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古塔文化,仁化这些古塔你了解吗?

龙全明 摄

仁化县物华天宝、人文荟萃、古迹丰腴,除了丹霞山这享誉中外的世界自然遗产,在这片古老而文明的土地上,还拥有着唐、宋、明、清历代不同风格的宝塔14座,这些古塔经历了千百年历史的磨难,至今仍完好保留在仁化县各处村庄,仁化真乃名副其实的古塔之乡。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TA们的风采吧!

1.云龙寺塔

云龙寺塔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董塘镇安岗村委会安岗村小组,此塔建于唐代,塔平面呈四方形,面宽2米,高10.4米,为四角五层实心砖塔。各层四面用仿木构做法,用砖隐砌出倚柱、门拱、栏额、普柏枋、檐、假门、栏杆、平座等,塔各层每面砌壶行佛龛,具有典型的唐代方形砖塔之风格。

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澌溪寺塔

王凡路 摄

澌溪寺塔又名秀宝塔,建于北宋。该塔以青砖构筑,黄泥浆砌缝,平面四角七层,残高25.5米,各层均以角砖与线砖相间叠涩砌出腰檐平座,每层每面均砌出真门和假门。各层檐下以砖仿木砌出,柱头和补间铺作各一朵,并以砖隐砌出阑额、普柏枋、倚柱等,外壁有白灰批荡。

1979年 澌溪寺塔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3.华林寺塔

华林寺塔位于闻韶镇下徐村旁,建于北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为典型的六角七层棱阁式砖构塔,高19. 6米,等边宽1. 84米,七层六边中各有圭门。塔的第一、二两层因塔基向西南倾斜塔高七层约22米为六角形,门拱檐平座楼阁式砖构塔,塔身是青砖砌的,塔为实心塔,塔身置腰檐及假平座,由菱角牙砖与挑檐砖相间叠涩而成。外置六角壶形佛龛,有仿木倚柱、额、枋和斗拱,倚柱为莲花瓣状,可逐层而上到塔顶。独特的建筑风格,精湛的构造,对研究宋代建筑风格与建筑艺术有着重要作用。

1989年 华林寺塔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4.文峰

旅行小霍 摄

文峰塔坐落于县城南面1公里之锦江河畔,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该塔为平面八角形,九层楼阁式空心砖石构筑塔,由塔刹、塔身、塔座、塔台组成,通高39.15米。北望湘赣庾岭,南指韶石丹霞,东临翠岳,西挽锦江。整座宝塔外观雍容大气、工艺精湛,巍峨挺拔,称得上是县城一道亮丽风景

5.双水塔

水塔,又称白塔水口塔,位于扶溪镇西北面3公里的水口村,此塔建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第一层门楣有红砂岩石刻横匾一块,楷体横刻“文光辉映”四个字,该塔为平面八角形七层平座楼阁式砖构塔,通高24.8米,塔内设穿墙式螺旋形步梯,可通登白塔顶层。

2008年 双水塔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6.腾凤塔

腾凤塔位于董塘镇西南二公里的潼阳溪旁,始建年代无碑文、史志记载,从建筑形制和风格特征,应是明朝古塔无疑。该塔平面六角七层,为平座楼阁式砖构空心塔。塔高19. 21米,外貌形制完好。第一层卷门置于西南,却扭向偏北,是明显的风水方位塔特征,应为董塘镇江头村叶氏村族的风水塔。

7.水口塔

水口塔位于石塘镇历林村东1公里处,下临潼阳水溪旁,始建年代和风格特征应是明代塔。该塔为平面六角七层平座式楼阁空心砖塔,塔高18.6米,造型端庄秀丽。由于潼阳水在塔下长年冲刷,塔基空隙扩大,使塔体倾斜。塔顶倾斜度与塔底中心点偏离1.9米,已成为当地著名的斜塔。但由于塔体建筑坚实,至今屹立不倒。

8.文明峰塔

文明峰塔座落在长江镇东面1公里的桐子坪山顶,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清朝道光巳亥年(公元1839年)重修。该塔为平面六角七层,斗拱檐假平座楼阁式空心砖塔,通高19.2米。

9.华表峰塔

华表峰塔座于长江镇西南2.5公里的樟水板窝的山顶,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清道光己亥年重修。始建和重修时间与文明峰塔基本相同,两座塔遥相对应,成为姐妹塔。该塔面临锦江主流,与低坪村隔河相望。建筑工艺精湛,造型较文明峰塔奇特,远观像大钟座镇山顶。

历史悠悠,宝塔风流,古塔演绎着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述诉着一幕幕令人难忘的乡土历史,更向世人展示了古代工匠高超的建筑技艺和历史荣耀。

若是看遍了仁化风光旖旎的丹山碧水,不妨再去领略一下建筑风格各异,巍峨伫立千年的仁化古塔,透过古塔那带着沧桑质感的一砖一瓦,领略到古塔当年的鼎盛风华。

龙全明 摄

来源:仁化旅游

编辑:马婷

责编:蒙欣

Hash:236afa5dc39b6783a6e6721a176861b65d0420c5

声明:此文由 文明仁化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