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蒲江•每周一宝——金鹅山石刻

位于八角井村金仙寺遗址

金鹅山石刻,位于蒲江县大塘镇八角井村金仙寺。

明清时期,今天的八角井村与蒲江的大多传统村落不同,这是一个非常热闹的去处。据清代《蒲江县志》记载,这个村落有山,有水,有桥,有寺庙,有驿道,有巡检司。

山名“金鹅山”,位于“县西三十八里,其上有大石似鹅形”,相传普贤菩萨见此山雄壮,恐其与峨眉山并峙争高,故飞石以压之。山下有金仙桥,始建于清初,毁于洪水,道光元年(1821)重建,修桥碑为庑殿顶,顶部宽1.25米,柱身正方形长0.65米,通高3米,知县昔光祖等人题记。桥跨临溪河,其左为金仙堰,其右为石鹅坝。山上有金仙寺,一作金鹅寺,该寺“县西四十一里”,位于鸳鸯厂之侧,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

金仙桥碑柱

金鹅山下的潺潺临溪河

明代,朝廷于金鹅山下之罗街子设立“双路巡检司”。该巡检司是蒲江历史上唯一的巡检司。主要职能为盘查过往行人,稽查无路引外出之人,缉拿奸细、截获脱逃,打击走私,保护的商旅往来。清代,朝廷于金鹅山下设立驿站新市铺”。该驿站是“西大路”(四川4条驿道干线之一)的中转站。当时,西大路从四川省城成都出发,经新津邛崃入蒲江县,过新市铺、大塘铺、金鸡铺、甘溪铺,至名山雅安,传递上下公文。

如此奇山秀水,如此虎踞龙盘,如此熙来攘往,奠定金鹅山石刻雄厚多姿的五百载人文历史底蕴。

清代《蒲江县志》关于“金仙寺”的记载

金鹅山石刻与金仙寺历史兴衰形影相随。

明代,朱氏帝王之家信崇佛教张居正云:“皇朝凡皇太子、诸王生,率剃度幼童为僧,名‘替度’。”《武宗实录》记载,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五年(1510)六月庚子“命铸大庆法王西天觉道圆明自在大定慧佛金印,兼给诰命。大庆法王,盖上所自命也。及铸印成,定为天字一号云。”

明武宗正德皇帝

《周礼·天官太宰》云:“上行之,下效之。” 明代正德年间的金仙寺修建,或许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兴起的吧。嘉靖二十四年(1545),寺中香火鼎盛。今天,人们发现有八尊造像就是在那年信男善女们敬奉给寺庙的。

其一,已残,高1.04米,肩宽0.35米,胸厚0.2米,韦陀尊者造像结善跏趺坐于须弥座上,交脚,左手抚膝,右手按石座,题记:“镌庄韦陀尊者,李成德妻叶氏上,同母赵氏七孙男李稳余氏、钦,院主宗顺,长老洪定,引进化主洪明,嘉靖二十四年吉旦。”

其一,已残,高0.96米,肩宽0.35米,胸厚0.22米,宝头造像结善跏趺坐于须弥座上,右手抚膝,举左手,题记:“镌庄宾头卢尊者一位,僧人洪合,□徒普泰,院主宗顺,长老洪定,引进化主洪明,嘉靖二十四年吉旦。”

其一,已残,高1.03米,肩宽0.3米,胸厚0.16米,补袄尊者造像右腿卷曲于须弥座上,左腿蹲,双手于胸前补袄,题记:“镌庄补袄尊者,信人王玉桃妻张氏、宁氏,男王显游妻张氏满连,院主宗顺,长老洪定、明,引进化主,嘉靖二十四年吉旦。”

其一,已残,高1.02米,肩宽0.35米,胸厚0.22米,人等尊者造像结善跏趺坐于须弥座上,交脚,左手抚膝,右手按石座,题记:“奉佛镌庄人等尊者一位,李其正妻杜氏,男宗荣、春寿。”

其一,已残,高1米,肩宽0.35米,胸厚0.2米,降龙禅师造像结善跏趺坐,右脚搁座上,左手抚膝,举右手,题记:“镌庄降龙禅师一位,李兴德妻陈氏,信女石娃,院主宗,长老洪定,引进化主洪明。”

其一,已残,高0.94米,肩宽0.32米,胸厚0.16米,乔城如尊者造像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双手结禅定印,题记:“喜施信士李成立妻蔡氏,二男女李玠孝见,镌庄乔城如尊者。”

其一,已残,高1.04米,肩宽0.35米,胸厚0.22米,尊者造像结善跏趺坐于须弥座上,左手抚膝,举右手,题记:“僧人宗顺镌庄尊者一位,保佑山门清净者,徒惠广祥、清澄,孙正怀。”

