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七眼桥地名的来历你知道吗

七眼桥镇,系安顺西秀区辖地,距市区约15公里,从古至今均有“安顺东大门”之誉称。

关于七眼桥地名的来历得从民国十六年(1927年)说起。当年,由贵州省省主席周西成组织,与云南省共同修建滇黔公路。石板房至安顺段由安顺县承修,十月初破土,年底全线贯通。因在施工时于今七眼桥东方河面用石块拱有桥洞四孔,于西方河面拱有三孔,上下合计共有七孔,以供上游之水流通。竣工后,地方民众俗称孔为眼,命名为“七眼桥”,故其名于斯时起诞生。

历经九十多年后,今天的七眼桥已非往昔也,其所辖东至凉水井,南至汤官屯,西至青苔井,北至贵安大道,沿滇黔公路、菜七公路、云峰公路两旁,民居高楼、超市、商场林立,地富民殷,一切物资应有尽有。

在七眼桥境内,颇具名声的屯堡人文古迹有:一碑、一铺、十屯、两洞、二寺、一宫、一山、一屯、一井、一哨。

一碑:石佛寺碑记。为明建文四年(1402年)时家屯首建石佛寺时所立征南入黔统帅傅友德与沐英的捐银碑,其碑在云贵两省实属罕见,堪称屯堡文化的璀璨明珠,独一无二的珍贵文物

一铺:阿若铺,即今二铺村。其是七眼桥镇的前身,数百年以来均相当于今之镇级驻地,又是屯堡村寨行政、交通、贸易的中心,古今以来誉称为安顺东门外“第一大集贸市场”与“旱码头”。1950年在此村曾发生过解放军与土匪激战的“老苗大山突围战”。

十屯:时家屯、汤官屯、夏官屯、雷家屯、郑家屯、曹家屯、仁岗屯、吴家屯、两所屯、左蒋屯。

两洞:粮仓洞,始建于后汉三国年代,约公元220年。据传是孟获囤粮之所而得名。

万仙洞。据传在明朝时,汤官屯村民夜梦神仙点化,焚烧其山之树木后,洞口洞内一目了然宽敞明亮,村人随即逐步修建洞之内外殿、路道等设施。因是神仙指引,故此取名“万仙洞”,其是七眼桥镇不可多得的自然景观胜地。

二寺:石佛寺,地处时家屯村,始建于明朝建文四年,惜于2002年被拆毁。

云山寺,由云山村始建于明弘治二年(1489年)。

一宫:二铺巡宫,其是邻近几个屯堡村寨特地为一年一度的五月十三“抬关圣”而建。明朝初时搭棚,后建房,几经拆建后,于清雍正六年(1728年)初建巡宫,2018年春再建新巡宫。

一山:云鹫山。安顺史书上有“郡城外八奇景之一”、“黔中福地、世外桃源”之载。另有“天下奇笋”、“飞凤凌云”之说及“奇峰突起插云天”之诗句,誉满黔中。

一屯:云山屯。其屯建在左右门户二山之中,以右峰云鹫山而得名“云山屯”,屯门居高临下雄伟至极,屯墙高而坚厚,易守难攻。云山屯是目前安顺保存最为完好的屯堡文化村寨之一,它的雄奇、险峻与美丽,令无数游客流连忘返。其是冷兵器时代为抵御匪患所修建,现为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2005年,云山屯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

一井:凉水井。位于今七眼桥镇政府驻地左侧约300米处之公路旁。解放前美国人在今西秀区东关办宝佛山建有汽车修理厂,经化验知其水质地纯净,富含人体所需多种元素后,每天均用汽车于此井拉水到宝佛山饮用。

一哨:烟堆山哨。哨者,瞭望之所即烽火台也。烟堆山哨坐落于二铺西方村口处原古驿道旁,系明洪武十四(1381年)征南入黔之屯军设立的军事瞭望哨所。当时山顶建有围墙哨篷,内有哨兵值守,上可观新哨,下能视杨家关哨,如一处发现紧急匪情,立即烟火报警哨哨相传,须臾,普定卫即今安顺驻军就可知晓,而提前作好备战部署,山顶之围墙至今尚依稀可辨。

编辑|阿浩

排版|小微

来源|黔中早报

审核|微哥

微信ID:lfaswyq168

打开微信点击 发现 在点击搜一搜在搜索框输入:lfaswyq168 点击搜索关注我们即可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安顺微帮微友圈公众平台定期推送本土文化,同城活动,吃喝玩乐,资讯八卦,商家优惠等诸多优质内容,最接地气、的本地微信平台!关注我们妥妥的没错!(微信:lfaswyq168)

Hash:d92b26e03f0dac322d441a38eff120b3d43d40ff

声明:此文由 安顺微帮微友圈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