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坡遗址是陕西规模最大的商代遗址,堪称商王朝的西部根据地

陕西,要知道商代老百姓的生存状态,老牛坡遗址是一个不能绕开的地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老牛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灞桥区洪庆街道办燎原行政村的袁家崖、许家寺、老牛坡、孝义沟等自然村,地处灞河北岸的二级台地上。遗址面积超过一百万平方米,其时间跨度为新石器时代至商(公元前四千年至公元前一千一百年),遗址以大型商文化遗存为主。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发现这个遗址,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关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西北大学结合田野考古教学实践,先后对老牛坡进行了六次发掘。

在前后多次发掘中,发现了大型夯土建筑基址、房屋基址、烧陶窑址、冶铜作坊遗址、灰坑和贵族墓葬、车马坑等。出土了陶器、玉器、骨器、青铜器、蚌器和卜骨等。

西北大学发掘的两处大型建筑遗址东西相距一百米左右。建筑基址在历史上已经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建筑基址夯土地基厚约一米,分布着比较密集的夯窝,在建筑地基中还发现了石柱础和磉石。

其中,一号宫殿遗址长有三十五米,宽有十五米,发现了泥草墙皮,发掘出土了青铜残渣,陶范等等。

二号建筑基址长约二十三米、宽约十二米。基址上有7行3排21个石柱础,柱础间隔三米左右。

同时还发现了三处房屋建筑,有一个相对保存完好,其长度超过十一米,宽接近六米,地面用料浆石加固。推测可知,这应该是一座面阔四间、进深二间、面东两门、前有廊檐、两面坡式屋顶的中型房屋建筑。

老牛坡遗址发现两处商代冶铜遗址,有铜炼渣堆坑和铸铜陶范出土地点。铜炼渣堆积坑面积超过三十六平方米,发现罐、鬲等残片。出土二十多块铸铜陶范等等。

这次发掘共清理了六座制陶窑址。其中保存较好的陶窑为圆形竖穴式,有窑室、窑箅、火膛等。发现的时候,窑室内放置有整窑的烧坏陶器,能够辨识的十六件器物有鬲、罐、瓮等。

1986年,发掘了三十八座商代墓葬,有小型单人墓、小型殉人墓、中型殉人墓、中型殉人木椁墓,基本属于方形竖穴土坑墓,没有墓道,规模体量都不是很大。

发现一座车马坑,长接近四米、宽不到三米。坑内有一车两马。木质车身已经朽毁,这辆马车是陕西境内发现的第一辆完整的商代马车,具有很重要的科研价值。

2010年,为了给西安到商洛高速公路建设排除隐患,保护好地下文物遗存,陕西省文物部门组织对老牛坡遗址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发掘面积接近六千平方米,发掘二十五座墓葬、一百二十九座灰坑、四座陶窑、八座房址、一座马坑等,出土玉、石、铜、陶、骨、蚌等文物六百多件。

这次发掘的灰坑以大中型为主,形状多样,有的是陶窑的加工区,有的是弃用的半地穴竖式房屋。小型陶窑呈现竖穴式,明显要比新石器时代的横穴陶窑实用高效。

二十多座墓葬,有四座夏代墓葬,十多座商代墓葬,其中五座商代墓葬有随葬品,出土罐、豆、鬲等陶器多件。埋葬方式有仰身直肢葬、俯身葬等,可以判断墓葬主人身份比较低下。

从发掘的房屋遗址来看,大多数属于半地穴式,有的留有小窑穴,有的还有踩踏面,柱洞等。在马坑中发现了一具完整的马骨架。在其它坑中发现了多个人头骨、卜骨和动物骨。在一条长约七十米的横沟中,还发现了十多件石壁,陶器等等。

老牛坡遗址商代文化时间跨度较大,夏代墓葬的发现说明了夏人活动范围的西延,商代遗存反映了商代晚期下层社会的生存状态。

夏商时代的风雨过去了,我们跳出史料堆,追寻他们的日常生活,虽然看不见曾经的烟火,但是隐藏在黄土里的老牛坡遗址,默默诉说着从前的故事。

Hash:9b357a69f7f673e3b58d74af2a7cd8d643651724

声明:此文由 小卫说历史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