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最美的10处古村落,散落在岭南桂地的静美人居处

广西,古时岭南称百越之地的西部

秦征百越后,在岭南设置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今广西大部分地区属于桂林郡和象郡,所以广西称“桂”由此而来。

桂地独占中国西南山水之美,孕育了无数美丽的村落。

一起来追寻那些岭南桂地尘封的记忆。

1 南宁横县马山乡翰桥村

翰桥村位于现在横县双桥圩与贵港木梓镇、浦北寨圩镇三地交界处。李萼楼家族所经营的200多年的庞大庄园——李萼楼庄园如今依然基本保持完好,是南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萼楼庄园大院依山势而建,坐北朝南,布局严谨,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庄园中最大的三座宅屋叫“三昆堂”,即德惠堂、光裕堂敬修堂。这三处庭院是庄园所有建筑中工艺最好,艺术价值最高的建筑。在德惠堂与光裕堂的大门上,分别悬挂着“武魁”、“贡元”的樟木牌匾。在“三昆堂”建筑群的壁面上,除了有汉字题诗赋额外,还有满文铭文,反映了当时清廷满洲贵族统治的时代痕迹。

网络图

在“三昆堂”的东边的宅屋,建于民国初年,为抬梁兼穿斗式木构架结构,东墙上下两层全是欧式窗台。最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在每个欧式窗楣的上方还有类似拉丁字母的铭文:Iaug Yuan Szu Li。这些西洋字母组成的单词至今未能破译,成为李萼楼大院一个待解的百年谜团。

2 桂林灵川县迪塘村

迪塘建村已有近500年历史石桥、拱门、过道楼、拴马石、石板路、甬道、照壁、吻兽、雕花窗格等,应有尽有,其中最精致的建筑是绣楼

绣楼的圆柱上,都挂有对联匾,门框两侧也漆有精美的诗句。回廊外侧还有几尺宽的吊楼,绣楼环境悠雅、恬静,建筑形式特别,工艺精巧。

地址:桂林市灵川县灵田乡迪塘村

3 桂林市灌阳县洞井村

灌阳是桂林乃至广西地理位置最偏远的一个县,洞井瑶族乡洞井村地理位置更是偏远,但民居保存完好且颇具规模。

网络图

洞井村距今有600多年历史,有明清古建筑68座,具有桂北岭南水乡徽派建筑风格。整个村落外围有高近2米的护墙,有东、西、南、北四个村门,每户人家多方形规划,户户相连,有门洞互通,如棋局一般,笔直的道路又似迷宫般曲折回转。整个村落布局严谨、规划合理,耐人寻味。

洞井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出过庠儒、举人、进士等共26名,至今还保存有完整的牌匾5块。此外,还保留了一块完整的清朝廉政禁令牌,这是桂林市地方禁令的唯一牌匾。

4 百色隆林钟山乡平流屯

2013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公布了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隆林各族自治县金钟山乡平流屯榜上有名。由于平流屯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尚不为外界所知。自2005年中央电视台到平流屯进行拍摄后,才陆续有摄影师和专家学者前来采风考察。

网络图

平流屯共有99户349人,都是壮族,属南盘江流域的青衣壮。当地群众至今仍保留纺纱织布的传统,身上穿的传统服装、床上用的床单被套都是自己纺织染制而成。他们的衣裤及头巾均由蓝靛染制,颜色与那坡的黑衣壮相似,但衣领及袖口处锈有青色或蓝色花纹,并在领口别有2个分别由十余个小银球串成的银球做装饰,工艺十分精湛。

平流屯的建筑是典型的壮族干栏式木楼,百余户吊角楼依山而建,房屋都是用一人合抱大的木头做成屋柱,在柱上2米高处搭上木梁,梁上铺成上下2层木板,形成了梁下底层养牲畜,中间一层住人,顶上一层储藏粮食的“三层楼”结构。平流屯的干栏式木楼另一个特点是它的屋顶结构,屋檐倾度大,便于排雨防晒。屋顶两端还各有一个A型小屋檐,它起到通风、采光的作用,利于储藏在顶层的粮食保持干燥,木楼在外观上也显得更加古朴、美观。

