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洛宁:河底镇茶坊村关公庙

河底镇茶坊村地处旱地塬区,位于崤水南塬。东邻南河,西邻郭头,南接城村,北连杨岔。宜陕公路穿村而过,洛渑公路邻村而行,交通便利,处在交叉枢纽地带,每天都有客车通往三门峡渑池宜阳洛宁等地。近些年,村民多沿路而居。

麦前,村里一家人过事儿,茶坊的表叔来村,闲聊中,得知他家中有《梁氏家谱》一本,就有心瞅空去他家里看看,一观庐山真容,了解一下梁氏家族之变迁繁衍历史

第二天中午刚好有空,就骑车到表叔家一趟,表叔出车帮人家拉沙石不在家,凑巧表婶也是去地刚刚回来,说起《梁氏家谱》,表婶毫不犹豫地去卧室床头柜中找到,拿出来让我查看翻阅,我拣重要资料拍照留存,并和表婶聊了一些村里的近况,以及各自家里的事情。在得知茶坊村里有关公庙一所,就有心去一览实况,遂归还家谱,告别表婶,往关公庙的方向奔去。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黄巾起义,群雄争霸。关羽护送甘糜两位皇嫂千里寻找刘备,途经茶坊,人困马乏,遂下马吃饭饮茶。茶饭罢,神清气爽,精神百倍,口中称赞:“真乃好茶之坊!”后人就把此地取名“茶坊”。为了纪念这位忠义之士,就在古道旁边,兴建关公庙一座。

茶坊村关公庙位于宜陕公路边上,茶坊村中央,铁栅大门上方制作有三个大字“关公庙”,门柱上方插有国族,令旗,另有五根彩旗,在风中哗啦啦作响,二个大红灯笼悬挂在大门两边上方。铁门没上锁,支好车子,推开大门,进入院内,映入眼帘的就是院西的关公庙,和院东新建的姜公庙,老君庙,庙门口几株松柏青翠,水泥地面广场平整干净,庙门口皆有水泥香池一个。关公庙门口贴有对联一副:赤兔马蹈三江烟;青龙刀头贯日月。庙门上方有黑底黄字的匾额一块,上书“关公庙”三字,左右各有大红灯笼一个,庙门为大红铁门,铁门上点缀有36枚不锈钢大钉,左右安装有装饰性金黄兽头拉环,不锈钢拉手各一个。看庙门上锁,我就在院子里各处走走看看,拍照留影,以备之需。

关公庙屋顶用小青瓦铺设,两边的水带及屋脊用雕花脊筒,上盖筒瓦组成,屋脊正中和两头,各有龙吻,气势威严。后墙以前用石头垒砌,后用红篮砖修补,更衬托出古庙年代的久远与沧桑。

关公庙对面有戏楼一座,砖石混凝土结构,巍峨壮观。每年的三月,十月两次大的庙会,总能吸引着周边群众香客来此朝拜上香,看戏,表演民间歌舞杂耍,热闹非常。广场上有篮球架,供村民闲暇健身之用。

关公庙东有新建姜公庙、老君庙,两庙一体,为二零一六年所建,仿古设计,廊下有新建姜公庙及老君庙碑记三栋,左右两栋为捐款出工香客名单。大殿巍峨挺拔,灰瓦白墙,红门红柱,现代工艺,高端大气。门口两株松树,青翠茂盛,焕发着勃勃生机。一株小侧柏树,也许是干旱缺水,叶子有点儿发黄。

随后看到关公庙门处墙上有联系电话号码,就试着打了过去,和人家说明情况后,她让我在庙里等会,随后就到。

工夫不大,一位五六十岁年纪的中年妇女就过来了,彼此打了招呼,方知阿姨姓曲,在她的热情带领下,开了庙门,随阿姨一起进入庙内,观看庙内设施情况。

关公庙修建于大清乾隆十四年三月至今,上有大殿三间,前有卷棚三间,大殿两侧各有圆券门洞,通向大殿两侧耳房。大殿中央供奉关公神像,后立周仓,前立关平,仪容威严庄重,塑造人物栩栩如生。大殿廊檐下有古碑两栋,残损两节,皆拼接而成,一栋为“创建关帝庙并乐楼碑记”,一栋为大清乾隆三十九年“创修奶奶、马牛王二庙金像……”,字迹模糊,需仔细辨认方能看清。听曲阿姨说家里有碑拓资料,方才做罢。

