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左权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综述

打造实践“两山”理论样板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生态环境是民之所愿,是人民共有财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

“十三五”期间,左权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续开展造林绿化,倾力实施清漳河全域治理,努力打造实践“两山”理论的窗口与样板,以山更青、水更碧、天更蓝的实际成效,交出了一份资源型县域践行“两山”理论的优秀答卷,收到了“辽州大地美起来、绿色产业火起来、农民群众富起来”的效应。2020年,全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7900元,同比增长10%,比“十二五”末增长1.78倍,年均增长12.2%。

坚持植绿护绿

用“左权绿”支撑“左权蓝”

太行百里画廊黄金谷”

左权县山多地少,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全县有大小山峰420余座,自然景点800余处,各类植被625种,天然乔灌树种250余种。特别是县城至麻田公路沿线群山环抱,奇峰隽秀,被誉为“太行百里画廊”。

为充分彰显绿色生态优势,“十三五”以来,左权县委、县政府不断丰富完善生态建设思路,先后提出了创建“全国生态绿化模范县”“国家森林城市”,发展“万顷森林康养基地”等目标,力争用“左权绿”支撑“左权蓝”。

孟信垴自然保护区

五年来,左权县连续实施荒山造林、退耕还林、通道绿化、园林绿化、村庄绿化、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等林业重点工程,累计造林28.39万亩,全县林地面积20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8%,比“十二五”末增长3个百分点;林木绿化率达到58%,比“十二五”末增长5个百分点。全县核桃栽培面积达到36万亩,正常年份核桃产量1500万公斤,产值3亿元。连续举办五届“左权核桃文化节”,2020年“左权核桃文化节”被选入“中国民丰收节”系列活动。县城周围建成6个公园,总占地面积达到6000余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61%,绿地率为37.93%,人均公共绿地11.31平方米。绿色已然成为左权最亮丽的底色。

同时,左权县健全完善森林管护机制和措施,运用省森林草原防火APP、互联网+全国森林草原防灭火督查系统、防火码等现代信息技术,聘用各类生态护林员1798名,及时有效监测火情,常态化保护绿水青山。

“十三五”期间,全县森林火情火灾发生率较“十二五”时期减少32%,森林火灾损失率控制在0.1‰以内;全县11个测报网点共监测面积142.4071万亩,准确度达100%,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2‰以内;率先实行无人机喷药技术,被评为“省级病虫害防治示范县”。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县城”“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山西省造林绿化先进县”“山西省林业生态县”等荣誉称号。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在国家林草局备案。

生态左权引来“天外仙客”

在植绿护绿过程中,左权县高起点创建了荒山造林增收一批、退耕还林补助一批、核桃产业致富一批、生态管护保障一批、木本药材拉动一批、生态庄园带动一批的“六个一批”生态扶贫模式,组建了45支扶贫攻坚造林专业队(合作社),每支队伍吸纳贫困户劳动力不少于60%;聘用640名贫困人口担任生态护林员,贫困劳动力参与造林护林年人均收入超过6000元。全县有2.9万贫困人口享受到生态红利,真正把造林护林的过程变成了贫困户增收脱贫的过程。

无论是荒山绿化、通道绿化,还是城市绿化、村庄绿化,左权县都因地制宜落实“绿化、彩化、财化”要求,新建成的太行百里画廊“黄金谷”堪称这方面的典型。该项目科学规划,精心选择黄色树种,将永久性绿化与建立苗木培育基地相结合,增加了经营性收入,实现了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多赢,成为全省目前最大的特色花海基地,为左权发展全域旅游增添了新景观、新亮点。

崛起的左权新城

在“左权绿”的支撑下,加之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深入实施,全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省市领先,“左权蓝”已然成为老区最亮的名片

实施清漳河全域治理

让清漳变美景造福祉

清漳河是滋养左权的“母亲河”,也是一条令人生畏的多难河。新中国成立以来,已发生7次大的洪涝灾害,几次造成道路桥梁损毁、堤坝农田冲毁、电力通讯中断、房屋倒塌甚至人员伤亡,仅2016年“7·19”洪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8亿余元。

“十三五”时期,面对洪灾造成的损失,面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的使命,让清漳河持久安澜、福佑辽州成为摆在左权县委、县政府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

对此,左权县委、县政府将清漳河治理纳入全县生态优先、转型发展的大盘中统筹谋划,每年“7·19”前后,都召开清漳河全域治理暨防汛工作会议,反思洪灾教训,总结安排恢复重建和治理保护工作,先后提出了“以清漳安福佑辽州安”,“让清漳变美景、造福祉”,“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最美生态”,让清漳河“处处是美景,局部变景区”,建设“清漳河全域治理示范县”等思路目标,实现了清漳河治理理念和目标的不断完善提升。

鳌峰公园

五年来,围绕这些目标,按照《清漳河左权段全域治理规划》和《左权县清漳河谷旅游总体规划》,左权县创新融资渠道,用足用好中央、省、市各类涉水生态建设资金,下足“治”的功夫,完成投资5.7亿元,治理河道88公里;完善“管”的机制,全面落实河长制,切实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做好“兴”的文章,将清漳河治理与发展全域旅游、建设美丽乡村相结合,清漳河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林业局评审,部分项目开工并扎实推进,沿岸一批“水景村”初具雏型,基本实现了“隐患全治理、河道全疏浚”,正朝着流域全管护、岸线全开发”不断迈进。

“左权县实施清漳河全域治理,是践行‘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是落实省委、省政府‘七河治理’精神的具体举措,开创了全省首家县级单位河道全面治理的先河,为全省全流域治理提供了经验借鉴。”省市水利部门如是评价。

立足新发展阶段,着眼“十四五”发展,左权县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更高层次上开展植绿护绿,加快推进清漳河全流域开发治理、保护修复,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谱写出推进“实践‘两山’理论样板区”建设的崭新篇章。(文:陈晓文 图:张文军)

来源:晋中日报

更多新闻

Hash:f64bf0fcecac47afef27abb7a5fa4f2b5eb963ab

声明:此文由 山西生活宝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