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强县村庄名称的来历

45天

武强县村庄名称的来历

武强县的村庄从建村到取名,与当时的政治、民俗经济、自然、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经考证,全县村庄名称的由来基本上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以姓氏命名的村:如杨家庄、璩家村、牛王庄、张金庄、常村、徐家庄等。此类村如有同名,则再冠以方位或大小以示区别。如张庄,则分为西张庄、东张庄。

二是与边境有关的村:西北召什、刘南召什、杨南召什、王南召什。战国时期,武强县地处燕赵边境地带,北为燕国,南为赵国。史志记载:先属燕,后属赵。那时的边界多以石刻字,竖立于两国交界处,称界石,高大醒目,行政管理、种地收税等均以界石为界。当时在赵国边境上立的界石,简称“赵石”。有移民迁居至此定居立村,便以界石为标志,冠以方位和姓氏而命名村名:位于燕赵界石西北方位立的村,便叫做西北赵石;有刘姓人家定居燕赵界石南面的,便起村名刘南赵石;有杨姓人家定居燕赵界石南面的,便称杨南赵石;有王姓人家定居燕赵界石南面的,便称王南赵石。天长日久,村名用字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不断演化,后来人们把“赵石”写为“召什”,于是成了今天的西北召什、刘南召什、杨南召什、王南召什等字样。

三是与烽火台有关的村:前台头、北台头、前台南、后台南。武强县依托烽火台建村的有两处:一是前台头、北台头村。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至此,在烽火台遗址的南、北两侧建村,南侧的叫南台头,北侧的叫北台头村,1948年南台头改称为前台头。二是前台南、后台南村。明永乐二年(1404年),张、于两姓人家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因村址选在了古烽火台遗址的南面,故称村名为台南。1920年,台南村分为两村,居南者称“前台南”,居北者称“后台南”。

四是与古城池有关的村:旧城:原为武邑郡城,筑于北魏道武帝皇始二年(397年),武邑郡于北齐天保七年撤销后,武强县治所迁入,成为武强县城。到五代周显德元年(954年)被洪水冲毁。城毁后,在此居住的人便称之为旧城。

街关:五代周显德二年(955年),冀州刺史张辉于今街关镇处筑建武强县城,随之县治所迁入。此城历经宋、金、元、明代,屡毁于兵,亦多次修复。城区布局呈“田”字形,有南北、东西两条街和十几条小街巷,商号、店铺多分布在城内大街两旁,后来形成了东南西北四关和东南街、西南街、东北街、西北街8个行政村。

李家城、吴家城:汉高祖封武强侯后,建武强侯城,其遗址在今吴家城、李家城一带。明永乐二年(1404年),李姓人家由山东青州寿光一碗水村迁此立村,因村址坐落在武强古县城遗址内,故借此冠以姓氏取村名为李家城。同年,有吴、杨两姓人家,由山西迁此立村,称吴家庄,后杨姓绝宗,因村址坐落在武强古城遗址处,后改村名为吴家城。

五是与杨六郎和溃水阵有关的村:前杨武寨、后杨武寨、东杨武寨。据传说,北宋杨延昭驻防武强一带,为抵御辽军进犯布设“溃水阵”时,曾在此处安扎三处营寨:位南者称前杨武寨,位北者称后杨武寨,位东者称东杨武寨。明永乐二年(1404年),山西洪洞县移民在三处营寨遗址上分别建村,仍用原寨名定为村名。

马庄:相传,北宋年间,宋将杨延昭在武强安营扎寨,布有“溃水阵”以御辽兵,并在该村处设有骑兵拴马场,东西两头设有看马房。后来这一代逐渐发展成居民区,借此取村名为东马庄、西马庄。后来合并成一村后称马庄。

北堤南村、南堤南村:北堤南村与南堤南村原为一村,始建于宋代,因村址在杨六郎“溃水阵”之大堤南侧,而得名堤南村。民国六年(1917年)分为两村,北称北堤南村,南称南堤南村。

西刘堤、东刘堤、后刘堤、樊堤:相传,宋代杨延昭为抵御辽兵在此筑堤设“溃水阵”。明永乐年间,刘姓人家由山西迁此建了三村,借堤冠以姓氏取村名。村址在西的,名西刘堤;在东的名东刘堤;在西刘堤之北的称后刘堤。同年,又有樊姓人家由山西迁此立村,因处在溃水阵堤西,取村名樊家堤,后简称樊堤。

