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城区的这些地方,都有一段值得铭记的历史!

- 全文3768字阅读约 12分钟-

抗日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75年

每一处抗战遗址

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

并以其特有的方式

向世人诉说无比惨烈、悲壮、

可歌可泣的战争场景

这些遗址背后

蕴藏了哪些历史信息?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

湘潭这些留下抗战印记的地方

飞机坪社区

岳塘区友谊广场附近

有一个社区名叫飞机坪社区

湘潭没有飞机场

这个社区是怎么得名的呢?

这得从抗战时期的一段历史说起

如今的飞机坪社区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

南京政府准备建立中央工业区

1936年

地址定在湘潭下摄司地区

建设项目就包括飞机制造厂

后来由于日本侵略者加快了侵略步伐

湘潭迅速成为战争前线

下摄司的一切建设被迫停止

已平整的土地被划作军用机场

作为停降军用飞机之用

当时

下摄司机场还修了土跑道

但从未降落过飞机

抗战时期的旧机场航拍图(资料图)

用手机滑动,查看更多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南京政府起草了一个三年工业建设计划,准备建立中央工业区。

1936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将中央工业区地址定在湘潭下摄司地区,征地9400多亩,计划建设中央钢铁厂、中央机器厂、中央电工器材厂,还有与三大工厂配套的湘江发电厂等,其中中央机器厂即飞机制造厂。中央电工器材厂、湘江发电厂先后开工建设投产。

到1938年,下摄司9430亩土地已经平整,大致包括今天芙蓉大道以西,湘潭大道以南,岳塘路以东,南至湘江边的区域。

后来,由于日本侵略者加快了侵略步伐,湘潭迅速成为战争前线,下摄司的一切建设被迫停止。由于战争需要,已平整的土地被划作军用机场,作为停降军用飞机之用,与长沙新河机场一道作为大托铺机场备用机场。

当时,下摄司机场还修了土跑道,但从未降落过飞机。老百姓称此地为“飞机坪”,从此,一个新的地名诞生了。

抗日战争结束,飞机坪移交中央电工器材厂代管。解放战争结束后,交还当时的县人民政府。

昔日的飞机坪

如今成为了百姓生活的社区

高楼林立,绿树葱葱

已经找不到当年战争的痕迹

但这段历史因这个名字

而被人常常提及

愈加让人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三十亩大丘

湘潭河西潭城大厦十字路口

每天车水马龙

是现今湘潭城区最繁华的地段之一

市民们尽人皆知

而要问当年

湘潭的“三十亩大丘”在哪里

也许知之者甚少

河西原大洋百货位置

三十亩大丘

就在潭城路口原大洋百货的位置

有30亩地,以出产撑棚冬瓜著名

1941年8月

日机在三十亩大丘丢下3颗燃烧弹

顿时血肉横飞

火光冲天

侥幸没被炸死的人

慌乱中冲出火海

向外逃命

日机又用机枪扫射

使躲在那一带的人几无幸免

尸体飞上瓜棚

断壁残垣上

到处是飞溅的碎肉、血浆

惨不忍睹

日军轰炸湘潭(资料图)

用手机滑动,查看更多

三十亩大丘本来只是旧时湘潭“后街”之外的一块大菜地而已,除了面积大之外并无什么特别之处,但自从清顺治六年(1649年)清军血腥屠城和1941年日军疯狂轰炸湘潭之后,三十亩大丘及其西北角弥陀寺、希青亭,曾一度成为让湘潭人闻之心痛的地方。

史料记载,从1938年开始,日军对湘潭城区进行了数次大规模轰炸。其中,1941年8月6日轰炸了十三亩大丘等城区后,第二天接着轰炸了十四总到十六总街区,出动48架飞机;第三天又轰炸了滴水埠的唯一膏盐矿公司和均益膏盐矿公司。这三天时间,导致1000余人伤亡,而整个1941年8月份的轰炸,炸死1363人,重伤致残1254人,是历年历次轰炸中人员伤亡最为惨重的一次。如今的雨湖区中山路为什么比平政路宽,原因就是当年中山路沿线建筑被轰炸后几乎夷为平地,重建时路面有所拓宽。

旧时湘潭,因屠城而造就了弥陀寺、希青亭,因轰炸而让人们记住了三十亩大丘。“弥陀寺、希青亭、三十亩大丘”这几个名字,曾一度让湘潭人闻之心痛。

随着岁月的流逝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昔日的荒凉冷落之地

如今成了繁华商业

面貌焕然一新

但是我们仍然有必要记住这段历史

记住“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

大唐湘潭发电公司旧址

电影《八佰》票房已突破27亿

大批影迷来到影片中关键战役的

事发地——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

真实的历史事件发生地

成为了影迷的热门“打卡”地点

在湘潭

也存有这样一处子弹密布的老建筑

大唐湘潭发电公司的旧址

这里就是大唐湘潭发电公司的旧址——

湖南湘潭市下摄司老厂区

1、2号机组的厂房

墙上仍然残留着一些弹痕

和一排排机枪扫射的枪眼

1939年12月6日

9架日军飞机轰炸下摄司机场

投下炸弹20余枚,炸伤修场工2人

电厂1、2号机组厂房玻璃多有震破

从此

电厂的墙上便留下了永久的弹痕

也给几代人心中留下了永远的痛

大唐湘潭发电公司的旧址

用手机滑动,查看更多

大唐湘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原名湘潭电厂,创建于1936年,旧址在湘潭市下摄司,新址位于湘潭市岳塘区双马镇。

