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那个扬言100亿补偿也不卖房的郑州村民,如今成了博物馆馆长

当年那个扬言100亿补偿也不卖房的郑州村民,如今成了博物馆馆长

2007年,由于城市化进程的需要,郑州市东史马村成为了拆迁对象。

说起拆迁,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绝对是求之不得的,毕竟一旦拆迁,钱、房子、车子什么都有了,可以说是一朝得志,风光无限。

正因为拆迁带来的好处实在是太多,所以没有多少人能拒绝得了拆迁带来的诱惑。

多数人一听到自己的房子要被拆迁,别说是拒绝,巴不得快点拆,但是也有例外。

当时,郑州市东史马村绝大多数村民都在拆迁协议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唯有一个叫 任金岭的村民例外,面对着开发商开出的上亿天价拆迁费,任金岭没有一丝犹豫,当即表示:

“别说给我一亿,就是十亿,一百亿,我都不卖。”

放出豪言,就算是给100亿也不卖自己的住宅,可谓是万分豪气,让人有些瞠目结舌。

任金岭住的房屋是祖上传下来的古宅,因其姓任,故而又被称为任家古宅,也被当地人称为“大宅门 ”。

任家古宅始建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距离现在已有247年的历史,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宅,更是一座不可多得的清代官居建筑精品。

现如今,因为任家古宅的主人任金岭当年断然拒绝开发商的天价拆迁费,任家古宅也就成为了当地唯一一座未被拆除的老宅,在一座座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的包围下显得格外地醒目。

任家古宅到底有什么来历?开发商为什么愿意在2007年开出上亿的天价拆迁费?任金岭又为什么宁愿拒绝上亿拆迁费也不愿意放弃这座老宅?

任家古宅始建于乾隆四十年,也就是1775年。

这一年,自明初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居到郑州的任家历经数代繁衍,出了好几个做官的,地位、财富与日俱增,俨然成为了当地颇有名望的官宦人家,身份不可同日而语。

此时,为了彰显任家不同凡响的身份,也为了满足任家族人所诞下的越来越多的人丁的需要,任家族长,也是任金岭先祖任君选开始着手修建任家大宅,这也就是后来的任家古宅。

道光年间,任家因为接连出了几任官声颇好,且政绩颇佳的官员,故而在道光十八年,也就是1838年被清朝道光皇帝赐予“辅翼国政”的匾额。

《礼记•文王世子》有言:“保也者,慎其身以辅翼之,而归诸道者也。”唐孔颖达疏:“辅,相也;翼,助也。”所谓“辅翼”即辅佐之意;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有言:“罕氏常掌国政。”所谓“国政”即国家政事之意。

“辅翼国政”即辅佐君王处理国家政事有功之意。

一个家族能被皇帝赐予“辅翼国政”的匾额,称赞他们处理国家政事有功,可见其家族在当时的地位的确非比寻常,毕竟一个家族能被皇帝注意到,单凭这点就注定任家非同寻常。

现如今,如果读者去参观任家古宅的话,在进入古宅正门的第一道门时若抬头往上看就能看到“辅翼国政”这块匾额。

不过,现如今我们看到的这块“辅翼国政”匾额并不是原先道光皇帝所赐予的那块匾额,而是后来任家后人在重修任家古宅时,鉴于原匾已丢失的关系,他们在查阅了大量的文字资料后,然后花费重金请了当时一位非常有名的书法家重新书写了一块新的“辅翼国政”匾额。

道光末年咸丰初年时期,任家进入鼎盛,出现了“一门二杰”的盛况,任德润、任德馨二兄弟先后在朝为官,官阶虽都不高,但职权却都很重,是为要职。

任德润官居从六品布政司理问,清廷主管一省行政事务名曰“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司的最高长官名曰“布政使”,由于掌管一省行政,事务繁多,绝非一个机构及数人就能处理,故而布政使司下辖多个机构,有掌管往来文移之事的经历司;

有掌管文书、卷宗的照磨所;也有掌管勘核刑名诉讼的理问所,其中理问所的最高长官就是布政司理问。理问执掌一省的勘核刑名诉讼,其职权之重不言而喻;

任德馨官居从六品卫千总,负责一地漕运事务,漕运在封建王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俗语有言“漕运兴,帝国兴;漕运亡,帝国亡。”可见漕运的重要,道光末年漕运虽然逐渐被海运所替代,但仍然占有一席之地,清廷依旧对其很是重视。

网络上有部分文章称任家先祖曾担任过官阶二品布政使,可是据任金岭老人本人所述,任家虽然出过很多做官的,但并没有出现过布政使这样的封疆大吏,多为布政使理问、卫千总这样的位卑而权重的小官,官阶虽低但职权多重,故而任家才能在数代之内走向辉煌,成为当地的百年名门望族。