寨子:相传,该村址为宋代军队安营扎寨的遗址。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迁此建两村,借此分别称前寨、后寨,上世纪50年代初合并为一村,称前后寨,后简称“寨子”。

六是与皇窑厂有关的村:东厂、西厂、北立车、南立车、西大过。明永乐六年(1408年),为建北京城在此地设立皇窑厂烧砖,位西者称西皇窑厂,位东者称东皇窑厂。北京建成后,烧窑人就地定居立村,借窑厂命名村名,称西皇窑厂、东皇窑厂。后简称东厂、西厂。当时,为皇窑厂运砖,设立了北、南两个车队,在车队旧址处立村后,遂取村名北立车、南立车。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迁此立村时,遇有顺天府(北京)运皇砖的船队从村东的漳河里连续过了三昼夜,便借此取村名为“大过”,因村在漳河西而称“西大过”。

七是与寺庙宗教有关的村:早在唐宋时期,宗教在武强已很盛行,县境内建有尧王庙、楞严寺、五祖寺、清凉寺、福胜寺石佛寺、松竹寺、兴圣寺、元武观等寺庙10余座。至清末民初,庙宇建筑几乎村村都有,仅街关镇就有城隍庙、关帝庙等26座。为图个吉利,以寺庙为名建村在全县十分普遍。

张法台:在唐朝的时候,此处设有一个“方台”,并有和尚常来讲法,因此这里聚成一个村子后名叫讲法台。后来此地闹瘟疫,人烟绝迹。明永乐二年(1404年),有张姓人家从山西迁来后在方台附近定居,故起村名为张方台。后来又有和尚常来方台处讲法,因此村名又改为张法台。

吴家寺:该村建于元末,原来叫刘史庄。明朝初年,当地人在这里建了一座庙,叫做吴家寺,该寺庙香火逐渐兴盛,远近闻名,村名也遂之改称为吴家寺。

西五祖寺、东五祖寺:唐朝咸通年间在此处修一庙宇,名五祖禅林寺。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至此,在寺西、东两侧各建一村,借庙名冠以方位而取村名为西五祖寺、东五祖寺。

孙猛寺:该村建于唐代,原有一庙叫松竹寺,有人在庙旁立村取名也叫“松竹寺”。后来有一个叫孙猛的人修缮了此庙,人们为了纪念他,把松竹寺更名孙猛寺,该村也易名孙猛寺。

青莲寺:明朝弘治年间,有一个在此建寺庙的和尚叫“青莲”,寺庙竣工后取寺名叫青莲寺。该村建于青莲寺一侧,即以寺名命名为村名。

刘五门、阎五门:明代这里有一座庙叫“五门寺”,后来有刘姓人家迁此庙南立村,借庙名冠以姓氏取村名为刘五门;后来有阎姓人家从本县郎子头村迁此庙北立村,借庙名冠以姓氏取村名为阎五门。

八是与生产园林有关的村:赵褚桃园、李马褚桃园、阎邓褚桃园。村址均系元朝末年大财主褚家的桃树园旧址。明永乐年间,赵、李、马、阎、邓诸姓人家由山西迁此立村,借桃园冠以姓氏取村名,位南者称赵褚桃园,位北者称李马褚桃园,位东者称阎邓褚桃园。

花园、芦园、苑庄:花园村址系明代辛氏大户的花园,管理人员住此,年久成村,遂借此取村名为花园;芦园村建于宋代,当时此处有一芦家花园,遂借此取村名为芦园;苑庄村址在明代是北代村一财主家的园林,后来园人定居下来,年久成村,借此取村名称苑庄。

大王庄、西王庄:大王庄原来是一大财主的庄子,名叫“王庄子”,在燕王扫北时仅剩两家。明永乐二年,张姓人家从京东三河县兔尔岭迁此定居,仍用原村名,名大王庄。同年,又有移民从山西洪洞县迁居至此,在大王庄以西建立两个小村,居西者名西王庄,居东者名中王庄。解放后西王庄、中王庄合并为一村,名西中王庄,后统称西王庄。

