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能人!天津这个普通社区,真可谓是卧虎藏龙

天津交通广播《1068帮帮团》的《公益会客厅》栏目时间,我们会陆续邀请优秀社区、优秀公益组织、优秀公益人物走进直播间,讲讲社区那些事儿。这一次走进直播间的是津南区双新街昆香苑社区。

三年多来,昆香苑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在津南区民政局、双新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下,在各级领导关心支持下,以营造“美丽型、智慧型”社区为基本目标,从创新管理模式、促进邻里互助、建设智慧社区、推动居民自治等方面不断探索学习,创建出“有服务、有温度、有智慧、有民主”的昆香苑社区“四有工作法”,使居民归属感、幸福感逐步提升,共建共创共享意识显著增强,成为具有双新特色的“品牌社区”。

介绍一下走进直播间的各位嘉宾

1. 津南区双新街昆香苑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 马燕

2. 双新街昆香苑社区 居委会副主任 郭颖

3. 双新街昆香苑社区居民:社区社会组织好邻——从众互联志愿队 队长 韩鹏飞

4. 双新街昆香苑社区居民:社区社会组织“阳光志愿者团队”社区达人 于露

5. 双新街昆香苑社区居民:社区社会组织“阳光志愿者团队”社区达人 孙程程

来听节目吧↓↓↓

好邻从众互联志愿队的故事

在津南区双新街昆香苑社区,有这样一个公益组织,名字是好邻从众互联志愿队。

昆香苑社区的一群年轻志愿者,从共建美丽社区的理念出发,运用自身所学的互联网优势,力争实现智慧社区的目标,并在昆香苑社区居委会带领下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好邻从众互联志愿队成立以来,认真设计开发了微社区平台,极大的方便了社区邻里互动。社区的事务纷杂,例如有的邻居生完小孩需要找保姆,在没有很好的渠道下,通过微社区发布信息,很快就找到合适的阿姨;有的居民从微社区中看到居委会分享的招聘信息后找到了工作,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今天咱们就来听听最动人的一段故事。在昆香苑社区居住着一对夫妇,丈夫房朝阳是高位截瘫的残疾人,妻子赵晶一直在尽心尽力照顾他。夫妇两人通过好邻从众的平台登记了基本情况,居委会了解后决定,只要这对夫妇一个电话,就会安排志愿者上门服务。

去年夏天的一个深夜,房朝阳突发肠梗阻,这可急坏了他的妻子赵晶:

当时房朝阳,他难受的时候是在半夜,十一二点钟,非常的难受。看他的情况也比较着急吧,但是考虑到我们那时候要去医院是非常不方便的,因为没有人帮助,把他抬上车这样子。凌晨我就赶紧给居委会主任打电话了,说了我们需要帮助这个事情。

当时赶上周日,居民们都在休息,又是凌晨的时间。好邻从众互联志愿队队长韩鹏飞接到电话后说,顾不得那么多了,救人要紧。韩鹏飞马上启动了紧急预案,电话通知了几位志愿者赶过来,左邻右舍听说了这个情况,大家也纷纷伸出援手:

得到一些邻居的响应,包括楼上的大韩、大邱,还有些邻居吧,都匆匆赶过来。我觉得挺感动的,关键时候远亲不如近邻。房大哥那个状况就是需要紧急去送医,没有适合的担架,我们想过一些办法,包括拆门,但是发现不太现实。后来我们去问有没有邻居可以借单架,邻居们一起出力,把房大哥给抬下楼,救护车也赶到了。

在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下,房朝阳平稳、安全、迅速地抵达医院。房朝阳感动得热泪盈眶,在采访过程中,他几度哽咽:

有过肠梗阻的人,可能都知道,会疼。我又有呼吸障碍,如果晚上不带呼吸机,这说话都说不了。所以小韩一敲门进去的时候,我说话很微弱,小韩吓坏了,快哭了都,赶紧去给别的邻居打电话,说:大韩大邱,赶紧!房哥不行了,你们赶紧上来。邻居一听,手边儿上的事都放一边儿了,都去我们家,就研究怎么把我弄楼梯下面去。用行军床。六七个人搭着我,进那个货梯给我搬下来了。如果没有这么快的反应,当天真是不堪设想。肯定是感谢!像小韩这样,他是一腔热血、不忘初心,真是这样。带动起周围人,每个人奉献一点力量,社会到处都是温暖。

社区达人的公益故事

在津南区双新街昆香苑社区,有这样一群志愿者。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文艺特长,组建培训班,让社区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免费的文化艺术课程。

孙程程和于露是一对恩爱夫妻,两人都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孙程程平时从事儿童美术辅导工作,她的先生于露老师在外地工作,只有周末才能回家。夫妻两人把这难得相聚的两天时间奉献给了社区的孩子。他们在社区开办儿童画培训班,提供免费绘画指导。每一期课程结束的时候,孩子们都舍不得离开教室,舍不得离开孙程程和于露老师:

孙程程:那个咱们这一期的课程已经六周过去了,是不是已经结束啦,小朋友们都画出了非常棒的完美的画作,咱们那还要把这些画作呢,到北京去参加比赛,老师今天宣布,我们的最后一期课程圆满结束~~~

小朋友:老师,我们可以再见面吗?