太平天国期间,任德润、任德馨二兄弟因抵御反清农民武装势力捻军有功,先后恩升官阶,任德润升正六品承德郎,承德郎属于荣誉性的正六品文散官,非实职,所谓“散官”,就是用来提高官员待遇的;任德馨升正五品武德骑尉,武德骑尉属于荣誉性的正五品武散官。

当时,太平天国运动席卷清朝南方半壁江山,捻军也趁势在河南发动起义,任德润、任德馨二兄弟积极响应河南团练大臣毛昶熙为抵御捻军所提出的坚壁清野的策略,举全族之力并带头号召周边各村庄乡民修筑天祥寨,从而在抵御捻军一事上立下不小的功劳。

“天祥寨”后来也成为了2017年经河南省文物局批准,由任家后人任金岭担任馆长的私人博物馆的馆名,也就是“郑州天祥博物馆”。

也就是在任德润、任德馨二兄弟掌管任家之时,任家走向了鼎盛,此时的任家虽不如河南巩县康家、荥阳秦家这样家财万贯、良田千顷的巨富之家,但在当地也是少有的富户,拥有良田32顷,约3200亩,当时周边各村庄乡民多是租种任家的土地。

随着任家的兴盛,任家大宅越修越大,越修越豪华,直至成为一座五进院落,占地三十余亩,共有38间房屋的大宅院。

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因为战乱及灾年频繁,任家的生意一日不如一日,加之任家为富有仁,乐善好施,经常拿出家中钱财接济周边穷苦的乡民,施衣布粥,故而任家渐渐家道中落,再不复往日的辉煌。

中国成立后,任家的田地、钱粮都被分给了周边穷苦的百姓,只留下任家老宅供其居住。

至2007年前,任家老宅因为任家家道中落,加之人丁凋零,多数房屋要么废置,要么被拆除,仅剩两进小院,占地不到三亩。

幸运的是,任家老宅的房屋虽大多被废置或拆除,但主体部分因为任家族人悉心保护,得以被近乎完整地保存下来,今时今日前来参观的游客也才能欣赏到明清官宅建筑的精致风格。

新中国成立后曾经经历过一段动荡的时间,在那段时间里,任家族人为了保护好任家老宅,特意把屋脊上的五脊六兽拆下藏好,还把墙上的木雕砖雕石雕用泥巴糊起来,这些看似很小的举措,却得以让现在我们可以一睹清朝官宅的风采。

2007年,某开发商看中了任家老宅所在的郑州市东史马村的地理位置,决定花重金把这里开发出来。东史马村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便利、商业繁荣,北邻于2014年全线通车的连霍高速(连接江苏连云港市和新疆霍尔果斯市的高速公路),东临当时郑州最为繁华的商业街之一牡丹街,西近郑州大学和河南工业大学,可以说是一块上佳的“风水宝地”。

如此,作为东史马村占地面积最大的任家老宅,开发商自然不会放过这块香饽饽

据说,当时开发商出价上亿要从此时任家老宅的继承人任金岭的手中收购任家老宅,从而在这里修建商业建筑。

寻常人若是知道自己的老宅能卖上上亿,我想绝大多数人是不会拒绝的,而是会欣然接受,毕竟人这一生时间短暂,没有多少人能有赚上亿的机会,别说是赚上亿,恐怕一辈子都没有见过超过7位数的钱。

可是,当这个几乎所有人都不能抵挡的诱惑摆在任金岭的面前时,任金岭却做出了一个让绝大多数人都从未想过的决定,那就是断然拒绝开发商提出的上亿收购价,他坚定地说道:

“不卖,1个亿不卖,10个亿不卖,哪怕100个亿也不卖,给多少钱我都不卖。”

很多人看到这里或许不解,为什么明明有那么多钱放在任金岭的面前,任金岭却丝毫不为所动,想都不想就拒绝了呢?对于这个问题,任金岭曾在接受采访时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我自己都已经是半身入土的人啦!钱财对我来说已经没有多大吸引力,现在我要做的就是为祖先守住这仅有的房产,为郑州守住这为数不多的文化遗产。”

在任金岭看来,钱财对他来说早已是身外之物,有些东西要远比钱财来得重要许多。

对于任金岭来说,几亿换不来自己的老宅,他压根就没有想过要用老宅来换钱。

在任金岭的心里,自己家的这一座老宅子,没有毁在战火之中,没有毁在那段动荡的岁月,也没有被任何一代任家族人所放弃,因此它也不能毁在自己手里。

任金岭宁愿放弃那笔在任何人眼中都是一笔巨款的钱财,也不会放弃自家老宅。

为了维持和还原任家老宅的原貌,任金岭做了很多的努力。

当时,眼见着老宅周边的房屋被逐一拆掉,任金岭也害怕老宅会被拆掉,于是他便向相关部门申请,希望任家古宅能被认定是文物,从而能把古宅更好地保护起来。

相关部门接到任金岭的请求后,对此事也很是重视,当即派出专家组前往东史马村任家古宅考察,查看其是否能被列为文物。

专家组来到任家古宅后,看着主体保存完好的老宅很是欣喜。

任家古宅完整地保留了清代的官居风貌,无论是墙上的木雕、砖雕、石雕,还是屋脊上的五脊六兽,都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对于研究清朝中晚期的建筑风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为任家古宅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和文物价值,专家组最终认定任家古宅不仅仅只是一座普通的官居,而是一座研究、艺术价值不菲的历史文物,可以说是无价的。

