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奉化十大最美古村落,你曾去过几个?

1 马头村

奉化市裘村镇东南的象山港畔、银峰脚下,有个千年文化古村一一马头。

早在唐末天佑二年(905年)、宋天圣五年(1027年)和大宋南迁(1127年)前后有三支唐中宗时进士,太子太傅陈邕后裔徙迁至此,开族建村,迄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

马头背倚银山,三面环山,东南面临象山海湾。村东村西各有一条溪道流经,水系纵横,阡陌交叉。马头既有峥嵘的山岳、浩淼的溪道河海,又有广袤的田畴。不但山青水秀,风光旖旎,而且物阜民丰

马头自古就是海防要地、交通要塞。人间弥勒——布袋和尚在这里留下了教化百姓和围海造田的足迹。海上丝路、甬象古道在此设埠,对马头的发展影响深远。马头又是防匪、抗倭和清初立桩划界海禁之所,先祖们历经桑田沧诲。长期的渔樵耕读培育了勤劳勇敢、忠孝仁爱、善邻修睦、崇学向善和努力进取的淳朴民风。使马头陈姓成为代有闻人,名贤荟萃的奉东望族。

2 西坞村

西坞村位于浙江宁波奉化市西坞街道,地势平坦,四面环水,河流密布。河道把古镇分划成四个板块、五个村落——居敬、高丰、庆南、西仲、桑园。

西坞古宅的布局十分讲究,多以木结构畚斗楼为主,与之相映成趣的是高高的垣墙夹着曲折的街巷,且多小弄,有着曲径通幽的意境。

小弄皆由红石板横铺而成,平直整洁。弄与弄之间以防火墙相隔,临弄的窗户是造型细致雕刻精巧的石花窗,南北方向的中轴路上还有一条条通道,屋与屋之间都有檐廊相连。漫步其间,思古之幽情会油然而生,感觉颇有一种大气蕴涵其中。听老一辈西坞人说,若在倾盆大雨之中,有人从镇北走向镇南,穿过10弄22个墙门,也不会滴水沾衣。

镇上有祠堂36座,堂前72座,大多建于明清时代,另有店铺、故居、教堂、客轮码头、大礼堂等近10处,这些建筑用材考究,制作精美,构成了独特的水乡古镇风貌。往日的集市集中在东西两条河的岸边。

3 石门

还未见到村落,一座青苔斑斑的石桥首先跃入眼帘,桥上蒿草丛生。这个拥有800年历史的古老村庄依山傍水,百年民宅坐落在溪水两旁。当夕阳西下,农家屋顶缕缕炊烟,好一派世外桃源景象。

村子里一座名为“长大楼”的古建筑最为典型,14间厢房仅靠两条又长又大的走廊相通。涓涓的河流上立着大大小小30余座石桥。这里以盛产大毛筒而闻名全国,“竹海飞人”更是石门村特有的独门绝技。

4 青云村

青云村位于萧王庙街道,因旧时有“青云联步坊”而得名,村内居民以孙姓为主。前临门前河,后倚剡江,地势平坦,交通便捷,曾是剡溪航运中的重要码头之一。

民国十六年《泉溪孙氏宗谱》记载,唐代孙氏先祖“知奉化县”时,遂搬迁至此地。该村村域面积2.84平方公里,村庄占地面积450亩,户籍人口2160人,常住人口2000人,地形地貌特征为平原,传统建筑共67处,占村庄建筑总面积的比例为30%,原古村内整体风貌仍然保持了清末民国时期的风格,是我市相对保存较好的古村落。

青云村古建筑看点

孙氏宗祠(含藏书楼及议事厅旧址),是在原后堂前(诒燕堂)基础上扩建的,后堂前现为正殿,建于清代晚期。民国十九年(1930)由孙鹤皋为发起人集资扩建,形成四合院祠堂。解放后做过粮店,现经修缮后,由该村老年协会使用。该祠堂坐北朝南,占地644平方米,硬山,小青瓦屋面,正殿三开间,进深五柱九檩,五架抬梁带前双步后单步。门厅三开间,东西厢房各五开间,均为单檐二层。戏台做粮店时台亭拆除,近年重建。祠堂门厅前东侧有藏书楼1栋,西侧议事厅1栋,均建于民国时期,砖木结构,仿洋式,单檐二层,面阔各三间,该2栋房子均属祠产。

传统建筑另有:孙鹤皋旧居、三茂房、圣芝洋房、后阊门8号民居、小张房祠堂、汤房、三茂阊门、德星聚阊门、官青阊门、景兴阊门、仁德巷阊门、仁为美阊门等。

5 苕霅村

尚田镇苕霅村含苕霅和张家滩2个自然村,以村南苕溪而得名,曾用条宅等名。村内传统建筑保存一般,但拥有国家级非遗——奉化布龙

苕霅村始建年代和形成原因不详。但据《奉化市志》记载,苕霅村舞龙在800多年前就已存在,说明该村历史久远。现村内居民以陈姓为主。目前据有史可查的资料是,晚唐五代时,今萧王庙街道棠岙村江氏曾在苕霅短暂居住。民国三十五年《棠溪江氏宗谱》载清庠生江廷灿《育英堂记》云:“昔吾始祖,自诸暨漾沙坑来,流离播迁,初居吾奉之苕霅,继迁甘里之山顶岗,旋以山顶岗非乐土,而徙居棠溪。”

