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强租的威海卫,战略位置比香港还重要,是怎么拿回来的?

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宣告着鸦片战争的结束,也意味着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香港岛被割让给英国,从祖国母亲的怀抱中分离了出去,直到100年后才回归。

然而,当时的英国并不满足。1898年,英国强行租借威海卫,这里曾经是北洋水师的基地,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此地位于山东半岛东北端,濒临黄海,西边是烟台,北侧是渤海海峡,和山东半岛的旅顺口势成犄角,共为渤海锁钥,拱卫京津地区的海上门户。

如此咽喉要地清政府怎么会租出去呢?甲午海战之后,驻守在威海卫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日本暂时控制了威海卫。但是日本方面难以久守,于是用威海卫和英国交换利益,一起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定租威海卫专条》,就这样,700多平方公里的威海划给了英国。

如果说英国强占的香港岛对清朝来说只是丢了边疆的一块不毛之地。那么威海卫的失去已经能对清朝这个庞大帝国的命脉造成威胁了。因为驻扎在这里的英国舰队可以控扼整个渤海湾,必要的时候可以直抵天津,后来的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英军舰队就是从这里出发,英国还从威海卫派出了华勇营参战。

当英国的米字旗在古老的威海卫升起的时候,当地的士绅百姓开始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而当威海卫成为租界已成定局的时候,西方先进文明和落后的威海卫形成了极度鲜明的对比,当地人也由排斥抗拒变为渐渐地接受,甚至不少人接受了英国人的招募,成为了英军华勇营的一员。他们后来参加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已经难以被国人接受,这些山东大汉只能跟着英国人来到了香港成为警务人员,这就是为什么电影中很多香港警察操着一口山东口音的原因,这不是演员找得不好,而是导演在还原细节。

在那个年代,香港虽然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但要论战略地位还是远远比不上威海卫。英国租借威海期间,将其太平洋舰队的司令部就设置在威海卫的刘公岛上,这里也是曾经北洋舰队成立和覆灭的地方。在这里,英军凭借先进的舰队可以控扼整个中国北部沿海,威胁清帝国的心脏。

清帝退位之后,民国在段祺瑞的主张下参加了一战,按理说一战主要是在欧洲打,为什么我们要去招惹事端呢?其实段祺瑞此举意在提前站队,让中国能够在战胜国中占有一席之地,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虽然我们实力有限,但也要尽力为盟国提供帮助。事实上中国也没有派出军队参战,而是派出了无数的劳工去欧洲挖战壕,搞后勤,就这样,一战结束之后,中国成了战胜国之一。满清欠德国、奥匈帝国这些战败国的赔款一笔勾销,反而他们还要赔钱给中国。而一些盟国们也纷纷放弃了满清时期签订的一些不平等条约。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虽然不想放弃其在远东的利益,但在国际形势的压力下,英国于1930年撤离了威海驻军,归还了威海卫租界,威海卫一些帮英国做事的人由于不受父老乡亲的待见,也不敢留下,于是跟着英军撤到了香港。

如今,威海似乎并不如香港有名,也不如香港发达。但其控扼京津咽喉的地理位置依旧无法替代,是北部沿海的重要港口,并且这里环境优美,经济发展迅猛,只是没有顶着特区的光环不如香港引人注目罢了。

(全文完)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Hash:b7da771aac87ca2417a633e773165cd046c2bbdc

声明:此文由 青史笔谈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