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秀美了800多年的古村,还是金一中的旧址,金华市区出发0.5h小时直达……

夏至在每年公历6月21或22日

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

它的到来寓意着炎热将至

酷热的盛夏即将来临

夏至之美

不是一池春水般的静谧

而是满池荷花的张扬奔放

树影摇曳,蝉鸣声声

生动又热闹

这样的美,来了金东蒲塘

就能深刻领略

乡村的一砖一瓦、一景一物,

历经千百年的沧桑,

金东区澧浦镇蒲塘村

就是一座卧于乡野田间的美丽乡村,宁静悠然,

在蝉声幽鸣中诉说着金华的田野风情。

让我们一起去探寻这座宝藏吧!

蒲塘村

Pu Tang Cun

/

蒲塘村三面浅山坡环抱,一面清水塘环绕,所处之地当地人俗称“燕儿窝”。

八百多年前,蒲塘原是遍布水塘的荒野,水草茂盛适合养鸭子,王氏祖先便选择在这里落户赶鸭。谁也不曾想到,在这样一片“荒野之地”上,孕育出了一位位达官显贵、状元才子。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王氏宗祠里,悬挂着密密麻麻的牌匾,有五十多块。这些牌匾都是王氏历代英才金榜题名的见证。这些“左丞相”“状元”“四世一品”等匾额,昭显了凤林王氏一支四十余派,达官显贵风云迭起,宏儒硕学灿若星辰的历史盛况。

王氏宗祠始建于明嘉靖丁亥年(公元1527年),历史500余年。整个建筑为典型的徽派“四水归堂”格局,意为“肥水不流外人田”。

“凤林王氏”其“凤林”两字就来自王氏宗祠大门正上方的牌匾中。宗祠屋顶上还雕着两条蓝色的龙。众所周知,在古代只有皇家才可以用龙,为什么王氏宗祠也可以呢?这是因为在南宋,王家出了个宰相,具体是谁?旅游君卖个关子,大家亲自去蒲塘探索吧!

旅游君从村民处了解到,王氏宗祠的建筑格局,非常有意思,是典型的徽派“四水归堂”格局,意思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大堂上,悬挂了“左丞”、“四世一品”、“礼部尚书”、“状元”、“叔侄登科”、“百岁老母”等匾额近50方,庄严肃穆,蔚为壮观。

步入围墙,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当年抗日战争时期金一中(彼时称省立第七中学)办学旧址。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9月,日本飞机轰炸金华,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遭到破坏,师生的生命安全也受到威胁,将学校转移至蒲塘村。

蒲塘历经八百多年风雨,文化积淀深厚,历史遗存古迹繁多,除了王氏宗祠抗战时期金一中旧址等还有文昌阁古城墙、五份厅、九如堂、三省堂等等。

眼前的这座古城墙是当年为了保证粮仓安全,蒲塘农会环村筑造的,一共只开了10道门出入,每道门都有专职人员看管。

如今,其他地方的围墙都已经倒塌或者拆除,只剩下了这一段,而这座门楼也成为了十座门楼中仅存的一座......回首过去,轻轻抚摸着这座倚在积道山脚的伟岸身躯。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你用那固若金汤,金戈铁甲的身体,换来了四方百姓的平安喜乐。

文昌阁里上面供奉着文昌帝君,下面供奉着武圣关公,为什么是“一上一下”呢?这里面可大有讲究。蒲塘人认为“魁星在天管功名利禄,关帝在地保一方平安”,这种“有文有武”的格局,虽不能誉为“独一无二”,但也堪称“独特”。

千百年来,文昌、武曲二神袛,几乎成了村民们的“集体无意识”,代代相传,激发文事武功,自强不息,谱写文昌武曲青史。

对于蒲塘人来说,炊烟是他们永远扯不断的绳子。就像村口的大树,它的枝干指着许多路,而起点只有一个,终点也只有一个,每一个离开村庄的人,都带走了一片绿叶,却留下一条根。

记忆中的蒲塘我们可以听村里的老人们念给我们听,而游子眼中的家乡变化。6月21日,我们可以从30位蒲塘乡贤口中找到答案。

白墙黑瓦,绿树成荫,小河环绕村庄而过,朴实的老人坐在树荫下摇着蒲扇乘凉。小孩子们跑来跑去的玩耍。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这是我眼中的蒲塘,那么你眼中的蒲塘是什么样的呢?6月21日,让我们一起相约古村蒲塘!

夏至蒲塘活动预告

[ 2021年浙江古村落]

二十四节气民俗村蒲塘之夏至活动

时间:2021年6月21日9:00-17:00

地点:蒲塘村荷花广场、祠堂、文化礼堂

主办单位:浙江古村落金华蒲塘村

指导单位:金东区文化和旅游局

承办单位:浙江省爱心事业基金会二十节气专项基金委员会、浙江工业大学金华创新联合研究院

协办单位: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华夏传统文化发展研中心

活动内容预告

游玩推荐

白色森林·生日小镇——蒲塘村——琐园国际研学村

白色森林·生日小镇

白色森林·生日小镇位于岭下镇积道山脚下、八仙溪水旁,总占地233亩,是省内首个主打生日文化主题,集旅游、休闲、创意景观、生态环保等为一体的文化产业园。主体建筑分为AB两馆,其中A馆的主要功能为烘焙观光、轰趴别墅休闲区;B馆主要建设有7+2的创业孵化区,是集披萨、汉堡茶饮、冰激凌、伴手礼、中餐、西餐、书店为一体的小微商业综合体。这里还有360°面包透明工厂、生日蛋糕博物馆等,尤其适合周末亲子游哦~

琐园国际研学村

园村,因村庄形状像锁,所以取名叫琐园。这里古老的建筑,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建筑风格的变化。一边是现代化,一边是传统化,各朝各代,在这里,都可以找到传统演变的印记,这里不仅演绎了传统之美,还演绎了现代新农村之美。注重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挖掘,先后建成了地方名人馆、爱国教育基地、非遗展示馆、乡土建筑馆四大“特色馆”。严氏家训更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学严氏家训,做好家风传承者。

文章来源金东文旅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Hash:31d5df9faee37465f33b93fc3df664fa58c38797

声明:此文由 东莞的风土人情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