一、蔚州古城墙

蔚州古城墙位于河北省。始建于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现存城墙为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重筑,周七里十三步,高三丈五尺,下宽四丈,上宽二丈五尺,堞高六尺。城楼三座,角楼四座,敌楼二十四座,各五间高三层,垛口一千一百余。

东门为安定门,楼为景阳楼,南门为景仙门,楼为万山楼,西门为清远门,楼为广运楼。2013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蔚州古城墙古时非常有名,《万历野获录》记载“蔚州城墙,相传李克用所筑,无论精坚,其甃石光泽可以照面,赫连之统万城不足道也”,今看到的城墙是明朝修建的。

北方少数名族争取接壤的地段,经多次战乱,因此城墙历经多年毁建,至明代,因为抵御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于明代洪武十年重修的蔚县县城,将城墙大修,今所见的城墙即为明代遗存,蔚县城墙是国内现存城址中唯一的一座不是方圆建制的,而是依地势建造的不规则城墙,并且一反古城四门或九门的建制,而是在北方不建城门,这是为了抵御北方少数政权入侵,以便预留更多的抵御时间所建,为其他地区古城所罕见之处,是京西保存最为完整的、形制最为特殊的古城。

十二、蔚县上苏庄

位于蔚县宋家庄镇东南山脚下,现有户数600多户,总人口2000余人,耕地面积约6700多亩。她是宋家庄镇辖区中最为古老,且民风淳朴、民俗独特的一个较大村堡。

据有关专家考察,远在新石器时代上苏庄村一带就有人类活动。后根据村民建房挖窖时出土的石磨、灶台、盆碗、钱币等物进一步证实,北魏时期上苏庄村已经是蔚县境内一个人丁兴旺、生活富庶的村庄了。但是当时的村址不在现在的庄堡之上,而是在现在村西的西洼之处,村名也不叫上苏庄,则叫“底村”。那时候的“底村”,在东南山峦草本茂密、鸟兽成群的原始森林的掩映下,仰承北口峪和水峪两大峪口的两股山泉溪流的滋润,人们每年都能丰衣足食,乐享太平。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草木疏了,山泉浑了。山洪的屡屡爆发,时时威胁着“底村”从们的居住安全。于是,他们请来风水先生在村东高处选了新的村址,于明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建起庄堡,取名“上苏庄”,“上”与原来的“底”相对,取“上走”之意,“苏”取万物复苏之意,希望新的庄堡能为全村人再造辉煌。

上苏庄的建立,至今已有450多年,堡墙、堡门和堡内建筑大部分保存完好,俯视上苏庄古堡其形状恰似打击乐器的镛锣模样(用木框做架,界成若干方格,方格内挂有小铜锣)。东西南北交错的街道是镛锣的框架,一幢幢方方正正的四合院好象一只只镛锣挂于框架之上。所能,上苏庄堡也叫“镛锣堡”。堡内明代四合院建有44所,清代四合院建有22所。这些四合院除了都有明清两代民居建筑风格处,独特的是每个四合院又有所不同,各具特色:有的是连环院,有的是里外院,有的设有过厅,有的建有前廊,有的青砖灰瓦朴实无华,有的雕梁画栋雄宏豪大……其中保存最为完整的赵家院落的二门内还建有“仪门”(迎接贵宾的门,平时不开,来人绕行两边。女眷更不能从此门经过)。这在明清时代普通居民建筑中是很少见的设置,很有保护价值。

虽然历经了四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但上苏庄古堡中这些“镛锣”般布局的四合院大部分还保存较好,而今仍有人家在里面安居生息。

大概是受“底村”时水患的启迪,上苏庄堡内的地形东高西低,落差很大,条条街巷又用山石铺就,泄洪十分方便。无论是大雨小雨只要一落地,很快僦顺势流出堡外。每逢雨天,街巷中的流水通过一块块山石铺就的台阶式路面,总会发出哗哗啦啦悦耳动听的响声。因此,人们又反上苏庄堡内街道叫作“响堂街”。“响堂”是这一带百姓对演奏音乐的厅堂的方言俗称。也就是说,雨天落下的流水在上苏庄堡内街道上有声有色的流淌,宛如是在演奏一曲动人心弦的乐章,故曰“响堂街”。

