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壁画艺术馆里的风云往事

南京堂子街的普通小巷里,有一座名牌为108号的古代民居,里面深藏着一批历经百年沧桑的太平天国壁画

1952年被发现,1988年被列为保护文物,历经多年的修复和整理,这个民宅化身太平天国壁画艺术馆在2016年的博物馆日对外开放,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点点滴滴就在这座老宅里再次重现。

近日,这座博物馆推出了《太平天国王府图片展》,用一张张照片和图画讲述了天国王府背后的故事。

天国的遗迹

“从1851年到1864年,太平天国一共有多少位王?要搞清楚这个就很不容易。”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教授张铁宝告诉记者,虽然只存在了十多年,但太平天国时期封王众多,有一种说法是,当时共有两千多位王,也有认为是几百位的。“我研究下来,比较可靠的说法应该最多是五百多位。”

走进展厅,迎面而来的一张分布图清楚地标明了现存太平天国王府的位置。

∆ 看看你身边的王府在哪里

张铁宝介绍,全国现存太平天国时期的王府大约有12处。其中南京最多,有四处,分别是天朝宫殿(现南京总统府)、南京东王府(后为幼西王府,现瞻园)、南京干王府(现秦淮区党校)、南京堂子街某王府(现堂子街壁画艺术馆);苏州一处,为苏州忠王府(现苏州博物馆);常州两处,分别是常州志王府、常州护王府;金坛一处,为金坛戴王府;宜兴一处,不确定是哪位王的;另外浙江安徽也有。

太平天国王府多选择官府建筑或富家大宅进行扩建或改建,有一定的形制式样:王府主体建筑贯穿在一条中轴线上,基本讲求东西对称;门前有照壁、望楼,府门立匾以黄缎硃书,后为殿堂、内室、园囿等。

“门内墙壁皆彩画鸟兽”,壁画不仅装饰了太平天国各王府,成为太平天国王府建筑的特色之一,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各王府等级贵贱的象征之一。

一百五十多年过去,散存各地的太平天国遗址遗迹有的被保护得很好,并对公众开放,有的已经湮灭、损毁,到现在有据可考的还留下十多座。

∆ 太平天国图片展

王府的变迁

这次展览共展出现存的12处王府的文献档案,并和现在的样子进行对比。

苏州忠王府、南京天朝宫殿的变化不大,几乎和一百多年前一致。

“保存最完好的可以说是苏州的忠王府,门前两个石狮子,里面还有很多壁画,雕刻得相当精致。”张铁宝说,忠王府是李秀成当年的府邸。1860年,李秀成攻克苏州,以苏州为中心,建立苏福省根据地,并大兴土木,修建王府。忠王府以拙政园为基础进行修建,1961年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 苏州忠王府大殿

南京东王府略有变化。东王府一开始是东王杨秀清的王府,后来变成幼西王的府邸。老照片上,门头上没有“瞻园”两字;变化最大的是绍兴来王殿。从图片来看,一排溜的门面房,已经完全没有“王府”的旧貌。

∆ 瞻园静妙堂

侍王府不仅浙江金华有,南京也有。“南京的侍王府在钓鱼台一带,原本有着高大的牌坊,据记载非常壮观,可惜被拆,现在几乎找不到痕迹了。”张铁宝说。

侍王府是侍王李世贤的府邸。李世贤是忠王李秀成的堂弟。浙江金华的侍王府,在明朝时是巡按御史行台,李世贤看上了这块风水宝地,召集工匠大加修建,王府非常庞大,可供10万太平军将士在府内操练。

∆ 金华侍王府

画里有乾坤

说起王府里的壁画,必须提到《太平天国王府图片展》所在地——太平天国壁画艺术馆。

堂子街108号,最初是东王杨秀清麾下一名官员的衙署。1952年1月,文物部门在堂子街108号的两幢古建筑内,发现了10多幅色泽鲜艳、墨迹清晰的壁画,轰动学界。这些壁画是新中国成立后发现的第一组太平天国壁画。

张铁宝介绍说,这所房子主人叫李奉先,生于1877年,房子是他曾祖父在太平天国收复南京前建造的,当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时,李家人出逃,房子就被太平军征用了。

∆ 堂子街壁画

到了1950年10月,一家以织布为业的房客住在李宅中,他听说太平天国壁画上鲜红的颜色是用人血所画的,深夜独自织布时看到四壁的图案觉得很恐怖,就买了一担石灰,把在72号的六壁牡丹花大壁画涂抹了。

“当年的破坏行为,到今天反而是一种无心的保护,恰好是这些石灰‘保护’了画作,让它们没有受到岁月的侵蚀。”

∆ 堂子街某王府大门

很多人有种误解,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起义,农民审美水平不高,所以壁画留存于世很少。张铁宝认为这种说法并不对,“他们带来了很多底层人民喜闻乐见的场景,这些都是艺术创作的来源。在南京太平天国又成立了专门负责壁画绘制的机构——绣锦衙,征用了一批文人画家和民间画师广泛地绘制壁画。”

壁画留存不多,另有原因。一是因为太平天国本身存续时间只有短短十几年,失败后又被清政府捣毁了一大批。二是天国运动主要活动区域在江南。“江南的地理气候特点就是潮湿多雨,壁画使用的颜料容易受侵蚀。很多王府遗存年久失修,下雨时雨水顺着柱子洇湿墙壁,导致壁画受损严重。比如安庆英王府只剩几间屋子,壁画基本全毁,还有宜兴的那座王府,壁画也大半没有了。”

