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黑山岩画解读

嘉峪关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天下第一雄关”的美誉,绵延千年的文化积淀,形成了中国独有的丝路文化、长城文化和边塞文化。 为了积极落实国家旅游全域旅游发展要求,站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上,抢抓“一带一路”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重大机遇,2017年嘉峪关市主办、首嘉文化旅游产业园承办的“首嘉创客”全国创意设计大赛,重奖征集嘉峪关市LOGO与吉祥物。欢迎全国创客关注、参赛!】

一.黑山岩画的位置

黑山岩画,位于甘肃嘉峪关市区西北约10-20公里处的黑山南麓及东麓沟谷内。黑山古称“洞庭山”,屹立于河西走廊北侧,属马鬃山支脉。山顶浑圆,山势陡峭,沟壑纵横,怪石嶙峋。山间有泉水溪流,水草丛生。黑山与南面的文殊山、祁连山对峙,形成狭窄的东西孔道,地势险要,形成河西走廊的“锁钥”。黑山南侧的石关峡,曾经是古代东西来往及丝绸之路交通要道。黑山岩画位于河西走廊岩画廊带的中间位置,具有东西方岩画传承的重要作用。黑山岩画保存现状较好,现由嘉峪关市悬壁长城文物管理所负责管理。

二.黑山岩画的发现

1972年,酒泉钢铁公司动力厂黑山湖农场职工在黑山四道股形沟放羊时,最先发现沟内悬崖峭壁上有石刻岩画的遗迹。当年5月,在嘉峪关市举办出土文物展览时,农场职工提供了线索。嘉峪关市文物清理小组人员从石关峡大峡谷中部起沿着崎岖的山沟,向北翻过三道叠崖,进入四道股形沟。这条沟宽18米至24米,在绵延1公里的两面岩壁石面上,散布着石刻画。

这次初步调查,发现岩画31幅。1978年10月至11月间,甘肃省博物馆的初世宾、韩集寿、李永良,嘉峪关市文教局的徐如梁,嘉峪关市文物管理所宋子华、杜者、巨金虎和当地驻军4名战士等11人组成调查队,再一次对黑山石刻岩画进行了全面的考察。通过这次考察,在四道股形沟及其各支沟又新发现大小岩画84幅,在石关峡口和红柳沟两处发现岩画32幅、交河沟发现岩画2幅、磨子沟只发现岩画4幅。2005年嘉峪关文物景区职工在蕉蒿沟发现岩画10幅。2006年嘉峪关文物景区组织普查,在蕉蒿沟对岩画重新编号为14幅、磨子沟新发现岩画1幅、红柳沟新发现岩画1幅。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在红柳沟新发现岩画1幅、蕉蒿沟新发现岩画3幅、磨子沟新发现岩画1处和古藏文石刻1处。

1981年9月10日,黑山岩画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3日,黑山岩画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10月20日至23日,嘉峪关长城博物馆与悬壁长城文管所业务人员再次对黑山岩画进行了调查,又发现了一些岩画。

三.黑山岩画的内容

黑山岩画主要分布在四道股形沟、红柳沟、石关峡口、磨子沟、交河沟口、焦蒿沟内,总150余幅,时代从战国延续到明代。黑山岩画属摩崖浅石刻岩画,刻凿方法主要有磨刻法、敲凿法、线刻法,内容以舞蹈、狩猎、人物、动物佛塔等为主,尤以反映野生动物的画幅居多,总计达二十余种。黑山岩画是中国北方岩画的典型代表,它作为古代西北地区游牧民族的生活记事画,涉及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美学、宗教学、民族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具有较高的艺术及史学研究价值。

四.黑山岩画的内涵

(一)黑山岩画反映的自然变迁

黑山岩画有许多动植物图像,包括野牛、野鹿、野骆驼黄羊盘羊、虎、狼、獾、狐、鹰、野雉、野兔、旱龟和蕨类植物等,这些动植物有的喜温暖潮湿,有的喜干旱寒冷,反映了河西地区气候由温暖潮湿向干旱寒冷的转变,植被景观由森林草原荒漠的转变。

(二)黑山岩画反映的畜牧经济

黑山岩画中,以狩猎为主题的画面非常之多,狩猎方法按参加人数可分为单猎、双人猎、围猎等数种;按是否骑马可分为徒步射猎、骑马射猎及用兽夹圈套取动物的狩猎方法;狩猎工具有投矛器、长柄钩形器及弓等。反映了狩猎时代、驯养和畜牧时代以及狩猎转变为驯养和畜牧过渡时期的历史转化的某些特征。

(三)黑山岩画反映的舞蹈形式

黑山岩画中众多的舞蹈图像和舞蹈形式,充分反映了当时生活在这一带的古老先民能歌善舞和热爱生活的欢快感情。从岩画中可寻出中国西北古代舞蹈形式的源头,对于我们探讨早期舞蹈和舞蹈的产生、发展的过程具有一定的价值。同时,黑山岩画中众多的人物造型和服饰形象,对研究古代羌人等游牧部落的生活习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黑山岩画反映的宗教文化

