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七月,济南人家门口的这些红色地标,值得一去!

今天是“七一”建党节,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建党98周年纪念日。

济南,是一片蕴含着红色文化的革命热土。这里的革命斗争历史波澜壮阔,功勋卓著,这里保留着极为丰富的革命遗址,这里记载着一个个震撼人心的革命传奇故事。

这个夏天,让我们一起来打卡这些红色地标,回望光辉革命岁月,近距离感悟革命精神。

中共山东省委领导机关纪念地

中共山东省委领导机关旧址位于五龙潭公园内东南侧,占地31.7平方米。旧址原为四合小院,大门朝东,开于东流水街105号。中共济南地方组织创建后,选择这座小楼作为党的秘密机关所在地,王尽美、邓恩铭等人都曾在此处工作过。

王尽美、邓恩铭雕像纪念广场位于五龙潭公园内东南侧,山东省委领导机关旧址北邻,占地388平方米,于1988年7月1日正式落成。1986年至1987年,济南市进行环城公园建设时,市委决定在新建的五龙潭公园原中共山东省委领导机关旧址北面开辟一处广场,修建王尽美、邓恩铭纪念石雕一座。这座纪念像由著名雕塑家张玉林设计完成,像高4.3米,底座0.8米,总高5.1米,材质为掖县樱花花岗岩。雕塑中王尽美、邓恩铭并肩站立,王尽美一手拿着《晨钟报》,一手紧握拳头放在讲台上,似在向人们宣讲革命真理;邓恩铭手持《共产党宣言》两人并肩而立。

中共山东省党史陈列馆

中共山东省党史陈列馆位于济南市共青团路3号,占地1200平方米。中共山东省党史陈列馆于1988年正式开馆,当时馆址设置在中共山东省委领导机关旧址的二层小楼上,门额馆名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长彭真手书。1990年,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中共山东省委和济南市委决定重新扩建中共山东省党史陈列馆。1991年6月25日新建山东省党史陈列馆正式开馆,即现位于共青团路3号的山东省党史陈列馆。

济南解放纪念馆

济南解放纪念馆(解放阁)位于济南黑北路与黑西路交界处,南邻黑虎泉、北临青龙桥、东临黑虎泉北河流、西邻泉城广场。1948年9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的命令,经过八昼夜激战,于9月24日一举解放了济南。

济南战役拉开了全国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序幕,在解放战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为纪念这一伟大胜利,1965年济南市人民政府在旧城墙上建成10米高的石彻台基。1985年又决定在台基石上建起了解放阁,阁高24.1米,总高34.1米,占地1637.2平方米,建筑面积617.2平方米。1986年9月24日巍峨壮观的解放阁落成。济南解放纪念馆不仅是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 还已成为济南标志性的建筑之一,1988年被评为泉城十大景观之一。

济南革命烈士陵园

济南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市中区英雄山路18号,占地32万平方米,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烈士陵园之一。

1949年11月,济南革命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塔奠基。1950年2月,开始修建烈士公墓。1952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山东省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的陪同下,来到四里山向黄祖炎烈士致哀,悼念为中国革命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

济南战役纪念馆

济南战役纪念馆位于中心城区的济南革命烈士陵园内,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该馆建在济南革命烈士陵园纪念建筑群规划轴线的中心,以青山为依托,革命烈士纪念塔和烈士公墓分处南北,建筑规模宏大,设计造型庄严雄伟。为纪念这一伟大胜利,1998年在纪念济南解放50周年之际,中共济南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济南革命烈士陵园革命烈士事迹陈列室扩建为济南战役纪念馆。历经四年半的精心改造,于2003年3月24日全面完工。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国防部长迟浩田题写了馆名。

蔡公时纪念馆

蔡公时纪念馆位于济南经四路370号,纪念馆以“五三惨案”和蔡公时烈士事迹为主,通过实物展示、图片文字资料、雕塑、复原陈列等方式,再现了蔡公时追求革命、誓死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光辉一生。

