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将添一世界级文旅休闲区

为配合南昌东站的建设,眼下,南昌青山湖区罗家镇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征迁工作。昌景黄高铁将从南昌东站穿越而过,高铁的“引入”,将如何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据了解,南昌高铁新区将在文化旅游产业下功夫,未来这里将发展成为世界级文旅休闲区。

现状:历史底蕴丰厚 旅游业“一片空白”

高铁新区位于如今的南昌市青山湖区,罗家镇便是中心地带。这是一座千年古镇,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自古以来就是经济、文化、商业交流的集散地。悠久的历史让这里聚集了许多人口,手工业和工业都十分发达。

许多重工业和老字号的国有企业都在罗家镇“生根发芽”。20年前,工业和国有企业带来的收入曾令罗家镇的成绩遥遥领先。然而,随着部分国有企业的改制和一些重工业的迁移,这里开始走向衰退,取而代之的是以劳动密集型和代加工为主的针织产业。

仅有的一条主干道,令罗家镇的交通越来越闭塞,加上一些其他原因错失过发展机遇,处于城乡接合部的罗家镇发展缓慢了下来。“旅游这块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罗家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坦言。

转折:高铁东站落户 高铁新区定位已明

沉寂多年的罗家镇终于在2017年迎来重大利好消息:南昌高铁东站正式落户罗家镇,昌景黄高铁将从这里穿越而过,南昌将以高铁东站为核心打造一个全新的高铁新区。

针对南昌高铁新区的建设,政府部门请来专家,结合实际情况,专门规划了《高铁新区的发展规划》。据南昌市青山湖区高铁东站指挥部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罗家镇人大主席团主席章涛介绍,对高铁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定位是,以南昌为中心组织环鄱阳湖遗产群,联动环徽州遗产群、环太湖遗产群,共同构建浙皖赣世界级文旅休闲区。其中,南昌高铁新区将全力打造好旅游服务中心职能和集散服务职能。

目标:打造宜养宜居宜游的大型生态度假区

章涛告诉记者,高铁新区内零散分布着许多小景点,如“千年古镇”罗家镇、谢埠、万寿宫、南行军庙、利玛窦教堂、慈母墓、罗氏宗祠等,这些小景点亟待整合。章涛介绍说,今后将挖掘与整合高铁新区内的历史文化资源,改造升级旅游景点,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推进文化旅游资源全域优化。根据规划,到2025年,高铁新区旅游业总收入将实现年均增长20%以上;到2035年,旅游业收入占当年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到15%。

高铁新区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特色在于以“旅游 ”为核心,跨界整合文化、教育、休闲等业态,实现融合式发展。依靠瑶湖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以休闲和文化体验为核心,向东南方向拓展,重点打造郊野景观与森林公园,以水上运动、泛户外运动及休闲为重点产品,设置瑶湖泛户外运动体验区、瑶湖生态休闲度假区等,着力打造一个宜养、宜居、宜游的大型生态度假区。向北拓展,可将方大特钢、江氨等制造业搬离后的区域打造成工业遗址公园,建设“双创”示范区。

昌景黄客专沿线均为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如军山湖景德镇宏村黄山等,而南昌作为沿线唯一的省会城市,有成为核心旅游集散地的潜力与义务,发展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数字技术创新、文化创意与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效衔接,有利于提升高铁新区在高铁旅游圈、经济圈的影响力。

建议:挖掘“千年古镇”内涵 沿用当地老地名

据了解,南昌市和青山湖区此前组成调研组,提出了高铁新区的发展建议。建议结合南昌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依托高铁南昌东站和南昌西站,全面建设罗家镇新区和九龙湖新城,形成一东一西、交相辉映,产城融合、站城一体,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现代化新城区

调研报告中指出,特色是一个地方最大的优势、最好的品牌。高铁新区规划建设一定要从当地的资源和禀赋出发,打好特色牌。建议在规划、建设罗家镇新区时,要从罗家镇自身的特点出发,与九龙湖新城错位发展,要念好“古字经”,充分挖掘罗家镇“千年古镇”的历史文化内涵;要做好“水文章”,充分体现罗家镇水系发达、水网密布的“江南水乡”特色;要打好“商贸牌”,充分展示罗家镇行商作贾、万商云集的“商贸重镇”风采,形成独具特色、富有魅力的高铁新区。例如,以罗家镇原有行政村和厂区为单元进行区域规划和设计,并沿用老地名,如南钢、江氨、坝桥、慈母等老厂名、老村名;高铁站、广场、建筑整体设计风格以中式为主,突出赣派建筑风格,体现赣鄱文化特色,留住历史,留住乡愁

来源:江西晨报

Hash:9b34a25a706978ab2a8c83a863aa6054143aa058

声明:此文由 南昌房天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