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亳州最美的一条街,藏着2公里亳州文脉,您走过吗?

您知道亳州最美的一条街在哪儿吗?

亳州大大小小的街很多,说起秋天最美的街亳小游给各位小伙伴们首推亳州老街

因为地处老城北门,亳州老街又称北关古街。也是我国保存较好的明清商业街市,更是作为淮河商业重镇的重要见证。

这片商业街濒临涡河,历史久远。涡河上连惠济河,直达宋都汴京,下通淮河,水运发达。赵宋年间,亳州成为重要的交通贸易枢纽,是南北物资的集散地。

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大街小巷多达一百余条,俗称“七十二条街,三十六条巷”,被誉为“小南京”。《亳州志》载:“百货辇来于雍梁,千樯转输于淮泗。”“豪商富贾,比屋而居,高舸大船,连樯而集。”北关一带,客商云集,会馆林立

一街一物品,一巷一分类,专业化集市是亳州老街的鲜明特色。那些依旧沿袭的街巷名称,还有一直流传的旧闻轶事,珍藏着老街的过往岁月,从中我们得以窥知这片街区曾经的繁华。

白布大街

是一条以经营布匹为主的街道。唐宋时期,亳州与宋州、定州、益州为四大丝织中心。南宋诗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赞曰:“亳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雾。”白布大街上,分布着多家专营白布、绸缎等纺织品的老字号,规模较大的有和泰公、和盛庆、同盛昌、恒丰益等。同仁堂药店、老金记鞋店、南北义兴铁货店、乾开元徽墨庄、义利成茶庄等商铺也分列其间。

里仁街

亳州是名副其实的“药都”,其地产“亳芍”和“亳菊”驰名全国,药材贸易兴旺发达。东西走向的里仁街就是一条经营药材的街道。“里仁”二字,取意《论语·里仁》:“子曰,里仁为美。”里,就是乡里、邻里,乡邻之间,仁爱为美。

经商之道,诚信为本。药材药品,关乎治病救人,信誉更为重要。当年,里仁街的许多药商以德、信、义、仁、和、宁等字用来命名药行的店号,如和丰、德太、义隆昌、协盛等,意在彰显重德行、倡信义、守良知、求和谐的商业美德。

打铜巷

因为传统手工业发达,专门制作金属器具的打铜巷应运而生。据说生意最好的时候,小巷内有四十多家铜匠铺子,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从早到晚响个不停。加工的铜铝制品有锅、盆、勺子、秤盘、水烟袋、门鼻子等,还制作锣镲等打击乐器

类似街巷

帽铺街开设多家制帽作坊和帽子店,

爬子巷经营竹筢子等竹编用具,

花子街专售各种纸花制品,

鱼市街以买卖山野干货为主,

小牛市街加工销售牛皮和制作牛皮鼓,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斗转星移,时过境迁。白土布早已成为尘封的记忆,那些竹编和纸花也渐渐远离我们的视野,里仁街上再也见不到药行的踪影,只有打铜巷里,偶尔传出稀稀落落的敲打声,似乎提醒人们,消逝的往昔并不遥远。

演绎着历史的兴衰成败

闻名于世的花戏楼坐落在这片老街上,整座建筑由戏楼、钟楼、鼓楼、座楼和关帝庙大殿等部分组成。豪华的建筑风格,造型别致、高大雄伟的铸铁旗杆,技艺精湛的砖雕木雕和彩绘等,奇妙精美,令人叫绝。花戏楼当时叫山陕会馆,是山西陕西商人兴建的聚会之处。馆内奉祀山西人关羽,故又名大关帝庙。

明清时期,亳州汇聚了江宁会馆、湖广会馆、河南会馆、福建会馆等30多个商业会馆。

曾经的亳州,还建有规模不等的众多钱庄。位于老街的南京巷钱庄为清末平遥“日升昌”票号的分号,主要经营存款、放款、货币兑换以及发行与兑换钱票、银票等。

这是一座两层三进四合院,有前厅、中厅、三厅、信房、账房、掌柜房、金库、财神堂等30多间,布局严谨,保存完整。“东西南北八方客流万里春夏秋冬四季财汇咸通。”钱庄内的这副楹联,大概是生意兴隆时的真实写照吧。

坚韧而落寞的远行者

老街的故事,多得不计其数。老街的际遇,成为一个传奇。风雨间,挺直腰身;劫难中,保持风骨。繁盛之时,未曾迷失;受到冷落,从不消沉。历经沧桑,淡定从容。

到亳州老街细细的走一走

用心去感受

这里的每一块旧砖

每一片老瓦,每一条青石板

带着岁月包浆,散发出怀旧气息

宛如窖藏陈酿,馥郁醇厚

回味隽永绵长

历史长河尽在这条街上浓缩聚集

说不尽道不完的一条街,

您说它能不能算亳州最美?

编辑:曹露丹 审核:沈位

Hash:fccb4bc7dce64d27b9003998afa2ed1a646caaa4

声明:此文由 畅游亳州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