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黄山脚下 传承徽墨文化

10月29日,由安徽黄山市人社局主办、安徽中国文化博物馆承办的“中国墨文化保护与传承国家级高级研修班”在黄山市开班,来自全国各地百余名专家学者、博物馆相关从业人员汇聚徽商发源地--黄山市,从不同的视角深入探讨中国墨文化传承特别是徽墨传承方面的研究成果、分享实践经验。

研修班特邀中国社科院吴十洲教授、复旦大学王振忠教授、南开大学卞利教授、故宫博物院赵丽红副研究员以及来自省内的知名专家学者周晓光、郑龙亭、刘伯山、徐彬、翟屯建等等,分别就中国博物馆类型与墨文化、宫廷藏墨和清宫造办处制墨、徽墨的传统制作技艺、教育对中国墨文化的促进与推动、徽州墨商的商业网络和经营文化、徽州文化及徽墨技艺保护与传承、墨文化与明清徽商墨业等方面进行现场授课。

授课现场

学员们认真学习

研修班为期六天,采取专家授课、高端论坛、学员交流和考察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修期间,专家和学员们实地考察了屯溪胡开文墨厂徽州区曹素功墨厂,听取了徽墨制作省级非遗传承人的现场教学。马鞍山市博物馆派齐凤和王娟两名同志参加培训与交流。

此次“中国墨文化保护与传承国家级高级研修班”的举办对夯实中国墨文化的发展基础、厘清墨文化发展脉络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同时,研修学员们通过实地调查、相互交流的方式,发现新问题、探索新的研究点,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

延伸内容:

作为中国传统的书画材料,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经历了天然墨向人工墨的漫长发展历程,石墨、朱砂、煤粉和漆脂这些天然的书写材料,就是最早的天然墨。《方氏墨海》将墨的起源推至轩辕氏,并将西周时期的田真、邢夷奉为人工墨的鼻祖。

徽墨,即徽州墨(以江南古徽州的休宁歙县婺源(今江西婺源)三地为徽墨制造中心,且历代名家辈出,如曹素功、汪节庵、胡开文、詹云鹏、查森山、程君房等均系古徽州制墨名家)。

徽墨是中国传统制墨技艺中的珍品,也是闻名中外的“文房四宝”之一。因产于古徽州府而得名。

徽墨的起源不晚于唐末。唐末河北易州著名墨工奚超、奚廷珪父子为躲避战乱,南下至歙州,见徽州青山秀水,盛产优质黄山松,遂重操旧业,并改进了捣烟、和胶方法,形成了一整套完整操作规程。所制之墨品质超过易州墨,被誉为“拈来轻、嗅来馨、磨来清”、“丰肌腻理、光泽如漆”、“其坚如玉,其纹如犀”的佳墨,受到南唐后主李煜的青睐,遂召奚廷珪为墨务官,并赐以国姓“李”。从此,李墨誉满天下,成为天下第一品,有“黄金易得,李墨难求”之说,李廷珪也因此成为徽墨业的一代宗师。

各种仿制李廷珪古法制作的徽墨

宋代,徽州制墨业进入繁荣时期,“流派纷呈,名工辈出”,除传统的松烟作为主要制墨原料外,桐油烟开始被广泛运用。油烟墨的创制,开辟了中国制墨业的新天地。达官贵人不仅与制墨工匠切磋技艺,而且出现了藏墨热和制墨著作,并研制出了色如银的白墨新品种。

明代是徽墨发展的黄金时代,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状态。徽墨的配方、制作工艺形成定制化和公开化,呈现出松烟墨和油烟墨并举的繁荣景象。徽墨普遍加入麝香、冰片和金箔等十余种贵重原料,使徽墨的质地跃上一个新台阶。明代中叶以后,徽墨业竞争激烈,为争夺市场,一些制墨名家在精工制作、产品设计创意、包装等方面,不断创新,墨面题材丰富,墨模雕刻精致,赏玩性圆形墨、异形墨和大型墨纷纷面世,并涌现出了方于鲁、程君房和罗小华等一大批制墨名家及制墨著作,如程君房的《程氏墨苑》、方于鲁的《方氏墨谱》和方瑞生的《方氏墨海》等,被誉为是“明季墨苑三巨著。

方氏墨谱

程氏墨苑

清代徽墨业在传承明代制作技艺、保持徽墨质量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先后出现了四大制墨名家,即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和胡天注(休城汪启茂女婿),其中胡开文墨名扬四海,成为徽墨业中的集大成者,并将墨店拓展至徽州本土之外,成为徽墨走向世界的第一家。