韩旺洼:此处在清代是北代村大财主贺家的千亩庄园。当时有刘姓兄弟二人在此定居,给贺家种地,取名北代东庄子。因该村在韩旺村北,地势低洼,1942年更名为韩旺洼。

铁匠庄:明永乐二年,几户铁匠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起名铁匠营,以后改叫铁匠庄。1942年与王南召什合并,称合立村,1958年又分开,仍叫铁匠庄。

九是与重大历史事件有关的村:刘厂、杜王李厂、康家厂、弓牛厂、簸箕厂、郑家厂。明朝洪武年间,朝廷下令天下大力发展养马,《深州风土记•赋役篇》中云:“……武强设有九区放牧场,三户养一儿马,五户养一骒马,三年两驹,养马之家各免税粮之半。”永乐年间有姓刘、杜、王、李、康、 弓、牛、郑等姓的人家由山西迁来旧马场附近立村。因村址坐落在放牧场范围内,于是便冠以姓氏取村名,分别称刘厂、杜厂、王厂、李厂、弓厂、牛厂、康厂、郑厂。另外,位于刘厂南的一村盛产柳条,村民善于柳编,除从事农牧业外,并设有编簸箕作坊,于是起村名为簸箕厂,后来杜厂、王厂、李厂合并为一村称杜王李厂,弓厂、牛厂合并为一村称弓牛厂。

夹圹村:原是元代状元牛继志的墓地,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到牛状元墓周围建房成村。古称坟墓为圹,现在死人安葬时还有“请客拜圹”的礼节,因此,该村取名夹圹。

武安庄:清代乾隆年间,献县县官黄某,绰号“黄钱串”,预收百姓三年钱粮。献县小流屯李王氏为避免此难,搬迁到武强境内立村,取名武安庄。

北平都、南平都:明建文四年正月,一姓平名保的都指挥使领兵在此阻击燕王的军队南下,故此村民遂以其姓和其职务取村名为平都,并以当地药王庙为界,居北者名北平都,居南者称南平都。

十是与王郎赶刘秀故事传说有关的村:拜口、护驾林、刘铁房、解村、林东村、郎子头。在武强县,民间广泛的传说着王莽赶刘秀的故事,其实,真正的历史事实是王郎赶刘秀。《后汉书•光武帝记》记载: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夺了刘氏天下,自称皇帝,引起天下大乱。在绿林、赤眉、铜马等农民起义军的攻击下,公元23年王莽被杀。汉朝宗室刘玄做了皇帝,称更始帝,为稳定天下,更始皇帝刘玄派刘秀以大司马的名义到河北一带招兵买马和做安抚工作。刘秀到河北后,恰逢邯郸有个叫王郎的算卦先生,乘天下大乱冒充汉成帝的儿子刘子舆在邯郸称帝。他知道刘秀是皇室正宗,就带兵到处追杀他,于是在民间演义出了王郞赶刘秀的故事。刘秀在河北被王郎追杀之际,得到信都(今冀州)太守任光的帮助,平定了王郎,于公元25年正式当上皇帝,史称东汉。后来,外地移民到武强,在刘秀与王郎争斗过的地方建村,不仅留下了拜口、护驾林、刘铁房、解村、林东村、郎子头等一个个兴盛的村落,而且留下了一个个风趣的传奇故事。

十一是与河流有关的村:西岔河、东岔河、刘古河、宋古河、郭家湾村、止方头、河涯村。武强县境内历史上河流众多,先后就有滹沱河、滏阳河、漳水、天平沟、朱家沟、龙治河流经此地,自古人们认为依山傍水是风水宝地,因此,在河旁建村者全县有20多个村。如:武强镇河西村,系当年山西移民建村时选在朱家河西岸,故取名河西。豆村乡的西岔河、东岔河,明代建村时座落在龙治河与滏阳河的交汇处,因此在滏阳河西的村取村名西岔河,在滏阳河东的叫东岔河。宋代,黄河流经武强县的东南部,后来有姓刘和姓宋的移民在黄河故道附近建村,姓刘的村称为刘古河,姓宋的村称为宋古河。街关镇的郭家湾村,因建村时选在了龙治河转弯的南岸,且郭姓是大户,因此取村为郭家湾村。周窝乡的止方头村,因村址座落在朱家河旁,常有船只在河内停泊,所以起村名止舫头(舫即指船),后演变为止方头。街关镇的河涯村,相传该村原名方家庄,燕王扫北时人烟稀少,明永乐年间,北小范孔姓人家迁该处定居建村,因村址紧靠朱家河,遂取名河涯村。