纪念馆分为“有为少年,立志报国”、“慨于国危,开设学堂”、“革命之路,夫妻同行”“追随中山,投身革命”、“劫况古城,浸血惨案”、“铁骨铮铮,英雄精神”六个部分。展出的照片,既有揭露日军残酷暴行的照片 也有烈士家乡九江上世纪20年代的照片 还有他与夫人和儿子、与当时山东交涉署全体人员的合影。东边的展厅主要陈列蔡公时个人的遗墨手迹及各届人士对蔡公时的题词。如当时国民党要员李宗仁题写的“触目惊心,长勿相忘”,冯玉祥的“誓雪国耻”,还有蔡元培等人的题词。西侧两个展室,则陈列了后人历年来纪念“五三惨案”的图书、书法、绘画作品,以及济南、九江两地举办的纪念活动的相关情况。

济南惨案纪念堂

济南惨案纪念堂位于趵突泉公园北角上,是2006年始建,当时由陈嘉庚捐献的蔡公时铜像由新加坡启程回归。

纪念堂为亭阁式仿古建筑,两层,建筑面积300平方米。纪念堂一楼大厅伫立着蔡公时全身铜像,两侧为图片,文字,沙盘等全面介绍这起惨案的过程和背景。二楼也有展板和缎铜版画。进入纪念堂前,有一汉白玉牌坊,上书:后世师表,两侧有石虎拱卫。东侧建有五三亭和五三大钟,这是高2.4米的铸铁大钟,上书:勿忘国耻。纪念堂周边,还有从山东各地移来的五三纪念碑,两块巨石镌刻着《济南惨案歌》和《国耻歌》曲谱,玉五三亭和大钟,共同组成了完整的五三纪念堂。

奎虚书藏”楼

“奎虚书藏”楼,位于济南市历下区大明湖路257号,又称“山字楼”,北临大明湖,东临遐园,为原山东省立图书馆藏书楼,建于1935-1936年,为现代建筑风格。1929年后,藏书量亦多至原藏书楼不能容纳。因而于1934年筹建新藏书楼,命名为“奎虚书藏”,其意为“奎星主齐,虚星主鲁,以二星之分野,括齐鲁之疆域”。1945年12月27日侵华日军山东战区签降仪式曾在这里举行,这里见证了山东人民整整八年的抗战历史。

四五烈士纪念碑

四五烈士纪念碑现位于济南市槐荫广场东北角,占地面积30平方米。纪念碑由著名雕塑家仇志海设计,高5米,由3块长方体大理石组成,镶嵌反映烈士当年英勇就义的铜雕,刻有原国家副主席王震、梁步庭的题词和22位烈士的主要生平事迹。1931年4月5日,国民党反动当局在济南纬八路刑场枪杀了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原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刘谦初等22名党的重要干部,使山东党组织蒙受到最惨重的损失,史称“四五烈士”。

中共济南乡师支部旧址

中共济南乡师支部旧址位于天桥区北园大街364号(明湖中学院内),占地面积256平方米。中共济南乡师党史陈列室设立于1991年6月,仿中国古建筑简易四合院的建筑模式,正房坐南向北,东西厢房左右对称,屋顶样式为硬山卷棚式,筒板瓦布瓦屋面。在严酷的白色恐怖下,在党内“左”倾错误的影响下,中共济南乡师党支部虽然经历了多次挫折,但始终坚守着这个阵地,顽强地进行战斗,特别是在1933年山东和济南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与上级党组织失掉联系的严峻形势下,独立地坚持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寻找上级党组织,为恢复和发展济南及山东党组织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在山东党的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被誉为“摧不垮的战斗堡垒”、“白色恐怖下的一颗红星”和 “白区里的一所红色党校”。

中共济南市委重建纪念地

中共济南市委重建纪念地位于天桥区北园办事处五柳闸小清河河心岛公园,占地面积248平方米。

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疯狂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在严酷的白色恐怖下,由于党内部分不坚定分子的变节和反动军阀的疯狂搜捕,使中共山东省委领导机关及基层组织先后遭到十余次大破坏。山东和济南党组织经过几次大挫折后,至1933年10月山东党组织与上级党组织完全失去联系。在这期间,省立济南乡村师范学校学生党员赵健民、王文轩、姚仲明等,自觉坚持独立斗争,并根据团省特委宋天民留下的线索,向校外发展。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乡师党支部发展了20多名党员,并联系、恢复和建立了省立济南乡师党支部、新城兵工厂党支部、省立济南高中党支部、省立济南第一师范党支部、省立济南第一中学党支部、惠商职业学校党支部、育英中学党支部、正谊中学党支部、华北中学党支部等9个党支部;还发展恢复了一部分分散零星的党员和党的关系100余人。为了适应斗争形势的需要,加强统一领导,更好地领导全市党的工作,1934年5月初,在与上级党组织失掉联系的情况下,中共省立济南乡师支部书记赵健民、支部委员王文轩、新城兵工厂支部委员陈太平在济南北郊五柳闸召开会议,重新组建了中共济南市委,赵健民任市委书记,陈太平任组织部长,王文轩任宣传部长。

