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规模比不上三峡大坝,却救了上千万人性命和家园!

响洪甸水库,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坐落在西淠河上游,齐云山畔。

响洪甸水库是淮河支流西淠河上的一座大型水库,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治理淮河水患的枢纽工程之一,是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发电、城市供水、航运、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

水库建成之前,流域降雨极易造成淠河及淮河旱涝灾害,有雨即涝,无雨即旱,水来成河,水去成滩。据1949年以前500年统计记载,淠河流域发生涝灾185起,旱灾190起,发生水涝灾害的年景占五分之四。1950年7月淠水泛滥,仅豫皖两省淹地4000多万亩,受灾人口1300多万。

响洪甸水库的移民工程是132.7米,淹没了麻埠镇、流波镇等,淹没面积71平方千米,淹没区总人口52272人。根据省委“就近迁移”的原则,库区移民基本安置在库区周围以及金寨县内各地,库区周围形成响洪甸、鲜花岭、青山等新的集镇。

水库蓄水后,部分移民迁至蓄水线以上的库区周边,开山种粮,1958年大炼钢铁,库区周围生态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1973年金寨县成立两库(响洪甸水库、梅山水库)周围治理指挥部,实行库区综合治理;1984年按照县政府有关水土保持、退耕还林的规定,库区正常蓄水线以上1千米范围内15º以上山坡立即停耕,实行封山育林,生态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响洪甸水库防洪库容4.76亿立方米,调洪库容14.05亿立方米,兴利库容9.93亿立方米,百年一遇的洪水,除下泄发电用水外可全部拦蓄;千年一遇洪水,可将洪峰流量由9810立方米每秒削减到1370立方米每秒;万年一遇的洪水,可将洪峰流量由13320立方米每秒削减到1420立方米每秒。1969年7月21日,一次拦蓄洪峰10200立方米每秒,洪量8.76亿立方米,削减洪峰99%。1991年,淮河流域特大洪水,响洪甸水库流域仅6月30日~7月11日,平均降雨达894毫米,最大入库洪峰流量4970立方米每秒,来水10.67亿立方米,全部拦蓄,7月11日20时库水位升至有史以来的最高值134.17米,超汛限水位9.17米,7月10日23时10分开启泄洪闸,最大泄量为647立方米每秒。2003年淮河流域特大洪水,7月4号夜暴雨,最大入库流量3140立方米每秒;7月8日7时至11日 19时,流域连降大到暴雨,最大入库洪峰流量达5072立方米每秒;7月5日和7月8日两次洪水过程,分别拦蓄洪水0.86亿立方米和4.57亿立方米,总量达5.43亿立方米,两次分别削减洪峰93.4%和83.4%。

响洪甸水库是淠史杭灌区的主要水源之一。佛子岭水库和响洪甸水库共同担负着下游660余万亩农田灌溉和城市供水任务。响洪甸水库实际灌溉农田数逐年增长,年均灌溉效益超过1.0亿元。1978年大旱,水库流域年降雨量和入库水量均是建库以来最少的一年,4月底发电泄水已不能满足灌溉需求,不断开启泄洪闸放水,计26次151小时,到库水位降到泄洪洞进口底槛高程以下、库水已放不出为止,共放水3.63亿立方米;9月21日~11月13日淠史杭总局在泄洪洞采用虹吸法抽水,又为下游提供生活用水4700万立方米,库水位降至90.38米,达历年最低水位;全年出库水8.80亿立方米,灌溉395.6万亩。1994年安徽大旱,响洪甸水库4~9月累计泄放灌溉用水9.35亿立方米,全年入库水量6.18亿立方米,出库水量13.53亿立方米,年灌溉农田281万亩。1997年夏秋季节,安徽再次遭受旱灾,5月24日~6月15日和8月1日~16日,两阶段开启泄洪闸放水36次,累计放水2.86亿立方米,灌溉良田266.8万亩,全年来水量6.04亿立方米,出库水10.75亿立方米。

为提高响洪甸水库综合发电和防洪抗旱能力,充分开发利用水资源,1994年12月开工建设安徽省第一座抽水蓄能电站——响洪甸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安装2台4万千瓦的抽水蓄能机组。蓄能电站利用响洪甸水库作为上库,在距响洪甸水库大坝8.8千米处建一拦河坝,利用两坝之间的河道蓄水形成下库。下库流域面积为44.7平方千米,总库容950万立方米,其中有效库容440万立方米,最高洪水位71.3米,正常蓄水位70.0米,死水位67.0米。下库拦河坝采用混凝土重力坝,由非溢流坝段、溢流坝段和放水孔等组成,坝顶高程71.5米,最大坝高16.0米,坝顶总长260米,其中溢流坝长61米,设5扇宽10米的闸门,最大泄流量1320立方米每秒。2000年6月,两台机组并网发电。截至2005年,蓄能电站共发电6.27亿千瓦时,抽水用电8.08亿千瓦时

