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川有个后赵皇帝石勒的墓???

崇安寺与石勒墓

陵川县城的崇安寺创建于后赵,至今有1700多年历史陵川于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始置县制,至今有1300多年历史。所以“先有崇安,后有陵川”的传说在本县流传已久,家喻户晓、老幼皆知。

自古以来,上党出过各种各样的英雄人物,但皇帝只有那么两三个,石勒是其中之一,并且是从奴隶做到皇帝的。毛泽东主席在一次谈话里曾这样评价石勒:“石勒是乱世英雄,败后汉、灭前赵、擒刘曜,是个厉害角色,很有军事才能。他自称,要是和刘邦同时,当臣属之;若与刘秀并世,则要一较高低。他说,曹操、司马懿从孤儿寡妇手中去天下,不是丈夫行事,不足取,他是不会这样做的。他这个话像个男子汉。”“少数民族里,历史上也有了不起的人物,石勒算一个。”

陵川属南太行腹地,旧时的陵川县城区域,山高沟深,荒无人烟,适宜隐居。后赵皇帝石勒生前征战沙场,杀人如麻,死后怕人掘墓鞭尸,生前便为自己选找陵墓。当他的使臣来到陵川县城所在之地后,见环境优雅静谧,四周环山围绕,中间一块洼地像一宝池,四周有九座山头朝向宝池,这种地势叫九龙朝池,是上好的风水宝地。又见西北有一山岗,像一条龙卧在那里,此岗叫卧龙岗。宝池四周皆高,唯东南地势低,宝池水从东南流出,此水流向与山势配合,完美无缺。当朝大臣将此事告知石勒,从此便秘密决定了陵墓之地。

石勒死后,他的国师佛图澄是佛教高僧,主持丧礼。国师与石勒弟弟石虎商定日期后,于一个月黑之夜,派四队一模一样的仪仗队护送着石勒的灵柩从四个城门出去,驶向远方。其中一对由佛图澄的高徒,当时佛教界最出名的道安大师带领,将石勒密葬于陵川的卧龙岗上。为了遮人耳目,也为了便于看护陵墓,便修了一座寺庙,名叫凌烟寺,留下僧人居住看守。这就是现在的崇安寺。也就是元代的著名文人郝经的诗句中写到的:”夜葬山谷人不见,至今犹有守坟僧。”

清代陵川县令雷正也写过一首石勒冢的诗:晋代衣冠对夕曛,羌渠犹是剩荒坟。洛阳倚啸东门竖,襄国残魂別部军。占得一坵污乐土,未须千口说腥闻。何缘指向空山道,后赵题碑续断文。

石勒墓到底在哪,民间传说有七处,即武乡平顺襄垣离石河北邢台山东茌平和陵川。宋《太平寰宇记》卷四十四曰:“石勒陵,高四十尺,在县西南四十里天河内。”《太平寰宇记》是宋太宗太平年间编写的一部地理总志,它的权威性远远超出了各种县志,因此“石勒陵”在陵川的记载是确实无疑的。虽然它没有摆脱“陵川说”,但该记载没有把石勒墓“委屈”在崇安寺的佛座下,而是放置在“天河”内。其他六说都称石勒墓,而唯有该地记载称为石勒陵。许多人都知道,中国古代的坟墓是等级的,而只有皇帝的坟墓才可称为陵。

清代高平人张承纶在石勒冢诗中写到“苍黄夜半瘞深山,高平文物陵虚锁,清凉界下河流丹,荒城五月松楸寒,红日当天走狐兔,牧樵踯躅下崇安。”

清代陵川人杨长达在石勒冢诗中写到“荒冢何人传石勒,垒垒古陵崇安侧。风摧雨剥千百年,细草茸茸尚青色。”

清代陵川人马承周在石勒冢诗中写到“世远人云邈,孤坟建寺前。遗墟埋片碣,蔓草锁荒烟。自昔曾龙斗,于今伴鹤眠。东门徒一啸,凭吊转茫然。”

清代陵川人王临池在石勒冢诗中写到:“莫放东门啸,宁馨识尔深。读书徒有耳,掘墓果何心。落日搀抢扫,秋风霸气沉。山中偷葬处,荒冢傍丛林。”

关于石勒冢具体在崇安寺什么位置,传说不一,泽州府志载“石勒冢位于大殿佛座下”。是不是如此并不知道;余于1992年率众在崇安寺大雄宝殿佛像时,其地下确有一块两米成方的大青石铺在地下,有人说是入口。当时没有挪动此石,现在还铺在大殿的地板下面。

其他资料载石勒冢在崇安寺门外东侧。

清代浙江钱塘人朱樟在石勒冢诗中写到:“沤麻池外人应笑,地下人曾厌老拳。佛铃听彻应微悟,合与山僧守寺门。”并在诗中标注“陵川民以种麻为业”。

关于崇安寺的沤麻池,现存老人中还清晰记着这个沤麻池。

从这些诗中都可以证实石勒陵就在陵川的崇安寺。

关于陵川建县的名字和崇安寺的标志建筑古陵楼都带有一个陵字,大多数人认为是与石勒陵有关的。从地理地貌观察,陵川县正好跨座在太行山绝顶之上,山地占到总面积的90%以上,如果把太行山比作长蛇,那陵川就是其尾部一截;其险峻、峭拔之程度,完全可以成为太行山雄伟状貌的代表。那么这样一块山地为什么还要称其为“川”呢?陵川古别名为“光狼”,战国时期,先属韩,后属赵,秦时属高都县,汉属泫氏(高平)县地,也就是说它一直属于“从属”地位,到了隋开皇十六年(596),才从高平县分出了陵川县,而县名就来源于该县城位于石勒陵墓之前的一块平川,这应该是陵川县名最合理的解释。

关于石勒冢的诗词,据现存资料有十六首,这也是其他地方没有的。同时也可以证实古时文人墨客的文章或诗词都为历史留下了宝贵的历史和相关佐证,也证实了文化的历史的贡献。

可以肯定地说,石勒陵就在陵川崇安寺

余也吟一首石勒冢拙作如下:

羯奴称霸帝王台,活着威风死后难。

半壁河山无觅冢,龙岗秘葬古陵安。

看陵殿阁僧犹在,护寝庵堂寺尚观。

百岁人生能有几,悠悠敢叫古今叹。

▍商务合作微信:18535628100

Hash:09d90ca80365e06c724760e12d6999aa36f55268

声明:此文由 歘莽陵川人_wtg1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