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咸阳礼泉县魏征墓

魏征墓在唐太宗李世民昭陵九嵕山主峰西南两公里余的一座小山上,这里很偏僻,开车沿乡村公路上山,路的尽头有几座房子,停下车步行,山峰遮挡,看不到魏征墓所在地,山上找不到人问路,宽一些的土路两个方向都走出去很远,未能找到,边上还有一条羊肠小路上山,再上去碰碰运气,翻过山脊,终于看到了魏征墓所在。

【左边的小路通往魏征墓】

【翻过山脊看到魏征墓】

魏征是唐初名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陕西咸阳尉迟敬德(尉迟恭)墓>>>

陕西咸阳程知节(程咬金)墓>>>

隋末天下大乱,魏征投奔瓦岗军,失败后与李密一起降唐,并协助诏安瓦岗旧友李勣。

河南博物院李密墓志】

【李勣神道碑】

太子李建成欣赏魏征的才能,把他安排在身边工作,玄武门之变李建成被杀,李世民不计前嫌,任用魏征招抚李建成旧部,此后魏征留在李世民身边。

【唐太宗昭陵】

魏征因敢于直言进谏闻名,史书中记载了大量他与唐太宗间的进谏故事,事无巨细,李世民也愿意按照魏征的意见修正自己的言行,《新唐书》中记载了一次唐太宗对魏征上疏的答复:“朕今闻过矣,愿改之,以终善道”,在魏征面前,曾经指挥千军万马的唐太宗如此谦卑,可见魏征的劝谏能够抓住要领,让皇帝也心服口服。

魏征曾经觉得自己没有军功,只靠辩说之词居高位,恐生祸端,想要辞职,唐太宗说金子还是矿石的时候并不珍贵,经良匠冶炼成金子就珍贵了,我是金子,你就是良匠,还不老,岂能就这么走了?把魏征挽留了下来。

【魏征墓碑额】

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征去世,唐太宗非常悲伤,罢朝五日,亲自为其书写墓碑,还留下一段著名的评价:“以铜为鉴,可正衣寇;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徵逝,一鉴亡矣”

魏征去世同年,侯君集因参与太子李承乾谋反被杀,杜正伦被贬,魏征曾保举过这两个人,李世民怀疑魏征是同党,又听说魏征将劝谏往事整理成册交给史官褚遂良,而褚遂良也是经魏征推荐的,由此李世民心中不悦,大概是担心记录进史书后世会认为皇帝无能吧,遂派人推倒了魏征的墓碑,磨平了上面的字迹,唐太宗与长孙皇后的小女儿新城公主原计划嫁给魏征的长子魏叔玉,这桩婚事也被取消。

【昭陵博物馆李承乾碑】

两年后唐太宗征高句丽,无功而返,又想起了魏征,如果有魏征的劝谏,可能不会发生这次战争,派人重立了魏征的墓碑。

今魏征墓前,墓碑尚在,但已看不出文字,碑身两侧还留下精美的花纹图案。

【魏征墓碑】

【碑身侧面的花纹】

原计划嫁入魏家的新城公主后来嫁给了表舅长孙诠,高宗时长孙诠涉长孙无忌谋反案被赐死,新城公主再嫁韦正矩,龙朔三年(663年)新城公主突然去世,年仅三十岁,唐高宗认为公主的死与驸马有关,杀了韦正矩。新城公主陪葬昭陵,其墓在九嵕山东南不远的山上。

【新城公主墓】

【陕西寿县长孙无忌墓

大约一百八十年后,唐文宗读《贞观政要》,感叹魏征与唐太宗的劝谏故事,命人寻找魏征后人,找到五世孙魏谟,史书中又留下不少唐文宗与魏谟间的劝谏故事。

【唐文宗章陵】

锦瑟华年 - 寻访唐代帝王陵遗迹>>>

初魏谟留在文宗身边担任起居舍人,职责是记录皇帝发布的命令,文宗想看看记了些什么,被魏谟拒绝,对文宗说史官记录皇帝的言行是为留给后世借鉴,无论好事坏事都要记,您如果审查的话就会有所顾忌,善恶不实,不可以为史,后代还会相信吗?

可见史官虽然就在皇帝身边,却是独立工作的,现在理解魏征把自己的劝谏事迹交给史官,为什么能惹恼唐太宗了吧。

2019.10.21,到访魏征墓

寻找段行琛碑>>>

Hash:28f6ff5e28df72eb28c90e4c1c58ceb80ca0aff9

声明:此文由 爱塔传奇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