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古镇地名传奇

作者 永嘉尤十二

(图片:状元文化公园内的赵建大像)

状元镇位于温州近郊,是千年古镇,北临瓯江,南靠大罗山,自然风景优美,境内河网密布,百姓临水而居,安居乐业,形成诸多古村落,属于典型的水乡古镇风貌。每到端午时节,镇内最是热闹,江中的王鱼,山上杨梅,河里的龙舟,号称状元三宝

(图片:上世纪七十年代状元桥旧照,来源网络)

我住在本镇石坦村,自小生于斯长于斯,对家乡充满热爱。从祖辈与乡贤的口述中,田间与野史的杂谈里,对温州乡土文化历来颇有兴趣。

近年来,随着旧城改造的实施,温州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市区面貌可谓日新月异。社会经济的现代化历程,不但导致地方方言的式微衰落,拆迁带来的巨大变化,也让一些地方的老地名逐渐湮没消亡,因此当前对历史地名的保护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传承温州乡土文化,留住家乡历史记忆,特撰此文叙述状元古镇的一些地名故事,以飨读者。同时向那些多年来为状元本地历史文化研究不辞辛劳不计名利的前辈们致敬。本文志在修订和补充近年来一些涉及介绍状元历史文化的出版书籍中前后矛盾与常识错误之处,对地名故事注重同时罗列诸多来源说法,让读者自己加以分辨思考。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促使更多同类相关精彩文章的出现为盼。

(图片:浙江通志,温州府志,永嘉县志等书中关于唐李集的记载)

(图片:大罗山上俯瞰状元,形似四方城池)

(图片: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美国锁眼卫星地图状元局部)

相传在唐朝末年,有位叫李宪元的皇族(温州民间呼为李王)因为当时北方经过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连年战火,而南方相对比较安定,意欲南下躲避战乱。

在李王的幕僚当中有一位姓杜的长史是温州瑞安人,经其劝说,李王携带家眷部属来到温州定居。(查温州历代地方志,确有关于唐末河间郡王李集到温州定居的相关记载,而今日河北省也确有河间市,历史上河北地方也是唐代藩镇割据战乱的重灾区。)

话说李王到了温州,由于那个时代大唐气数将近,可谓名存实亡,在温州城里的官员对李王这个没落王孙并不待见。李王最终离城来到当时还是荒芜之地(根据一些地质学资料,彼时状元一带已然成陆)的城东状元一带定居。这位杜长史据说善于堪舆之术,李王来此落地生根,正是他的出谋划策。杜长史发现状元一带,与古时郭祖选址营建温州斗城的山水地形非常接近,可谓是风水绝佳之地。

我们今天若从山上俯瞰状元,还能看到一个隐约的类似方城的形状,巧合的是它与温州古城的面积大致相当。北面同样是瓯江,江中都小岛(当时状元江面只是几个独立分散的沙洲,今日七都岛尚未成形),西面是石坦外河(温州古城为九山河),东面是狭长的茅竹岭、马鞍岭、都堂岭等山头(温州古城为上岸诸山包括海坛山、华盖山、积谷山),南面的石坦太平头山相当于温州古城的松台山,而瓯海大道上山西岙、西台岙、岩岙三个村庄出入口,像极了温州古城的大南门、小南门、来福门。在这个隐形方城西北角位置,也就是石坦外河伸向瓯江方向的尽头处,有一个形似葫芦的小岛(今日状元横街埭头附近),正对应温州古城的西郭山。

杜长史称温州风水上的龙气从瓯江奔流而下,被今天的茅竹岭所挡,龙气在状元一带凝聚充盈,氤氲不散。而小岛有如一只大葫芦吸满了龙气,实在是风水宝地中的宝地。

李王听了杜长史的分析,有心要把这座隐形方城建设成真据为己用作为日后发奋图强的基地,遂开十字河,欲以为城之四厢,对应温州老城,为之命名为新建城。无奈李王英雄不得志苦于力有不逮,最后只能求其次在葫芦岛附近安顿了家眷部属,因李王有仁义之名,而后陆续有百姓迁入此地居住,逐渐形成村居街市,这就是后世南宋赵状元出生的新建街。而李王也为状元留下了人文历史上本镇的第一个古地名——新建。

(图片:在镇上十字河远眺李王尖)

(图片:李王尖顶上远眺温州市区方向)

(图片:李王尖后古校场遗址

再说李王在新建街休养生息享了多年清福,不料风云变幻大唐帝国形势急转直下,原本被唐朝宗室视为能挽救大唐命运被皇帝赐名为朱全忠的朱温,在实力慢慢坐大之后暴露出了代唐自立的野心,并大肆屠杀唐朝宗室,一时之间,李唐后裔人人自危。

由于此时长期把持温州刺史位置的朱褒家族(史载朱褒,永嘉人,以同姓结援朱温,朱氏兄弟几人占据温州长达二十几年)是朱温的亲信,李王畏惧遭到陷害,于是带领亲随将士隐居避入大罗山(当时也叫泉山)之中。没多久,朱温谋朝篡位建立梁朝,拉开了五代十国的历史序幕。