其一,已残,高1.04米,肩宽0.35米,胸厚0.22米,佛造像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手结禅定印,题记:“喜施镌庄佛一位施财信人眉州金瀛镫仁德卿,施财黄朝恩,同施妻余氏立。”

罗汉像一

罗汉像二

罗汉像三

罗汉像四

罗汉像五

明代金仙寺规模宏大,依次为山门、大殿,相次并立观音殿太阳殿、三霄殿,寺中有大戏长台、灯杆坪,再次为诸仙殿、金龙殿,最后为三皇殿。

今金仙寺存明代圆雕石像39尊,石狮2尊。

山门石天王造像一尊,最为雄武。该像高2.25米,肩宽1米,胸厚0.5米,穿铠甲,戴兜鍪(头盔),目连,结跏趺坐,结禅定印。

石天王造像一

石天王造像二

太阳造像一尊,残高1.04米,肩宽0.4米,胸厚0.25米,三绺长须,袍服,双手捧巾,巾上托日,腰下垂带饰图案。造像坐平台,台高0.52米,宽0.24米,长0.86米。

太阴造像一尊,高1.22米,肩宽0.4米,胸厚0.25米,双手执圆月,项前巾带饰图案。造像倚坐于石平台,台高0.45米,宽0.25米,长0.75米。

山顶天王造像一尊,残高1.03米,肩宽0.45米,胸厚0.35米,左臂被甲,右披袍,手抚膝,左腿被甲,腰围玉带。其石柱犹似兽头,坐平台,台长0.85米,宽0.25米。高0.46米。

三霄圣母像三尊,小尖脚,有坐台。其一高1.1米、肩宽0.4米、胸厚0.22米;其一高1.06米、肩宽0.4米、胸厚0.35米,右手抚膝,左手持一童子;其一高1.02米、肩宽0.4米、胸厚0.25米,双手腹前捧物。三霄为云霄、琼霄、碧霄的合称,为感应随世仙姑正神,又称感应随世三仙姑,是道教三位仙女。她们执掌混元金斗,神、仙、人、圣、诸侯、天子等,降生都要从金斗转动。从前信士求儿女,都要拜三霄娘娘,人称三霄圣母为送子娘娘或送子婆婆。

寺中一尊像,高0.72米、肩宽0.4米,胸厚0.22米,多胡须,左手抚书册,右手抚膝。该像头失,故身份不明。想来,不会与三皇殿中的伏羲氏、神农氏、轩辕氏有关系,大概是诸仙殿中的某位仁兄的标准照吧。

金仙寺融合佛家、道教信仰于一庙,亦为中华文化张合力强大的又一见证。

据杨子元《蒲江县乡土志·山水》《蒲江乡土地理读本·山水》之“石鹅山”记载,康乾年间“蒲民康阜,撒金钱营萧寺”,重修金山寺,“供如来拈花法像”,造像“金表珉里”,“山间庙貌十余重”极为壮观。乾隆年间,蒲江廪生仲景元,题《金仙寺》诗:

闲寻古迹眺城西,俯仰金仙绝妙题。

怪石重重濳虎豹,危峰叠叠隐虹霓。

祥云初起天河近,好雨欲来山月低。

见说此间多胜景,大悲斜对距临溪。

仲景元《金仙寺》诗

清道光十八年(1838),金山寺和尚常汾去世,立有一碑。横额题“一苇可渡”,左右竖联“拈花而微笑”“面壁以观心”。碑正中刻“圆寂脱化师爷上常下汾”,立碑时间“道光十八年戊戌岁菊月二十二日竖立”,立碑人“祀徒孙觉益,末海质、宽,龙福”。据此碑,金山寺和尚常汾谱系已经“四世同堂”,其荣繁纷华可窥一斑。

金山寺常汾和尚墓碑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动荡不定,外有列强侵扰,内有反满运动激烈。小小的金山寺已十室九空,不可避免地堕落于历史之尘嚣之中。杨子元伤感地记载道:“二百余年来,游履绝矣,柱礎倾颓,荆榛满山,尽成樵牧场。”他论曰:“今王谢堂衰,乌衣巷冷,声声三藐三菩提,终不能疗贫,儿女情浓,神仙念淡,不必有昌黎佛骨之谏,而伽蓝寂寞,已无人过问矣!”他认为,世道衰落,即使念千卷波罗密亦是枉然,终不能改变家国贫穷的命运。

明清时期的金仙寺是一座名山古刹,其石刻造像尽显明代圆雕技艺之精萃,其人文历史演绎五百年时代之风云。

1999年,蒲江县人民政府公布金鹅山石刻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金鹅石刻文物保护碑

Hash:3c6c929b907d15f96f1b852fcb7682215016cb08

声明:此文由 蒲江文博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