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风乌林古刹朝阳寺

朝阳寺效果图

团风网讯 乌林南十里,有一莲门山;山南有一庙,名曰朝阳寺,又名南海新庙,是一座规模不大,但雅静规整的佛教寺院,是传说中的一座悬浮于半空中的仙庙,终日白云袅绕,仙气氤氲,如天宫神殿一般。

朝阳寺位于旧时白虎村太平社,即今雨台岗村地块,原是一片黄土岗,长年缺水,土地干裂,禾苗不生。传说活佛济公路过此地,摇一把破扇指点迷津。当地一张姓员外,善根向上,虔诚向佛,捐资在山包上筑起一座土台,年年春秋两季设坛,请法师作法,向上苍祈雨,遂普降甘霖。此后此地元气融结,大旱不旱,雨水丰沛,作物茂盛,此地故名“雨台岗”。“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自此,雨台岗上风调雨顺,铁铺乡里民风醇厚,大士垂化,四方潮应。为纪念张姓员外为民众造福之德,人们在祈雨之地建起一座寺庙,因该寺朝向正东偏南,故名“朝阳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朝阳寺乃佛门清净之地,善男信女,朝拜如云。相传仙家武八爷在此辟谷修道,功法深厚,福缘广施,其德昭彰;紫竹林观世音在紫竹林历经磨难,二世投胎终修成正果,掌管朝阳寺仙界佛事;还有天蓬元帅转世的正根童子,亦在朝阳庵奉行天道,修道归真;赤脚大仙云游至此,邂逅魔怪,降怪伏魔,在寺前青石上留下两个巨型脚印……朝阳寺众仙即位,各司其责,经声佛语,香火缭绕,烟霞托迹,佛事兴盛。古刹香脚遍及乌林、铁铺、临江、鹞子湖诸社,周边百姓相安无事,乐享太平

朝阳寺历史悠久,朝阳书院闻名遐迩。在明清民国时期,朝阳寺与大庙、乌龙庵、眺云庵并称乌林四大古刹。朝阳寺始建于明末万历年间(公元1573至1620年),兴盛于清代民国,历朝历代兴废,几度重修复筑,距今最近的一次重建是在民国八年(即1919年),距今已近100年历史。民国八年重修的朝阳寺,主体建筑包括上下两重庙宇,外加一间横庙,长廊柱上雕龙画凤;房顶屋脊飞檐斗角,蔚为壮观。古刹设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念佛堂、化香炉、钟楼鼓阁、仙人洞、济公活佛石、放生莲池、大汊湖荷塘、功德碑林等庙宇特色建筑及景点,供奉释迦牟尼佛祖、观世音菩萨、韦陀佛、四大天王等佛像10余座,整体建筑古朴典雅,错落有致。

据老者回忆讲述朝阳寺历史,点点滴滴无不动容。朝阳寺依山傍水,山清水秀,背依长河,河水入长江;周边良田,盛产粮棉油。寺前一口大汊湖,风光奇异,荷莲相映成趣,临水人洁,近荷心香;院中一口古井,清泉汩汩,滋养佛地;院后一棵大婆树,乃千年古木,散枝开叶,树心藏蟒,饮水长河,为护法之圣灵。老人们九九归一地叹道:朝阳寺常年有法师讲经、传灯法会、精进禅修,真正是一处融供奉、朝拜、辩经、修法、清修为一体的弘法道场。

大凡灵山秀水,皆有战事伴随,朝阳寺也不例外。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以卢沟桥事变为借口,悍然发到侵华战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寇大举进犯华夏腹地,1938年10月,武汉沦陷。日军自武汉沿江而下,以尖枪利炮轰开团风大门,在县城东五里的盘石桥畔筑起坚固的碉堡,日出夜宿,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团风人民为捍卫家园,同仇敌忾,奋起抗击,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歌。《志》载:张体学、漆少川部以大崎山为根据地,与敌寇展开游击战。铁铺人民拉起风箱,点燃炉火,打制长矛铁戟连钩匕首,支援游击队打击日寇。游击队队长刘天元(人称刘胡子)以依山傍湖的朝阳寺为掩护,神出鬼没,声东击西,与日军周旋。他们在紫竹林里安插暗哨,敌军一有风吹草动,哨兵便飞报寺院,刘胡子带领队友乘坐木船小舟,迅速撤离寺院,隐没在一望无际牛皮湖的茫茫芦苇丛中,一旦敌军小憩,他们便如神兵天降,出其不意地从芦苇丛中杀出,痛击侵略者。至今当地老人对刘胡子记忆犹新,因为他与朝阳寺的渊源,成就了一座古刹英勇悲壮的抗日故事。

