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洛阳城的四个大门,你还知道在哪里吗?

洛阳城在金元两代原是土墙,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明威将军陆龄督众将其筑成砖墙。城墙上开有4门:东为建春门,西为丽景门,南为长夏门,北为安喜门。

北大门

安喜门是金元洛阳城北城门,遗址位于今洛阳老城北大街,在洛阳建城史上有着重要影响。因洛阳城屡遭战火侵袭,原有的安喜门早已不复存在,现安喜门于2010年 重建。

西大门

丽景门最早始建于隋代,是洛阳古城的西大门。2002年丽景门由洛阳市政府投资三千多万元在原址新建,占地面积一万八千余平方米,城门楼共分四层, 2004年竣工。被评为洛阳市新八大景,是为古都第一门,有“不到丽景门,枉来洛阳城”的美誉。

东大门

历史上,十三朝古都洛阳曾长期是中国的都城。但是,随着中国政治重心的东移,宋、元、明、清时期,洛阳城的地位逐渐下降——由都城降为府衙。然而,作为洛阳城东大门的建春门地位反而“抬升”,成为京中官员进入洛阳第一门。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改建春门为迎恩门,重修东门。东关大石桥是进入建春门的必经之路,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1944年5月,日军侵占洛阳,城池被破坏殆尽。如今,建春门已不复存在,只有那座石拱桥依然挺立,默默地守望着建春门曾经站立过的地方……

南大门

长夏门还没有建

Hash:49b24f42a03715889e44e43e93fdd87a16166168

声明:此文由 洛阳天天旅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