这“镛锣”堡的设计,“响堂”街的形容,为上苏庄村堡增添了浓郁的文化色彩,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尽的暇想。

十三、释迦寺(原蔚县博物馆)

释迦寺位于河北省蔚县城南关西侧,建于元代(1271年-1368年)和明代(1368年-1644年)。河北蔚县释迦寺(6张)释迦寺位于蔚县城南关,俗称卧佛寺

释迦寺殿宇规模宏伟,寺中有天王殿、中殿、卧佛殿等。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省古建筑研究所等单位考证,均认为释迦寺中殿具有元代的建筑特点。中殿面宽3间,建筑形式为单檐歇山布瓦顶。建筑面积为141.05平方米,屋顶相当平缓、檐头和4个翼角都翘起,从侧面看更为明显,此殿的出檐为1.5米,外围檐下斗拱比例和造型都处理得非常巧妙,使中殿更加庄重肃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寺院主要建筑大部分都分布在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卧佛殿,另有东西配殿和部分禅房。大雄宝殿建于0.9米高的砖砌月台上。卧佛殿与大雄宝殿前后呼应,形成寺院空间处理的一个特点。大雄宝殿装饰华丽,各部件制作精美,其样式与蔚县城内明代灵岩寺后殿藻井相近。

十四、金河口

燕山山脉最高峰――小五台山北麓有一奇异壮丽的峡谷,――金河口峪。“金河”因河底金黄色岩石在清澈碧水的映衬下金光灿烂而著称。登两岸山峰,可观赏到完整的战国赵长城,隐约于山林间的“金河十寺”、“台山晓日”、“金河晴月”最为壮观。

金河口森林公园位于小五台山脚下,面积33万亩,是北京周围仅有的一处原始森林,生长着1320余种植物和137种动物,成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这里属太行山余脉,以东台最高,海拔2882米,崇山峻岭中珍禽异兽、名花奇草应有尽有。五月份,漫山遍野的粉色杏花铺天盖地更使山野风光增添了万分的妩媚,蔚县是全国最大的杏扁生产基地,杏扁种植面积43.5万亩,到七月份,累累果实压弯枝头,更添浓厚的乡土气息。

十五、故城寺

故城寺位于河北省蔚县宋家庄镇大固城村东北,属明代建筑。该寺释迦殿内明代水陆壁画属县内一绝,布局形制特殊,弥勒宫位于佛殿之后,更属少见。故城寺于2013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正殿(过殿)一座,座北朝南,单檐悬山布瓦顶,通高8米,面宽三间,进深二间,五架梁前后各出单步廓,木架用材硕大,外前檐下置,木板门二扇,前檐下绘青绿彩绘,走马板上绘佛教故事,正中一幅绘四大天王手持法器立于一座佛寺山门外,山门为砖券式结构,与该寺山门风格相同,当取材于该寺外景,殿内正中后塑释迦牟尼生像,两侧为阿难、迦叶二弟子,东西山墙壁上绘儒、释、道三教壁画,保存完整,颜色艳丽,风格鲜明。而且幅幅均有榜题,是研究明代绘画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背檩下皮钉了一块木额-“时大明国山西大同府蔚州东乡故城寺德后于正德贰年岁丁卯季秋吉立”。殿前东次墙下嵌碣石一块,上刻“蔚州东乡故城村故城寺住持德后,仝发善男信女喜舍柱,苑果、杨氏、魏锁、贾氏等。”由这些记载看出该寺建于明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并由主持僧人德后募化资金所创建。

十六、沙子坡老君观

沙子坡老君观坐落于蔚县古镇暖泉沙子坡村沙土丘上,属明、清建筑。道观座北朝南,主要建筑:戏楼、山门、前殿(三清殿)、后殿(被北极玄宫)以及东西配殿分布南北一条中轴线上。老君观山门为五架梁,悬山式。山门内有一木引壁,上画太极八卦乾坤图,山门东西各蹲一只石狮