孙程程:当然可以啦,我们后面社区里还有很多,好玩的活动等着我们参加呢。

小朋友:老师我想抱抱你

孙程程:好没问题,哎呀,默默,我们抱一抱。

家长:孙老师,你还可以带我们孩子们一起参加这种活动吗?

孙程程:非常的多,不不间断的在社区举行这样的活动。

家长:太谢谢你了,孙老师。

儿童公益绘画班也得到了社区家长们的深深喜爱。孙程程和于露老师的辛勤努力,也感动着家长们。李浩然小朋友的妈妈李宝玲说:

孩子们在这儿学画画,他开始懂画画了,而且他喜欢上了画画。然后孙老师这段时间天天晚上都是从六点多一直教到九点,甚至更晚。因为我们走了以后,孙老师还要再收拾所有的画笔、画纸,后面还会再给我们发一些建议,指导孩子怎么来画,让孩子们收获很大。我儿子现在特别喜欢画画,而且特别喜欢孙老师,一直在问我,后面还有吗,还有吗,期待着后面还会有。

孙老师介绍,最初是社区居委会招募有特长的志愿者,她和爱人就积极报名参加这个项目,组建了绘画班。课程面向4岁到16岁的少年儿童开展,利用周末晚上的时间,陶冶孩子们的情操,辅导有绘画兴趣的孩子,提高绘画水平。孙老师表达了做志愿者的心声:

我们都挺年轻,在这个工作上各方面都挺有热情的,而且对这个绘画的这个事业,一直就是在倾入毕生心血的这种感觉。和孩子们相处是非常愉快的一件事情,再加上其实社区的很多行为特别感动我们,我们觉得年轻人嘛,需要有这种奉献精神,我们只是拿出一点点时间,分享一些自己的专业,其实是特别不错的一件事情。现在很多的邻居,很多的小朋友走在路上都会跟我们打招呼啊,我觉得这个就很满足。

昆香苑社区可谓藏龙卧虎,另一位文化志愿者是34岁的陈晨博士,他是天津师范大学文物博物馆学系的研究生导师。他还曾在天津博物馆书画研究部工作八年,出版了《中国绘画史原来可以这样读》等著作。书画作品多次荣获国内外赛事大奖。他利用业余时间,免费为昆香苑社区居民开展文博艺术教育课程,开展中国古代书画鉴赏、古代玉器鉴赏、书画技法实践等课程,使社区居民对文物与博物馆有更深的了解,发自内心的热爱博物馆、热爱文物,培养大家保护华夏文明的责任感。陈晨老师希望用自己的特长回报社会,他也在奉献的过程中,收获了感动:

印象最深的是一个老太太,因为我在讲,博物馆如何去参观的时候,我会列举了世界上四大博物馆。比如说像大都会呀,像卢浮宫啊,等等,那老太太那天见到我跟我说,我就因为听到你的那堂课,我真的和老伴儿去把每个博物馆走了一遍,非常的感动。就是一个讲座而已,影响到了很多人对于博物馆的认识。我之前在耀华中学和新华中学,是这些学校的客座教授,给他们讲课的时候,他们还都是高中生们,再过很多年,有个大学生找我,也是我们文博系的学生,就说,陈老师,还记得我吗,我是当年你在耀华中学给我讲座的,我们那个课堂的学生,因为我就听你这场讲座,我才刷新对于文物的认识,对于这个博物馆的认识,于是我特别致力于报考文物学专业。这个是让我特别特别感动的一个过程。

昆香苑社区还有很多达人,能人,时间条件的原因就不一一详细介绍了,简单来夸夸这些达人。

例如:国学老师郑玲玲,在社区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弘扬传统文化;专业家庭教育老师孟老师,利用自己的所学专长组织开展增强青少年自信心,提高团队协作能力的小组活动;他们都在今年底公益项目中发挥各自的特长,服务社区;“老兵驿站”的退伍军人张大爷,修理电器,木匠活,电工活样样精通,经常为邻居家修修补补,就这样,有的邻居出远门都会把钥匙给张大爷保管,他用自己的行动为老兵驿站树立了特色的品牌。在职党员李长河,发挥社区党员作用,为昆兰苑设计残疾人坡道,方便居民出行。

每周一中午11点到12点,交通广播《1068帮帮团》节目,推出《公益会客厅》专栏,邀请各大优秀社区,讲述公益故事,敬请期待~

记者曹小为

天气提示:今天本市天气状况为多云转阴,最高温气温24℃,最低气温11℃,微风转东风3-4级。

觉得本文不错

Hash:5aba2bb3460b9a61380e86e3c83e1be3e01271ef

声明:此文由 天津交通广播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