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心石》启示:嫁女应嫁潜力股?

来稿/景风

拜读了高阳先生的《印心石》,颇有感触。

小说一开头就写到了陶澍(Shu 四声)衣锦还乡之后,在家乡听戏,听的是双官诰,不由得让他想起三十多年前的往事。

在他小时候,他父母和孙家之间就定下了婚约,孙家也将女儿的庚帖给了陶澍,只想他将来能够中个举人,也好不让其女儿受了委屈。

明清时期,想要中举人,那就得参加乡试,而可以参加乡试的考生则必须是已经获得了秀才身份的府、州、县生员之类的。此时的陶澍已经是一位秀才了,可是,他的父母此时已经去世了,再加上考了一次乡试,结果不幸落第。自此以后,孙家父亲孙伯葵对他的态度也已经逐渐起了变化,可是孙太太一向看好陶澍,认为他能够出人头地。

可是孙伯葵甚至急于想让女儿赶紧嫁人,甚至派下人散发谣言说陶澍落第后自惭形秽,不敢再娶孙家小姐——巧筠。

那孙家女儿巧筠毕竟号称“安化第一美人”,前来求取的人自然不少,其中就有吴良一家,父亲叫吴良,儿子叫吴少良。虽然是当地的大户,可是名声不太好,孙太太因此坚决不同意女儿嫁到吴家。在这里,这位母亲主要还是不想坏了家里的名声,不想让女儿背上骂名,因为已经把女儿许配给了陶澍,如今更改,岂不是无理。

可是那吴家也不死心,邀请孙伯葵去喝花酒,里里外外地套孙伯葵的话,说到他的女儿巧筠,孙伯葵一下子就把女儿那种爱慕虚荣的性情说了出来,甚至欲盖弥彰。这吴家便对症下药,派了陶三姑接近巧筠。

当时,巧筠染了风寒,陶三姑以看望为名,给她带了四款精美的首饰,价值自然不菲。借口就是希望美人戴着首饰能够在几天之后的腊八节亮个相,从而为这四款首饰做个宣传。说是这么说,可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来里面的门路。

这本小说里面的细节描写的十分之好,陶三姑给她首饰时,故意将旁边的丫鬟引到别处去,还有巧筠突然感到心酸说的话:“只怕我这一辈子也不配戴这些东西。”“戴不起就别带,借了别人的东西来充阔,让人家来笑话我。”一来写出了妙龄少女心中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二来也为之后她嫁入吴家做足了铺垫。

其实,哪一个妙龄少女没有爱美之心呢?哪一个妙龄少女又会嫁给一个前途仍然未知的人呢?除非能够看出陶澍是潜力股,否则,巧筠真的没理由选择嫁给陶澍。再说,上次陶澍落第之时,发榜当日,都说陶澍会中举,亲戚朋友都来祝贺,可是她等啊等,只听着街上敲锣打鼓,却到了晚上还没收到陶澍榜上有名的消息,那种由希望到失望的痛苦,谁又能懂呢?

再说吴良的谋划。他请了当时的廪生杨毅来帮忙。杨毅是孙伯葵的同窗,请他来帮忙自然可以达到应有的效果。孙伯葵将真实的情况告诉了他,杨毅了解了情况,再加上陶三姑的旁敲侧击,料定孙伯葵和他的女儿是支持与吴家的亲事的,只要再开导孙太太和陶澍他们二人,就可以定下这门亲事了。

可如何让他们二人同意,这也是极不容易的。

Hash:5409475b5c5fbb99a92bd265485097aa01ba49eb

声明:此文由 读史品生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