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情,你近距离观赏过吗?

骑楼城位于广西州河老城区,现存骑楼街道22条,总长7公里,最长街道达2530米,骑楼建筑560幢,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国内罕见。

2014年4月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梧州骑楼文化街区保护条例》,广西正式以立法形式保护百年骑楼文化。梧州市是昔日岭南经济、文化、政治中心,骑楼是其昔日繁荣的标志。

骑楼城是梧州近现代百年商贸繁华的历史见证:梧州,坐落于浔、桂、西三江水口交汇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岭南文化和珠江文化的发祥地,古代珠江流域和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更成为了近、现代百年“两广商埠”、“水上门户”。1897年梧州辟为通商口岸后,骑楼城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原汁原味的22条街连绵成片汇聚了560栋中西经典骑楼,不仅是“百年商埠”昔日峥嵘岁月见证,更让这座千年古城平添了一份中西混血美人的独有魅力。

时间本不是用来催老的,遇到大爱,她只会更青春,风姿更卓绝!如今这位中西混血美人沐浴着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大发展的春风,重返“青春”。一步入朝气蓬勃的骑楼长街,游客就会被迷住:一簇簇奇特建筑、沿街错落有致地布局,千姿百态,妩媚多姿,各领风骚。西方古典的哥特式、巴洛克式建筑风格,中式风格的门栏、窗棂、房柱、墙壁;还有特有的女儿墙、水门、高低各一的铁环等,让人目不暇接。

骑楼多为三四层,临街店铺二楼以上部分延展出来,呵护着下面,像骑在路上,故名“骑楼”。人们行在庇护下的人行道上,不遭风吹日晒雨淋,可以悠闲惬意地溜达购物。街上人声鼎沸,商城店铺生意兴隆,不时传出宛似唱粤剧般招揽顾客的粤语清音,这里不愧是粤剧之乡和粤语发源地。

骑楼二楼外墙,通常有一铁环和水门。这是专备洪水上街时方便楼上居民出入用的。以前洪水上街大家并不惊慌,水漫至门口垫几块砖,接着做生意或聊天。水漫二楼,大家将船系于铁环,经水门从从容容上下船出入就是了。抚摸着锈迹斑斑的铁环,游客或会生发出这样的念头:若赶上洪水来临,不就相当于游了一次西方的威尼斯吗?

入夜,梧州街头灯光璀璨。一块古朴牌坊上,“中国骑楼城”几个大字熠熠生辉。骑楼城内,廊柱通道的商铺、含趣古朴的雕塑、花窗砖雕的建筑、奇特的“铁环水门”……单是建筑符号,都可以写成一本书。

骑楼建筑可称为舶来品。追溯到18世纪后半期,英国殖民主义势力进入印度等南亚国家,在原欧陆建筑基础上建造了“外廊式建筑结构方式”的“廊房”建筑,后传至中国广东、广西、福建等沿海地区,成为在中国民族传统建筑风格基础上与西欧“外廊式建筑结构方式”相结合的独具特色的骑楼建筑。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

Hash:d598ab042d3fbea09b680f8197b863d5cb62f225

声明:此文由 宾阳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