传说李王常在大罗山北面的最高峰霹雳尖(也叫莲花尖,号称罗山第一峰)一览众山小,远眺山下的状元,兼怀北方的故国家乡,后世此处也被称作李王尖。李王自幼学文习武,又是风雅之士,性喜山茶花(据说大罗山化成洞的唐代茶花王就是李王所栽),故将自己避居的一片山头命名为茶山。

茶花在北方常养于盆内,冬日天寒更需放入室内,而温州地处南方,气候温暖,茶花可直接种在露天野外,李王既逃离北方战乱的牢笼,置身南方安定自由的广阔天地,对花长叹,自比身世,难免若有所思。

自从李王来到大罗山之后,大罗山和李王的故事就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至今大罗山上的很多村子都有其后裔。从五代开始,大罗山也慢慢出现在文献史书的记载当中。这是他话,本文不展开多说。

(图片:笔者居住的石坦尤宅地方,景观石处原有古榕为一村之最,毁于大跃进)

(图片:石坦都衙庙内的碑文)

(图片:甘岙村中的都衙庙)

(图片: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状元一中旧照,来源网络)

(图片:石坦老人协会里的古村壁画

(图片:石坦山中的上林堡古迹,其仅剩墙基解放后被村民挖去修筑私坟而彻底消亡)

接下来再来说说状元古镇内其他几个跟李王关系密切的地名,确切的说,应该是跟李王部下关系密切的地名。先来说说笔者居住的石坦村。石坦分为石南、石北、石外三个大的自然村,也就是日常我们所说的南岸北岸、岩岙。石坦南岸靠山,这里是石坦古村的本部,隔着石坦河对面是石坦北岸,而岩岙是温州话外岙的转音,意思是村口外的小山岙,古代也叫太平头。其实石坦村正宗的名字应该写作石坛,这从村里百姓们收藏的老旧的祠堂宗谱里的记载可以得到很好的反应,之所以写作石坦,那是明朝后期的事情。

在石坦村南岸垟头尤宅地方的山脚下,有一座都衙庙,里面供奉的是李王麾下的一位将军,传说此人是一位汉化的西域胡人(可见唐朝当时文化开放的包容程度),骁勇善战,头发赤黄色,而且身材高大魁梧,特别的长,站在人群中异常显眼。因为姓梅,人称“长梅将军”,也有人讥称“黄头将军”。

那么何谓都衙呢,都衙其实是唐朝一种武官职位的名称,是都押衙的简化称呼。唐朝一些皇族和权臣都有自己的私属臣僚,前文提到的长史也一样,是一种类似于总管幕僚的文官职位。这里应该说明一点,在唐末时代,像李王手下的这种长史和都衙都是他的家将家臣,并不是朝廷里的品级官员。

据说李王曾有大恩于长梅将军,长梅将军为报恩自愿跟随李王左右,对李王更是忠心耿耿。长梅将军本是从西域来大唐的胡人,因昔日与李王相识于长安上林苑梅树林中,故取汉名叫梅上林。为防止温州刺史朱褒派人攻击加害,李王亲自带兵在大罗山上霹雳尖附近加紧操练,又分兵长梅将军在今日石坦村老林山一带修筑工事,严阵以待。

当时长梅将军驻兵防守在敌情从温州方向来攻状元一带的前线(从干岙山头开始顺着石坦内河沿线各山头到石坦外河沿岸一路往瓯江方向)至今还留有很多跟他有关的遗迹和地名传说。整个大罗山区域甚至可以说整个温州地区名叫都衙庙的宗教建筑只有两座,一座在石坦村,一座在干岙村,刚好分布在老林山两侧山脚下。据说李王到长梅将军处慰劳将士,看到兵寨后的山岙里长满竹子,苍翠成荫,心生欢喜,为之取名玕岙(玕即琅玕,古时代指竹子,玕岙就是竹岙的雅称,后世讹为干岙,温州市区还有叫玕屿的地名同此意。)大罗山一带盛产竹子,这从五代时的古籍《笋谱》中已经有明确记载,至今该处附近尚有地名叫水竹田

我曾听村里一位已逝长者说这位长梅将军死后,人们之所以把他当做神明立庙供奉,除了认可他为人忠勇之外,主要可能还是因为出自对他特殊长相的敬畏。据说文革破四旧时,当时被砸掉的都衙圣王老塑像还是一头赤发装束的。

石坦村山下瓯海大道山洞口过去有一个很大的黄泥平坦叫蚱蜢坦,曾是那个年代附近的学校状元一中(今温二十中前身)的天然操场,据说就是“长梅坦”的转音,传为长梅将军带兵训练的地方。

石坦山上还有长梅寨遗迹,或称上林堡,几个俗名叫法都与长梅将军密切有关。另有烟墩遗迹,今日还能分辨出模糊的轮廓。山上还有“黄头将儿”这样的地名。古时也把状元境内从茅竹岭直到大岙溪沿路山边各处统称为梅寨山下,估计也与此有关,其中石坦到干岙附近一带更是其核心所在。而山下沿河古时候还有梅宅、梅洞等带有梅字的地名。

