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城墙一月被炮火击垮两次 至今屹立不倒

山东济宁城西路和环城北路交叉口东南角,有一段126米的古城墙,名为济州城墙遗址,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三代叠土 2010年大修一次

济州城墙为金代城墙,始建于金天德二年(1105年),墙体原为土块砌筑。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重修时“易土为砖”,金代墙下边压着西汉土城墙,西汉城墙高3.3米,东西长126米。

西汉夯土城墙考古现场

明显的修缮痕迹

夯土城墙遗迹为黄土夯筑,夯层明显,夯窝清楚,现存高度3米有余、宽约16米。根据城墙内出土的文物及夯筑方法、层位关系等,经专家论证为西汉早期城墙。

玻璃罩破损露出土墙

新建的大门

萌萌哒铺首在思念门环

现场最新的照片显示,明代城砖处玻璃罩老化严重,还有部分破损,露出土墙。修缮时新建的仿古悬山大门的门环也不知所踪,只剩两只萌萌哒铺首。而就是这段城墙,曾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两次被炮火轰塌。

西北角一段126米长

1938年1月,韩复榘部第三集团军不战而退,放弃泰安邹城一线津浦铁路要点,撤退至鲁西南地区龟缩防守。侵华日军第十师团沼田多稼臧第33联队1月4日进抵济宁城下,终于遇到了第三集团军在黄河以南第一次坚决抵抗。

济宁老城

据已离世的亲历者白凤翔回忆:“当时济宁只剩下第三路军二十九师87旅驻守,日军没派步兵攻城,而是集中火力将西北城角轰了三天三夜,最后,西北城角靠西边的城墙被轰塌了三个大口子,大块的碎砖和泥块从上边的缺口掉下来,一直堆到了城墙的三分之一处,堆成了几个大斜坡。”1月11日,日军进城,中国军队撤离济宁。

1938年1月11日日军通过缺口进城

上图照片拍摄方向为西南朝东北方向,照片中城墙最左侧即为目前残存的济州城墙西端。可见城墙西北角也有一处坍塌,有日军从坍塌处进城。同时可见,当时济宁城墙非常坚固,被炮击三日,除三处坍塌外整体依然完整。

率军反攻济宁的谷良民

1938年2月12日,中国军队孙桐萱第三集团军奉命反击济宁。2月14日晚,谷良民第22师与济宁西北城角处击坍一段城墙,约有9个连从缺口突入城内与日军展开巷战,后因日军增援,被切断补给,孤军作战至全部壮烈牺牲。

推测老城墙在现在济宁市区的范围

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济宁城墙的西北角两次被炮火击坍,据某揣测,此处城墙可能相对高度和强度都比较低,才会被中日两军的指挥官共同选择作为突破口。1951年,济宁老城墙由相关部门组织失业工人拆除,并用来填平护城河。除南墙太白楼一段外,目前仅存的就是西北角的这一段一百多米,在诉说着这座城千年来的沧海桑田。

Hash:e60222062e373fd913cc4f27e3940a0d7370ad13

声明:此文由 索迹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