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万寿宫历史文化溯源上

南昌万寿宫,不仅是这座城市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南昌人的城市记忆,是难忘的“铁柱仙踪”。

江西人聚集的地方就有万寿宫,伴随着江右商帮的发展演变,万寿宫其实也是江西人通向世界的商业名片。1600多年前,为纪念许真君,江西始建万寿宫。清代的叶调元在《汉口竹枝词》云:“以镇商人各省通,各帮会馆竞豪雄。石梁透白阳明院,瓷瓦描青万寿宫。”明清时期,大量江西人外迁湖南云南贵州四川等地,走出省外的江西人用建设万寿宫来传递赣商基因的密码,万寿宫与江西商会的合二为一,令今天的万寿宫依然在江西乃至中华大地深深扎根,将赣文化向五湖四海辐射,并渐渐成为江西人文精神的一个符号,成为维系乡情的纽带和象征。

“世界品牌”:

有江西人的地方就有万寿宫

曾有人说,南昌能在全世界打出去的品牌之一就是万寿宫。作为海内外1300多座万寿宫的祖庭,南昌万寿宫地位尊崇,声名远播。

贵阳石阡县,有一座400多年历史的万寿宫;在文学家沈从文先生的故乡凤凰古城,也有一座万寿宫;在今天的滇、川、湘、鄂各地,现存不少万寿宫宫宇和遗迹。像福建人在各地修建天后宫供奉妈祖作为福建会馆一样,江西人所建的万寿宫也成为一道人文景观。万寿宫,就是在外地的江西商人,为了让同地商人聚集起来而修的建筑。万寿宫建造的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充分表明万寿宫深深扎根江西乃至中华大地的文化魅力。

南昌有两座万寿宫最有代表性,可谓声名远播。一座位于市中心的翠花街,另一座在新建县。前者叫南昌万寿宫,或称铁柱万寿宫,后者则叫西山万寿宫。豫章十景中的“铁柱仙踪”说的就是铁柱万寿宫。南昌万寿宫始建于晋朝,因纪念许真君而建。许真君,原名许逊。据史料记载,许逊生性聪颖,医病救人,为官清廉,辞官回归南昌县故里后,又组织群众治水救灾,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许逊离世后,许氏家族便在他的修行故居建立了许仙祠,即南昌西山万寿宫的前身,而当地百姓则同时在省城南昌和邻近县乡建起相应的祠庙,当时在江西就建有十多处。随着历史演变,江西人口向湖广云贵川大迁徙,江西人在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万寿宫,号称“有江西人聚住的地方,就有万寿宫”。 如今,历经千年时光流转,万寿宫已遍布全国各地,乃至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都有它的足迹,可谓历久弥新,经久不衰。

据统计,在江西省内有据可查的万寿宫总数达600多座,省外有700余座。从事赣文化研究的专家黎传绪指出,江西的许逊与山西的关帝、福建的妈祖,是三位极具地方象征意义的历史人物。而万寿宫作为供奉许真君的历史古迹,理应成为赣文化的典型代表。

赣商辉煌:彰显“江右商帮”的深厚实力

说起赣商,首先要谈到江右商帮的由来。 江西学者魏禧《日录·杂说》云:“江东称江左,江西称江右。盖自江北视之,江东在左,江西在右。” 据南昌市民俗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梅联华介绍,明清时期,江西经济发达,经营瓷器茶叶大米木材丝绸的赣籍商人行走全国,形成了中国早期著名商帮之一——江右商帮,并称雄于明清工商业。明代江右商帮的兴起,得益于有利的经济基础、良好的地理环境,也得益于明朝的海禁政策和交通格局。江西明代的流民运动实质上是一种经济扩张,直接导致了江右商帮的产生和发展。江右商帮的兴起、赣江贸易的繁荣强化并持续了江西当时的辉煌:景德镇瓷器精美绝伦,“瓷都”名扬天下;药都樟树南方重镇,可谓“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江苏一带曾流传“三日不见赣粮船,市上就要闹粮荒”的歌谣;在云南,至今仍传诵着“江西货郎哥,挑担到你家,你家小姑娘,爱针又爱线”的民谣……赣商鼎盛之时,声名雷动中华。按财力和能量排行,仅次于晋商、徽商。据统计,在一定时期内,赣商每年外输粮食达500万石、茶叶500万斤、夏布230万匹、售纸50万两,均居全国之首。

江右商帮既没有出现像徽商那样堪与王侯相比的富商巨贾,又没有像晋商那样经营着网罗全国的票号,亦没有像浙商那样成为中国近代资本的源头,但江右商帮以其人数之众、操业之广、渗透力之强为世人瞩目,对当时社会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湖广,流传着“无江西人不成市场”的说法;在云贵川,“非江右商贾侨居之,则不成其地”。名列中国十大商帮的江右商帮的从业者们也以他们“积极活跃,不避艰险”及重“贾道”、讲诚信的良好声誉开创了数百年的辉煌,并最终确立了赣商在中国商帮史中的重要地位。

会馆文化:万寿宫串起庞大商业网络

非常有趣的是,遍布四方的赣商,只要具备了一定的财力,都会不约而同地做一件事,就是建造万寿宫。江右商人捐款集资建造的万寿宫,既保留了江西万寿宫建筑风格,又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民俗习惯和建筑优点相融合。今天人们能看到的各地万寿宫遗迹,既有各自的特色,又有共同的部分。

万寿宫实际上就是江西会馆的代名词,是赣商的标识,赣商的广告,也是赣商财富与实力的象征。自明初以来,在京城以及各省省会几乎都建了万寿宫,在全国城乡可说是星罗棋布。由于江右商帮强大的渗透力,万寿宫甚至修到了东南亚各国,至今,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仍有万寿宫留存。万寿宫既是身在异乡的江西人开展交流活动的场所,又是商人议事与暂住的地方。走南闯北的江西商人,初到一个地方,一定会先找到当地的万寿宫落脚,寻求帮助,交流信息。据梅联华介绍,为了使江西老乡在外地有一个聚会的场所,才有了会馆,万寿宫其实就是江西会馆,主要有联系乡谊、调解纠纷、商业中介和融资场所四个功能。万寿宫一般设有总会首一人,下设首士若干。总会首一般由当地同乡公推的德高望重之人担任,首士则由当地有声望的江西商人轮流担任。但凡同乡之间有什么商业纠纷,一般都由万寿宫的管事调解裁决。

从南昌的老街区出发,赣鄱子弟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建起万寿宫。 “遍布国内外的万寿宫,串起的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商业网络。”梅联华说,长期以来,万寿宫一直是南昌古城的历史见证、江右商帮的精神寄托。统领江右商帮遍布全国商业网络的精神内核,就是许逊倡导的“诚信”、“济民”精神。江右商帮一向以“贾德”著称,1300多座万寿宫,记载的就是江西会馆文化的历史,是江西商帮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江西的移民史。

□ 蔡雯捷 首席记者 徐蕾

Hash:a9faf9baaee66eef2f6aff571ef799867bb4fb27

声明:此文由 佚名_149073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