泺口九烈士纪念碑

泺口九烈士纪念碑位于天桥区泺口环城路166号(今济南百里黄河风景区公园内),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

1933年8月18日,国民党反动派在济南泺口马家道口枪杀了原中共济南市委书记李春亭、中共青岛市委书记李伟仁、共青团山东特委书记孙善帅、中共山东省委巡视员张福林、中共郯城县委组织委员孙善师、中共益都县委书记段亦民、中共鲁南特派员唐东华、中共益都县委书记郑心亭、中共青岛市委秘书王常怡9名中共党员领导干部,史称“泺口九烈士”。为缅怀革命先烈、教育后人,2004年5月,济南市委、市政府决定筹建“泺口九烈士纪念碑”。2004年11月初,“泺口九烈士纪念碑”开工建设。2005年4月3日,市委、市政府举行“泺口九烈士纪念碑”揭幕仪式。

济南艺术学校校史馆

济南艺术学校校史馆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舜耕路68号济南艺术学校校园内。济南艺术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13年9月的济南正谊中学,由著名民主人士鞠思敏、王祝晨、于明信、刘冠三等在大明湖畔创办。这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高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大义的学校。2013年,为了纪念学校100周年历史,学校修建了校史馆(欧阳中石先生题写匾额),校史馆内容分历史篇、人物篇、理念篇三个部分。

济南铁路大厂厂史馆

济南铁路大厂(现为中国中车山东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百年大厂,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等党的早期革命活动家曾多次到厂宣传马克思主义,组织开展工人运动,是山东省第一个企业党组织和第一个产业工会的诞生地,解放前一直被视为山东省党的活动 “中心地带”。

组图:文化济铁

2010年公司为庆祝该厂建立100周年,将一座在用的百年德式建筑改建为厂史馆,即“济南铁路大厂厂史馆”,于当年10月19日开馆。该馆共分为三个展区、十二个展厅,藏有公司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照片1600余张、文物900余件(套),产品实物及模型120多件(套),全面形象地展示出公司100年走过的历史进程。

峰山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大峰山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位于大峰山景区内,距长清区政府驻地27公里,紧靠220国道

大峰山不仅是一块文化古迹宝地,也是长清人民革命的摇篮。大峰山革命根据地是长清县抗日革命根据地、中共泰西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济南市重要的革命遗址。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长清革命武装力量在大峰山建立了长清县抗日根据地,创建了大峰山抗日独立营,在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民族、民主革命斗争,直至长清县全境解放。

中共平阴县委旧址纪念馆

中共平阴县委旧址纪念馆座落于平阴县孔村镇王楼村,占地面积2600平方米,是平阴县保存最完好、历史地位最重要的革命遗址。1939年2月1日,中共平阴县委就在这里成立。目前已形成中共平阴县委旧址、徐向前同志旧居、中共平阴历史陈列馆、党性教育报告厅、专题展厅“两院三厅”格局。

济阳区第一党支部旧址

济阳区第一个党支部建立旧址位于济阳区新市镇史家寺村,地处济阳、商河临邑交界处,占地面积2930㎡ ,建筑面积417.4㎡,党支部建立于1939年2月。

抗日战争爆发后,济阳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于1937年8月成立,这是一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进步青年的抗日组织。1938年10月建立了中共济商边联会支部。1939年2月中共济阳县第一个党支部――史家寺支部诞生,时任济商联会支部的组织委员李兴民任支部书,隶属临邑县工委领导。

历城革命烈士陵园

历城革命烈士陵园位于济南市历城区鲍山街道办事处赵家庄东南大王山。战地面积400亩,建筑面积200亩。烈士陵园内共安放烈士1339名,其中有名烈士622名,无名烈士717名。安放着济南战役中英勇牺牲的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的解放军指战员1302名,是济南市第二大烈士陵园。