过山门为前殿(三清殿),硬山布瓦顶,面宽三间,进深二间,殿内塑像为道教“三清”,太上老君(老子)——道教教主居中,他的左边是元始天尊,右边是灵宝天尊.东西两墙壁画为“太上老君八十一化身”。后殿为真武殿(北极玄宫),硬山布瓦顶,面宽三间,进深二间,五架梁,殿内塑“真武大帝”。前殿(三清殿)东配殿为祖师殿(百师之祖)——鲁班,西配殿为财神殿,其壁画内容是“白宫、白双”。两殿均为面宽三间,进深一间,硬山布瓦顶部。后殿真武殿东配殿为文昌殿,西配殿窑神殿,两配殿均为硬山布瓦顶,都有年代较早的壁画。

庙内正殿保存有罕见精美的道教题材壁画,是研究道教文化的珍贵资料。整个庙宇在南北一条中轴线上,布局严谨有序是一处古朴典雅的古代建筑,成为古镇暖泉北部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和道教说法道场。

十七、重泰寺

重泰寺位于蔚县城西北部涌泉庄乡的高利寺,阎家寨、崔家寨三村中间的一块高丘之上,距县域22华里,它是蔚县现存时代最早,规模最大、主体建筑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千年古刹,庙宇宏敞,建筑巍峨,古朴壮观,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力。

该寺为辽代所建,清光绪时,曾一度叫罗汉寺。重泰寺静踞高丘,寺东西有两条砂河环绕,民间有“二龙戏珠”和“龙播虎伏”之说。该寺占地面积六千五百八十平方米,有殿宇房舍一酉二十间,远望楼,阁、殿、台塔、舍,错落有致,苍松有态,甚是宏伟壮观。重泰寺的主要建筑沿南北一条纵轴线上扮布,东西横轴线对称排列。中轴线上共计入座建筑,从南至北依次为戏楼、山门弥勒殿、千佛殿、观音殿、水陆殿、释迎殿、三教楼。戏楼,座南朝北,面对山门,单枪卷翻希瓦顶丁面宽三间,进深二间,六架梁。戏楼正南培壁上绘一疾走的旗成,高二米有余,长四米多,气势磅时,东西山墙保存多处清代戏曲题壁,是研究梨园舞台的珍贵资料。昔日农历重月十五日庙会期,极为热闹,好多戏班,来此演戏。

十八、暖泉华严寺

暖泉华严寺位于河北省蔚县暖泉镇。

创建于明洪武三十二年(1399年),清代重修。现占地3400平方米,自南向北有前、后殿,两侧有东、西配殿。前殿面阔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布瓦顶。檐下施五踩斗拱。梁架为五架梁。前、后各出单步梁。内施天花,绘有精美的龙凤图案。

十九、常平仓

常平仓位于河北省蔚县城鼓楼西。蔚州常平仓,旧名丰豫仓,原有仓房11座,共55间。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重修保持了当年格局,盛时储粮3.5万石。古粮仓占地7700平方米,现存仓房仅四座,砖木结构,硬山顶。

中国古代政府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的粮仓。主要是运用价值规律来调剂粮食供应,充分发挥稳定粮食的市场价值的作用。在市场粮价低的时候,适当提高粮价进行大量收购,不仅使朝廷储藏粮食的大谷仓一太仓甘泉仓都充满了粮食,而且边郡地方也,仓廪充盈。在市场粮价高的时候,适当降低价格进行出售。这一措施,既避免了“谷贱伤农”,又防止了“谷贵伤民”,对平抑粮食市场和巩固封建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

二十、南安寺塔

相传创建于汉代,疑为北魏所建。塔位于寺院中央,供人参拜,北魏至辽代该寺香火旺盛。580年(北周大象二年)建蔚州城时,南安寺塔以寺取名。南安寺曾为燕云名刹,历史悠久,所以,蔚县历来有“先有南安寺,后有蔚州城”的传说。