看罢关公古庙,随后去曲阿姨家里,看了碑刻拓印,并知道这些拓印资料是由长水镇符少武老师所为,为他热心古碑刻文化,所做的细致工作所折服。看看时间不早,家里人也打来电话,让回家吃饭,这才留了联系电话,曲阿姨热情把我送出门外,告辞骑车回家。

文中……处为古碑断损之处,文字缺失。()处为字迹模糊不清,特注说明。

现将茶坊村两栋古碑记附于文后,以备有心者考究。

————————————————————

创建关帝庙并乐楼碑记

地基南北一十五干,南阔三干五尺,北阔四干五尺,东南三面至李瑞生楼下奠土,求许学孔路扫粮亦,学孔完纳兴迁……

今古何以不敞,浮生奚所常存亦,曰:特有正气耳,正气者何?孟子……然之气也,在天为星晨,在地为河岳,明则为……,幽则为鬼神。

帝国大汉皇叔蜀主刘氏之盟兄弟,爵位寿亭侯者也。素值佔危关蚕业之,日月忠扶末运,存鼎定之乾坤,观春秋秉大义,诛叛讨贼,毅然以常伸者,大国德远,两晋而来,山河之改几百数,社稷之换几十番,其间精气神灵死而散,而云亡夹何极。

帝两代首无暨宛同在坐之年者,此何以故,岂非()不仅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凛然万古,浩然者乎!

我朝定鼎有年,追封先代明神良将,染有血食,而惟帝为最,通都大邑之区,勅修宫殿,神所凭矣,天岂眷恋兹土乎。然而,神在天下如水之在地中,无所住而不在也,虽一年不成二圣,能遍河……触而不乱至,而能应理有必然,又何独疑於帝乎,兹固要荒迁人骚客多憩息,斯商贾农工多环聚斯……井然区,而且东望江陵,西通蒲解,荆楚在其南,冀野在其北。帝之横游天下,马蹄所临,宁无盱目於斯心……迎祀创有结绿茶亭,亭之立()尧孙子功也。继此陡尔起念欲为帝建庙,恨破亭犹不定,以广盖造也,尽其许学孔,曰:“我有洁田,原舍久矣!”爰同长老洪徹,以及诸同忠等慨施正资外,又募化四方,不匝月积度地目,而取材用,而起楼造殿,会刘母李氏患痼疾焉子道宗祈祷应遂,依然徒以金妆。帝像为己段,巨费约略百五……虽四方诸君子之施,要不诸人化道之力,宜往来观聚,煌煌乎,景忠勇者,莫不称赞也,而诸公正不可没矣,是为志。

功德主:

李瑞生,张如玺,刘门李氏,周泽贵,孙学礼,孙门史氏等及家人。

长老惟洞,徒:法林、法魁。孙:会兴、会经。

……村生员段弘体沐手撰书

————————————————————

万姓施舍书为记

千代芳名石上传

创修奶奶、牛马王二庙金……

从来追踪者,事关继起设立者……者,昔所悲有,而今与作()者也。凡足则业肇()前,统自乘於其后,而奕世载绩,盖莫不便……此谓。

奶奶者何?大抵义使守,休养生息之意。其所谓马牛诸神者何?不过钦仰夫司……之主,皆所幽明圆通处附会藉口,两有崇本究源之一意也。乃乡党闾里间说者谓,潜伏默感……隐与有持,焉求可知也,不宁惟是胡为,设祠以备祷祝,立庙而谋覆庇与尽异,此所知人之冗……感受如其犯有享祭,有见心之虔告,有所献纳,而表暴者也,是以岭之前后左右,约有数君鸠工……请以募化戮力,同心共勷其事,功成告竣之期,嘱余为文,余虽舌耕兹土,奈学疏才劣,……为著说,不过据其事之兴复,功之始末以志,创造於不替已耳,敢云文字哉,是为叙。

儒童昌川孙振俗敬並书

卜地基风鑑孙希会

功德主:孙世贵、周泽贵、孙永昌

金塑匠:杨坡村王廷选

刻字石工:陕州原上村张锐士

乾隆三十九年岁……壮律应黄钟谷旦

————————————————————

张红歌,微信名家和万事兴,QQ昵称崤山洛水,洛宁县河底人,70后,农民工,在外上班之余,爱好读书,听歌,喜欢文学,中医,农业方面书藉。偶尔会在网上写点儿心情。

Hash:65c1e3f5b2e0603a28c934b0e1ca8b128b0d2984

声明:此文由 洛宁城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