十二是寓意迎祥祈福的村:西安院、王村、唐旺、菩萨、中旺。古人建村,都盼着幸福、吉祥、安康,因此,有的村名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来由,取名时只是图个吉利。如:西安院,山西移民在这里初建村时叫西南院,后来村民认为“安”有安居乐业之意,比南字吉祥,遂改称为西安院。西王村、东王村,山西移民建村时,为盼望后代兴旺,起名旺村,后来靠东头的取名东旺村,靠西头的取名西旺村。年久,为了叫着上口,遂演变为今天的王村。东唐旺,传说该村村内有一个大坑塘,村人为盼兴旺,而取名唐旺村,坑塘东的村称东唐旺,坑塘西的村称西唐旺。武强镇的菩萨村,宋代建村时曾叫长丰乡。后闹洪水,相传从水中冲来一块写着“水流菩萨村”的木牌,因此,遂把村名改为菩萨村。还有中旺村,相传隋朝时立村,因村边有滏阳河而叫南河涯。唐代李渊的十四子被封为中立王,曾路过此处,后来在该地建一庙起名中立寺,以后为盼村落兴旺,人们安居乐业,遂借“中立王”和“中立寺”的背景改村名为中旺村,居庙西的称西中旺,居庙东的称东中旺。

十三是与古代行政建制有关的村:铺头、北代、南代、尚北代、前西代、后西代。古代,在武强境内设立过一些现今已不存在的编制,但当时立村和起村名时却被借用。如铺头,在宋代时,区域内8里设一墩,10里设一铺,“铺”即官差人员休息的住所。铺头这个地方作为古铺遗址,明代山西移民在此建村时即起村名为铺头。北代乡有5个叫“代”的村,相传,原名都是“代里之称”,“里”为古代的一种行政编制,五户为邻相保,五邻为里相助,立村后为传承代代邻里之间相保相助的风俗和体现村庄方位而取名为北代里、南代里、尚北代里、前西代里、后西代里,后来为呼叫村名的方便而简称为了北代、南代、西代等村。

十四是与地理特征有关的村:沙洼、庄窝头。当初建立村时,抓住一个有特征的地理现象,也便成为其起名的依据。如:明永乐年间在北部滹沱河泛区立村时,看到这里地势低洼,而且都是沙土地,于是这一带相邻的几个村都叫沙洼村,所不同的是在村前分别冠以田、王、樊、张、吴、程、葛等姓氏而进行区别。孙庄乡的庄窝头村,相传明永乐年间迁此定居时,看到树上有个老鸹窝,联想移民时原籍村头上也有一老鸹窝,于是便取村名庄窝头。

十五是与屯兵屯田有关的村:明代朱元璋南京登基后,为巩固北方,把在北方作战胜利后的常遇春等带领的军队就地驻扎,在人烟荒凉的地方垦荒造田,犹如今天的生产建设兵团。日久,根据带兵人的姓氏聚居立村,我县侯家屯、黄家屯、李家屯、吉家屯、樊屯等村庄均属这种情况。如樊屯,献县志记载,樊屯原名双滩屯,是明初重要军屯之地。明永乐元年(1403年)樊元龙由江南迁此屯田,官百户,双滩屯遂称“樊官屯”。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漳河(滏阳河)从村中穿过,因之分为东、西樊屯两个村。

从武强县村庄的建立和命名来看,不仅可以看出村情各异,而且反映出这是一个来自天南海北汇聚在一起的大家庭。在这里,有崇尚燕赵之风的共同精神支柱,有团结、正直、勤劳、淳朴的武强人民,他们在变化中坚守,在传承中发展,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建设着自己美好的家园。

Hash:fcf11ac4383ce83d12ee202c653b1ed32385fc69

声明:此文由 文盛武强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