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视觉下的三角山,景色和故事一样精彩

在霞云岭乡庄户台村东北,王家台村西北部有一座海拔963.4米的山脉,其脉自百花山东行经四马台再东至庄户台东北、王家台西北,东延北直河至下石堡而尽。

因山峰险峻奇特

从不同的角度看皆呈三角形山

故称三角山

三角山与大房山大安山、大游龙山、西占山并称百花山五大支脉。因山高顶平,地势险恶,易守难攻,曾是古代屯兵之地,并建有城池,又称三角城

三角山全景图(王家台城阳方向)▲

山峰三面均为山崖峭壁,仅西北和东南有峻峭羊肠小道可攀爬。今存一古井,据考证始建于清末,井水甜美清新。山顶北侧1/3面积属庄户台村,南侧2/3面积属王家台村。

关于三角城上的遗址,有二个版本:一是前唐初起义将领刘武周屯兵之地,二是唐末卢龙节度使刘仁恭盘踞的地方。

刘武周,河间景城人,家境败落后举家迁往山西,久居马邑(今朔县一带),隋末官至校尉。蒙冤入狱后越狱逃出,杀郡守,揭竿而起,拥兵数万,屯于三角山一带。唐秦王李世民闻报,调大军围歼未果。

后武周占领晋州,称帝。

不久兵败,回三角城躲避,被部下所杀。其部下将其葬在霞云岭村东山脚下,并立碑纪念。遗憾的是坟茔于1967年修京原公路时被毁。霞云岭村打铁的刘家大户至今还自认为是刘武周的后裔。

山顶水井▲

刘仁恭,河北深州人,唐末官至卢龙(河北东部)节度使,曾盘踞在大安山一带称帝,唐军攻克大安山将其处死。相传三角山亦是刘仁恭八军屯兵之所。

石城遗址▲

以上二个传说虽无史实根据,但史学家大多认为刘武周屯兵抗唐的故事较为可信。于是大批户外爱好者抑制不住要揭开三角山那一层神秘面纱的冲动,纷至沓来,争睹她那雄伟奇特的尊容。

三角山一年四季皆是景,从庄户台、王家台、石板台方向均有登山步道可达三角山下,游览便利。

下面我们就以庄户台为起点

按逆时针方向

欣赏一下三角山那绚烂多彩的风光

横屏观看 ▲

庄户台,清代成村,远古时期,于大石河行船要到此地装货,得名装货台;因最初到此定居的农民要依靠租种土地维计,被称为“庄户”,村名由此改为庄户台,辖27个自然村。

三角山--庄户台村鱼骨寺方向▲

鱼骨寺自然村坐落在三角山北侧,村内原有尼姑庵,因尼姑姓于而称于姑寺,后演变为今名。另一说是寺庵的梁架是用一根巨型鱼骨制成,故称鱼骨寺。任姓为大户,1800年史家营乡秋林铺迁来。蔡姓人家于1848年从南窖乡水峪村迁来,史姓人家系从南窖村迁来。

三角山--庄户台村对家洼方向▲

对家洼自然村又称对角洼,坐落在三角山西侧,因正对三角山的一角,比三角山地势低而得名。从此方向看三角山,就像一只屹立在山颠的雄鹰。

三角山--王家台村城阳方向▲

王家台村坐落于大石河北岸,曾称王河村,因姓氏得名。共辖13个自然村。

▲城阳村遗址

“城阳村”因地处三角山南侧断崖下而得名。村中原有住户近20家,皆为臧姓村民,现已全部搬到山下或山外居住。臧姓村民祖上系明洪武年间山西大槐树移民,于1820年从南窖乡水峪村迁来。

三角山在房山革命斗争史上

也被书写了浓重的一笔

1938年8月,王家台八路军驻地被土匪偷袭,干部、战士60余人被害,史称“王家台惨案”。八路军宋邓支队于12月将叛匪击溃。但当地政府机械地执行了统战政策,仅对杨天沛、杨万芳、罗宗奎等匪首处以罚款,为此后发生更加恶劣的房良“一区事变”留下隐患。

1940年11月,霞云岭地区叛匪勾结日伪军窜入平西抗日根据地一区(蒲洼、霞云岭一带)进行扫荡,我党政干部46人被捕,其中27人牺牲,致使根据遭到严重破坏,史称“房良一区事变”。

八路军攻上三角山的羊肠小路▲

叛匪盘踞在三角山上,于同年12月,被我晋察冀挺进军消灭。三角山下的人民群众为消灭叛匪、巩固根据地做出了重大贡献。匪首罗宗奎隐姓埋名潜逃至房山县城,在解放后被人民政府镇压。