该村村域面积2.5平方公里,村庄占地面积150亩,户籍人口1190人,地形地貌特征为山谷峡地,常住人口820人。传统建筑共21处。

苕霅村古建筑看点

陈宗熙旧居,由陈宗熙出资于上世纪40年代末所建。陈宗熙,字至和,苕霅村人,金陵大学毕业,国防研究院第五期结业。曾任安徽凤台县定远县县长。1938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机要秘书。1948年任台湾台中市市长。1951年起任“总统府”秘书、机要室主任等,1981年起任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著有《威尔逊传》、《美国都市之管理》、《市政论丛》等。此宅为解放前夕陈宗熙因其母亲病重,准备赴老家奔丧而委托其弟建造,供其妻儿、随从在丧期居住。该建筑坐北朝南,占地359平方米,有一正一厢组成,平面呈“L”形。正屋面宽四开间,四阿屋顶,因状似农民打稻用的“稻桶”,俗称“稻桶屋”。梁架六柱八檩,前出廊,一步架。东偏厢四间,其中南首一间为门厅,现已倒塌,大门尚存,朝东,青石槛框,门楣雀替雕刻花卉纹。该建筑正屋保存尚好,具有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作为名人旧居,人文内涵丰富,有一定的文物价值。

传统建筑另有:亨仁房、龙泉庙等。

6 栖霞坑村

溪口镇栖霞坑村位于奉化西部四明群山中河谷地带,筠溪穿村而过,两岸分布着清—民国时期的各类型建筑。宗祠、庙宇类建筑年代相对较早,民居保存较多,但年代和建筑精美程度不足。

唐末,王氏迁入奉化大堰。宋代时,其中一支迁至舟山定海后又回迁至栖霞坑村,自此定居繁衍。今村中绝大多数居民姓王。

栖霞坑原名桃花坑,坐落在四明群山之中,村南山名雷峰山,村北山名杨家地山,筠溪自西向东流过,将整个村庄一分为二。村内民居、祠堂寺庙分布在两岸台地上,溪上有长安桥等建筑,村中还有一条古道通往余姚唐田村。

栖霞坑村古建筑看点

王氏宗祠名“敬承堂”,位于村中心。据口碑调查,祠堂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火烧毁,1948年冬重建。该建筑坐南朝北,占地569.7平方米,四合院式,前后两进,左右设厢房。第一进门厅两层,设上下檐,硬山造,面宽五开间,明、次间前檐出廊,施卷棚顶,月梁上雕刻双龙戏珠图,牛腿雕刻人物纹。外置扇面墙,青石基座。第二进正殿面宽五开间,明间梁架五柱十一檩,五架抬梁带前双步后一个双步一个单步。次间、梢间设中柱。前廊卷棚饰顶,月梁雕刻双凤朝阳图,牛腿刻饰花卉纹。厢房两层,二间一弄。

王氏宗祠格局规整,保存完好,建筑高大宽敞,用材粗大,月梁、牛腿上雕刻丰富、细腻,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传统建筑另有:显应庙、洽成祠堂、洽成阊门等。

7 岩头村

溪口镇岩头村位于奉化市西南山区,南距蒋氏故里溪口镇11公里,岩溪纵流南北穿村而过,四周群山环绕,形成了东西略窄,南北狭长的溪谷地形。

明洪武三年(1370),岩头毛氏始祖毛宣义自石门村迁居岩头村。岩头村位于岩溪流经河谷地带,四周环山,溪流东西沿岸各有一条主要道路,再往里无数小路连接周围住户,村落整体呈“非”字形。古樟树杨树等百年以上的几株古树分布在岩溪河岸,岩头老街位于村东部

岩头村古建筑看点

戴表元墓,位于岩头村三石岭南麓,筑于元至大四年(1311)。该墓坐南朝北,依山而筑,为石砌土堆墓,直径3.40米,高1.60米。墓碣横向,刻“戴剡源先生之墓”,上款刻“至大辛亥三月丁酉日”,下款辨识不清。两旁有望柱连抱鼓石的石刻各一。此墓已近700年,至今保存完好。1987年被公布为奉化市文物保护单位。

传统建筑另有:毛邦初旧宅、毛福梅旧宅、毛思诚祖居、毛思诚旧居、钱潭庙、广济桥、毛玉佩墓、白象山摩崖石刻、上三份第、三道阊门、灵泉古井、瑞房、登科阊门、毛景彪故居、老街等。