故老相传,在古代石坦村都衙庙门前有一个大祭坛,是由几块天然的大石头堆垒而成,据说是长梅将军死后他的部下们按照他生前信仰的西域宗教习俗建的。唐朝西域佛教盛行,按现在的理解,推测应该是类似于一种佛教的石头祭坛。而石坦村的古名石坛两个字,正是来源于此。

那为什么今天叫石坦村呢,原来明朝后期来自永嘉场的抗倭英雄王叔果死后葬在村里山坡上,在山下通往村口河边的神道处建有牌坊,据说王叔果下葬当天晚上,为了营造一个风水阵,要在正对坟墓的石坦河中央建一个小岛(温州话称这种迷你的小岛叫水墩,参考市区南塘稻桶墩)。以河为龙,寓意游龙戏珠格局。

工匠们就地取材,连夜把牌坊旁边临河一块空地的泥土挖走,结果裸露出底下岩脉,形成好大的一片倾斜的平坦大岩石,经过后来漫长岁月的河水浸刷,这片岩石的大平坦越发明显成为村里地标,慢慢的石坦的称呼就代替了原先的石坛名字。

文革时候,村里的一些历史遗存被破坏殆尽,都衙庙被作为状元公社农业中学(状元一中)校舍使用,所有宗教设施全被捣毁。文革后曾在旁边山脚重建,又因甬台温高速公路建设再度迁建,现在村里的都衙庙经过多次重建已然很难找到有价值的历史遗存。村里人也把那个石头大平坦重新用黄泥填平,在上面盖起了房子,今天的石坦村只留下了村名还在诉说着悠悠岁月往事。

(图片:大岙溪风光)

(图片:大岙溪村中的农家乐,仍保留着杜溪古名)

(图片:大岙溪进入响动岩山村入口)

(图片:响动岩山村中的张阁老墓文保碑刻,背后山峰即为李王尖)

(图片:位于三堂的大一寺,近年被新辟为药师道场)

(图片:大岙村中的杜象桥古迹,因在高殿河边俗称高桥,今已接近湮没圮毁被人遗忘)

回过头来再说杜长史,他为李王选定了今日状元横街一带安居,因其自己喜欢山水清幽,把家安在了今日状元大岙溪山坳了。杜长史不愧是风水行家,大岙溪这里山水地形的确也是一块宝地,在这个山岙的左手边,有一座小山头(饭甄山头)远远看去就像一头狮子守护在入口处,惟妙惟俏。山岙之中有溪水流淌,清泉潺潺,好鸟相鸣,如若世外桃源。登高俯瞰,山下的仙源诸岛屿(仙源也称仙垟,即今日三垟湿地,)若隐若现,无限美景尽收眼底。更奇妙的是,据说每当大雨过后,溪水暴涨,倾泻而下,撞击在峡谷中一块巨大的岩石上,每每发出龙吟一样的声音,岩石下有一个深潭,仿佛龙洞。这个岩石就被叫做仙洞岩或响龙岩,后世在这块岩石之上建有龙姆宫。

明代的时候,此地山川风水被出身永嘉场三都普门张氏的内阁首辅张璁一眼相中作为日后茔域。自从张璁选择长眠此地之后,有明一代,永嘉场官宦世家迷信状元风水,往往特意跨过茅竹岭到状元境内山头造坟,这是后话本文暂且不提。据说当年朝廷下旨敕建官坟(民间叫张阁老坟),开工当日锣鼓喧天,山中岩石皆为震动作响,故地名又讹做响动岩。

今日村中百步峻岭旁有一较为平整的裸露岩石,据说敲击能产生宏大的回声响彻整个山谷,也被当地人指作就是响动岩所在,实属以讹传讹,无稽之谈。

因杜长史本为李王府中总管家臣,府中之人都呼其为杜相,也有说法杜长史本名就叫杜象。大岙村中有座杜象桥,据说来历就与其有关,此桥明代地方上曾重建,抗战时日军侵扰村庄被毁,今日还能看到坍塌残迹。又因杜长史居住在这里,这个山岙后来被叫做杜岙,溪叫做杜溪。

明代张叔果到此祭拜张阁老墓,就写有《游杜岙》一诗传世。后来由于温州话转音,杜岙杜溪地名慢慢变成了大岙大岙溪。

据说在宋时,杜氏家族中有一位女儿曾独自在山中石脚盂附近游玩,不慎从高处跌落受伤,恰好被山南坡一位姚姓青年在山中带着猎犬打猎所救(古时山中曾有老虎,到现在还常有野猪山鸡出没)。据说杜氏女和姚氏子之前从未谋面,但却经常做梦见到对方,当时一见之下吃惊的说不出话来,后来二人互生情愫最终结成夫妻。日后二人常结伴上山游玩,至今此山南坡皇岙方向还有美人尖,黄狗盘等地名故事。

杜长史生前曾留有一句谶言“杜溪姚溪,山水不期,不期而遇,面面相觑”,可能就是暗示此事。有说法称宋代水心先生叶适的母亲杜太夫人也出自杜氏一族,叶母之墓据传曾在石坦水陆寺附近。今天随着环山北路田岙到皇岙隧道的打通,杜溪姚溪两地必将更紧密联系在一起。

