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枝境内保存最完好的古驿道竟然在这个村

马路村位于六枝特区新窑镇西面,由过去的二塘村和马路合并而成,马路村与月亮河乡、中寨乡接壤,是岩脚至郎岱古驿道必经之地。

从月亮河乡的滕家寨往下走到月亮河畔,就到了新窑镇马路村地界。从反掌坡脚下沿大青石铺就的驿路弯弯拐拐地往上走,山势险要陡峭且逼窄,驮盐的骡马稍有不慎就会从坡顶翻滚到坡脚,故民间有“骡马难过反掌坡” 之说。《安顺府志》记载:反掌坡,在(郎岱)城西北二十里,通水城要路,悬岩陡峭,仄径羊肠,其最险处,难容舆马。

马路村民黎平介绍古驿道

上九个拐,绕十八个弯才到一个叫糖梨树的地方。民国时期,大凡经古驿道从二塘到郎岱或从郎岱到岩脚的盐商都要在糖梨树歇脚,两人合抱大的糖梨树象把巨伞,遮阴蔽日。民国时期,糖梨树住着一户农家,靠在糖梨树下卖饭卖茶水为生,日子过得还算滋润。那时,糖梨树的树身钉满大铁钉,其缘由是附近村寨的道士说此树已成妖树,为了还愿图吉利,这株巨大的糖梨树便成了一些人的活靶子、钉铁钉、浇油用火烧,最终倒在愚昧人的刀斧之下。令人欣喜的是,2020年8月14日,我们重访古驿道,糖梨树的树根上又长出了一株挺拔的小树,树上结满了褚褐色的斑鸠蛋大小的糖梨。

站在反掌坡垭口举目远眺,月亮河两岸风光旖旎。路上的驿石纹路清晰,驿石上,碗状的蹄窝隐约可见,驿路两旁是一蓬蓬黄橙橙的野生刺梨,伴随着一路流淌的泉水来到“一碗井”, 一碗井井口是个碗口形的岩窝,走驿路的官员或商贩渴了,在一碗井喝上几口水,又继续赶路。

一碗井

野生刺梨

从反掌坡脚下到马路村塘房组有约7公里首尾相连的古驿道,没有断头,保存得较为完好,极具旅游开发价值。如果在反掌坡脚开发一片果品采摘园,组建一支马队,从月亮河骑马上驿道,体验马帮文化、盐商文化、夜郎文化,欣赏沿途风光,那该有多美。

据马路村85岁的张兴全老人介绍,民国时期,一架运绸缎到云南的飞机落在头塘的鹅翅膀,去看稀奇的人很多,五岁的他钻到飞机翅膀脚玩耍,还折了几个螺钉玩。他亲眼看见从飞机上搬下来的布匹,当时的保长龙运河与宋选学雇人把绸缎沿着古驿道背到郎岱县城,整整背了两天。

张兴全说,岩脚背盐巴到郎岱的脚夫从岩脚到二塘歇一夜,第二天一大早才往郎岱赶。从郎岱到岩脚的官员,也要在二塘歇上一夜才赶往岩脚,所以,二塘有好几家客栈生意都很不错,还有七八户人家专门打草鞋卖(他家也是其中的一家),打好的草鞋一串串挂在外面,经常都有背盐下郎岱的脚夫和马夫购买。生意好的时候,他的爷爷和父亲点着桐油灯熬更宵夜地打草鞋养家糊口。

张兴全清楚地记得,1951年春天,攻打安家窗子洞的解放军从郎岱方向沿着古驿道开拔到二塘,埋锅造饭,用大洋老百姓买鸡买菜。为了不扰民,屋檐下、阳沟头、田坝里到处睡的都是人,骡马有屋檐高。他在田坝里捡到一件解放军走后遗落的黄棉衣,伴随他度过了三个寒冷的冬天。

如今的马路村贫困户全部脱贫,通水通电通路,漂亮的房舍、干净的道路、爽心悦目的树木花草仿佛让人走进世外桃园。保护好老祖宗留给马路村的自然文化遗产——古驿道,打造古驿道、开发古驿道,发展乡村旅游,将成为马路村可持续发展、村民增收致富的最佳渠道。

徒步古驿道

发展看今朝

下期将带你一起走进新窑洗马河

记者:李恒 王证朝

来源:六枝融媒

编辑:风情摇曳

声明:本平台图文内容除原创内容和特别说明以外,推送的稿件文字和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相关内容观点不代表我们平台立场,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Hash:54c4022503c6bd20c70c8e0fb594e4eb48fd0ba1

声明:此文由 情系大煤山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