∆ 《江天亭立图》

张铁宝说,1992年,为了保护壁画,采取了当时比较先进的“揭取法”,将堂子街108号正厅两壁山墙8幅壁画共50多平方米整个揭下,并在墙体中添加了防潮、防虫、防干裂涂层,清洗加固后再将壁画挂回原位。

第一步是“清洁”,清洗掉壁画表面的霉菌、油污和灰尘,然后将树脂等填充物注入空鼓和起皮的部位并压平;第二步是把壁画连同所附着的石灰层一起揭下,对壁画表面和石灰层分别进行加固处理;最后一步是对整体画面进行补色、作旧,保持视觉效果的整体和谐。

∆ 著名的《防江望楼》

张铁宝告诉记者,从堂子街的壁画来看,那时已有很高的绘画水准。就拿被傅抱石先生誉为“一幅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的《防江望楼》来说,望楼系防御建筑,画中望楼有五层高,望楼下的战船立于江上,战旗飘飘……这幅壁画生动地反映了天京军民以战斗姿态保卫首都安全的真实情景。

{ 周末· 对话 }

张铁宝“鉴宝”记

张铁宝1981年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就开始在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工作,在太平天国研究领域可以说是权威。

∆太平天国研究专家张铁宝

30多年来,他醉心于太平天国的一切,经常被业内人士请去各地鉴定太平天国时期的文物。“作为博物馆的研究员,我主要从历史文献整理、文物鉴定、展览品征集方面入手,研究那段疾风暴雨里的故事。”张铁宝现下最主要的工作,是1600万字的《太平天国史料汇编》。

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

《周末》:听说您几十年来鉴定了几千件太平天国时期的文物?

张铁宝:我觉得要严谨的话,应该在文物两个字上加双引号。

《周末》:很多是假的吗?

张铁宝:玉的、石的、铜的、铁的、纸的、绢的……保守地说,我过手的几千件里真品不到1%。特别是有关翼王石达开出走的文物,基本都是假的。

《周末》:那发现过真的吗?

张铁宝:今年上半年,我们博物馆从民间收了一件,是1853年《建天京于金陵论》的初刻本,已经入库了。非常珍贵。

∆ 1853年《建天京于金陵论》的初刻本

《周末》:您觉得太平天国文物研究有些困难之处?

张铁宝:我们面对的困难很多。太平天国运动时间不长,失败后又成了清庭的禁忌,所以毁掉的比较多。现在留存下来的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当时外国人带走了一些,大部分在英国法国。还有就是清廷里留档的一批。比如1859年洪秀全的一个亲笔诏旨,就是后来被清将所获,呈给军机处的奏折里作为附件,被留了下来,现存于国家历史第一档案馆。除此之外,民间还留有许多太平天国时期的布告、证书、票据等,运动失败后,很多老百姓既担心太平军卷土重来不敢烧毁,又担心被清廷搜出惹祸上身,往往藏在匣子里吊在房梁上或者藏在墙壁里,保存了下来。1864年10月,太平天国余部、幼天王洪天贵福在江西石城兵败,当时清军按察使得到了他的团龙马褂并没有上缴,而是私藏下来成了传家宝,他的后人把它献给了国家。

∆ 幼天王洪天贵福玉玺拓文

∆ 幼天王洪天贵福团龙马褂

《周末》:除了流传很少,还有什么困难?

张铁宝:假货。我现在接触到的假货大多是出自上世纪30年代和80年代这两个时间段。民国时因为孙中山推崇洪秀全的革命精神,研究太平天国史一下变得时髦起来,很多人出国看展览,抄录、拍摄藏在国外的文件文物,还有清政府倒台后很多清廷内档流传民间,许多太平天国资料出现,贩子们就开始了大规模制作。相比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造假者,这批假货制作精良,甚至能骗过很多行家。2001年我曾经应邀去北京鉴定一件翼王石达开北伐前一年的训谕。那件东西非常精致保存很好,是包在一张1942年的老报纸里,报纸上还写着当时交易的价格——5万现大洋。在2001年时差不多相当于500多万人民币吧。物件的主人说,是长辈民国时从四川省主席张群那里得来的。我很慎重,研究了几个月,查阅了很多资料,最后给出了六点意见。

《周末》:假的?

张铁宝:对,尽管主人不能接受。首先训谕的内容和礼制不合,很多话不可能是石达开那个身份能说的,特别大的破绽是称谓。还有训谕上有个翼王之玺。我用放大镜研究了很久,当时的玺有软硬之分,硬的是金、银、铁和玉石,它不吸油,所以盖在纸、布、绢上边缘会晕,不清晰,软的是木头做的,吸油,盖上去很清晰。可是这个训谕上的印应该是肥皂刻的。我后来考据到,这很可能是民国一个著名造假人做的。

∆ 太平天国铁炮

《周末》:除了假货,还有别的麻烦吗?

张铁宝:假货麻烦,真品也不容易。许多人明白文物对后人的意义,愿意捐献或者出让,可是还有一些人就会哄抬价格,造成文物流失。十几年前,有民工从水里捞出了1858年带铭文的太平天国小铁炮。他不懂,锯成了好几截卖给废品收购站了。有人看到就把剩下一台买了,拿到我们馆里来鉴定,是真的,我们提出10万元收购,他狮子大开口,最后50多万卖给了一个江西的私人收藏家……但再难我们也要坚持。

图片来源于《周末》报2017年11/23期

Hash:16f9de5a6fe72700444ce383c086a8094fe4f3aa

声明:此文由 南报周末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