自古温州民间就有李王在大罗山埋藏有宝藏的说法,传说中李王将从北方带来的金银财宝都埋在大罗山一处地宫之中,寻找这个宝藏的地图被一分为二,交由杜长史和长梅将军分别保管,但地图只能找到地宫入口,要想打开地宫的大门,必须要李王后人到场才能打开,可见机关重重,密码掌握在李王家族手中。长梅将军那半张图在其死后,落到了副将姚六手中,姚副将后代后来在今天瑶溪镇一带繁衍生息,瑶溪本名姚溪,明代张阁老改为瑶溪。杜长史留下的半张图后来因为杜姚两家是姻亲,最后也落到了姚氏家族手中。这张藏宝图合二为一后被姚氏后人收藏在当地的将军庙里,埋在神龛旁边的一块大石头底下。

我曾在瑶溪拆迁的时候寻找过将军庙遗址,徒有废墟,一无所获。也有一种说法,这个藏宝图连同镇石的碑文在清朝的时候已经被姚氏后人转移到附近另一处姚氏祠堂里去了。如今的瑶溪倒是确有一处姚氏宗祠是文物保护点,里头据说真有一个石头碑刻。据说杜长史和长梅将军死后都葬在李王尖北坡下,旧时响动岩山中还有军师坟,将军坟等传说。不过传说故事毕竟虚无缥缈,未必真实,也有可能有些不方便被历史记载的内容,会通过民间传说的形式换一种方式流传下来,世间很多隐藏在历史背后的传说自有其价值所在。

(图片: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茅竹岭黑白老照片,来源网络)

(图片:茅竹岭古道

(图片:茅竹岭上状元这边的茅川精舍,传为北宋丁昌期父子讲学故址)

(图片:茅竹岭上的平山寺,旧时是永嘉场与下河乡分界处)

(图片:大英博物馆藏清前期某海防图局部,茅竹岭处赫然有沙涨系软沙的文字标注)

(图片:山西岙王氏后人为笔者带路寻访王铮墓)

话说杜氏家族家学渊源,入宋之后已然是名声在外,因其祖上是瑞安人,当时有一姓丁的秀才是同乡故旧前来拜访,此人对杜家在风水学术上的见解颇为钦佩,在杜家听到了关于杜长史传下的状元隐城的风水格局之说后更是深信不疑,于是在今天状元东边的山西岙一带定居下来。

如果说从今天的状元前岩一直到石坦岩岙这一带的状元南片是一个大山岙,那么山西岙正好位于这个大山岙的中心,而山西岙此处本身也是一个小山岙,大小两个山岙恰似宝葫芦的上下两个肚子,风水绝佳,兼之此地处在状元隐城的巽位,故而被丁秀才称作巽岙,附近山头被称作巽溪山(温州斗城的巽山得名同此理),是历史上丁氏在状元的主要聚居区。今天的山西岙地名就是“巽溪岙”转音而来。

后来丁氏族人陆续有迁入状元者都是沿着巽溪山两边分布,故而整个外围的状元南片大山岙被统称为丁岙或丁家岙。丁氏家族中后来出了几位跟状元镇密切相关的知名学者,丁昌期和丁廉夫父子。丁昌期,温州历史上的北宋皇佑三先生之一,是著名的永嘉学派先导者。其子丁廉夫,有道德楷模美称,是当时德艺双馨的名儒。丁氏父子在今天的前岩山上聚徒讲学,并发动学生乡民开辟了外岭(后世的茅竹岭)和底岭(后世的马鞍岭)两条山岭,成为后世永嘉场和下河乡的重要通道

到了明代,同是丁家岙人的铁御史王诤秉承地方前辈造福乡里的精神,又于村后山中开辟都堂岭,从此形成著名的隔山三岭。丁氏父子讲学的遗迹醉经书院也是状元最早的教育中心。特别是茅竹岭明清时代更是永嘉场人去往温州府城的沿江捷径,从岭东牌楼下(今转音为白楼下村,传原牌楼系明时永嘉场人“榜眼王”王瓒修筑)到岭西茅竹桥,每日里游人接踵,络绎不绝,历史上永嘉场的大官们都是经过此岭走向外部世界。此岭历代多有整修,以其石阶上镌刻的各式精美纹饰享誉著称,至今仍是温州最知名古道之一。

南宋时,朝廷偏安杭州,很多皇族巨宦后裔都南下相对安定的温州定居,间接带动了温州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空前繁荣。南宋永嘉四灵之一的赵师秀就曾居住在新建街一带。赵师秀,宗室之后,其先祖从宋高宗赵构避难时入温州,留在乐清未返,传到赵师秀时,为状元地方风水所吸引,遂家于此。赵师秀有一首名诗《约客》广为流传,极富生活情趣,诗曰“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据说就是他在新建街的家里因等待被大风雨所阻的江北乐清的好友翁卷写的。

永嘉四灵诗风相近,郊游甚广,同时代的永嘉著名词人卢祖皋(号蒲江,意为江边多蒲草,今蒲州人),永嘉学派大师叶适(传其出生七都前身诸岛之一的任洲岛,属今七都人),还有状元郎赵建大都是他们的至交好友,一时可谓斯文之盛,学风浓厚。