为纪念牺牲的英烈,中共房良联合县委收埋烈士遗骨,在王家台村的任家台建了烈士公墓,解放后扩建为纪念1175名房山烈士的陵园。

王家台烈士陵园

门联为“青春赋,血沃太行烽火烈;壮志酬,歌扬华夏党旗红”,陵前的湖命名为“汗青湖”。

三角山--笛子港方向▲

笛子港、笛子坑,隶属于王家台村,位于三角城下东侧沟谷,谷内有山泉常年流淌形成一片洼地,洼地内生长着一种酷似芦苇被当地人称作荻子的草,二村因名荻子港、荻子坑。

汇入大石河的笛子港水▲

因荻子的膜可做笛膜,村名又演变为笛子港、笛子坑。二村原有住户均不足二十户,于1993年撤村。

从笛子坑方向看三角山,就像一头仰天长啸的雄狮

三角山--六石路方向▲

石板台清代成村,因村处一块裸露的板岩上而得名,辖16个自然村,村中陈姓人家系1830年从北窖村迁来,后任姓、李姓村民相继迁来。

三角山--锅庆港方向▲

距石板台村大河口北3公里处,是一个叫锅庆港的自然村落,隶属于石板台村。原有住户40余户,村子于1993年因搬迁被注销。

据史料记载,南窖乡北安村20余户、100余口罗姓村民,迫于生计,背井离乡,外出乞讨。

这只浩浩荡荡的乞讨队伍在历经二年之久的漂泊后,于1850年(道光30年)开进了石板台村北一个泉水潺潺的山湾里。

这里地势开阔,适宜垦荒造田。心胸开阔的石板台人也包容了这些北安难民,于是罗姓先民们就在这里建起了家园,经过繁衍生息,人丁渐渐兴旺。

锅灰台景观▲

因在路东的一面山崖上,有一个上下透天的山洞,从上看像锅台,从下面看像灶膛,当地人把这个地方叫锅灰台,村子由此得名“锅灰港”。后来觉得“灰”字不雅,就把这里更名为锅庆港,“庆”字乃吉庆之意。

罗姓先民们最初就是住在这样的石堂内,后来才盖起了石房子。抗战时期,村民曾在石堂内躲避日寇的扫荡。

罗氏先民们先在锅灰港集中居住,后又分散到石板台的青湖片及王家台的笛子港、笛子坑垦荒定居,甚至有数户人家还翻过海拔900余米高大山梁,来到了北直河的光景定居。

正在进行民宿开发建设的青湖片▲

青湖片自然村在锅庆港东1公里的山谷内,原有住户30余户,于1992年撤村。此地本是一条地势比较开阔的山沟,常有积水,沟中央有一大片光溜溜的青石。山里人把这种沟也称作“湖”,青湖片由此得名。

三角山--北直河光景方向▲

光景村,属北直河村管辖,原有住户近二十户,皆为罗姓人家,因村子水源缺乏,村民自1984年起陆续搬到山外,1993年撤村。

霞云岭地区至今流传着“光金的砂,一两出金八钱八”的民谣。民谣起源于村子东边有一条被称作“光金沟”的深山沟。

相传在光金沟内原有一出产金矿石的岩洞,人们在这里采矿炼金。由于洞内金矿含量大,一两金矿砂能练出纯金八钱八,当时的人们将此地称为“光金”,后来演变成了“光景儿”。

我们权且把这一美好的传说理解为曾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的向往吧。

在光金沟沟口西侧的一块平台上至今还有几间石屋遗址。屋顶早已坍塌,屋前散落着石碾、石槽等生活用具,从残垣断壁仍可清晰地看出房子的轮廓还是非常宽敞气派。

而石屋后面的发现更加令人惊叹,这里是一个深达十米、最高处可达五米的大石堂(即山洞),洞口用石头砌了起来,预留了一定的空间作为通气的门窗,石头砌成了小路通向洞内潮湿的尽头,洞内还遗留有石炕、炉灶的痕迹。

可知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罗氏先民们翻山越岭,跋涉到这里,只好先在这样一个既能遮风挡雨又有水源的地方安顿下来,暂且过起了原始人般的生活。

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开垦出了大片的梯田,在这里耕耘劳作。后来他们在洞口盖起了石屋,就将石堂作为了储藏室。但这里毕竟是狭窄的沟底,日照时间不足四小时,于是随着条件的改善,他们就又在阳坡上盖起了房子,继续过着农耕生活。

三角山周围那一道道梯田,草木掩映间,神秘而布满玄机,兼具南方的精致韵味和北方的旷古风格。

上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房山区先后四次对境内地质灾害区险户实施了搬迁,三角山周围的村民大多已离开了养育了他们一百余年的故土,开始了崭新的生活。

现在的三角山周围虽是一片片人去屋空的萧瑟景象,但这里不应因此被人们遗忘。

那一座座由石屋组成的小村庄就像一粒粒镶嵌在山间的耀眼的珍珠,向人们展示着一种原汁原味、未经人工修饰的原始的自然美。

这里还曾是演绎着波澜壮阔的历史剧目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小小角落,是浩浩荡荡的历史大潮的一个小小的支流,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红色文化于一体的令无数人神往的圣地。

在欣赏了三角山优美的如痴如醉的自然风光后,游客们一定还会引起深深的思索,从而有所感悟。正是:

大房之西,霞云岭乡;

人杰地灵,美名远扬。

险特峻奇,三角山上;

传说悠久,武周抗唐。

时至清中,国运不旺:

先民逃难,背井离乡。

跋山涉水,居此垦荒:

锄刨砂砾,手砌石墙。

清泉碧溪,鸟语花香;

肥田沃土,庄稼行行。

硕果累累,五谷满仓;

牛羊漫坡,桃源一样。

养生息,人丁兴旺;

连片成村,散阴聚阳。

村如珍宝,熠熠闪光;

天人合一,和谐安详。

倭寇横行,中华之殇;

英烈御侮,血洒家乡。

八路挺进,叛匪命丧;

千秋功绩,万世流芳。

新社会,人心舒畅;

农民下山,世代理想。

百年目标,实现小康

殊途同归,国富民强。

登高远望,处处风光;

指点江山,情绪激昂。

流连忘返,如痴如狂;

前人艰辛,后人不忘。

作者:孟令卫

戳原文,参与青春房山摸底问卷

Hash:4fc05ae846d2fd9fd72e65705637eb2a5d10e944

声明:此文由 青春房山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