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外!号外!国内首次汉代冶铁实验考古 在邛崃开炉冶炼!

国内首次汉代冶铁实验考古

邛崃开炉冶炼

今天上午,汉代冶铁实验考古活动开幕式在邛窑考古遗址公园举行。本次活动由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邛崃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国内外学者齐聚

铁都临邛筑巢引凤

邛崃古称临邛,境内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在汉代便是西南地区重要的铁器产地,西汉政府更是设临邛“铁官”以经营当地的矿冶资源。临邛名人卓文君的家族卓氏便与冶铁有关。秦破赵后,因冶铁致富的赵国豪强卓氏被迫远迁临邛,却在临邛重操冶铁旧业,所产铁器倾销滇蜀,积累下了富可敌国的财富。

近年来,考古工作者也在古临邛境内的邛崃、蒲江等地发现了大量汉代冶铁遗迹和遗物。考古人员在铁牛村、古石山、许鞋匾等冶铁遗址中发现了不少耐火砖、炼渣、铁矿等遗物,更是在古石山遗址发现了一座中国南方地区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的汉代炼铁炉。临邛地区丰富的汉代铁技术、铁文化资源使得考古工作者们得以以之为依据开展实验考古活动。

冶铁实验考古工坊内还举行了2018年度冶铁实验考古现场国际学术研讨会。日本爱媛大学东亚古代铁文化中心村上恭通教授、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白云翔研究员与施劲松研究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陈建立教授、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彭邦本教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邹后曦研究员等专家学者在冶铁现场围绕“汉代临邛冶铁技术”和“临邛冶铁与天府之国的形成和发展”两大主题开展研讨。

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安徽大学、西南大学西藏民族大学等科研单位与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出席学术研讨会。

全流程重构

实验考古复原汉代临邛冶铁

实验考古作为当今考古学研究中越来越重要的一种研究方法,通俗地说,就是通过已知的信息(如出土材料、文献记载等)对古代的技术、行为等进行复原,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取对古代技术、行为等更全面、更细致入微的认知。

通过对汉代冶铁活动从矿石开采到冶炼到锻铸的复原,考古学家可以对汉代的铁技术、铁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知。四川大学考古学系、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于10月入驻邛窑考古遗址公园开展对古临邛地区发现汉代冶铁炉的复原、冶炼实验,从对汉代冶铁炉炉砖、鼓风管的复原开始,目前已基本完成了对汉代冶铁炉从形态到工艺的复原。

另外,考古学者还根据考古发现的汉代“碗式”炼炉,分别尝试“碗式”炼炉的铜、铁冶炼实验和铁器的锻打、铸造工艺复原和研究。

邛崃汉代冶铁实验考古活动既是复原临邛汉代冶铁技术的科学探索,也是推动古代铁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有益尝试。此次活动对认识和提升临邛高度发达的铁工业对天府之国与天府文化形成与发展的生产力要素具有重要意义。

追寻铁文化记忆

探索天府文化的国际化之路

本次活动是临邛铁文化研究的重要起点,未来将会在邛窑考古遗址公园建成集冶铁考古研究、冶铁复原实验、传统冶铁技术再利用与活态展示为一体的冶铁实验考古国际研习营,使公众能全方位、沉浸式地体验汉代临邛的冶铁技术、冶铁文化,为公众提供有趣味、有深度、有参与感的文化生活。

在冶铁实验考古国际研习营中,公众能亲临“汉代”冶铁工场并参与其中,化身成卓文君家的铁工,亲手制作一块炉砖,亲手为炼炉添上一铲燃料,还能亲手将炼出的铁水浇铸成想要的样子并将之带回家;铁文化爱好者、研究者能在研习营中交流、获取国内外最前沿的冶铁研究成果,能利用研习营的硬软件设施开展各种与古代冶铁相关的实验活动;冶铁实验考古国际研习营同时也是铁文化创意产品中心,研习营产出的铁制品以及衍生出的铁文化文创产品都会作为古临邛铁文化、天府文化的新名片进行全面推广。

冶铁实验考古国际研习营的建成

是为邛窑考古遗址公园

暨成都国家级文博创意产业园区

建设的添砖加瓦

也是打造古临邛铁文化、天府文化的新名片促进邛崃市文化、旅游产业

进一步发展的一大助力

来源 | 邛崃市新闻传媒中心

摄影:姚凯峰

编辑:王海峻

Hash:ffad8aac49e9325b53561b318d31aeafe47203ae

声明:此文由 醉美邛崃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