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这个地方聚集着中国石窟艺术的巅峰!这些传世瑰宝你了解吗?

安岳

广为人知的不仅有柠檬,还有石刻。

安岳县是目前中国已知的

古代佛教造像遗址最集中的县,

已发现历代石窟造像230处,

造像10万余尊。

听故事、学艺术、探历史、寻文化……安岳石窟层次丰富的景深,能满足不同的游客摄取。11月17日,随着“资色”主题宣传,让咱们再次走进安岳,感受古人传承下来的文化瑰宝。

安岳石刻地位特殊,上承敦煌下启大足

“安岳在中国石刻艺术史上具有上承敦煌、云冈龙门石窟,下启大足石刻的特殊地位。”,安岳县文物管理局副局长唐文军说,安岳石窟开凿于南梁武帝普通二年(公元521年),盛于唐宋两代,延续至明清直到民国。时间跨度之大,极其罕见。除少数遭受自然人为破坏妆彩外,大部分保存完好,特别是宋代造像更是达到中国石窟艺术的巅峰,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为何说安岳石刻地位特殊?唐文军表示,在安岳石刻还未得到充分挖掘之前,人们普遍认为石刻技艺在宋代就已经开始没落了,直到“水月观音”出现在世人眼前。

“水月观音”也称“紫竹观音”,是全国少有的宋代石刻精品,几乎代表宋代石刻的最高水平。“佛像近观,姿态妩媚,面相秀美——柳叶眉清如竹影,丹凤眼柔自含情,小口樱桃吐俏丽,鼻梁高直犹奇峰;远见,翘足而坐,衣纹随形体转折变化,更具仪美秀态,灵动非凡。”唐文军说,水月观音被英籍作家韩素音誉为“东方维纳斯”,蜚声海内外。

据了解,除了“水月观音”外,安岳石窟还拥有几大之最:最大的唐代左侧石刻卧佛以及21万字石刻佛经、唐代最大的道教石刻群---玄妙观石窟、五代最集中的石窟群---庵堂寺等。

千佛寨文物点,安岳石窟文化发展缩影

如果说安岳石刻哪个点是游客必去,那一定是千佛寨,其中的石刻几乎涵盖了各个历史阶段,是安岳石窟文化发展的缩影。

“千佛寨的摩崖造像充分展示了我国石刻艺术各时代的风格和特征,有很高的历史、美学研究价值。”安岳县文物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与其它石窟相比,其特点和风格都是有所不同的。

西方三圣”、“三世佛”等雕塑有明显的隋代遗风,面部略呈长方形,额部广阔,高鼻深目,鼻梁隆起通入额部,眼大唇薄,下腭宽大突出,头部螺结小而矮,衣纹深而稀疏,无华丽缨络装饰,线条粗犷,总体给人以古朴庄重之感。21个“释迦说法龛”,又有盛唐风采,不但龛窟大小形状基本相同,而且内容也完全一致。

正中结跏趺座释迦牟尼佛,两边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排列有序,龛的左右及后壁上部均雕刻着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闼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摩喉罗迦、八紧那罗等“天龙八部神将”。

这些造像面部都圆润丰满,肌肤润腴,肉感十分强烈,佛头多着高发髻,穿袒肩袈裟,菩萨头戴宝冠,有少量缨络装饰,衣摺飘逸,线条柔和流畅,佛头上均饰以华蓋流梳,两侧有菩提树衬托,显得十分庄重华丽,具有典型唐代龛窟造像特征。

除此之外,北岩造像多着通肩袈裟,身体修长,挺肚束腰,臂部微向右扭。装饰华丽,缨络满身,线条细腻,衣摺浑重,充分表现出五代和北宋艺术风格。

至于明清民国时期的造像相比艺术质量就较差了。该工作人员表示,之所以叫千佛寨,是因为此处不仅是所有文物点中佛雕造像最多的,也是因为此处有文明全国的千佛造像龛。

千佛寨造像龛以小型、平顶、桃型唐龛为主。龛高、宽一般在1.5米至2米之间,深1米左右,龛楣为桃型、龛沿以六瓣莲花装饰,这种龛窟造形明显不同于安岳其他石窟。

文物点散乱,保护管理不易

除了风光的一面,安岳石刻也让怎与管理者头疼不已。“与大足石刻相对集中有所不同,安岳石刻文物点相对散乱,不便于管理,县内已经登记在案的就有900余处。”安岳县文物管理局副局长唐文军说。人为破坏、自然风化等因素,都威胁者安岳石刻。

“上世纪80年代卧佛院的石刻经文有40余万字,现在能看清的已经不到30万字了。山体持续渗水,正在加速这些文化遗产的消亡。”唐文军表示,为了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安岳县文物管理局已经加大了人力财力,希望能让这些传世瑰宝继续传承下去。

“2017年3月,安岳县批准设立了"安岳县石刻研究所",并配备了2个专业事业编制,希望能用新时代的智慧赋予千年石窟更多的生机,更好的未来。”唐文军说。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

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就是

守护一个地方属于自己的灵魂,

就是守护一片土地

对于自己文明最深刻的爱!

河友们去看过安岳石刻吗

底部“写留言”里来聊聊

本文由河马整理自四川在线资阳

Hash:aaf34f7bfc2b0c93c658d797abae47d70e29e549

声明:此文由 资阳九曲河门户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