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滁州▍皖东烈士陵园

1944年3月18日,新四军二师召开淮南地区军政民座谈会。淮南行署主任方毅在会上提议在半塔集建造一座抗日烈士纪念塔,纪念在半塔保卫战和抗日斗争中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并获通过。会议推举罗炳辉、方毅、萧望东、朱雨江等9人组成筑塔委员会,具体负责建塔事宜。1946年6月,内战爆发,建塔工作中止。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10月,来安县人民政府开始续建纪念塔,并以纪念塔为中心,兴建半塔烈士陵园。

半塔烈士陵园由烈士纪念塔、纪念碑、纪念馆三部分组成。烈士纪念塔塔高10米,为四棱台体。塔顶屹立一尊身背斗笠和大刀、荷枪远视、威武雄壮的新四军战士雕像。纪念塔的正面镌刻着陈毅元帅书写的“革命先烈永垂不朽”8个大字,背面题词由时任安徽省委书记处书记、副省长张恺帆书写。

1973年,在时任国家计委主任方毅的关心下,国家计委拨专款为烈士陵园建起周长650米的石头围墙。这时,围墙内的陵园占地面积23.33公顷(350亩)。

1984年,省文化厅拨专款在原纪念馆后面新建一排8间纪念用房,拉起用墙,形成一个独立的院落。重新布展后,请时任省政协主席的张恺帆题写“半塔革命纪念馆”新馆名。

2007年,为了打造红色旅游,中共来安县委、来安县人民政府投入巨资,整修陵园,重建纪念馆。重建后的烈士陵园经省民政厅批准,并报民政部备案,定名为“皖东烈土陵园”。

重建的纪念馆为一座仿古建筑四合院,定名为“皖东革命纪念馆”,馆内分别布有“刘少奇在皖东纪念馆”“新四军第二师纪念馆”“半塔革命纪念馆”3个自成体系的纪念馆。

“刘少奇在皖东纪念馆”陈列历史照片136张,塑像5尊,刘少奇在皖东工作场景两个。室内还有浮雕一块,陈列实物32件。

“新四军第二师纪念馆”陈列历史照片436张,新四军第五支队三打来安城场景一个,配有声、光、电等效果。新四军第二师师部在大刘郢微缩景观一块,室内浮雕1块,室外浮雕6块,陈列实物27件。

“半塔革命纪念馆”陈列历史照片242张,半塔保卫战沙盘1块,刘顺元、方毅到大余郢骆腾云互助组调研场景1个,电子视屏1个,室内浮雕1块,室外浮雕8块,陈列实物131件。

皖东烈士陵园大门西侧,烈士纪念塔右前方新建革命烈士墓地一块,内建有无名烈士墓一座,各个时期烈士墓48座。

烈士纪念塔广场用大青石铺地,广场东侧立有原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挥张云逸于1964年撰写的纪念碑碑文《半塔烈士纪念碑记》。

来源: 滁州市委宣传部、美好滁州

主办:滁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运维:滁州学院蔚然新媒体中心

编辑:谢申娇,初审:王勇,审稿:刘永江

联系:chzu@qq.com (如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个赞,点亮在看更好看↓

Hash:98df52fb9bf989816bbe5b7e36fe8841d7952153

声明:此文由 行走的小胖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