温州地处东南沿海,夏季常有台风来袭,给温州人民的生活带来非常大的破坏。特别是南宋后期的一次大台风,暴雨肆虐,山洪暴发,更发生了江水倒灌,城镇被淹,损失惨烈。(比之今年台风利奇马导致临海台州府古城被淹更加严重)历史上专门有记载,称作乾道温州海溢事件,这次特大水灾导致温州人民流离失所,死难者甚众,朝廷为此特派员来温赈灾,甚至不得不传檄福建移民温州填补人口。状元一带更是重灾区,村庄房子几乎被毁,人口十存其一,很多幸存者迁移山中或逃往他乡。洪水退去后,人们重建家园,经过之后多年发展才又恢复了往日商贾云集的繁荣,此时的状元古镇已然称得上是二次开发了。南宋状元赵建大就出生在这样的背景下。

(图片:状元桥,原为十二孔石桥,传南宋状元郎赵建大所建)

(图片:今日状元桥边的状元阁,附近已被拆迁)

(图片:古镇上熙熙攘攘热闹喧哗的状元廊桥

(图片:著名的爱心红日亭——状元亭)

(图片:龙腾路上的“龙湾碑”雕塑,见证着状元当年作为龙湾区府的那段岁月)

(图片:极为罕见的存世南宋皇榜原样临摹件参考,高中者生平家世赫然在目)

赵建大,小名邦洪,小字搏浩,可能就是其家人对当年乡邦洪水的深刻记忆,也是他们与洪灾浩劫进行搏斗抗争的不屈表现。学名时飞,字止善,寓意待时而飞,止于至善之意,寄托了家人美好的期望。赵建大也不负所望,通过努力在第三次上京应试的时候终于考中进士,并且独占鳌头夺得第一名状元。

赵建大居住在新建街,因为自小仰慕李王开基发展当地的传说故事,尝言“李王建其新,我当建其大”,遂改名建大,改字嗣勋,号瓯东。嗣勋者,意为继承李王当年未成的宏图大业。瓯东者,意为新建街在温州东郊。

新建街北临瓯江,附近自古就有渔民在江中捕鱼讨生活,渔民们住的地方到江边滩涂之间尚隔着一条临江的内河,每次入江捕鱼都要先乘小舟到对岸,再换渔船入江,非常不便。赵建大年轻时曾在河畔小轩中读书,与渔民熟识,眼见于此,有心要在此处造一座桥,方便大家通行。后来发迹之后,官至工部尚书,专管全国工程营造,水利兴建,想起年少时旧事,于是让人回乡建桥,又开陡门泄洪,并沿河修埭筑堤以绝江水为患。里人感念赵建大的功德,桥成之日将此桥称作状元桥,这就是状元古镇名字的来历。因此桥是十二孔石桥,俗名十二间桥。雕栏画栋,远近闻名,乃温州一郡之名桥。

话说当地渔民有赖此桥,从此出入捕鱼大为便利,从业者也渐多,后来在桥的附近慢慢形成一个渔市,每到傍晚时分,晚霞满天,渔民们满载而归在此处交易。赵建大回乡省亲,美其名曰霞市,后讹为下市。赵建大为官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在各地修建了许多民生工程,据传他正是死于外出考察工程建设的途中,后归葬温州城西瓯浦垟君子峰下,今其坟已无存。又有传说当地有一人年少时与赵建大有嫌隙,心生芥蒂不愿从状元桥上过,遂负气在河的下流用茅竹自造一座便桥通行,被地方上叫做茅竹桥,也被笑称为“滚气桥”(抬杠出气之意)。竹质结构便桥虽早已湮烂于历史长河中,名字却流传至今。

因赵建大在桥的东边水沧头处新造状元府,附近逐渐形成另一条街市,人称状元坊。笔者曾在状元老街拆迁前,还见到多间有宋代风格沿街骑楼。后世之人把桥西李王开基的新建街称作唐街,而把桥东赵建大肇始的状元坊称作宋街。两条街共同形成状元集镇的雏形,世代变革,多有兴废,今天状元瓯江边的横街和老街就是在两条古街的基础上演变而来。

古时温州民谚有云“新建李,赵建大,膺符乡,皇胄家”。状元一地能得到唐宋皇族后裔的共同眷顾青睐,实属一方风水宝地,确有其道理。温州历史上三位宰相级别的高官陈宜中,黄淮,张璁三大家族也都与状元关系密切。陈宜中的祖辈曾修缮过茅竹岭陡门,黄淮的后裔就在御史桥村黄宅世居,而张璁张阁老则长眠在响动岩山中。

其中,需要特别提一提的是温州第一位宰相陈宜中。据说南宋末年丞相陈宜中也是因为看中状元一带氤氲不散的龙气,于是在当时茅竹岭江边浦头一处田垟上卜宅独居(时人呼做单座屋)。陈宜中卜宅之地南依前岩山,北对磐石山,两山如门,夹峙瓯江两岸岸边,犹如瓯江之上一道雄关,向西可引舟上溯直达府城,向东则可控瓯江口而出外洋。