民国年间,徽墨业特别是胡开文墨业遍布全国各大城市。1915年,由中国休宁老胡开文制作的“地球墨”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不仅为徽州而且为中国赢得了荣誉。

胡开文地球墨

新中国成立后,徽墨业逐渐走上公私合营的道路,各地墨庄相继组建集体企业和地方国营墨厂,对徽墨生产逐步实行科学化管理,既恢复了历史上的名墨生产,又研发了一大批具有时代性的徽墨,年产量为建国前的数十倍。改革开放以后,徽墨业得到快速发展。在国家非物质化遗产保护中,徽墨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周美洪等一批徽墨制作大师被评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歙县工艺厂(老胡开文墨厂)、屯溪胡开文墨厂和绩溪胡开文墨业有限公司被评为徽墨制作技艺传习基地,徽墨业再次迎来了灿烂的春天。

现场教学:徽州区曹素功墨厂

现场教学:屯溪胡开文墨厂

徽墨传统制作技艺复杂,它以松烟、桐油烟、漆烟、胶为主要原料,经点烟、和料、杵捣、制墨、晾墨、锉边、洗水、填金、刻模等9步80多道工序精制而成,成品具有色泽黑润、坚而有光、入纸不晕、舔笔不胶、经久不褪、馨香浓郁和防蛀等特点。在这些生产流程中,每一道工序都要精工细作,尤其是墨模的制作,极为考究,它集中体现了书法、绘画、金石、雕刻艺术水平。墨模的优劣,储量的多少,是衡量产品种类、质量、艺术价值的重要标准。徽墨特征鲜明,制作技艺独特,流派品种繁多,科技内涵丰富,在中国制墨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徽墨

作为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之一,徽墨制作技艺在2006年即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高超的制作技艺,对其进行强有力的保护,必须遵循以上非遗保护的方针和原则,认真研究徽墨制作的历史、现状和科学及艺术价值,确立徽墨制作技艺的传承范围、传承谱系、不同传承人的技艺风格、特点与水平,注重传承活动的社会影响,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目标和采取的措施、步骤与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徽墨制作工艺流程等视听档案资料。同时,在对徽墨制作的传统场所、制作工具、文献资料、徽墨实物以及原材料进行重点保护。对属于徽墨制作技艺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必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徽墨技艺的传承人在传承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徽墨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文化工程。如何传承徽墨制作技艺问题,观点如下:

第一,对徽墨的传承与发展要有充分的认识,在传承的基础上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创新,要改变生产性保护中“为效益而效益”的错误观念,要将其作为“传家宝”来予以保护;

第二,对徽墨的继承与发展要有总体性的战略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行业的发展。墨业生产,不仅仅是以传统工艺品来获取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将祖先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发扬光大,将它的知识性与技术性转变为社会化和大众化,使悠久的中华文化世代相传。对徽墨的生产,要制订近期规划和远景规划。在各项规划中,既要有明确的细则要求,也要有项目责任落实。要建立徽墨生产和培训基地,以点带面,科学系统地开展徽墨科研以及人才培养活动,解决徽墨制作中的难点疑点问题,解决徽墨实用性和观赏性的统一问题,解决徽墨在不同地域和不同气候下的防裂、防变形问题;

第三,各级地方政府与有关部门,对徽墨生产要制定相应的政策举措。徽墨生产是一项知识面广、时效性长和投资性大的产业,需要方方面面的关心和支持,需要越来越多的热心人士的宣传和帮助,否则,光凭制墨家单枪匹马的作战,是难以取胜的;

第四,要适应现代人的生活需求,由原先以实用墨为主向以收藏墨和礼品墨为主转化,研发具有时代气息、深受人们喜爱的徽墨品种;

第五,要重视徽墨资料的搜集、整理与保护。徽墨是徽州文化的物化表现,在源远流长的墨业长河中,留存有许多珍贵的徽墨资料,如名家墨谱、名人墨品、名流题赞等,我们不仅要对这些难得的资料进行搜集整理,更重要的是研究和创新,把更多更好的墨谱留给后人,让越来越多的制墨家影响世人。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诚恳地期盼各级政府暨文化部门积极创造优秀传统文化和技艺传承的环境与氛围,着眼于“人”的抢救保护,落脚于“艺”的发扬光大,真正把徽州文化和包括徽墨在内的传统制作技艺永续传承和发展下去,并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创新,以增强文化自觉与自信,从而不断提升我国和徽州地区文化的软实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是一项宏大的文化工程,正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所云:“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徽州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特别是制墨技艺的传承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程与任务,每位传承人都是无价之宝,每项传统技艺都是民族瑰宝。

Hash:bd6e6f70fa2086fe3526b90f0e348fe6814f8a15

声明:此文由 马鞍山智慧文旅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