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花都发现宋元村落遗址,大大提前了花都的历史

原标题:广州发现宋元村落遗址 宋元遗址为广州市首次发现,大大提前了花都历史

本报讯今年1-6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广州市新(白云)国际机场的建设,在花都东湖沙梨园发掘了一处宋、元时期的村落遗址,出土大量陶瓦等建筑材料和一批铜钱。

沙梨园位于广州花都市花山镇东湖村老虎山头的西南面,地处珠江三角洲的北部边沿,为一片开阔的台地,面积约2万多平方米,地面散落着大量宋、元、明、清的陶、瓷、瓦片。根据钻探的情况,发掘选择在文化层较厚的中部以北进行,发掘面积3300平方米。文化层厚度约1.2米。在明清文化层出土大量明、清时期的陶、瓷器残片和陶瓦,并发现大量的房基柱洞和柱础,证明这里曾是明、清时期的村落。其中有一明代房基为长方形,门朝东南,长约14、宽约9.5米。地面用黄土夯实,内有两道隔墙分成三间,墙体是二排柱洞,中间相隔约60厘米,应是一种木骨泥墙。

在宋、元文化层里,出土大量宋元时期的陶瓦,大部分已成碎片,只有少量完好。以筒瓦为主,极少板瓦。还发现有滴水瓦、陶窗棂等建筑材料。在这一层发现一个比较特别的圆形坑,坑直径1.8米,深0.5米,其北面的边上有一直径55厘米的圆形小坑与之相连,形成葫芦状,两坑之间用泥质砖砌成一道墙相隔。估计原是一个建筑,由于地面以上被毁,结构不详。坑内堆满宋、元时期的陶瓦及瓷器残件。另外,还出土一窖藏铜钱,铜钱用绳子串成放置于一陶盘内,总计百余斤,面上再用一陶盘盖上,表面距现地表40厘米。铜钱均为宋钱,种类有“熙宁通宝”、“政和通宝”、“宣和通宝”、“元佑通宝”、“崇宁重宝”等。这一层还出土大量宋、元时期的陶器、瓷器,大部分已残破,其中一白瓷碗基本完好,釉色光亮,非常难得。另外还有莲花瓷碗、青釉碗、碟、陶罐、陶盘、陶钵、陶壶等。

宋、元文化层的分布范围只在发掘区的北面,现存面积约5000平方米,从出土大量陶瓦和窗棂等建筑材料以及窖藏铜钱的情况分析,推断这里应是一村落遗址。估计原地面的建筑应是泥砖墙结构(这一建筑特点当地延续至今),泥砖易被水溶化,不易保存。另外,出土的窖藏铜钱距现地表较浅,估计原地面已遭破坏。出土的窖藏铜钱种类较多,大小不一,估计已不是当地统一使用的钱币。从陶、瓷器的质地和器型分析,推断这一遗址的年代应为宋末元初时期。

宋、元村落遗址在广州市尚属首次发现,特别是此次配合新机场建设进行的考古发掘,在沙梨园及其附近的梅山岭、老虎山西等几个地点都发现了宋、元文化遗存,可以推断,这一带是宋、元时期人们聚居的地方,估计与宋末我国发生的北人大规模南迁事件有关。史书记载花都的历史最早是在明代,沙梨园及其附近发现的宋、元村落遗址,为花都的历史提前了一大段,对于研究珠江三角洲北部的历史文化有重要意义。

窖藏铜钱出土情况

来源:中国文物报, 发布时间:1999-08-29 作者:文锁

编辑:一凡

Hash:6649068cbf72015ce950d5739acee067f83c0d8c

声明:此文由 花都人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