此处附近的山川形势此后一直被兵家所重视,历代于两岸山中多筑有炮台烟墩遥相呼应,成为保护温州城的天然屏障。该处田垟因濒临瓯江后世被大潮冲毁褪为滩涂,今已无存。明代时永嘉场的大官们往返府城已然只能跨越山坡改走茅竹岭,以至于民国时陈百川为方便行旅不得不鸠工开山另筑沿江新路。该田垟原叫月落垟,因其湮没日久,地名在流传中也被讹做阮罗杨(三字皆为姓氏,与三垟地名张严冯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名清澳或青岙,故址在今海军码头附近。

民间有说法,陈宜中遁归返乡,实际上是密谋替年幼的皇帝来温祈福做准备,当时南宋朝廷已是风雨飘摇,岌岌可危,有善命理者曾秘密指点他说“天子幸温,社稷自稳”。并言温州乃宋室福地,当初高宗皇帝南下驻跸温州,金兵自退,皆因瓯越龙气使然。意思是要陈宜中规劝小皇帝学习前朝故事,亲自来温州祈福护国。无奈,临安城突然陷落小皇帝未及成行已被元军掳走,好在小皇帝的两位年幼兄弟安全到达温州江心寺。陈宜中有心效仿宋高宗因建炎年间驻跸温州之后天下大定,再造宋室的不朽基业,于是在当年拥立新君登基之后改元景炎,景炎建炎音近,盖景仰建炎,含有建炎之影寓意。

那么,为何当年茅竹岭下的那片月落垟又名青岙呢。 原来陈宜中从临安返乡回温前的数日,那日正值十 五上元节,有一浙东名士方凤登门拜访,国难之前向丞相当面进言献策。 方凤恳请丞相能像北宋名将狄青上元节奇袭昆仑关大胜一样,趁敌不备一鼓作气连夜向元军发动进攻,以解首都临安之危。 因仓促之间,陈宜中虽未采纳方凤之言,心中却大为钦佩。 因爱惜方凤人才,荐其为官望能替朝廷效力。 回到温州后,陈宜中遂将自己宅子边上的山脚小岙取名青岙。 青岙者,狄青之青也,寄托了陈宜中内心从未泯灭的为国尽忠,重整河山之志。 (温州一地,旧时地名俗称重名者屡见不怪,后世对青岙的解读不一,尚有指青岙为今日大门岛或青山村的说法,争论不休,难有定论。 )

古人作诗云“杜岙愚公谷,郎桥佛子家。云深茆竹岭,水阔状元桥。”可见状元一地的风光与人情,早已闻名于世,游山玩水者慕名而来。又有竹枝词云“李王尖北是温江,江流至此长又长。丁公岭上竹成荫,状元府里书弥香”。历史上丁公开岭,状元建桥这种心系百姓,造福桑梓的公益精神,也在历代乡贤身上得到薪火相传,此后修桥铺路善行乡里,创办义塾矢志教育者代不乏人,都是对这种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今天镇上的爱心红日亭远近闻名,冬施热粥夏供伏茶,更是传播公益文化的精神驿站

虽然在状元地界范围内的各山头也曾出土过一些魏晋时代的墓葬和文物,但根据地质学资料,魏晋时代状元一带虽已陆地初成却还是低洼地带(状元境内多岙字地名,这种三面环山的平地在远古之时都是大海中岛屿的港湾),并不适合居住。

魏晋本好玄学之说,社会风气崇尚清谈,求仙慕道和寻找隐居于世外桃源者不少。不难看出境内的山头之所以出现魏晋墓葬,大概还是因为此地的绝佳风水已然为当时人所查,有心有力之人才会不辞老远来此择地安葬。只有到了唐代,状元一地的人文才开始萌生,进入传说时代。至宋代,才有信史,至明代,达到鼎盛。

本文篇幅有限,只对状元地界内唐宋时期的地名传说进行简单梳理,状蒲一带自古本为一体,也暂未能对蒲州境内(历史上曾长期附属于状元)紧邻各村地名掌故有所提及,文章部分观点见仁见智,大都基于传说野史,颇可参考。以后有机会再撰文详细说一说状元古镇明清时代的灿烂文化和名流往事。

文末,附表一张对状元境内的主要地名进行大致粗略的罗列,难免挂一漏万,不足之处还望读者批评指正为善。如有读者对温州民俗地理感兴趣,也可以参看我的其他几篇稿子,诸如《说说南塘吴山第一》、《说说古代温州历史上的城南山》、《大罗山缘何叫做大罗山》、《大罗山亦古雁荡》等文章。若想了解更多温州风水地形的堪舆之说,也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瓯地记”留言与我相互探讨。

(图片:状元镇域明清乡都建置沿革,来源网络)

(图片:清末永嘉县五里方图状元局部)

(图片:民国早期老地图状元局部,图中三郎桥因谐音被外行人错记成沈桥)

(图片:状元街道村居图)