由此,任家古宅得以避免了被拆掉的命运。

2年后,经过郑州市政府的批准,任家古宅正式被列为了郑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老宅能成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任金岭很是高兴,对于保护好任家古宅的信心也更加充足。

此后,为了便于修复古宅破损的地方,从而更好地保护好古宅,任金岭特意去学习了木工、雕刻等技能。

之后,每当老宅哪里有破损,哪里需要维修,任金岭就会拿着工具投入到维修的工作当中。

因为当时任家老宅附近都是城镇化改造的范围,且除了任家老宅,其他地方都开始了拆迁及建造工作,所以任金岭也面对着很多的困难。

比如老宅总是会丢失一些珍贵的小物件,比如面临断水断电的窘迫境地,又比如屋内一些壁画都被飞起的黄沙所污染......面对着这些困难,任金岭从没有退缩过,而是想尽办法解决,

为了在自己死后,任家老宅依旧能够得到有效且严密的保护,任金岭常常叮嘱自己的儿女,今后无论遇到什么情况,要用钱也好,还是想要买房子也罢,都不能卖掉自家的老宅。

他常常跟儿女说:

“有宅就有家,老宅是家风的象征,要世代传承,绝对不能为钱财而丢掉自家家风和传承。”

令人欣慰的是,任金岭的一双儿女都继承了父亲踏实勤劳的作风。

对于钱财始终都是以平常心对待,并没有那般强烈的渴望,他们很支持父亲任金岭放弃巨额拆迁款选择去保护老宅的做法,从未有过任何的怨言。

闲暇之余,他们也经常和父亲一样维护老宅,竭力保护着任家历代先祖花费百年精力修建的这座老宅。

任金岭的儿子任原野面对记者的采访时,他曾这样说过:

“人这一生可以放弃一些东西,可以将一些东西拿来换钱财,但是总有些东西是不能卖的,比如自家的老宅。

老宅是家风,也是信念。我是听着祖训(“诗礼传家”、“布德施恩”)长大的,父亲也常常跟我们说祖训,可以说是耳濡目染。

长大后,无论工作、生活多苦,只要一想到老宅中的家训,我就会告诫自己,不攀比、不盲从,踏踏实实地工作。

我们这一辈跟任家先祖相比大多数人都是平平淡淡、碌碌无为的,平凡的人生里没能激荡起先祖般的显赫光辉事迹。

有不少人因为拆迁补偿过上富足的生活,坐拥七八套房产,可是有多少钱才算有意义呢?”

是的,有多少钱才算有意义呢?

人的欲望是没有底线的,一旦被钱财所束缚,那么终身都会沦落为钱财的奴隶,一生都很少会有机会再去做自己,再去单纯地为自己而活。

要想做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就不能被钱财所束缚,就不能对钱财太过看重,正如任原野所说:“人这一生总有些东西是不能卖的”,若是能坚守住内心的一些东西,我们这一生总会比看重钱财的那些人过得更有意义一些,也才能过得更精彩。

任家老宅被认定为市级文物的数年后,基于各种原因,为了更好地保护任家古宅,任金岭向郑州市文物局提出申请,希望能将任家古宅改造成博物馆,如此既能更好地保护古宅,又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任家古宅。

2017年,河南省文物局审核通过了任金岭提出的将古宅改造成博物馆的申请,如此任家古宅正式被命名为“郑州天祥博物馆”,并由任金岭任天祥博物馆馆长。

任家古宅成为博物馆后,任金岭没有想着要靠这个去赚钱,在与政府和老伴商量后,他决定将天祥博物馆免费对人们开放,凭借身份证即可免费进入参观,

成为天祥博物馆馆长后,任金岭变得比以前更加地忙碌,除了要为游客讲解任家古宅的历史外,还要承担起博物馆的保洁、修缮等工作。

当然,日子虽然过得比以往更加忙碌,可任金岭内心却过得比以往更加充实,也更加幸福。

他很享受现在这样的生活,因为他很欣慰任家老宅能在自己的手中得到更好的保护,没有让先祖为自己留下的老宅受到半点伤害,更加欣慰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任家老宅。

任金岭宁愿放弃上亿的拆迁款,也不愿意放弃老宅,这样的做法着实让人敬佩,也是现在这物质横流的社会最为缺乏的东西,现在的人们最应该去学习的东西。

正如任金岭所说: “创业难,守业更难,后辈们不能拿祖上的东西去换取财物,后辈们的财富,该由后辈们自己去奋斗。”

Hash:8cc6d7cbffa129566c9b4e0cc0ca2b146b271595

声明:此文由 颜威说历史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