追溯朝阳寺的“前世”与“今生”,令人颇生感慨。1954年8月,长江水位暴涨,滔天洪水席卷,长江中游生变故,北岸乌林成泽国,朝阳古寺遭灭顶,百年书院迹无存。当年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时,政府号召开山辟田,毁林填湖,朝阳寺所傍莲门山被整体推平,寺庙残存的几百条红砂石,亦被搬运到附近的长河边筑桥固基,古刹凄惶无助,令人扼腕叹息。所幸当时的乡民在废墟中发掘出两块石碑,至今尚存,其中一块为《朝阳寺重建碑》,虽经百余年风吹日晒,该碑字迹依然清晰可见,碑的正面镌刻记载着众多善行者名录;另一块是残碑,碑面镌刻“仙佛世界、施主乐土”八字,因石碑风吹日晒,字迹模糊。清水涤碑,依稀可辩:“见闻随喜、随缘乐捐、随力护持……愿十方功德主及善信者,福慧日增,早证菩提”字样。

古碑局部

古碑整体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今逢盛世,国运恒昌。政府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尊重信仰自由,是历史的一个重大进步。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今天,善济寺(团风大庙)、乌龙庵、眺云寺三座庙宇皆已恢复重建,恢复重建朝阳寺一直是当地村民和佛教信徒的心愿。上世纪八十年代,雨台岗村民曾合议恢复重建朝阳寺,因种种原因未了夙愿。为了“让佛法走入人心、让佛教走进社会、让佛陀走回人间”,今信众乡人欲恢复重建朝阳寺,让其重现昔日荣光,既可以充分体现党的宗教信仰自由之政策,满足广大信众的精神需求,促进地区社会和谐稳定和宗教文化事业健康发展,还能够将特色旅游开发、地方经济发展和村民脱贫致富相结合,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巨大。

2015年7月16日,即农历六月初一,乌林朝阳寺举行了盛大的奠基仪式,为朝阳寺重建工作拉开了序幕。我应邀回老家出席,欣喜地看到,整整沉睡一个甲子的朝阳寺开始苏醒了:原本荒草丛生的寺院宅基已平整完成,通往寺庙的道路已基本打通……水通电通道路通,福来缘来消息来。11月8日,在笔者的盛情邀请下,台湾中华五眼协会会长、台北正愿禅寺方丈莲忏大师及腾尊师父、弟子慈旭一行驾临团风,考察指导朝阳寺恢复重建工作,大师垂询,普施法雨,莲门善举,福泽信众。莲忏大师一行的到访,为海峡两岸架设了一条以佛教文化传承、慈济慈善、利乐众生为主旨的纽带和桥梁。

奠基石

莲忏大师为耕夫题字:大圆满

作者耕夫(右)与莲忏大师合影

台湾莲忏大师一行考察指导朝阳寺重建工作

政策春风吹拂,利乐一切众生。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的文明进步,城市的高速扩张,物质生活及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在激烈竞争中工作、生活的人们,渴望放松身心,静心休闲,亲近自然,于是旅游观光、宗教信仰、敬佛拜佛成为人们一种高雅的消费方式。在新时期下,发展宗教、旅游及相关事业已成为一项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事业。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朝阳寺所属地的雨台岗村支部一班人,在团风县派驻工作组的支持与指导下,以“精准扶贫”活动为契机,借力《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振兴发展规划》政策优势,正积极谋划雨台岗村中长期发展蓝图:以朝阳寺为龙头,着力打造“朝阳寺禅宗文化公园”,着力构建“雨台岗生态休闲文化度假村”,这无疑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功德事业。该项目一旦落地,将极大地提升团风县乃至黄冈市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还可以拉动团风县,特别是朝阳寺周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蓝图初展,壮志待酬。听到这一连串的好消息,作为对家乡有着深厚乡情和浓厚乡愁的我精气神为之振奋,为古刹新庙——朝阳寺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窘境,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而振奋!近日,朝阳寺筹委会头人嘱我为该寺题联。出身布衣,我本农人,天生愚钝,难登大雅,然感恩想梓,盛情难却,遂草拟拙联几幅,期待大方之家教正,普传斋主耕夫不胜感激。

朝阳寺山门联:

华夏出大贤,为祖为师,祖师东归朝阳寺摆法场;

乌林藏古刹,有仙有佛,仙佛西来雨台岗显神通。

朝阳寺正门联:

兹非华夏名山,白虎村头佛渡众生了因果;

此乃乌林古刹,太平社里我耕佛田也慈悲。

朝阳寺天王殿联:

四大天王坐位,惩恶扬善驱世间妖魔鬼怪;

十方仙佛驾临,布慈施悲赐众生福禄寿禧。

朝阳寺大雄宝殿联:

紫气东来,佛陀眼中开智慧;

云霞西照,菩提树下结善缘。

朝阳寺念佛堂联:

极乐世界,神仙再行五里天上天,慈航普渡;

梵林净土,施主先到半山坐一坐,阿弥陀佛。

作者:耕夫 团风文联

Hash:97046793ff968eb1a12cfd13c86f38fd5d41a4fe

声明:此文由 团风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