状元镇因南宋状元赵建大得名,即是鱼米之乡,又是天然良港,历来交通便利,经济繁华。按明清时建制,境内各村主要属于永嘉县膺符乡六都,部分村落分属膺符乡五都和德政乡十一都。(都为明清建制,一都有数乡,今日瓯江中的七都岛地名就是鲜活的历史遗存)。也就是今天的横街和状元桥沿江一带到石坦的北岸和岩岙皆属于六都,石坦村中河流则是膺符乡和德政乡传统界河,故石坦南岸开始到大岙溪一带属于十一都的一部分,而茅竹岭开始到西台等环山一带(即古代丁家岙范围)则属于五都的一部分。当前本镇已经设为街道,境内各村落建制近代多有分合,目前计有十条行政村。各村中传统地名多有以连片居住地的方位对举的土名,比如南岸北岸,岙底岙外等,还有前爿后爿,上不下不等等(爿,读pan二声,字形像片字反过来,温州话发音接近排,也写作牌;不,读dun三声,实为木字不出头,温州话发音接近坎,可解做段),也有按房屋特征所取的土名诸如七间九间三间儿,单座屋双推屋地主屋等等,除此之外大都是因为姓氏聚居或历史人文或自然环境等因素产生的地名。

状元桥村,因状元桥得名。主要分状元桥和茅竹桥两个大的自然村,村中有老街、新街、状元桥底、路廊下、廊东、廊西、营盘巷、板桥头、下市、大墙围、黄顺泰、元店后、茅竹岭、前岩、山河、中央垟等因自然环境产生的地名,还有前潘、前梅、前冯、黄宅(前黄)、周宅等因姓氏聚居产生的地名。部分疑难地名成因:

前岩,也有说法是前颜讹误,属于古时颜姓开基地名,此说颇不足信。

山河,为山下转音的雅化,地处前岩山下。

黄顺泰,据说黄姓曾在此开有顺泰商行,是过去知名的酒坊。

元店后,据说袁姓曾在此开有染坊,位于其后得名,属于转音讹误。

下市,为霞市的转音,意为江边渔市正值晚霞时分。

桥头板桥即今六龙桥前身,古时原为简易石板桥,清解元张振元兄弟重建为六孔桥,在桥柱上镌刻有龙得名,又名解元桥。俗名呼做鲳鱼墩桥,以桥边大榕树下水墩得名。

大墙围,为大垟河的转音,清末此地是英国驻温海关分馆所在,砌有高大围墙,又讹做大洋屋或大墙围。

横街村,古名新建街。村中除东西走向的大横街外,还有埭头、东垟、天灯湖、天马落河、西岸垟等自然环境地名,徐家桥、夏宅、缪宅、李宅范宅等姓氏聚居地名。村中埭头处有一葫芦形岛屿,历代被堪舆家视为风水宝地,温二十中和状元一小就在上面。该岛的北边近些年来被人为填塞与河对岸的东垟连成一体失去格局,甚为可惜。村中尚有新建桥遗迹,为历史地名传承佐证。天马落河,传为铁马路河转音,存疑,孙中山《建国方略》推重温州,欲在境内修筑铁路港口,初期草创大马路以利地方交通,亦作为日后施工辅道,该辅道后毁于战火,就是今天机场大道前身。天马落河就在机场大道横街村沿线。

御史桥村,因御史桥得名。传建桥者官拜御史,一说明人朱良暹,一说明人王诤,二人都曾为御史,御史桥究竟为谁所建后世尚有争议,根据相关资料推断,笔者更倾向于后者,可能性更大。村中有御史里、九间垟、榕树下等自然环境地名,还有朱宅、黄宅等姓氏聚居地名。御史桥曾与山西岙合称御岙。

山西岙村,古名巽岙,巽溪岙,转音讹为山西岙。也有说法因巽溪山后世也俗称方山,永嘉场二都英桥王氏后裔迁居此处后,因地在方山西边的山岙,故名山西岙,隔山东边则名方山头(地多方氏居住)。本村为宋代古地名丁家岙核心区域。村中有尖山头、河车头等自然环境地名,还有王宅、邵宅等姓氏聚居地名。

西台村,古名锡台,古时村中庙内有高大锡质烛台一对为灵物,持之拜神多灵验,村以之得名。村中有小山岙,俗呼为锡台岙。据传清初村中曾遭盗匪,有汪祝二壮士进村帮助村民退敌有功,后该对锡台失踪,传汪祝本是观音座前两盏灯神,贬下凡间化作莲花山下庙中燃烛锡台,又传汪祝后化作村中河边东西两棵大榕树为村民遮荫。至今村口有桥名为汪祝桥(也有说法,为拗罾桥转音,市区有旺增桥也是同理转音,也记做旺祝桥)。又云村中小山岙似戏台,故名戏台岙,存疑。又云为水田岙转音而来。更有说法,西台即民间对御史台俗称,本村历史上属于丁家岙一部分,因明代丁家岙村里出了一位御史,故留此名。凡此诸说,还需慧眼所识。