该陵园于1950年开始筹建,1954年破土动工,1955年正式落成。2003年2月历城区政府对烈士山陵园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亲笔题写了“历城革命烈士陵园”园名,并在视察了改造建设后的历城革命烈士陵园后,亲笔题词“先烈伟名垂青史,英雄遗志化宏图”。

章丘区第一支抗日武装建立旧址

章丘区第一支抗日武装建立旧址位于普集镇三山峪村东北方向1里处,占地500平方米。

1937年12月,日军侵占济南,章丘沦陷。12月中旬,李曼村(天尊院村小学教师)、宋怡翔(宋乐生)、方子成、张洪超等人,在宋怡翔家秘密开会,依照《全国抗日救亡总会章程》成立了“章丘人民抗日救国会”,并到邹平找到山东抗日救国军第五司令部,主动接受党组织的指导。1938年2月16、17日,李曼村、宋怡翔、方子成等70余人聚集石峪寺,宣布成立章丘人民抗日救国会,李曼村任队长,宋怡翔任指导员,方子成任参谋,张元楷为文书,陈煐(陈明英)为政宣员。部队在章丘境内活动不久即赴外地作战,融入到抗日斗争的滚滚洪流中,后改编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第六支队二十一中队。从中也锻炼成长起来了李曼村、陈煐、宋怡翔、张元楷、张铁等高级干部。

济南警察博物馆

济南警察博物馆是记录、保护、展示济南警察机构特别是人民公安机关创建后发展历史的专题博物馆,也是见证同时期济南社会发展历史的重要窗口。济南警察博物馆建成于2014年1月,建筑总面积3760㎡,展陈面积2205㎡,收藏了从1748年(乾隆十三年)至本馆建成有关警察题材的文物、藏品6000余件,展示了大量鲜为人知、客观翔实的档案史料,铭记了济南公安事业不断发展的峥嵘岁月和光辉历程。

莱芜战役纪念馆

莱芜战役纪念馆位于莱芜区,是为纪念解放战争时期闻名中外的莱芜战役,于1997年在原莱芜革命烈士陵园的基础上改建而成,并于2007年莱芜战役胜利60周年之际进行升级改造。该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纪念馆总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展陈面积6600平方米,是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及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的重要基地。

馆区由纪念广场、革命烈士纪念塔、展览馆、全景画馆和室外兵器展场五部分组成,馆名由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题写。纪念馆的中轴线上矗立着陈毅元帅青铜塑像和革命烈士纪念塔。

中轴线两侧的展览馆分为序厅、战前厅、战役厅、支前厅、英烈厅等五部分,通过丰富的馆藏资料和多样的展示手段,向观众展示了莱芜战役的全过程。全景画馆主体高27米,内径40米,建筑面积5080平方米,地面塑型1200平方米,通过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利用油画的表现力,生动再现了1947年2月23日下午4点莱芜战役城北围歼战的宏大战斗场面,给人以身临其境和惊心动魄之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莱芜战役指挥所

莱芜战役指挥所旧址位于钢城区辛庄镇石湾子村,旧址是1917年修建的四合院建筑,1977年成为首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又被评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指挥所所在地钢城区辛庄镇石湾子村,东临沙河,与寄母山隔河相望。1947年时的石湾子,通村只有一条乡间小道,但50多米宽的干涸的沙河既可徒步行军,亦可驱车而行,华野将领当年便是沿河逆流而上的。到达石湾子后,陈毅、粟裕及其警卫员、总务人员等几十人住在财主李学文的四合院内,其余人员则分散入住农舍。1977年前后,莱芜县委对小院进行了修复,改造成展览室,有北屋5间、西屋3间、南屋3间、大门1间、厕所1间。大门东墙外侧为"莱芜战役指挥所遗址"的阴刻标记。大门内的迎壁墙上镶嵌着陈毅司令员为祝贺莱芜战役胜利题写的那首脍灸人口的《莱芜大捷》。

2014年7月1日起,修缮一新的莱芜战役指挥所旧址正式对外开放,一批关于莱芜战役的珍贵实物和图片史料再次展现在人们面前。整修后的莱芜战役指挥所旧址将作为莱芜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长期免费对外开放。维修工程对原来的四合院进行了大修维护,并对原有的家具、办公设施以及地雷等上百件从民间征集的军用品,按照历史进行复原。

