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这项在建始流传200多年的非遗艺术,再次迸发生机

你知道南乡锣鼓吗?

南乡锣鼓简介

建始南乡锣鼓(以下称南乡锣鼓)发源于建始县高坪镇干沟村,广泛流传于建始县高坪、三里、龙坪、红岩、花坪等乡镇以及巴东县绿葱坡、大支坪等地。

从其起源时间考证,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它是在本地锣鼓的基础上,融合中原舞台戏曲艺术而成的,由“干牌子”、“行路调子”、“坐堂调子”、“丝弦”、“围鼓”等部分组成。演奏乐器包括鼓、大锣、钹、勾锣、马锣、唢呐、碰铃、京胡、口哨等,演奏人员视场地而定,一般为8—12人。

南乡锣鼓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月6日,高坪镇首届南乡锣鼓艺术节暨民间吹打乐展演活动在高坪镇石门河景区杨泗河、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建始直立人遗址博物馆举行。

谭大美拍摄

来自高坪镇各条战线的15支队伍的近300个队员参演,1000多名观众围观。其中参加南乡锣鼓展演的有13支队伍共221人,另外有一支40人的民乐队表演及一支28人的连厢表演队。

来来来

上一组现场图片

感受一下参演队员们

火一样的激情

给各参展锣鼓队伍进行授旗,给承办单位颁发“最佳组织奖”。

给领队颁授“文明劝导员”绶带,并鼓励他们做“推动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的领跑者、排头兵。

近年来,高坪镇政府高度重视非遗项目传承与整理,组建了非遗办公室,镇文体服务中心始终把传承工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选定了高坪小学为非遗项目传承基地,学校聘请箱子井南乡锣鼓代表性传承人郭隆炽为课外辅导员,每年组织两到三次锣鼓传承与展演,镇文体服务中心开办了南乡锣鼓免费培训课堂,培训了一批又一批锣鼓学员。

来源:中国建始网

编辑|李徐祎

审核|邓恒

Hash:2830c5c4ccad85dd09440960cfe101f5b787dc23

声明:此文由 文明恩施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