石坦村,古名原为石坛,后讹传为石坦。村中有山原名梅寨山,或转音为梅宅山,眉山,都是讹称。石坦向来是状元南面的大村,曾称状一,村中有石坦桥头、西垟角,坦上,凌池浃、垟头、岩岙、横巷、流米岩、堂儿基等因自然环境产生的地名,还有夏宅屋、冯宅、蔡宅底、金宅,尤宅,董宅等因姓氏聚居产生的地名。其中岩岙,为石坦三个大的自然村之一,地在石坦村口之外,本做外岙,后转音为岩岙。据传古时为义庄(实为乱葬岗)所在,又因地在石坦梅寨山东边之头,此处小山岙,岙底如洞,俗称梅洞或梅头,晦名多遭人避忌,清时有地方官叫徐维纲曾在此建桥,为求除邪避祟图个吉利,反其意用之,特取名太平桥,地名也改成太平头。建桥者虽有大胆破除迷信意图,无奈其后民间仍流传此地有邪祟吃人之说,太平桥又得土名魔雷桥(土名发音,可能是貊来,猫狸等转音),乡野怪谈,实属荒谬之至。

堂儿基,在石坦山太平岭边,传为旧时民间结社七支香一处秘密据点遗址,原名福禄堂,又叫火炉堂(堂即宗教建筑庵堂之意),解放后被查禁捣毁,至今未能重建。

金宅原在石坦山上,也称上林基,近代始迁到山下村内。尤宅,明末始祖从永嘉中塘迁来,该地原名小上京。

甘岙村,古名玕岙(意为山岙中多竹子),俗做干岙,又有官岙,柑岙等讹称,该村虽小,历来村名在日常使用中最是混乱。今官方名定为甘岙。本村原本是属于大岙的一个自然村,近代因整村划给国企温州乳品厂搞畜牧场饲养奶牛而独立建制成村。据说村中曾有甘泉井,也是甘岙村名来源的另一种说法。

三郎桥村,古名杜岙,讹为大岙。因明人王玉淙兄弟三人建桥得名,近代大岙行政村之名被三郎桥自然村取代。村中由三郎桥、大岙街、新桥头、宅西、塘浃、高殿等自然环境地名,应宅、林宅、上京等姓氏聚居自然村名。宅西,因古时地在三郎桥王姓兄弟大宅以西,故名。上京,即上金转音的雅化,因地在石坦村金宅以西,故称上金,温州旧时传统习称南为前,西为上。历史上,上京与邻村石坦的金宅,尤宅(小上京)因相邻紧挨,亦合称旸金村。

大岙溪村,古名杜溪,讹为大岙溪。村中有大岙溪垄,田岙等自然环境地名,还有诸宅等姓氏聚居地名。田岙,得名于该小山岙中多开有良田,也有说法是古时田姓开基地名,存疑。诸宅,原为复姓诸葛氏聚居,后世诸葛简化为诸后地名亦跟随简化。村中有著名古道百步峻岭通往山上的响动岩村等处,是当年毁张阁老坟时用墓地石板转铺而成,山岭峻峭,石阶平整,颇有雄姿。

响动岩村,古名大茶山下,因村中有仙洞岩圣迹得名,后讹为响动岩。村中有响动岩、三堂、水竹田、深山、九降、张古坟等自然环境地名和潘宅、王宅、陈宅、彭宅等姓氏聚居地名。响动岩村是龙湾区唯一一个还有人居住的山村,此前曾移民下山建设新村,取名响三小区,名字以村中两个大的自然村响动岩与三堂命名。因响动岩新村位于三条大马路交汇处,因此又被俗称为三角村。

部分疑难地名成因:

三堂,古称山堂,据传隋唐时就有道人在此地结庐修炼,筑有三官堂,是状元境内最早的宗教建筑之一,原先山堂本专指三官堂,几经兴废,后世改为佛寺,即今日大一寺前身。宋元时附近毗邻陆续又有善圣寺、贤庆寺(今善庆寺)与三官堂(今大一寺)并存,皆为大庙,俗称三堂,此后山堂之名渐渐被三堂取代。又分为外三堂(三堂前),底三堂(三堂后)两片地方。实际上,善庆寺在彭宅,而善圣寺原在深山(后移黄狗盘),除大一寺之外,皆不在三堂。

九降,降本做(“土夅”,音gàng,四声),因此地附近有九条狭长山岗得名。今也称九降,因通往此地的盘山公路有连续九个下降急转弯而被赋予新意。九“土夅”和深山一样,这两个老地名,今日在路牌使用中已经被读音接近的九岗和森山取代。

张古坟,为张阁老坟墓遗址所在,解放后张阁老坟同境内很多官坟一样破四旧时被疯狂破坏,基本无存。状元境内有规模的古代大墓除了王诤墓因其村中王姓后裔人多团结当时无人敢动,仅仅被盗多次,基本面貌则得以保存。

渔业大队,状元瓯江边自古就有沿江小渔村,渔民原住公婆船以捕鱼为生,新中国诞生后成立海洋捕捞公司,行政建制上单独存在,不属于附近各村。随着时代变迁,昔日这些特殊时代政策造成的定销户们而今都已经上岸融入附近各村居住,党的好政策让他们的生活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此彻底告别水上人家的生活。

Hash:a0feb04846a984b80970bacb46a781f95942a7bb

声明:此文由 温州古道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