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郴州这个地方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南国郴州网是郴州市广播电视台官方网站,每天即时更新郴州广播电视台各档新闻栏目,发布郴州最权威的新闻资讯和旅游资讯,网站日浏览量在郴州名列前茅。微信网友关注“南国郴州网”微信号后可通过菜单进入网站浏览。

4月12日下午,由中国考古学会和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揭晓。10项考古发现从25个候选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了考古界这项大奖。

咱郴州桂阳桐木岭矿冶遗址

成功入选“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桐木岭遗址全景照(由南向北)

这一考古发现对于桂阳县创建湖南历史文化名城、打造千年古郡品牌具有重要意义!

桂阳炼锌遗址分布图

2016年7月到11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桂阳县文物管理所等单位对明末清初时期的桐木岭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揭露了一批保存完整、规模宏大的炼锌及多金属冶炼遗迹,出土一系列重要的冶炼遗物,再现了当时的冶炼场景。

▲ 桐木岭遗址功能分区图(由北向南)

▲ 槽形炉1冶炼作坊(由南向北拍摄)

▲ 第二冶炼单元遗迹分布图

据了解,桐木岭遗址位于桂阳县仁义镇大坊村和浩塘镇桐木岭村交界处,遗址面积约11万平方米。遗址中心部位有一个炼渣堆积形成的山体平台,台面略呈三角形,东西长度约100米,南北长度约50米,面积约5000平方米。站在高处可以清晰地看到整个区域呈“品”字形,分成3个不同的功能单元——一个焙烧单元和两个冶炼单元。冶炼单元中有1至3个冶炼作坊区,每个冶炼作坊以槽形炉为主体,分布着搅拌坑、洗煤坑、沉淀坑、提炼灶、堆煤区、碎料区、环形护坎、柱洞等遗迹。冶炼区出土有一系列较为完整的冶炼工具,并出土有青花瓷器、陶器等生活器皿。在遗址中还发现块状波纹炉渣,并在对应位置发现有含铜量和含铅量较大的炼炉遗迹。

▲ 槽形炉冶炼工艺复原图

▲河床上疑似洗矿槽

桐木岭遗址出土的冶炼遗物

槽形炉冶炼工艺复原图

桐木岭遗址出土遗物

郴州桂阳桐木岭矿冶遗址

发掘单位: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桂阳县文物管理所

项目负责人:莫林恒

专家点评

桂阳有千年矿都之美誉,是清代铸币金属原料铜和锌的重要产地之一。在桂阳县仍存在数十处古代矿冶遗址,经过考古学家的详细调查,选择了桐木岭和陡岭下清代炼锌遗址进行了发掘。

发掘的重要收获是在聚落考古理念指导下的矿冶考古新突破。通过对遗址的全面调查,确定当地采用“以矿就煤”的生产模式来降低冶炼成本;通过对遗址中心部位冶炼平台的整体揭露,完整复原出冶炼场址的功能结构布局。这对于认识古代手工业场址的功能分区、工艺流程、生产规模、工人的生活及生产力状况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桐木岭遗址出土了国内迄今发现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炼锌槽形炉及相关遗迹遗物,可全面复原当时炼锌工艺流程;发现的硫化锌矿焙烧炉及焙烧工艺系中国古代炼锌史上的一大技术进步;遗址中还存在铅、银、铜等其它金属冶炼的活动,多金属一体冶炼是中国矿冶考古的首次发现,说明对矿石的综合利用程度进一步提高,凸显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先进水平。

▍注:本文由南国郴州网综合天下桂阳、新华社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每晚9:30分,点击南国郴州网公众号首页菜单“新闻栏目”→“今日郴州”可查看当天更新的新闻资讯。

南国郴州网

打造郴州全媒体

公众微信号:ngcztv

Hash:d5f43c2494e1816b8caaa96c2d0de33a2635718f

声明:此文由 南国郴州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