黑山岩画中许多反映先民原始宗教的动物崇拜、生物崇拜、图腾崇拜及佛像、佛塔图像,为研究古人信仰提供了实物资料。其中的太阳鸟图像比较生动。黑山岩画中有多种表现生殖崇拜的画面,主要有以人物舞蹈画面、动物交配、弓箭的双重含义及以足迹、蹄印型来表现生殖崇拜,这些生殖崇拜岩画的存在,是一种生殖崇拜观念和野性表现意念交织的产物,先民们为祈求生存发展,又能扩大野生动物和家畜繁殖,扩大获取食物的范围,便将这种欲望以艺术、宗教形式诉诸岩画,表现了人类为生存和繁衍自身所作的不懈努力,是人类遗迹的文化遗存。黑山岩画中的塔形图是唐朝中晚期至宋元时期吐蕃族的宗教遗存,是西藏岩画在河西走廊发展的一支。但其形状及所表达的宗教内涵与西藏岩画、贺兰山岩画中塔形图有很多不同之处。这些塔形图不仅反映出佛教的思想,同时也反映出了苯教的思想,是佛教和苯教融合的产物。

(五)黑山岩画反映的艺术特色

黑山岩画刻凿方法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有磨刻法、敲凿法、线刻法三种,采用了写实、夸张、传神、抽象、符号化等艺术手法,使图像显得有立体感和空间感,艺术风格别具一格。黑山岩画对人物的刻画是写意,而对动物形象的刻画却十分逼真,这取决于原始人的生存方式和他们的思维特点。处于原始或半原始状态的人们, 自身发展十分不完善, 自我意识还十分朦胧, 简单的思维方式不足以使人认识自己与自然、他人的关系。极端低下的生产力使人们对变化莫测的自然现象无所适从, 于是对之产生原始的神秘观念。对于以狩猎为生的原始游牧部落来说, 动物在其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可以说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原始人“我”与自然的界限模糊不清或自然大于“我”的意识的反映。

(六)黑山岩画与玉门火烧沟文化

黑山岩画与玉门火烧沟文化存在地域相近和产生时代重叠的关系。玉门火烧沟文化遗址位于黑山西面,遗址范围约20平方公里,中心面积0.2平方公里,黑山岩画分布于黑山东部的山谷中,主要是红柳沟及与其相通的四道股形沟等沟谷,从火烧沟文化遗址中心至黑山红柳沟,经过黑山南部的戈壁、滩地,均是坦途,直线距离最近仅35公里。火烧沟文化绝对年代为公元前1950—前1430年,多数黑山岩画距今约4100年至2500年,有数百年的重合期。在这一重合期内,黑山周边活动的部族有创造火烧沟文化并刻画黑山岩画的可能。

1976年,甘肃省文物考古队在玉门火烧沟文化遗址中心发掘古墓葬312座,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陶器、铜器、石器、玉器、骨器和部分金银器。其中的四羊头铜权杖柄、羊头柄彩陶方杯,尤其用大量的羊作随葬品,都体现出了典型的羊文化特点。如第277号墓用羊多达44头。这与当时的畜牧业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墓葬的形式,大多是竖井带台的侧穴墓,墓坑大多都是东西方向,呈长方形,并且尸骨都是头东脚西,这体现了古代游牧民族的一种葬俗。在许多墓葬中,不论男女,大多佩带金属耳环、松绿石珠、玛瑙珠等。有一些墓葬,无论男女,都在头部有一枚骨针,似为古人的椎发工具。发椎结,耳垂金银珠宝,显然是一种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习俗。联系我国古代典籍中夏商之时西北大部分地区都是羌族活动场所的记载,可以肯定,在中原地区的夏代末期,在河西地区火烧沟生活的是古代羌戎部落,火烧沟人应是早期羌人的一支。

黑山岩画中刻画的虎、豹图像很多,原始部族却不去猎捕,说明他们崇拜虎、豹,而崇拜虎、豹的部族,当属羌人。“羌神俗重虎皮,以之送死。”从岩画中的人物图像来分析,围猎、骑射、操练、舞蹈等人物全都披发,绝大部分都有头饰,舞人头插羽毛状饰物,另有一些人物头上有两长角尖状物,人们将动物的毛、皮、角或尾巴插戴头上,即为“戴胜”,他们所穿衣服或齐膝短衣,或如长裤之类,衣身窄紧,便于活动,衣服材料似皮衣,用猎取的鹿、野牛羚羊等兽皮拼合缝制而成,是一种胡服。披发、戴胜、胡服等生活习俗,均是羌人的特征,尤其头戴两长角尖状物是羌人戴羊角习俗的真实写照,“羌”字即是人字上部加以羊角所构成。《说文解字》“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

黑山岩画和火烧沟文化地域相近,时代重叠,均是羌人的文化遗存,使我们相信它们是黑山周边的一支羌人生存活动的历史纪录。

总之,位于丝路古道上的黑山岩画,历经数千载,仍然放射出耀眼的光茫。可以说,它对研究古代西北地区民族的生产、生活、民俗、宗教文化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进而对研究中国古代西北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民族、气候环境、自然生态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杨惠福,张军武.嘉峪关黑山岩画[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

[2]杨惠福,许栋.嘉峪关黑山岩画中的塔形图及其相关问题[J].考古与文物,2009,(4).

[3]张军武.黑山岩画古代文明的象征[J].丝绸之路,1994,(2).

文章转载至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

关于我们:

发起人孙春光 学历天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保送通信与信息系统硕士 。

现担任全国工商联民办教育出资者商会EMBA联盟专委会秘书长;北京左右逢源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合伙人;中关村众筹联盟发起单位之一、监事长单位;爱投(ITOU)高管会创始发起人;IT高管会创始发起人;陈香梅公益基金会天使荣耀基金理事。

Hash:b49a9070970d96e7aa55b3e9cdd4987791dbea28

声明:此文由 爱投创业指导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