同时,新建东四合院,主要是对莱芜战役期间的历史文物资料陈列布展。新建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的陈毅广场,广场中央摆放陈毅、粟裕、谭震林的塑像,广场西侧建设人民群众支援解放战争的浮雕一座,东侧摆放坦克、大炮、吉普车等历史实物。

汪洋台景区

汪洋台位于莱芜区茶业口镇吉山村西,一进茶业口镇吉山村,便见茶业河、吉山河“二龙吐须”成一瀑和“双桥卧波”的美丽景色,这里景色的主调是绿,这绿一直铺到汪洋台下。汪洋台原名钓鱼台,是一座古庙,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传说当年姜太公曾在此垂钓,故得此名。

1945年8月,为纪念在吉山战斗中壮烈牺牲的泰山军分区政委汪洋等263名烈士而改称汪洋台。“青山远拥烈士躯,黄土长埋英雄骨。”每年的清明节,社会各界广大群众都到此扫墓,缅怀先烈。主要景点有抗日烈士纪念碑、钟效培烈士纪念碑、汪洋政委汉白玉半身雕像等。

“迤逦行游吉山前,汪洋台映青翠间;一从战场埋忠骨,英魂化碧绿满山。”汪洋台四面环山,兀立于“汪洋湖”中,风景优美。过25米长的三孔桥漫步前行,从自然生成的石缝中长出一棵五枝柏树,将汪洋亭的一角遮掩如盖,给汪洋台增加了几分庄严、肃穆。出汪洋台南门,走过“担山桥”,扶拦而上70级花岗石台阶,便是高8米、用4块黑色大理石组成的四棱型“钟效培烈士纪念碑”。

从西大岭东南面的台阶上往下走,这段挂在岭上的台阶一共263级,“二百六十三”,正是吉山战斗中牺牲烈士的数字。我们双脚踏在花岗石台阶上,就好像站在先烈们的肩上一般,透过蓝天白云,我们仿佛看到了无数英烈的赤胆忠心和他们崇高的心灵。

台山

云台山位于莱芜区牛泉镇南部,海拔 578 米,山顶有一平台,当有云雾缠绕山间时,必定下雨,所以叫云台山。

游云台山不游和尚洞不成游也。一则此处风光独特,别有洞天。二则是中共莱芜县委诞生地。从和尚洞处看云台山,主峰像卧佛,东西各两块巨石,则酷似坐佛和立佛。此所谓“三佛斗法云台山”。1932年秋,中共莱芜县委在此成立,21岁的刘仲莹被选为县委书记。从此揭开了莱芜革命的新篇章。1991年7月,在和尚洞下建立了县委成立旧址纪念碑。杨得志将军题写碑名:“红旗飘万代。”云台山已列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云台山下山北行约1公里就到了刘仲莹故乡——牛泉镇鹁鸽楼村。刘仲莹故居即位于该村中间,为东西两院,当时刘仲莹主要居住在西院。现北屋为陈列室,陈列着刘仲莹生前用过的物品。西小楼为展览室,用图文并茂的展板形式,再现了刘仲莹领导学生运动、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开展建党、抗日救国等革命活动的一生。

小三线纪念园

小三线纪念园位于莱芜区高庄街道办事处塔子村,以原山东人民印刷厂(709)为基本依托,以17号、15号、674、701、9363等小三线厂为内容拓展,以“胸怀大局、忠诚奉献”为主题特色,努力打造具有省内外影响力的复合型、多功能党建活动基地、传统教育基地、影视科普基地、工业遗址旅游基地。

纪念园建有车间、仓库、宿舍、食堂、俱乐部、学校等设施4.8万平方米,因结构牢固、废弃较晚,保存较为完好选址于此。一期利用原一号车间1800平方米打造“山东小三线纪念馆”,综合运用历史影像、雕塑、仿真艺术等形式,按照“翻开记忆、风雨如磐、战略后方、家国情怀、岁月如歌”的顺序,展现在三线建设时期,建设者听党召唤、对党忠诚、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各自的岗位上锐意进取、勇于担当。

综合:生活日报、莱芜文明等整理

Hash:a4f13fd841c071fbba6098cd43b7406b6f31fa82

声明:此文由 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