5 钦州浦北县小江镇平马村

2015年4月,平马村入选“第一批广西传统村落名录”。在村里,要数大朗书院最有看头。

网络图

浦北的书院有着悠久的历史。轻巧秀丽具有岭南古建筑的风格的大朗书院是浦北县清代兴建的16所书院中保存最完整的书院。坐落于小江镇平马村的大朗书院景区,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大朗书院、伯玉公祠、主题文化广场、艺术创意文化村等四大部分组成。

其中,大朗书院始建于清朝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具有中原建筑文化和岭南建筑文化相交融的建筑风格。走进书院,正门上方采用当地最坚硬的花岗岩阴刻宋体“大朗书院”的匾额和两旁嵌挂阳刻“大成声振尼山铎、朗润文方浦水珠”的对联依然清晰如新。

正堂前的天井栽有四棵树,分别为含笑树(茶树)、米兰树、桃树及李树,取桃李满天下之意,其中的含笑树和米兰树均已有百年历史。

6 玉林玉州区高山村

高山村坐落于玉林市北面5公里处的大容山西南余脉的山坡上。高山村的海拔及相对高度虽不高,但因周边经常发生洪灾而此村从未被水淹,故称高山。高山村始建于明朝天顺年间,已有近600年的历史。明朝大地理学家,旅游徐霞客曾于公元1637年路经高山村。

网络图

高山村保存着明清古宗祠13座,古民居60座500多间,古火砖巷道9条,以及古墓、古井、古戏台、古剧场、古石碑、古围墙等一批古建筑,浓缩着深厚的明清民居民俗文化底蕴。据说哦,现在去高山村,随便找一个农妇或者阿伯,都可以把村里的典故讲得津津有味。

高山村又被称为“进士村”。明万历年间(1574年),村里便办起了“独堆坡书房”,随后各个家族竞相开办启蒙馆、私塾等。自清乾隆22年(1757年)到清末150余年间,高山村共出4名进士(玉林科举时代共中进士24名),21名举人,193名秀才。

7南宁长联村鼓鸣寨

鼓鸣寨距离上林县城20公里,距离南宁市区60公里。民居大部分为清代和民国时期修建,保存完好。

这座沉寂的壮民族夯土古村落,可以体验到原滋原味的壮家风情,实属一处世外桃源

地址:南宁市上林县巷贤镇长联村鼓鸣寨

8 贺州玉坡村

玉坡村古有“小南京”之称。玉坡村兴盛于明清时期,民居多为深宅大院,青砖黛瓦房,条石铺垫,屋檐雕龙画凤,这些屋宇住过了几代人,至今丰采依旧。

“恩荣石牌坊”全部用条石和石板镶嵌而成,没有任何沙浆填缝,各种浮雕动物仍栩栩如生。250多年的风霜,石梁石瓦也不变形断裂,堪称奇迹。

地址:贺州市钟山县燕塘镇玉坡村

9 贺州秀水状元村

秀水瑶族状元村立村建寨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县志记载的133名富川历代科举进士名录中仅秀水状元村就占了27名,因而,又有“状元村”之美称。

村内有状元楼、古戏台、古牌坊、古罩壁等一批景观,有历朝历代皇帝赐封和官府贺赠的各式古牌匾。难怪有人称之为宋元明清古建筑露天博物馆

地址:贺州市富川县朝东镇秀水状元村

10 柳州东田村田头屯

四荣乡田头屯均为吊脚木楼式民居,清澈的田头河缓缓流过,两岸翠竹轻扬、层叠梯田、构成一幅小桥流水苗寨田园风光

吊脚楼里,喝一杯寨酒、吃一碗油茶,再尝一尝农家香糯酸鱼鸭肉;在千年情侣榕下,看一次芦笙踩堂、玩一次苗家泼水,再到田头河去玩一回漂流,这样的旅游能否让你过足瘾呢?

地址: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四荣乡东田村田头屯

古村记独立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

Hash:f98b4f024548d969b63282ca06f6153fd9a01f20

声明:此文由 古村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