1936年,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筹备在湖南湘潭下摄司建设一座中央电厂,为机器、电工、钢铁厂提供电力。11月16日,资源委员会副秘书长钱昌照签署湘江电厂“事业意见书”同意创办湘江电厂(湘潭电厂的雏形),由此,一个“第一期经费为100万元(法币)”,以“湘潭县之湘江东岸全部境界为营业区域,第一步设置2000千瓦汽轮发电机两座,用30000伏高压输电线路贯通湘潭、株洲两地”的湘江电厂应运而生。1937年1月1日,湘江电厂筹委会正式成立。第一批机炉设备于1937年上半年运抵厂址,其余主要机件始于1938年4月运抵下摄司。主厂房于1937年6月21日破土动工,1938年8月底,除内部装修外,土建部分基本竣工。1938年4月18日,湘江电厂正式成立。

1938年10月9日,那是一个极为惨淡的中秋节。6架日军飞机第一次到下摄司投弹轰炸,幸未对湘江电厂造成损害。

1939年9月,湘北战事紧张之际,驻防下摄司的国民党102师曾奉命炸毁下摄司湘江电厂厂房,后经中央电工器材厂留守处周笃敬竭力交涉始免于难。

同年12月6日,9架日军飞机轰炸下摄司机场,投下炸弹20余枚,炸伤修场工2人,电厂1、2号机组厂房玻璃多有震破,从此,电厂的墙上便留下了永久的弹痕。

这些些弹痕和枪眼

时刻向人们昭示着她的饱经风霜

这些工业建筑的痕迹

在湘潭不胜枚举

它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工业遗产

它们的建与拆、废弃与新生

将深深刻在湘潭的发展史上

成为莲城人民的珍贵记忆

湘潭老火车站的抗战公约

在湘潭新火车站东南角约500米处

有个近乎废弃的老火车站

据地方史志专家考证

它是湘潭历史上的第一个火车站

也是一段烽火岁月里

湘潭最特殊的城市符号

一条保存较好的抗战老标语

出现在这个火车站候车厅的外墙上

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湘潭老火车站候车厅

这些标语的字体为红色

写有“国民公约”和“奋斗救中国”等内容

“《国民公约》”是国民政府

1939年3月12日颁布的

同时颁布的还有《誓词》

中国共产党同时发布了

《告全党同志书》

明确指出要尽一切努力

推动全国人民参加这一运动

一致抗日

据推测

这些“国民公约”是在1943年

日本侵略湘潭后老百姓写的

语言直接、易懂

充分体现了湘潭人当时强烈而质朴的

抗日决心和爱国热情

这是湘潭境内已发现的、唯一保存下来的抗战公约

用手机滑动,查看更多

在新火车站东南边500米处,有个老火车站,这是湘潭历史上第一个火车站,然而却远不如同在民国时期建成的潭宝汽车站知名。湘潭史志专家周磊先生向我们讲述了湘潭老火车站的历史。

“《国民公约》”是国民政府1939年3月12日颁布的,同时颁布的还有《誓词》,中国共产党同时发布了《告全党同志书》,明确指出要尽一切努力推动全国人民参加这一运动,一致抗日。“《国民公约》”在广东福建山东等少数几个地方有墙体书写和纸质文字的记载。

周磊介绍:“湘潭老火车站是1935年建造的,为当时湘黔铁路第一站,火车站由德国设计师设计建造,具有拱顶和圆弧形窗等明显的欧式风格建筑特征,是湘潭境内抗日战争时期遗留下来的唯一比较完整的火车站。湘黔铁路于1937年12月开始施工,1938年12月湘潭到娄底路段通车,而仅仅6个月后因防止侵华日军利用铁路西侵,而将钢轨和枕木拆除。”

“湘潭老火车站最大的历史价值在于用铁红书写在外墙上的‘《国民公约》’。‘《国民公约》’对沦陷区百姓的要求非常具体,它的意义要比发现的抗日口号的意义更大,更值得我们对此进行保护。”周磊说,这是湘潭境内已发现的、唯一保存下来的抗战公约,是当时所有沦陷区百姓的行为守则,公约上“不违背三民主义”、“不用敌人和汉奸银行的钞票”、“不卖粮食和一切物品给敌人和汉奸”等几条公约仍清晰可见。据了解,1944年6月湘潭沦陷,当时的“黄龙乡第一保战仕队”,在这里写下了“《国民公约》”。后来,老火车站这面墙壁又被人用石灰粉刷,“《国民公约》”被掩盖,经过几十年的风吹雨淋,墙上的涂层剥落,这些字迹这才又重见天日。

“《国民公约》”共12条,全文内容如下:一、不违背三民主义;二、不违背政府法令;三、不违背国家民族的利益;四、不做汉奸和敌国的顺民;五、不参加汉奸组织;六、不做敌军和汉奸的官兵;七、不替敌人和汉奸带路;八、不替敌人和汉奸探听消息;九、不替敌人和汉奸做工;十、不用敌人和汉奸银行的钞票;十一、不买敌人的货物;十二、不卖粮食和一切物品给敌人和汉奸。

80多年前的这座老售票厅

如今已经成为货场的仓库

货场工作人员介绍

湘潭货场目前年吞吐量为100万吨左右

到站的货物大多数为

北方运来的玉米、麦麸等饲料

偶尔也有大米冻肉等物资

出站的货物大多为铁矿

运往娄底涟钢等地

今天是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89周年

对历史最好的纪念

就是创造新的历史

对革命先烈最好的致敬

就是赓续他们的精神

铭记历史

吾辈当自强

来源:湘潭在线(ID:xtolcn)

照片拍摄:肖铁伟 周涟渭

编辑:郭娜

审核:吴新春 徐美

勿忘国耻↓↓↓

Hash:4163025f374b084bd195a834bb630dd4158244d5

声明:此文由 湘潭在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