响洪甸水库容量大,湖面开阔,养殖水面7.45万亩,正常有7~8万亩,1956年底即开始养鱼。响洪甸水库建成前,西淠河汛期通排筏至正阳关。水库建成后,库区长年通航,改善了山区的交通,促进城乡物资交流。20世纪70年代以前,水库航运是库区主要的交通工具,随着公路的建设发展,航运比重逐步下降。

响洪甸水库枢纽工程由水库大坝、泄洪隧洞、引水隧洞、发电厂四部分组成。

水库大坝是我国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座等半径同圆心混凝土重力拱坝,1956年4月开工建设,1958年7月竣工,同期开始蓄水。坝顶高程为143.4米,防浪墙顶高程为144.5米,最大坝高87.5米,坝顶弧长367.5米,弦长307米,坝顶宽5米,另加挑出部分共为6米;大坝上游面垂直,下游面自顶向下逐渐加宽,最大底宽39米,包括扩大部分为43米;坝体从右向左分为24个坝段,坝体内建一条宽2.25米、高2.75米的灌浆廊道,底部高程73.5米,供排水和观测检查用。响洪甸水库大坝以五百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五千年一遇洪水标准校核,为一级水工建筑物,可抗八级烈度地震。2003年,安徽省水利厅主持对响洪甸水库大坝进行安全鉴定,水库大坝被评定为三类坝,2004年开始对大坝进行除险加固。

泄洪隧洞在水库大坝右岸,钢筋混凝土衬砌,洞长303.90米,直径7米,进口是喇叭形斜井,进口底高程93米,最大泄洪流量618立方米每秒。

引水隧洞位于大坝和泄洪隧洞之间,基本与泄洪隧洞平行,全长216.5米,未衬砌,主洞直径8.7米,进口底高程97米,末端成四条平行支洞,直径由3.6米渐变到2.8米,接钢管进入发电厂房。

发电厂建于1958年4月,治淮委员会自行设计建造的坝后地面式电站,总装机容量4万千瓦(4台1万千瓦机组),1959年9月一号机组运行发电,1961年4月四台机组全部发电,其中四号机组是我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第一台“定、转子双水内冷水轮发电机组”。

水面库容

响洪甸水库是多年调节水库,总库容26.32亿立方米,水库五百年设计洪水位141.30米,五千年校核洪水位143.37米。防洪高水位132.60米时,对应蓄水17.25亿立方米。死水位为100.00米,对应蓄水2.34亿立方米。水库水位达汛限水位125.00米高程时,蓄水12.27亿立方米,水库水面面积达59.21平方千米。水库正常蓄水位为128.00米,蓄水14.13亿立方米。水质优良,为Ⅱ类水质,来水靠降雨补给。

入库水含沙主要在洪水期,枯水期含沙量接近于零,1954年8月6日实测含沙量为2.07千克每立方米。1959年和1964年两次测量比较,五年间水库共淤积1000万立方米,淤积地段都在上游各支流河口,距大坝17千米范围内基本上没有淤积。1972年11月对库区进行全面地形测量,1964~1972年8年间水库淤积了388.45万立方米。

响洪甸水库湖光山色风景秀丽,2004年7月,响洪甸水库被批准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响洪甸水库、蓄能电站下库分别命名为“青山湖”和“仙女湖”。响洪甸水库风景区不仅有旧六安州八景之一的“齐山拥雾”等景点,还有名茶齐山翠眉、六安瓜片青山湖鳜鱼为代表的淡水鱼,板栗食用菌土特产资源,青山湖和仙女湖平静宽阔的湖面也是优秀的水上项目运动基地。

一湖碧水,绿得透底,群山迭翠,侄映水中,随着水面的涟漪颤颤悠悠,袅袅依依,山水交融,美丽极了。荡舟湖上,齐云山上的茶园飘来阵阵茶香。驾舟转过一座山麓,驶进一湾湖岔,千亩竹海掀起层层绿色波浪。湖心冒出一座小山,酷似少女对镜梳妆。由此而上,便到了张冲磅眼,凡是到过这里的人,都知道附近有两处著名的瀑布;一是以气势雄伟著称的磅眼,一是饶有诗意的龙潭

Hash:40c1ae7c9f1b7487f626d54faed686a019da03a0

声明:此文由 中大网校工程考试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