南安寺塔的建造年代,据《蔚州志》记载:有城已有塔,明洪武初年,指挥使周房拆建蔚州城时,因塔院规模宏大,新建南城墙、护城河正从寺院中穿过,遂废其寺而存其塔。密檐式砖塔在我国起始于北魏时期,但南安寺塔身第一层横额下垂一周如意头的做法最早出现于辽代,据此分析,南安寺塔应为辽代建筑。

南安寺塔由即塔基、塔座、塔身、塔刹四部分组成。塔基由石条叠砌,塔座为八角形,砖仿木结构,基部砖叠涩七层。八角每面出兽头,东西南北四面浮雕兽头,并雕有篆字"福禄",顶仿木结构出檐,顶上施仰莲;塔身内有隅有塔柱,塔横额置斗拱,四面置券形假隔扇门,另四面开小窗,顶部雕盘龙,斗拱之上出飞檐。塔身内每层之间紧相连,有砖檐隔开,各层之隅均悬挂铁锋;十三层塔檐之间正东和正西面有方形佛龛,内供佛像;塔刹由一仰复莲花承托着,由覆钵、相轮、园光、宝珠组成刹身,望去十分挺拔,有直冲霄汉之恣。

南安寺塔整体造型优美,塔身高竣,拔地而起,规格严谨的须弥座,雕刻精美的塔身,紧密相叠的十三层密檐,巨大精美的塔刹,相互间构成了轻重、长短、疏密相间有序的艺术形象,在建筑艺术上收到浑然一体清秀挺拔的艺术效果。千余年栉风沐雨,多次地震,却无丝毫倾斜,依然保存完好,巍然屹立。

二十一、代王城遗址

王城遗址位于河北省蔚县城东20华里处的代王城镇政府所在地周围,为春秋至汉时期的遗址。

古城址以南40华里为恒山余脉,地势险要。城址平面呈椭圆形,东西宽3400米,南北长2200米,周长9265米。城垣高3~12米,在南墙有马面11个,9座城门遗址尚依稀可辨。在城内东南部为宫殿区,面积宏大,发现汉代大型夯土台基。在城外分布着众多的汉代封土墓,现存封土堆63座,均是当时王室贵族墓葬。

代王城城址的平面形状在汉代城址中极为少见,为研究汉代城市与中国城建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同时因其地处北方,因而对于研究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交流也极为重要。(国家文物局)

二十二、神泉

山有水而富美,紫气祥云仙居

翠屏山下王喜掘井之水形成了远古的地下神泉洞。

神泉洞地河纵深千米,清澈的地河纵横交错,神泉游龙,犹如仙境,居仙神洞更是奇特,洞长六百多米,侧洞众多,大洞套小洞,洞洞有神,涧涧有仙,犹如神仙捉迷。可谓,天赐暗河水,洞天灵福地。神泉源河、语帘通幽、九宫神井、王喜求水、青龙奇潭、这八景因神泉而奇,神泉因八景而盛。

神泉洞内冬暖夏凉,四季可游,七彩闪烁,美轮美奂,晚上仙雾缭绕,如入仙境。在华北地区绝无仅有,独树一帜,是华夏游人祈福的旅游圣地,真可谓,翠屏山下有神明,天赐暗河聚神灵。泉水仙境得灵气,吉祥如意伴君行。

蔚县朴实人民的生活

现代建筑

高速发展的今天、蔚县在跟上时代的脚步、同时对传统保护、并发展旅游业、千年古城。欢迎你的到来。

蔚县人民广场

星级酒店

酒店

小五台旅游宾馆

蔚县博物馆

暖泉花田

蔚县晚上夜景

“暖泉第一高”玻璃塔

蔚县旅游景点还有很多、三关遗址、王喜洞、多民间建筑、千年古城留下很多珍贵的建筑、文化、故事。走进蔚县。你才能真正了解蔚州。

本文参考蔚县众爱,作者因为思乡、编辑这篇文章,希望在外的蔚县孩子们平平安安,。小编在这谢谢您的观看。

Hash:7dae7b781671132e41a9c24ff3fceab2be0ae0b9

声明:此文由 蔚县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