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临汾西孔郭村有这么多古建筑

花甲之人鲍槐记回忆——

西孔郭村有着厚重历史

尧都区段店乡西孔郭村花甲之人鲍槐记相识于两年前,他是村里的文化人,也是一家具城的送货人,闲时喜欢写文章。

鲍槐记爱好整理该村的历史,“过了腊八,日子一天比一天快,一天不知忙活舍哩!”他操着浓重的临汾口音介绍,现在的西孔郭村是以前不可相比的,村子是临汾东城的“北大门”,北傍涝河,南临涝洰河公园,与城春中央公园、莱茵半岛、四季花都隔岸相望,临河傍水,景色宜人。

鲍槐记介绍,西孔郭村的俗名“匡王村”、“困王村”,一般人认为是临汾土话,其实不然。只因1000多年前,赵匡胤三下河东,被困此地13年而得名。赵匡胤得天下后,“匡王村”人嫌名字不好听,改成孔郭村。孔:孔夫子圣人之意;郭:城郭。意思是圣人住过的地方。

西孔郭村宋代修筑的古村墙、古堡子(后人称皇城,皇城公园由此得名)、古永济桥遗址尚存,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历史价值。时光已逝,历史远去,这些遗址记录着古村落的峥嵘岁月,诉说着今天的辉煌。

西孔郭人生性粗犷豪爽,英勇无畏,沿承了宋太祖赵匡胤的性格,在这千年古村,上演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单说西孔郭村古村建筑布局,就很有意味。据史料记载,西孔郭村始建于唐代与宋代中间的五代十国动荡时期,完工于宋代初年,建村的起因是赵匡胤为平定天下,请平阳府沙桥村的算命先生苗训,设计规划,筹建驻军营寨。

西孔郭古村,布局合理,规划整齐。东西南北各一里,四方四正,村墙高大厚实,黄土夯筑,坚固耐实。环村四周有堡河(护村河,当地人称堡河)环护,村设有东南西三个村门。门楼高大雄伟,进出村的门洞为砖圈,拱形,门洞顶二楼为砖木结构的翘沿歇顶宋式建筑。入南门直达村北是“福圣寺”,街道规划为三街三巷九“十”字,即南北三条街,东西三条路(巷),一共九个“十”字,全村房舍如象棋盘一样,分划成匀等的16个板块。街道规整划一,没有死角,无死胡同,四面八方,任你行走。进得来、出得去,畅通无阻。

村墙外以北,在南北街中轴线上200米处,筑有一座砖砌五丈高的点将塔(1966年拆毁)。”鲍槐记介绍,村北偏西北方向100米处有一座日、月、星“三光庙”;由此向西1000米,盖有“佘妃庙”(据传敬奉的佘太君);正对村西门200米是“财神庙”;村南门偏右200米是送子“娘娘庙”,由“娘娘庙”向西200米为“土地庙”;村西南1000米处有一座号称“皇城”的堡子,“皇城”占地约50亩,赵匡胤在皇城住过的窑洞如今还在。

岁月沧桑,西孔郭村的那些古建筑,大多不复存在,但,古村落的厚重历史永久地保存了下来。

临汾晚报记者 王隰斌

新媒体编辑:宁馨儿

未经授权 谢绝转载

转载授权请联系:0357-2037525

Hash:8e61c237128044a5a466ecbade4679352c601999

声明:此文由 临汾晚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