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厚重孟津,寻觅历史踪迹,见证阎凹玄帝庙的沧桑

有着厚重历史孟津

有着数不尽的古迹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去了解一下

这座鲜为人知的玄帝庙

阎凹玄帝庙

位于孟津县朝阳镇阎凹村

东玄帝庙内

始建年代不详,于明万历年间重修

大家一定都挺好奇

听说过炎帝黄帝

这个玄帝又是谁呢?

这位玄帝

就是写下五千言《道德经》

姓李名耳的--老子

老子怎么成了玄帝?

这得从唐朝说起

唐朝建立后

老子被尊为李家始祖

唐高宗李治曾下旨

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

后来唐玄宗李隆基又加封其为

圣祖大道玄元皇帝

著名诗人白居易的《海漫漫》

结句就以“玄元圣祖”称呼老子

“何况玄元圣祖五千言

不言药,不言仙

不言白日升青天。”

占地30余亩,庙内殿堂很多

来到阎凹村

玄帝庙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大

与之前拜访过的许多逼仄寺庙相比

它显得空旷且幽静

据当地村民介绍,玄帝庙占地有30余亩

据村民介绍

玄帝庙的庙中间是祖师殿

该殿也叫老子殿,殿内有台,台上有塑像

中间的是老子

两边的一个是周公,一个是“桃花女”

祖师殿东边是关公殿

殿内中间的塑像是关公

两边分别是拿刀的周仓、捧印的关平

祖师殿西边是送子奶奶庙

里面供奉的是送子奶奶

送子奶奶庙西边是老母殿

殿内也有三尊神像

中间是无极老母

一边是泰极老母,另一边是皇极老母

图片来源:微卫星

祖师殿东南不远处是灵官殿

里面供奉的是道教第一护法神

有六只胳膊的王灵官

图片来源:微卫星

三月三玄帝庙会,舞楼上异彩纷呈

舞楼位于玄帝庙最南端

结构为“上楼台、下门洞”

门即玄帝庙大门,朝南

舞楼开口向北

屋顶脊檩上有“

大明万历二年重修”字样

玄帝庙所处地势

比庙外街道高出许多

站在街上仰望

舞楼门前的土台上

田园风光尽收眼底

村民介绍

玄帝庙门两侧曾有两株柏树

枝柯斜伸,宛若两条青龙舞于庙前

可惜,这两株柏树和大门两边的小角门

早已荡然无存

图片来源:微卫星

攀上土台,看门上边的青石匾

“玄帝庙”三个字依稀可辨

“玄帝庙”两边的小字

一为“万历戊午岁”

一为“季冬吉旦创立”

图片来源:微卫星

进入庙内,从侧门登上舞楼

楼上青砖铺地

前后各有两根圆木柱

与屋顶大梁相接

柱后是南墙

墙中间有个用砖砌的圆形瞭望孔

旧时从此孔向南眺

可以看到龙门

图片来源:微卫星

村民说在他小的时候

每到三月三玄帝庙会

庙内外人山人海

舞楼上,锣鼓敲起来,二胡拉起来

演员们粉墨登场,唱念做打,煞是热闹

曾经“庙貌巍峨,神像辉煌”

与豫西民间许多古庙一样

玄帝庙也有过做学校的光荣历史

玄帝庙曾是村内小学生上课的地方

1968年,村里成立初中,学校就设在庙里

为了应对增多的学生

村里又在舞楼西侧

盖了三间青砖瓦房,但还是不够用

图片来源:微卫星

后来,村里决定另选地方盖新校

把庙里的殿堂都给拆了

拆下来的砖瓦木料

能用的都拉去盖新校了

没用的就扔了

从村民的话语中不难听出他的惋惜之情

图片来源:微卫星

现在庙内建筑,除了舞楼

其他的都是十几年前重建的

虽然都在原址上

但跟原来建筑的风貌还是略有差别

在庙内有一通清咸丰年间

重修关帝殿的碑

擦掉上面的污秽,字迹尚能辨认

“洛邑之北,邙岭之巅阎凹村,旧有元帝庙,正殿之前左有灵官殿,右有关帝殿。年深日久,经风雨之飘摇,关帝殿几于颓坏……凡入庙焚香者莫不触目伤心……因而合村公议,于正殿之左高明之处,移关帝殿于此……数日之间,庙貌巍峨,神像辉煌……”

想亲眼见到碑文中

庙貌巍峨,神像辉煌的景象

那就快来孟津耍吧~

资料来源:孟津发布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Hash:76474767fa7b0abc7837b08917ead726593de20d

声明:此文由 孟津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