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到爆!武平这块“宝地”光荣入选省第一批重要湿地名录!

小编说

——————————

武平又有新的好去处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

是珍贵的自然资源

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

近日,福建林业厅公布第一批省重要湿地名录,

共有50处入选——武平名列其中!

先来了解一下这些名录

50处湿地名录

福建第一批省重要湿地名单

(往下滑动看更多内容)

福建省第一批省重要湿地名录包括长乐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乐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闽江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马尾、长乐)、长乐海蚌资源增殖保护区(含漳港西施舌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东张水库(福清)、福清湾、兴化湾(福清)、塔礁洲湿地公园闽侯)、连江山仔水库自然保护区、宁德三都澳湿地水禽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后湾片、云淡片、盐田片)、古田人工湖自然保护区、水口水库湿地(古田)、屏南县鸳鸯溪、寿宁麻竹坪水库、福瑶列岛海洋保护区、日屿—七星列岛海洋保护区、台山列岛—星仔列岛海洋保护区、福鼎柯湾红树林保护小区、福鼎巽城红树林保护小区、福鼎罗唇红树林保护小区、光泽西溪中华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武夷山九曲溪光倒刺鲃国家级水产种子资源保护区、建瓯建溪细鳞斜颌鲴国家级水产种子资源保护区、浦城南埔溪半刺厚唇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松溪河厚唇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沙溪(沙县段)、沙溪(梅列段)、清流县九龙湖湿地、清流县九龙溪湿地、永安龙头国家湿地公园泰宁县池潭水库、鸳鸯湖(建宁)、尤溪街面库区、尤溪河、清流罗口溪黄尾鲴国家级水产种子资源保护区、永定棉花滩水库、长汀湿地公园、武平中山河湿地公园、漳平南洋湿地公园、长汀汀江大刺鳅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海龙江口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厦门杏林湾国家 市湿地公园、永春桃溪国家湿地公园永春湖洋溪黑脊倒刺鲃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泉州湾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平潭三十六脚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等50处湿地。

湿地

---- “地球之肾” “鸟类的乐园”

湿地是陆地、流水、静水、河口和海洋系统中各种沼生、湿生区域的总称,是地球自然生态三大类系统之一(陆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

----最具有价值、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

湿地是世界上生产力最高的环境之一,它是生物多样性摇篮,无数的动植物种依靠湿地提供的水和初级生产力而生存。湿地不仅养育了高度集中的鸟类、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和无脊椎物种,还是植物遗传物质的重要储存地。

祝贺武平中山河湿地公园成功上榜

接下来

让小编来为你们介绍下~

武平中山河湿地公园

高依山白鹭保护区

↓↓↓

高依山白鹭保护区景区坐落于城厢镇上东、下东、凹坑三个村境内,紧邻平川河上东段,规划面积约3000亩(其中湿地1000亩)。

高依山周边一带都为低山丘陵,地势较为平缓,平均海拔不超过290米,周边居住村民少,行人出入不多,人为干扰少,较为僻静,十分适宜白鹭等湿地鸟类的栖息繁衍。

规划区内现有山塘养殖面积约600亩,其中集中连片的山塘面积约400亩,周边有大量的沼泽农田、河流及大片树林,为白鹭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和栖息场所。

根据近几年高依山周边群众反映及一些摄影爱好者在高依山水塘中拍摄到的情况,每年3-7月份有大批白鹭在此觅食、栖息,经过专家对比分析,在高依山栖息的白鹭有:小白鹭、池鹭和草鹭,其中小白鹭数量最多,也最漂亮,白天多飞到河流、山塘、沼泽和水稻田中活动和觅食,晚上则飞到近岸的树林里休息。

高依山谷地图

高依山白鹭保护区“千亩湿地”项目总投资 1.5亿元,该项目的建设对于彰显武平生态、打造城市名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加强湿地保护,

2016年9月30日,

福建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

《福建省湿地保护条例》

2017年1月1日起实施。

在保护湿地上

我们应该这么做

↓↓↓

加强湿地保护配套制度建设

认真贯彻《福建省湿地保护条例》,加快推动《福建省湿地公园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建设,加快建设湿地公园。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湿地利用管理,尽快扭转湿地减少和生态恶化的局面。

编制好湿地保护规划

加快《福建省湿地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科学谋划好湿地保护和恢复项目布局、优先方向和重点建设内容。继续推动湿地保护名录编制和公布,科学划定湿地生态保护红线,将湿地空间保护和恢复任务落实到地块,不断提高湿地保护率。

积极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加强重要区域湿地保护恢复和综合治理,优先实施漳江口红树林、闽江河口湿地、泉州湾河口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提高湿地环境容量。抢救性建设福清兴化湾等一批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建立和完善以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主体,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小区并存的湿地保护体系。

努力增加湿地保护投入

建立湿地保护长效和多元化投入机制,不断增加湿地保护的公共财政投入,探索和建立湿地生态补偿制度,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参与湿地保护与恢复。

加强湿地科技支撑

建立湿地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开展湿地重点领域科学研究,制定并完善湿地保护相关技术标准。研究推广湿地保护和恢复的关键技术,为大规模开展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提供科技支撑。建立科学决策咨询机制,为湿地保护决策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提高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

加强对党委政府湿地保护的政绩考核,引导各地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湿地保护和湿地资源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民生态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保护湿地的良好氛围。

保护好这些湿地,其实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愿你我都出一份力,共同守护我们未来的美好生活。

(来源综合于网络)

本期编辑:灰灰

投稿、爆料请发至武平网邮箱:mygbwp@126.com,一经采用将有稿酬

Hash:70116c7edecefed44b13d42f5d2e022e0220055e

声明:此文由 福建武平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