8 桐照村

莼湖镇桐照村地处象山港畔,为半岛,因“后山名高梧,山上梧桐繁生,枝叶对照辉映,故名桐照”。该村背山面海,依山坡而筑,整个村被群山碧海环绕,梧山路以北为古村,呈菜刀形,以南填海建屋为桐照新村。

南宋末,林氏先祖由杭州仁和里迁居此地。传统建筑错落分布在古村老街两侧,陈君庙位于村东,为该村主要活动中心。村内有不同时期的古井数口,零星分布。

该村村域面积16平方公里,村庄占地面积300亩,户籍人口7239人,地形地貌特征为沿海丘陵,常住人口9000人。传统建筑共109处,占村庄建筑总面积的比例约30%。

桐照村古建筑看点

玉房位于桐照村粮站弄10号,从建筑风格看为清晚期建筑,一直为民居。该建筑坐北朝南,占地762.2平方米,三合院式,前后天井。正屋两层,设上下檐硬山造,面宽七间二弄,梁架五柱八檩,前出廊,一步架。因受地理位置影响,该建筑东窄,向西逐渐变宽。故东偏厢面阔二间,而西偏厢则有三间。该建筑虽东窄西宽,并不规整,但保存比较完整,且一步梁头、雀替雕刻夔龙纹、花卉纹和卷草纹等,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传统建筑另有:四份头民居、老仁堂、生泰房、三梅房、陈君庙、后埭屋、果四房、杨梅弄16号民居、坤祥房、下嘉房、义房、玉大房民居、方井路62号民居、方井路66号民居等。

9 董家村

大堰镇董家村地处奉化西南山区,在两山峡谷之间,县溪自南向北将村落一分为二,村沿溪呈狭长形分布。溪东岸为村落主要聚居地,濒溪的道路为主干道,一条条小巷小弄与之垂直相交,形成梳子状的村落街巷布局。传统建筑错落其间,以传统民居居多。村内据传有两百多年水井一口,但无可考之处。另有一株三百多年古苦槠立于村旁。

明永乐年间,董氏先祖庆云公迁居此地,为董家村始祖。该村村域面积3.73平方公里,村庄占地面积150亩,户籍人口1013人,地形地貌特征山区河谷,常住人口500人,传统建筑共55处,占村庄建筑总面积的比例为29%。

董家村古建筑看点

枫潭桥位于村北端村口,据介绍为民国时期建筑,距今已有80多年历史。1986年重修。该桥呈东西向,横跨村溪之上,为单孔石拱桥。长15.01米,宽4.55米,矢高6米,桥孔跨度10.6米,拱券为横联并列砌筑,拱券南北两侧中间刻“枫潭桥”三字。桥面原为鹅卵石及石板,1986年修缮时改为钢筋水泥,两侧设护栏,施望柱,刻莲花。该桥为董家村交通要道,年代虽晚,但规模尚可,且保存完好,有一定的历史、艺术价值。

传统建筑另有:下第三份阊门、二房阊门、黄道阊门、大份阊门、董氏宗祠、旗杆阊门、八房阊门、上第三份民居、下六房、六房阊门等。

10 大堰村

大堰镇大堰村南、西、北三面背靠印岩山,县溪自南向北穿村而过。沿溪修筑的大溪路是村庄内主要道路,通达南北两头,与横向各条小巷接壤来往各户人家。县溪沿岸有树龄300年以上的枫杨两棵。村内另有古井一口。县溪对岸为后形成的居民区。

大堰原名大万竹,村内居民以王姓为主,王氏约在宋初由大堰镇柏坑村迁居此地。北宋政和七年(1117),县令周因带民在村前县溪修建一大堰墈灌溉抗洪,遂改今名。南宋舒岳祥则认为汉代时此地已有人居住,其《留耕堂记》载:“鄞之南邑有山曰连山……山之大坞名大万竹,则竹之阴森深密可知也……大着巨万也,巨万亦汉人语。汉人居是地,是以得是名也。”

该村村域面4. 9 平方公里,村庄占地面积330亩,户籍人口913人,地形地貌特征为山地河谷,常住人口460人,传统建筑共27处,占村庄建筑总面积的比例约30%,有明代王钫故居、清代白阊门、民国王任叔故居等不同时期的传统建筑,集中分布在村庄中部

大堰村古建筑看点

王任叔故居位于大堰村。王任叔(1901-1972),笔名巴人,大堰人,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文艺理论家,“左翼作家联盟”发起人之一,解放后曾任我国首任驻印尼大使、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等职。其墓与故居分别于1987年和2001年被公布为奉化市级文保单位,2005年3月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合并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保单位。故居系原王钫故居大院中之右厢房为基础,于1916年与张福娥结婚时所建,距今约80多年,坐南朝北,占地117.6平方米,重檐硬山造,面宽二间一弄,梁架五柱七檩,前后天井。

传统建筑另有:王任叔墓、王钫故居、白阊门、红梅院、毛家阊门等。

古村记独立整理自网络

Hash:d9045e401ac8466aab0ccb8ba72b73fe80e07f12

声明:此文由 古村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